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从兰州百合(Lilium davidii var. unicolor)鳞茎中分离纯化淀粉磷酸化酶(Starch Phosphorylase,SP)并研究其酶学性质。结果表明:选用30% ~ 60%硫酸铵分级沉淀,SP 纯化倍数为14.78,回收率为23%,纯化的SP 亚基分子量约62.5 kD;SP 的最适反应体系缓冲液为pH 5.0 的柠檬酸-柠檬酸钠缓冲液,最适反应温度为30 ℃,且体系中不适合加入酚类抑制剂聚乙烯吡咯烷酮(PVP);SP 不耐强酸,在中性和弱碱性条件下活性稳定,pH < 5 时活性较弱;在合成方向上,SP 对葡萄糖–1–磷酸(G-1-P)的Km值为2.84 mmol · L-1;1 mmol · L-1 Mg2+、Ca2+对SP 活性有极显著的促进作用,K+、Zn2+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大部分离子在高浓度(> 10 mmol · L-1)下抑制SP 活性,但Na+随着浓度的升高,对SP 活性的促进作用增强;10 mmol · L-1 的抗坏血酸可将SP 活性提高30%。  相似文献   

2.
 以紫皮大蒜品种‘G075’为试材,研究了鳞茎发育过程中鳞茎外皮花青苷的积累规律及与其生物合成相关的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查儿酮异构酶(CHI)和二氢黄酮醇还原酶(DFR)活性的关系,分析了不同设施栽培方式、基质pH值、基质氮素水平和磷素水平对花青苷生物合成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大蒜鳞茎的发育,鳞茎外皮花青苷含量逐步提高,CHI活性与鳞茎外皮花青苷积累关系密切,其活性变化与花青苷积累趋势吻合;露地栽培温度相对较低的紫皮大蒜花青苷积累高于保护地温度相对较高的栽培大蒜,基质pH 6.5和1/2氮素水平(7.5 mmol · L-1)时对花青苷合成有利,花青苷积累随磷素水平提高呈现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3.
培养条件对巨大口蘑菌丝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不同培养基配方、pH、温度对巨大口蘑(Tricholoma giganteum)菌丝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实验培养基中,巨大口蘑菌丝生长的最佳培养基为加富PDA-4(马铃薯20%,葡萄糖2%,酵母粉0.5%,钙中盖0.3%,MgSO40.2%,琼脂2%),巨大口蘑菌丝的生长速度较快,菌丝粗壮、浓白、致密;最适温度28~30℃,最适pH7.0。  相似文献   

4.
索尔邦百合试管鳞茎的诱导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祁宏英  徐洪国  张志 《北方园艺》2010,(10):180-181
以东方百合‘索尔邦’鳞片为外植体,研究了不同因子对百合试管鳞茎的诱导及快速繁殖的影响。结果表明:鳞片不同部位对分化率影响的大小依次为:外层下部外层中部中层下部外层上部中层中部内层下部中层上部内层中部内层上部,分化率最高的部位为外层下部;百合鳞片诱导分化的最佳培养基为MS+6-BA 2.0 mg/L+NAA 1.0 mg/L+蔗糖30 g/L,最适pH 5.8,分化率为88.3%。  相似文献   

5.
侯军  杜爱玲  石立三 《食用菌》2006,28(2):15-17
对黄伞园艺一号菌株,在碳源、氮源、温度、pH值、抗杂水平、液体培养等方面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菌丝生长适温为24-30℃,最适温度为26℃;适宜pH为5~7,最适为6;最佳碳源为玉米粉,最佳氮源为牛肉膏;培养基(棉子壳)最适含水量为1:1.3;出菇温度3~36℃,最适为13~25℃;该菌株抗杂和现营能力强,并具备液体培养出菇能力。  相似文献   

6.
百合鳞茎苯丙氨酸解氨酶的分离纯化及酶学性质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孙红梅  赵爽  王春夏  王锦霞  赵波  陈丽静 《园艺学报》2008,35(11):1653-1660
经40 %~75 %硫酸铵分级沉淀和DEAE-Sepharose离子交换层析,从兰州百合(Lilium davidii var. unicolor)鳞茎中分离纯化苯丙氨酸解氨酶(PAL),纯化倍数为13.19,酶回收率4.68%。纯化的PAL经 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检测为单一蛋白带,其亚基分子量约58.7 kD。酶学性质研究表明:百合鳞茎的PAL不耐碱,更不耐酸;随着水浴时间延长和水浴温度提高,PAL活性逐渐降低,但40 ℃水浴30 min后酶活性仍保留47%;以L-苯丙氨酸为底物,40 ℃下的Km值为4.1×10-3 mol·L-1;金属离子Mn2+、Fe2+、Cu2+、Fe3+促进PAL活性,1.0、1.0、2.0和1.0 mmol·L-1分别为在供试范围内的最佳处理浓度,Ag+、Co2+、Ca2+抑制其活性,其中Ag+的抑制作用最强。  相似文献   

