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重庆三叶草主要病害发生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重庆三叶草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三叶草病害日益凸显,不仅严重影响草坪绿地的美观,还大大降低了牧草的品质和产量,给畜牧业带来了巨大经济损失。为了解重庆三叶草病害发生情况,本实验采用对角线调查法对重庆地区的三叶草病害种类、严重度及发生规律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显示:在重庆地区共发现三叶草典型病害8种,根据其发病程度依次为壳多孢叶斑病、镰刀菌叶斑病、交链孢叶斑病、4种待定叶部病害和菌核病;壳多孢叶斑病为万州试验点常发病害,镰刀菌叶斑病在万州、南川均有发生,但均为偶发病害;交链孢叶斑病和4种待定叶部病害仅在南川发生,且均为偶发病害。壳多孢叶斑病在万州常年发病,且在6月和11月发病较为严重,应及时予以防治。  相似文献   

2.
我国五省(区,市)的沙打旺病害及其分布特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南南标  刘若 《草业科学》1997,14(6):30-34
对我国江苏省淮阴县、北京市平谷县、内蒙古自治区库伦旗、陕西省吴旗县和甘肃省武威市的不同年龄的沙打旺(AstragalusadsurgensPal.)病害进行了调查,并以生长地≥0℃年积温和草原湿润度为指标,分析了病害与产地环境条件的关系。结果表明,沙打旺植株田间发病率随草地年龄而增加,在四龄时最高可达100%。共发现10种真菌病害,它们是锈病(Uromyceslapponicus)、白粉病(Erysiphepisi)、小丛壳炭疽病(Glomerelasp.)、交链孢黑斑病(Alternariaalternata)、多主枝孢叶斑病(Cladosporiumherbarum)、茎点霉褐霉病(Phomasp.)、棘壳孢叶斑病(Pyrenochaetasp.)、丝核菌基腐病(Rhizoctoniasolani)、壳针孢斑枯病(Septoriasp.)和匍柄霉叶斑病(Stemphyliumbotryosum)等,另发现细菌病、病毒病(花叶病)和菟丝子各1种。细菌、病毒未鉴定,菟丝子为中国菟丝子(Cuscutachinensis)。各地病害发生种数与≥0℃年积温相关不显著(P>0.05),但与草原湿润度(K值)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兰州大学运动场草坪和绿地草坪病虫害调查,共发现由12种病原真菌引起的23种真菌病害,分别寄生于5属6种坪用和绿地植物。危害兰州大学草坪草早熟禾Poa pratensis病害3种、黑麦草Lolium perenne病害5种,高羊茅Festuca arundinacea病害2种、紫羊茅F.Rubra病害2种、苜蓿Medicago sativa病害6种及白三叶rifolium repens病害5种。其中主要病害有:禾草交链孢叶斑病Alternaria alternata,禾草根腐离蠕孢叶斑病Bipolaris sorokiniana,禾草新月弯孢叶斑病Curvularia lunata,禾草褐斑病Rhizoctonia solani,早熟禾德氏霉叶斑病Drechslera poae,苜蓿褐斑病Pseudopeziza medicaginis,苜蓿黑茎病Phoma medicaginis,苜蓿炭疽菌Colletotrichum medicaginis,苜蓿锈病Uromyces striatus,三叶草锈病U.trifolii及三叶草白粉病Erysiphe pisi和苜蓿白粉病E.Pisi。危害兰州大学草地的主要有害生物有2类:蛴螬类和蛞蝓Agriolimax agrestis。在调查基础上,提出了一些切实可行的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4.
在红三叶草和多年生黑麦草/白三叶草牧地上放牧的赤鹿生长和鹿肉生产(摘要)对放牧在红三叶草(RC)和多年生黑麦草/白三叶草(PRG)牧地的断奶赤鹿犊的生长和鹿肉生产进行了研究。为达到12月龄公鹿92kg最低屠宰重(50kg胴体)标准,随机选择10R断奶...  相似文献   

5.
引种草坪草的适应性评价及病害和草害   总被引:10,自引:4,他引:6  
1997~1998年,对引自丹麦的草地早熟禾、黑麦草、高羊茅、羊茅、紫羊茅、匍匐剪股颖和白三叶等草坪草的品种在兰州市进行了适应性评价。观测、记载了草坪的成坪期、密度、盖度、颜色、质地、越冬率、越夏率、返青期、枯黄期、青缘期等性状;调查了病害的发病率,并对病株进行了病原物的分离、培养和鉴定,统计了各品种带菌率和真菌的分离率;调查了草坪建植与生长过程中的杂草种类和危害程度。结果表明:除Pichwick和Juventus黑麦草以外的所有参试品种均可在兰州地区种植。其中,白三叶的综合性状最好,具有质地柔滑、成坪较快、覆盖度高、枯黄期晚等特点;其次为ORNAMENTAL和SPORT2个混配型草种,成坪快,但抗病性较差;其余各品种建坪后表现好,但成坪速度较慢。草坪生长过程中的主要病害为交链孢叶斑病、离蠕孢叶斑病、德氏霉叶斑病、壳二孢叶枯病、壳二孢叶斑病、镰刀菌枯萎病和叶点霉叶斑病。苗期主要杂革为狗尾草和田旋花。  相似文献   

