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浙江省地处东海之滨,是西风带天气系统和副热带系统交汇地区,加之省内地形复杂,造成气候多变,灾害天气频发,严重影响农业生产和国民经济建设以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是全国多灾重灾的省份之一。因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中,我省有90%以上是由气象灾害造成的,在农业生产中因灾减产机率高达83.3%。据统计,1996—2004年累计造成农作物受灾面积11686.3万亩,成灾6236.8万亩,绝收1513万亩;农业直接经济损失542.6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5.6%,年均损失60.3亿元。因此,了解和掌握农业气象灾害的特点及规律,采取必要的防灾、减灾、抗灾措施,有利于降低灾害损失程度。  相似文献   

2.
吴俊祥 《安徽农业科学》2011,(17):10626-10628,10630
利用1959~2010年虞城气象档案历史资料,总结分析了该县气侯特点、主要气象灾害以及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等。结果表明,虞城属大陆性季风气候,具有四季分明、雨热同期、旱涝不均,气象灾害频繁的特点,经常发生的有暴雨、大风、寒潮、连阴雨、高温等原生气象灾害和内涝、干旱等次生气象灾害,全县气象灾害每年造成的损失占自然灾害造成损失总数的70%以上,约占全县国民生产总值的3%~6%,对虞城经济发展造成了严重的危害。同时提出了气象灾害防御措施。  相似文献   

3.
会讯     
《中国农技推广》2005,(9):16-16
北京市启动农业风险互助专业队伍建设,逐步建立农业风险管理和灾害补偿制度,减少自然灾害对农业、农民造成的损失,稳定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  相似文献   

4.
1995年黑龙江垦区农业气象条件有利有弊。主要农业气象灾害是严重春涝、初夏旱和秋季的早霜冻。面对灾害,由于对策不同,其结果截然不同,坚持标准作业、科学管理,就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  相似文献   

5.
农作物有害生物危害是主要的农业灾害之一,其发生频次、规模、危害损失均居各种农业自然灾害之首。据统计,佳木斯地区农作物病虫草鼠害常年发生面积133.3万hm^2次左右.约占农业自然灾害发生面积的2/3;造成粮食损失1.25亿kg,约占农业自然灾害损失的3/4。农作物病虫害是农业有害  相似文献   

6.
自然灾害无法抗拒,但灾害后应进行及时补救。文中阐述对自然灾害造成的畜牧业损失采取有效自救措施,及处理的相关事项。  相似文献   

7.
自然灾害虽然是自然现象,但损失的承担者却是社会.只有社会不足以应付自然异常现象而造成损失,才成其为灾害.因此,所有自然灾害必是由自然原因和社会原因共同导致的,二者缺一不可.但是,社会原因的变化远大于自然原因.本文在分析自然灾害对社会带来危机的同时也指出自然灾害也给社会带来机遇,从而为以利用为方向的新型灾害防治方法找到了出路.  相似文献   

8.
在各类自然灾害中,气象灾害所造成的损失约占70%以上。随着气候的变化,气象灾害所造成的经济损失绝对值在大幅度增加,对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构成的威胁也越来越大。本文对辽源区域内可能出现的气象及其衍生灾害,提出了相应的防御措施,有利于提高城市和乡村群体防灾能力,避免、减轻气象灾害造成的损失。  相似文献   

9.
在自然灾害中,气象灾害所带来的损失较大,且由此引发的次生灾害也非常严重。据统计,气象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约占自然灾害总损失的70%,不仅给人们的生命安全与日常生活带来严重威胁,而且还影响了社会的稳定与和谐发展。由此可见,要想促进社会的稳定发展,保障人们生命和财产安全,就必须加强对气象灾害的防御,提升防灾意识,并采取有效的防御措施,降低灾害给人们带来的损失,确保社会的和谐稳定。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三十团自然灾害频繁发生,每年都遭受不同程度的低温、强降雨、冰雹等多种自然灾害,给团场造成损失近千万元。如何有效实施不同时期、不同阶段的抗灾自救,把灾害损失降低到最低程度,三十团结合实际,把现代技术与传统方式结合起来,走出了一条全方位抗灾自救的新途径,使团场抵御风、雨等自然灾害的能力明显增强。  相似文献   