7.
对漏斗大孔菌(Favolus arcularius(Batsch):Fr.)的菌丝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菌丝生长的适宜温度范围为25~40℃,最适温度35℃左右;培养基适宜pH为pH3~11,最适pH为5;菌丝生长的最适碳源为葡萄糖,最适氮源为蛋白胨。  相似文献   

8.
营养和环境条件对杏鲍菇菌丝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研究了杏鲍菇菌丝生长的营养需求和环境条件,结果表明,适宜杏鲍菇菌丝生长的最佳碳源是葡萄糖、最佳氮源是黄豆粉,最佳碳氮比是60:1,最佳无机盐是硫酸钙。杏鲍菇菌丝生长的适宜温度为25℃,培养料最适含量为75%,最适pH为5.4。  相似文献   

9.
甘薯是世界上一种重要的粮食和能源作物,由于加工过程中其组织中的多酚氧化酶易催化多酚类物质氧化成黑色素,严重影响了其加工品质.以济薯18为材料,研究了pH值、温度、底物浓度等对其多酚氧化酶(PPO)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紫甘薯济薯18中PPO活性在360 am处最大,其最适反应时间为11 min,最适pH值6.5,最适温...  相似文献   

10.
通过单因子试验和正交试验,研究了碳源、氮源、温度和酸碱度对白灵侧耳菌丝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实验范围内玉米粉为最佳碳源,蛋白胨为最适氮源,菌丝生长的最适温度为28℃,最适pH值为6.5~7.5。正交试验表明,白灵侧耳菌丝生长的最佳营养因素组合为:2%玉米粉、0.5%蛋白胨、0.3%磷酸二氢钾和0.1%硫酸镁。  相似文献   

11.
银杏叶片可溶性蛋白质测定非直线性原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曾报告用考马斯亮蓝法测定银杏叶片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缺乏直线性,猜想其可能具有较高的蛋白水解酶活性。研究表明,银杏叶片蛋白水解酶用pH7.0缓冲液提取时活性最高,酶活最适pH5.5~6.0,因而不能解释pH8.3缓冲液提取出的蛋白质含量下降的原因。比较不同的蛋白质测定方法表明,双缩脲法测得的OD540值相当稳定,而考马斯亮蓝法测定的OD595值随时间延长而升高;同样比色5min,双缩脲法测得的蛋白质浓度比考马斯亮蓝法高20~30倍,说明银杏叶片蛋白质不能迅速溶解于酸性考马斯亮蓝显色液是其测定非直线性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2.
柑橘果实糖积累与蔗糖代谢酶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刘永忠  李道高 《园艺学报》2003,30(4):457-459
研究了脐橙、柠檬果实发育过程中汁胞和果皮内糖含量与糖代谢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不同柑橘品种、不同部位糖积累和相关酶活性变化不同。柑橘汁胞和果皮中还原糖含量均高于蔗糖含量。随着脐橙汁胞中糖分的积累,酸性转化酶(SAd)活性持续下降,至采收时几乎为零,说明SAd 的下降与脐橙汁胞糖分积累有很大关系。柠檬汁胞中的中性转化酶(NI)活性随着果实成熟而下降,在成熟时保持极低水平,而此时SAd 活性则较高,是其它酶活性的6倍以上,表明柠檬汁胞中糖分的利用在果实成熟前与NI活性有极大的关系,在成熟期则与高SAd 活性有关。脐橙和柠檬汁胞间糖组分的明显差异和相关酶的变化动态表明蔗糖合成酶(SS)和转化酶在柑橘汁胞糖代谢中可能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以荔枝幼果为材料,比较5种常用细胞核分离缓冲液对制备样品DNA分辨率效果的影响,发现在Otto缓冲液基础上进行适当改进(增加还原剂种类和含量,把RNaseA直接加入缓冲液,降低离心力),可获得最佳的提取效果,分辨率高,细胞G1/G0峰产生的变异系数低。通过比较具有相似遗传背景的‘妃子笑’早花大果和晚花小果以及具有不同遗传背景的大果(‘四两果’)和小果(‘陈紫’)型荔枝品种之间果实发育前期的幼果和果皮的细胞分裂活性发现,大果的细胞分裂活性高于小果,且持续时间长,说明果实大小差异与果实发育前期细胞分裂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14.
pH值和温度对荔枝果皮花色素苷稳定性的影响   总被引:49,自引:1,他引:48  
 探讨了pH 值和温度对离体荔枝果皮花色素苷颜色及稳定性的影响, 结果表明:随pH 值增加, 荔枝花色素苷由红变褐, 在510 nm波长处的特征吸收峰逐渐消失; pH 值影响花色素的稳定性, 随着pH 值的增加花色素苷降解加快; 荔枝在常温贮藏时, 其果皮pH 值逐渐增加, 因而促使花色素苷迅速变色及降解, 促进果皮迅速褐变; 低温能显著保持花色素苷的稳定性, 有利荔枝保鲜。  相似文献   