6.
叶斑病(Drechslera avenacea)是燕麦(Avena sativa)的重要病害之一,严重影响燕麦的品质和产量。天祝藏族自治县是甘肃省燕麦的主要种植区,为明确这一地区叶斑病的发生情况及其病原菌种类,本研究对天祝县5个村镇的燕麦田进行了叶斑病发生情况调查和病样采集,对病原菌进行了致病性测定、形态特征观察和rDNA-ITS序列分析。结果表明,5个调查区域中松山镇黑马圈河村和东大滩乡上泉村发病最严重,病叶率高达92%以上,病情指数60以上;安远镇柳树村、抓喜秀龙乡南泥沟村和东大滩乡酸茨沟村发病也较重,发病率在64%左右,病情指数23左右。经分离鉴定,发现引起天祝县燕麦叶斑病的病原菌共有4属5种,其中德氏霉属(Drechslera)2种,链格孢属(Alternaria)、附球菌属(Epicoccum)和枝孢菌属(Cladosporium)各1种。天祝县燕麦叶斑病发病较严重,共分离筛选出的5种病原菌,除德氏霉属的燕麦内脐蠕孢(Drechslera avenae)外,其它病原菌在国内燕麦上未见报道。  相似文献   

7.
香港坪用天堂草叶斑病的病原真菌鉴定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姜子德  戚佩坤 《草业科学》1996,13(4):29-31,34
对香港大球场草坪天堂草(Cynodondactylon×C.transvalensis)419号的枯死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依病草的症状、其上产生的真菌子实体的形态、分离菌株的培养性状和形态及致病性测定结果,判断是由弯孢菌引起的叶斑病,鉴定出3种病原真菌:弯孢菌(Curvularialunata),苍白弯孢菌(C.palescens),苍白旋孢腔菌(Cochliobo-luspalescens)。其中,苍白旋孢腔菌经单子囊分离被证明为苍白弯孢菌的有性态。对各菌均进行了形态描述和显微绘图  相似文献   

8.
为了明确黑龙江省几大紫花苜蓿种植区病害的发生种类、分布和危害程度,采用田间调查和室内病原菌鉴定相结合的方法,对黑龙江省苜蓿病害情况进行了初步调查。结果表明:目前在紫花苜蓿生产中大面积发生且危害较重的主要病害有褐斑病和苜蓿小光壳叶斑病;匍柄霉叶斑病、苜蓿春季黑茎与叶斑病、镰刀菌根腐病、炭疽病、苜蓿壳针孢叶斑病、霜霉病、苜蓿锈病等的发生具有明显的地域特点,在发病区域发病率较高;而苜蓿花叶病田间病害程度较轻;白粉病在各种植区域均未见发病。  相似文献   

9.
摘要:戊唑醇是防治香蕉叶斑病常见的药剂,为评价香蕉叶斑病菌对戊唑醇的敏感性及抗药性风险,本文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来自广东、广西、海南、云南、福建5省168株香蕉弯孢霉叶斑病菌对戊唑醇的敏感性,并对香蕉弯孢霉叶斑病菌抗戊唑醇突变体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68株香蕉弯孢霉叶斑病菌对戊唑醇仍然敏感,平均EC50值为(4.5173±1.2706)mg/L,菌株频率呈连续单峰分布,未出现敏感性下降的群体,因此将该EC50值作为香蕉弯孢霉叶斑病菌对戊唑醇的敏感性基线,根据FAO抗性分级标准,未发现抗性菌株。通过药剂逐代诱导获得6株抗性菌株,抗性倍数介于5.64~10.13之间,菌丝生长速度、菌丝干重均低于亲本菌株,仅有1株抗性菌株抗性可以稳定遗传。紫外线诱导共获得8株抗性菌株,抗性倍数介于5.88~15.60之间,菌丝生长速度、菌丝干重均低于亲本菌株,仅有3株菌株抗性可以稳定性遗传。香蕉弯孢霉叶斑病菌对戊唑醇仍然敏感,抗药性风险低,生产上可继续使用戊唑醇防治香蕉叶斑病。  相似文献   

