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揽月》(见图一)是一件大型的动势丛林、树石、组合多变的盆景作品。作品调动了多种造型形式布局,表现了三峡夷陵一带常见的山林景色。作品首先是因“情”而作,作者常奔波于宜昌三游洞一带的山水之间,也正是这里自然美的特征,触动了情感,加上2002年第二届全国盆景学术研讨会又值中秋佳节之际,自然就将我的赏石、邀月之情寄于作品之中。  相似文献   

2.
所谓朝阳洞地膜覆盖。就是东西方向打埂,成一面向阳坡,向阳坡面上依次挖方洞,小方洞上方覆盖地膜形成一个“微型温室”,在这个“温室”中进行西葫芦栽培,它与小拱棚相比具有投资小、工序少、不易遭风害等优点。其技术要点如下:  相似文献   

3.
吕涛 《蔬菜》2003,(8):16-17
土洞栽培是淄博人民生产食用菌的一大创举,具有充分利用资源、不占地、可四季栽培、冬暖夏凉、温度恒定、湿度适中的特点。为此,临淄区首次启动了“土洞食用菌生产新技术开发工程”。探索出“土洞双孢菇—蒜黄—鸡腿菇”高效种植模式,取得了较高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一般建造长约50 m的土洞费用在2 000元左右,而种植三茬作物产生的经济效益在2万元以上,经济效益显著。现将关键技术措施总结如下:一、茬口安排双孢菇于8月上、中旬备料,至9月上中旬接种,10月中、下旬开始出菇,11月下旬—12月上旬采收完毕。双孢菇采收结束后,12月中、下旬开始…  相似文献   

4.
武陵奇石     
李平 《花木盆景》2008,(9):48-49
常德市地处湖南西北部,东汉建武二十六年设武陵郡,武陵地名沿袭千年,常德奇石亦被赏石界命名为“武陵石”。武陵奇石,分为如下两大系列:一、沅水石系列:沅水源出于贵州,干流经沅陵折向西北入境,经桃源至常德德山注入洞庭湖,常德境内界首至德山长达118公里。沅水古有“三垴九洞十八滩”之称,河滩以画面石、造型石居多,  相似文献   

5.
李永明 《果农之友》2013,(10):37-37
眼下,刚一进入大桃销售旺季,北京市平谷区刘家店镇寅洞村村主任邢树贺就忙开了。寅洞村大面积栽种果树始于1986年。但那时栽的是苹果和杏。都没有成功,后来才改种的大桃。当时,村里流传着这样一个顺口溜:“要想富,栽果树;要快富,种桃树。”  相似文献   

6.
蒙山奇石     
蒙山,古称东蒙,亦叫东山,位于泰山东南百余里,主峰龟蒙顶,海拔1156m,总面积1125平方公里,素有“七十二主峰,三十六洞天”之说,被称为“岱宗之亚”。老子李耳在蒙山隐居修炼,提出了“道生之、德养之”一系列养生之道。  相似文献   

7.
诗话金刚山     
王充 《花卉》2010,(8):43-44
难怪唐代诗人有“原生高丽国,一见金刚山”的诗句,金刚山,9月的金刚山,实在是秀美极了,金刚山为鲜半岛四大名山之一。景色佳丽,以奇峰怪岩,飞瀑流泉,密林奇洞,松涛云海驰名于世。  相似文献   

8.
垫江黄沙白柚是我区名贵特产。遵照毛主席“有了优良品种,即不增加劳力、肥料,也可获得较多的收成。”的教导,为了摸清良种资源,提纯选优,适应果树生产的发展,我们于一九七四年十月中下旬,在主产区垫江县五洞区开展了群众性的选种工作。该区仅在黄沙、五洞、高峰三个公社计有黄沙白柚一万二千多株,经发动群众,逐级评选,选出丰产、抗逆性强、保持和提高了黄沙白柚经济特性的优良单株三十株。  相似文献   

9.
大棚蔬菜的“三防”栽培技术措施421001湖南省衡阳市蔬菜研究所肖昌华大棚栽培蔬菜,应注意抓好“三防”,“三防”是指防盐化、防高温、防肥害,只有抓好了“三防”,大棚蔬菜才能高产优质,取得较高的经济效益。1.防盐化导致大棚土壤盐化的原因,一是大棚内不受...  相似文献   

10.
刘莉 《西南园艺》2011,(5):88-90
本文中“三支”工作指的是“以城带乡万名专业技术人才支农支教支医”。作者结合重庆市铜梁县东城街道“三支”工作实际,浅议对统筹城乡发展与“三支”工作的基本认识,概述东城街道“三支”工作促进统筹城乡发展的情况,指出“三支”工作促进统筹城乡发展目前存在的问题;为促进统筹城乡发展,建议从“放”、“调”、“投”、“改”、“保”五个字上下功夫。  相似文献   