15.
枣树RAPD分析条件的优化研究   总被引:22,自引:2,他引:20  
赵锦  刘孟军 《果树学报》2001,18(6):329-332
试验通过系统的比较研究,建立了枣树RAPD分析的优化反应条件,即25μL反应体系中含有100mmol/LKCl、8mmol/L(NH4)2SO4、10mmol/LTris—HCl(pH9.0)、Np—40、2.0mmol/LMgCl2、160μmol/LdNTP、15ng引物、30ng模板DNA和1.5UTaqDNA聚合酶。适宜的扩增程序为94℃4min,1个循环;94℃30s、36℃40s、72℃1min,50个循环;72℃8min,1个循环。与不同试验室间获得的RAPD分析最佳反应条件进行比较表明,枣树RAPD分析的最佳反应条件在不同实验室间有很强的一致性,只需对dNTP、引物和TaqDNA聚合酶的用量进行小幅度调整。  相似文献   

16.
山葡萄花序蛋白质双向电泳技术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开展山葡萄花序蛋白质组学研究。【方法】以山葡萄(Vitis amurensis Rupr)花序为试材,通过对蛋白质提取方法、裂解液成分、胶条pH梯度的改进,建立了适于山葡萄花序蛋白质组学研究的最佳双向电泳技术体系。【结果】采用酚提取法提取花序蛋白质,用含有硫脲和DTT的裂解液Ⅱ裂解,选用17 cm pH 4~7的IPG胶条在适宜的双向电泳条件下分离,可以获得分辨率高、背景清晰且重复性好的双向电泳图谱,可以检测出1 088个清晰的蛋白点。【结论】酚提取法适于山葡萄花序蛋白质的提取,硫脲和DTT可增强花序蛋白质的溶解性。  相似文献   

17.
草莓果实成熟过程中Ca~(2+)-ATPase活性变化及酶学特性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以不同成熟度的草莓果实为试材,研究了草莓果实成熟过程中Ca2+-ATPase活性变化规律、最适pH值、动力学参数Km值和Vmax值。研究结果表明,草莓果实从开始成熟时(绿熟期)Ca2+-ATPase活性不断升高,果实完全成熟时(粉红期)达到最大值,随着成熟后的不断衰老,其活性逐渐降低;该酶的最适pH值为7.0;不同成熟阶段果实Ca2+-ATPase反应所需的Ca2+浓度有所不同,EGTA对各成熟阶段草莓果实的Ca2+-ATPase活性的抑制作用存在明显的差异。经对Ca2+-ATPase的动力学分析表明,不同成熟度果实Ca2+-ATPase的Km值和Vmax值不同,从果实开始成熟Km值逐渐降低,衰老时又逐渐上升,变化趋势与酶活性变化趋势相反;Vmax值变化趋势与酶活性变化趋势相同。2+  相似文献   

18.
Summary

The roles of sucrose synthase and invertases were explored in relation to petal senescence in rose (Rosa hybrida L.). A developmental shift in the activities of these enzymes was observed. Higher sucrose synthase activity (0.52 – 0.95 µmol sucrose min–1 mg–1 protein) was observed during the initial stages (S1 and S2) of flower bud development, in contrast to invertases. However, the lower activity (0.56 µmol sucrose min–1 mg–1 protein) of sucrose synthase at a later stage (S6) of senescence could help the mobilisation of vacuolar sucrose. The different isoforms of invertase exhibited variable levels of activity. Insoluble acid invertases (IAI) were the most active (11.01 µmol glucose min–1 mg–1 protein), followed by soluble acid invertases (SAI; 8.02 µmol glucose min–1 mg–1 protein), and soluble neutral invertases (SNI; 0.74 µmol glucose min–1 mg–1 protein) at Stage-4. A significant decline in invertase activities (IAI, 0.98; SAI, 1.25; SNI, 0.32 µmol glucose min–1 mg–1 protein) coincided with higher levels of ethylene production at the later stages (S5 and S6) of flower bud development and senescence. We propose that developmental as well as ethylene-mediated pathways account for petal senescence in rose.  相似文献   

19.
运用综合比较优势指数法,重点对新疆2012年辣椒种植面积在666.7 hm2以上的20个产区进行区域比较优势的实证分析,包括规模比较优势、效率比较优势和综合比较优势分析。分析结果显示,新疆20个辣椒主产区中,有6个区域不具有综合比较优势,有5个区域的辣椒综合比较优势在1.5以上,其他区域综合比较优势不明显。由于地形、气候、经济水平以及种植历史的差异,新疆辣椒规模优势差距显著,在20个主产区中有10个产区的规模优势在1.6以上,另外10个产区的规模比较优势在1.0及以下;而且在发展过程中也出现管理不善、订单违约、深加工不足等问题,效率比较优势亟待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