10.
《山东饲料》2007,(2):F0004-F0004
泰玉二号 国家保护品种。该杂交种属中熟,夏播95天,春播110天(东北春播玉米区120天),该品种抗性强,抗大斑病、小斑病、变孢菌叶斑病,高抗玉米黑粉病、矮花叶病、青枯病,对玉米螟有一定抗性。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 ̄(60)C_o-r射线不同刘量照几种三叶草结果显著抑制幼芽和幼根的生长,并降低了种子活力,按多靶单击模型Y=1-(1-e ̄(-YD)) ̄N拟合剂量效应曲线,以电子计算机处理求得了三叶草的适宜辐射剂量。  相似文献   

12.
白三叶草营养动态的研究   总被引:17,自引:3,他引:14  
影响白三叶草营养成分的因素有品种,不同收割时期,不同部位─—茎和叶,不同海拔高度等。本文就影响白三叶草营养价值的各种因素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由多主棒孢菌(Corynespora cassiicola )引起的香蕉棒孢霉叶斑病是香蕉产区的主要叶斑病之一。为了筛选到对该病菌具有抑制作用的杀菌剂,该文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用7种杀菌剂对香蕉多主棒孢菌进行了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效果较好的是丙环唑,EC50值为4.2470 ug/mL,其次为多抗霉素和苯甲﹒丙环唑,EC50值分别为4.7223和5.9986 ug/mL。根据毒力测定结果认为,这3种杀菌剂对香蕉棒孢霉叶斑病菌具有显著抑制作用,可在生产中试验应用。  相似文献   

14.
8白三叶草喂猪白三叶草为豆科三叶草属,多年生草本植物,一般能生长8年。我国东、南、西面一些省份栽培。白三叶草开白花,匍匐植物、平卧茎、茎节生根,能蔓状生长,又能以种子播种,是品质优良的饲料,并可制成干草粉。鲜白三叶草,叶柔嫩,在初花期,茎叶各占一半,蛋白质含量较高,粗纤维含量低。鲜草喂猪可减少精料消耗20%~25%,降低饲料成本近20%。干草粉易贮存,便于运输,使用方便,干草粉可加入配合饲料中作为粗料,另可独立加工成颗粒饲料(图2)。  相似文献   

15.
为了明确甘肃省燕麦主产区叶斑病的发生情况及其病原种类,为防治提供理论依据。对定西市通渭县、张掖市山丹县和民乐县、武威市天祝县和甘南州合作市大面积种植的燕麦田间叶斑病发病情况进行了调查,对采集的病叶进行了病原菌的培养、分离、致病性测定及鉴定。结果表明,不同区域燕麦叶斑病的发生情况存在明显差异,其中定西市通渭县最严重,平均病叶率为96.15%,平均病情指数为70.26;武威市天祝县的叶斑病病叶率和病情指数分别为95.07%和69.16;张掖市民乐县叶斑病较轻,平均病叶率为8.78%,病情指数为2.45。分离纯化获得的真菌经致病性测定后发现发病症状与田间病害症状一致,经再次分离可得到相同的病菌。进一步通过形态学观察和rDNA-ITS序列分析表明引起甘肃省燕麦主产区叶斑病的病原菌有10种,分别为燕麦内脐蠕孢(Drechslera avenae)、燕麦核腔菌(Pyrenophora avenae)、德氏霉菌(Pyrenophora chaetomioides)、细交链格孢(Alternaria alternata)、芸薹链格孢(Alternaria brassicae)、苹果链格孢(Alternaria mali)、麦根腐平脐蠕孢(Bipolaris sorokiniana)、芽枝状枝孢菌(Cladosporium cladosporioides)、多主枝孢(Cladosporium herbarum)和黑附球菌(Epicoccum nigrum),优势菌为燕麦内脐蠕孢和细交链孢,在各调查样地均能分离出。明确了燕麦叶斑病在甘肃省主要种植区的发生情况及其病原种类,除燕麦内脐蠕孢和燕麦核腔菌外,其他均为国内燕麦叶斑病新的病原菌。  相似文献   