11.
阜阳市小麦生长期间发生的主要气象灾害及预防办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阜阳市气候复杂多变,灾害频繁,在小麦生育期经常会遇到干旱、洪涝、冻害以及干热风等自然灾害的影响,对小麦生产影响很大,为有效预防自然灾害的发生,将损失降到最低,要提早预防,提早谋划,防患于未然,灾害发生后要及时补救,根据小麦生育特点,确定主攻目标,进行科学的田间管理,最大限度地降低农业灾害所造成的损失。  相似文献   

12.
洪水本是发生在河道及其泛滥区域的一种自然现象,但如果人类活动处于洪水范围内时便会形成洪水灾害。洪水灾害是一种自然灾害,人类社会越发展、经济越发达,造成的灾害也越严重,洪灾往往给人类带来巨大的损失和痛苦。洪水会直接影响生态环境,容易引起瘟疫蔓延,形成脆弱的社会环境,对特殊的文化古迹、珍贵物种、风景名胜区等造成不利影响,破坏经济发展,给居民、企业、厂矿、学校、医院、交通运输、通信、商业等各部门造成损失,甚至会影响社会稳定。因此做好防洪规划是极其必要的,  相似文献   

13.
喀什属于洪水灾害频发地区。因此,要制定切实可行的防洪规划和预案,建立健全洪水预警预报和应急抢险救助指挥系统,通过防洪工程建设和防洪移民搬迁,达到减轻洪水灾害造成的损失,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防止将自然灾害演变成人为灾害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喀什属于洪水灾害频发地区。因此,要制定切实可行的防洪规划和预案,建立健全洪水预警预报和应急抢险救助指挥系统,通过防洪工程建设和防洪移民搬迁,达到减轻洪水灾害造成的损失,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防止将自然灾害演变成人为灾害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雷电灾害是"联合国国际减灾十年"公布的极严重的十大自然灾害,也成为中国十大灾害之一,全市每年因雷电造成的损失都在千万元以上,雷击造成的人员伤亡事故也时有发生。随着气候变化的加剧和经济社会的发展,雷灾出现的频率和可能造成的损失也不断加大。以下就新农村建设中相应的防雷措施,提出应着力加强农村的防雷意识和雷电灾害体系建设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6.
春夏之机,是雷暴天气高发期。雷电灾害是联合国公布的10种最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也是目前中国十大自然灾害之一。我国的雷击灾害十分频繁,受灾率高,灾害十分严重。中国有21个省、区、市的雷暴日在50天以上,最多的可达134天。每年我国因雷击灾害所造成的损失不计其数,每年有三四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新疆自然灾害频发,具有影响范围广、持续时间长等特征,对冬小麦生产影响较大。因此防御气象灾害,降低冬小麦损失,已成为现代小麦栽培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通过分析干旱、冻害、干热风、雪灾对冬小麦造成的危害,提出防御措施,降低灾害造成的损失,为粮食安全提高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8.
冰雹灾害对农业的危害及其预防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冰雹是甘肃农业的主要自然灾害之一 ,对农作物危害极大。为了增强农业生产及防雹抗灾能力 ,以减少农作物的雹灾损失 ,针对降雹对农作物造成灾害的程度 ,提出了切合实际的农业防御冰雹灾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农业灾害保险问题在美国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自然灾害事件造成的巨额损失,使保险业面临着严重的资本压力。目前美国保险机构和再保险公司的总资本和剩  相似文献   

20.
王光宇 《安徽农学通报》2007,13(20):15-16,23
安徽省自然灾害频发,损失严重,本文通过分析本省农业自然灾害损失保险现状及存在问题,提出了进一步完善农业灾害损失保险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