11.
"三避"技术在金柑抗寒防冻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避”技术是“避晒、避雨、避寒”等避害技术的总称。“三避”技术在金柑上的应用主要是起避雨、避寒作用。2007年12月-2008年3月广西区水果生产技术指导总站利用“948”项目平台,在阳朔、灵川县开展金柑“三避”技术研究,恰逢桂林市2008年初遇50年一遇的罕见雨雪冰冻天气,为此,及时对试验方案进行调整,加强“三避”技术在金柑抗寒防冻中的应用研究。  相似文献   

12.
中国八年多年以来,于石器时代,由于火的发明,开始有陶器的烧造。当时仍然处于原始生活阶段,所烧造的盆、钵都用于日常生活相关的器物上。真正花盆的烧造,应于公元1101年~1124年的宋徽宗时代,据载当时河南省禹县城内八卦洞设置的御窑场开始烧造花盆,专供宫廷使用,这是中国花盆的最早创烧,也是所谓的“官窑”的起始。随着宋、元、明、清陶瓷器的发展,以及各朝化、背景的不问及艺术特质的差异,“官窑盆器”表现出不同的型制、纹饰、釉色、彩釉……,如今这些传世品已成为国际古董拍卖市场上,中国主要的“官窑盆器”。  相似文献   

13.
“蝽三疯”(亦称叶切疯、破叶疯、破头疯)是绿盲蝽的俗名,其学名是叫Lygus lucorum Meyer—Dur.别名又叫小臭虫、粉谷虫、天狗蝇,属半翅目,盲蝽科的一种害虫。此虫具有“三多”、“三广”、“三强”、“三重”的特点。1绿盲蝽的特点1.1“三多”一是虫体颜色变化多。绿盲蝽成虫体长5毫米,宽2.2毫米,绿色,密被短毛。头部三角形,黄绿色,复眼黑色突出,无单眼,触角4节丝状,较短,约为体长的三分之二.第2节长等于3、4节之和,向端部颜色渐深.1节黄绿色。4节黑褐色。前胸背板深绿色,布许多小黑点,前缘宽。小盾片三角形微突,黄绿色,中央具1浅纵纹。前翅膜片半透明暗灰色,余绿色。足黄绿色,胫节末端、跗节色较深。后足腿节末端具褐色环斑,  相似文献   

14.
“三远”法,是中国山水画的特殊透视法。指的是在一幅画中,可以是几种不同的透视角度,表现景物的“高远”、“深远”、“平远”。即使一幅画没有三个层次,那么最少也要有近、远或中、远两个层次。在画面中,近景中景远景贯穿一气,结合而成S形曲线或不规则三角形。  相似文献   

15.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民对水果的需求量是越来越多。果业的发展,不与粮食、蔬菜争田争地。充分利用荒山荒地,封山育果,可涵养水源,减少水土流失,做到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相结合。策应省委、省政府的“三个基地,一个后花园”、“山上办银行,山下建粮仓”的策略,我省果业发展将前所未有。为此。笔者就对果业事业的热爱。谈谈自己一点想法:“三增”“三靠”发展果业。  相似文献   

16.
池泽森 《花木盆景》2004,(10):32-33
《在水一方》原坯是十年前在一条防火道旁获得的 木桩。它的天然优势是根蔸粗壮健康,主根成“八”字形伸张,主干由粗渐细,而且呈S形弯曲。从两处弯曲处的小疤洞可以看出,它幼树时可能生长在蜜林之中,起先主干方向不利生长而逐渐枯萎,侧枝方向空间较好生长快,逐渐长  相似文献   

17.
日本盆景展厅展示的基本风格有三种,它们是“信”、“行”和“租”。这三种风格的分类依据是卷轴的位置。很多作品在展厅展示时并没有使用卷轴,但是利用卷轴却能很容易地解释这些风格特征。  相似文献   

18.
吴家全 《蔬菜》2006,(2):26-26
“三贪”(贪色、贪玩、贪吃)是蔬菜害虫特有的习性,针对害虫的“三贪”习性,可采取“五诱”技术(性费洛蒙、色板、灯光、糖醋液、杨树枝把)进行诱捕成虫,将害虫的雄蛾消灭在交尾之前,使雌蛾失去交尾机会而导致其后代“胎死腹中”。  相似文献   

19.
中国园林艺术中的自然美,是“生境”、“画境”、“意境”三种不同境界内涵的巧妙结合,是我中华民族所特有的文人写意派造园艺术手法,是取之不尽和用之不竭的造园艺术源泉。  相似文献   

20.
“三品一标”(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农产品地理标志)是近年来农业部为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推动农产品标准化生产提出的重大措施,已得到各地生产单位的高度重视。本文以青岛为例,简述了实施“三品一标”的意义和主要内容,以及“三品一标”管理体系的建立与实施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