16.
为了明确甘肃省燕麦主产区叶斑病的发生情况及其病原种类,为防治提供理论依据。对定西市通渭县、张掖市山丹县和民乐县、武威市天祝县和甘南州合作市大面积种植的燕麦田间叶斑病发病情况进行了调查,对采集的病叶进行了病原菌的培养、分离、致病性测定及鉴定。结果表明,不同区域燕麦叶斑病的发生情况存在明显差异,其中定西市通渭县最严重,平均病叶率为96.15%,平均病情指数为70.26;武威市天祝县的叶斑病病叶率和病情指数分别为95.07%和69.16;张掖市民乐县叶斑病较轻,平均病叶率为8.78%,病情指数为2.45。分离纯化获得的真菌经致病性测定后发现发病症状与田间病害症状一致,经再次分离可得到相同的病菌。进一步通过形态学观察和rDNA-ITS序列分析表明引起甘肃省燕麦主产区叶斑病的病原菌有10种,分别为燕麦内脐蠕孢(Drechslera avenae)、燕麦核腔菌(Pyrenophora avenae)、德氏霉菌(Pyrenophora chaetomioides)、细交链格孢(Alternaria alternata)、芸薹链格孢(Alternaria brassicae)、苹果链格孢(Alternaria mali)、麦根腐平脐蠕孢(Bipolaris sorokiniana)、芽枝状枝孢菌(Cladosporium cladosporioides)、多主枝孢(Cladosporium herbarum)和黑附球菌(Epicoccum nigrum),优势菌为燕麦内脐蠕孢和细交链孢,在各调查样地均能分离出。明确了燕麦叶斑病在甘肃省主要种植区的发生情况及其病原种类,除燕麦内脐蠕孢和燕麦核腔菌外,其他均为国内燕麦叶斑病新的病原菌。  相似文献   

17.
二月兰种带真菌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种带真菌是植物病害的重要传播途径,本研究以重要绿肥作物二月兰(Orychophragmus violaceus)为研究对象,通过室内分离培养、形态学和分子学鉴定,旨在明确二月兰种带真菌种类,探讨其种带真菌与田间病害发生的相关性。试验结果获得二月兰种带真菌5属7种,分别为链格孢属链格孢菌(Alternaria alternata),芸薹生链格孢(A. brassicicola),细极链格孢(A. tenuissima),附球菌属黑附球菌(Epicoccum nigrum),镰刀菌属变红镰刀菌(Fusarium incarnatum),哈氏霉属顶孢哈氏霉(Harzia acremonioides),细基格孢属(Ulocladium sp.)真菌;其中芸薹生链格孢是导致田间二月兰叶斑病的病原。通过高通量测序得到二月兰种带真菌25属30种,包括常见致病菌芸苔链格孢、十字花科白粉菌(Erysiphe cruciferarum)、孔状短小茎点霉(Phoma exigua var. exigua)、粉红单端孢(Trichothecium roseum)和大丽轮枝菌(Verticillium dahliae)等。可见,二月兰种带真菌多为常见致病菌,应进一步开展其致病性研究,关注种带真菌与田间病害发生的相关性,据此研发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18.
<正> 前言近年来英国每年播种禾本科与白三叶草混合草地,使用900—1000吨白三叶草种子,花费三百万英磅左右的成本。然而,由于白三叶草对牧场草地牧草产量的贡献很少,投资效益很差。许多因素(气候、土壤、草地、牲畜、经营管理)单独或相互作用,可能引起白三叶草表现不稳定。施用氮肥,由于它加强了禾本科牧草对三叶草的竞争,主要影响混播草地禾本科—三叶草之间的关系。一批叶片大小不同的白三叶草品种在施氮的草地上,同禾  相似文献   

19.
面瓜壳窖贮和饲喂试验戴瑞聚,姜长有,付俊,姜波,万培明,孙领江(黑龙江省龙头农场兽医站·156602)面瓜(窝瓜)壳是奶牛饲料中含淀粉高、适口.性强的多汁饲料.本地区应产白瓜籽,所以在秋季面瓜壳比比皆是.由于面瓜壳易赐烂变质不易保存,这种自养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20.
古燕翔  王代军 《中国草地》2003,25(4):56-60,71
在适宜弯孢霉叶斑病发病的条件下。对草坪型高羊茅热浪、黄金岛两个品种的植株喷施外源诱导物水杨酸后接种新月弯孢菌。结果表明:喷施水杨酸可以降低两个品种的弯孢霉叶斑病的发生。在平板培养中,水杨酸对新月弯孢菌分生孢子的萌发率及菌丝的生长均无明显的抑制作用,因此认为水杨酸处理后所试品种病情指数的下降是由于水杨酸处理提高了植株的抗病性,即所试品种产生了诱导抗病性而引起的;0.0l~0.1mM的水杨酸诱导处理诱抗效果达到50%以上,水杨酸诱导高羊茅抗弯孢霉叶斑病的最佳浓度为0.0lmM,诱导效果可达到70%以上;黄金岛的诱导抗性要好于热浪。诱导最佳间隔期为3d,诱导抗性持久期可达到15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