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短暂高温对百合植株抗氧化酶系统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以百合栽培品种‘White Heaven'和‘Tiber’为材料,研究了短暂高温胁迫对抗氧化酶(SOD、POD、CAT)活性、相对电导率、丙二醛(MDA)及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影响,同时对SOD、POD同工酶电泳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37℃和42℃短暂高温胁迫对两品种形态、相对电解质渗透率没有明显影响,47℃处理下‘Tiber’相对电解质渗透率及MDA含量明显提高。高温胁迫提高了两品种SOD、POD、CAT活性。高温胁迫下两品种SOD同工酶带无增减,只是活性改变。‘White Heaven'存在5条POD同工酶带,‘Tiber’存在2条,高温胁迫后‘White Heaven’POD同工酶表达量高于‘Tiber’。以上结果说明:百合植株可通过提高抗氧化酶活性来抵御一定的高温胁迫(37℃、42℃),不同品种SOD、POD、CAT活性对高温响应方式不同。  相似文献   

2.
低温胁迫对嫁接西瓜幼苗耐冷性和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筛选出西瓜嫁接耐冷砧木2份.低温胁迫后嫁接苗叶片冷害指数小,电解质渗透率低;嫁接苗比自根苗叶片的水溶性糖和水溶性蛋白含量升高明显高;随着低温胁迫天数的增加,嫁接及实生西瓜幼苗叶片MDA含量均呈上升趋势,但随着低温时间的延长,SOD活性呈下降趋势;CAT活性总体呈下降趋势,嫁接苗下降幅度较小,且维持在一个较高水平;正常光温下生长的西瓜嫁接苗和自根苗的POD活性无明显差异,低温处理后PoD活性总体呈上升趋势,嫁接苗上升幅度较快,可见,嫁接苗的耐冷能力强于自根苗.  相似文献   

3.
随着低温胁迫时间的延长,矮生菜豆幼苗的冷害指数、电解质渗漏率和MDA含量上升,叶绿素含量下降,脯氨酸和可溶性糖含量表现为先上升后降低。冷害指数与电解质渗漏率和MDA含量呈极显著的正相关,这3个指标可作为矮生菜豆耐冷性鉴定的参考指标。在冷害胁迫过程中,SOD、POD、CAT等3种保护酶的活性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SOD酶活性与叶绿素含量呈显著正相关,而与冷害指数、电解质渗漏率、MDA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杧果易受冬季低温寒害,造成产量下降甚至绝收,严重影响杧果产业的发展。通过对杧果不同品种耐寒性的研究,为杧果耐寒品种选育及栽培布局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贵妃’‘凯特’‘红玉’‘金煌’‘热品6号’和‘台农2号’为试材,测定了低温胁迫下其叶片相对电导率(REC)、丙二醛(MDA)含量和超氧化物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的变化。【结果】低温胁迫下,杧果叶片各指标均高于对照,且品种间存在极显著差异。随着温度下降及时间延长,6个杧果品种REC和MDA含量不断升高,CAT活性先升后降;不同品种SOD和POD活性变化不同,‘凯特’‘红玉’和‘金煌’3者活性先升后降,‘贵妃’和‘台农2号’SOD活性呈2种不同变化,‘热品6号’SOD活性先升后降,‘贵妃’和‘台农2号’POD活性呈降-升-降变化,‘热品6号’呈3种不同变化。【结论】低温胁迫过程中杧果叶片REC、MDA含量升高,SOD、POD和CAT活性先升后降,6个品种的耐寒性由弱到强依次为‘台农2号’(-0.97℃)‘贵妃’(-1.68℃)‘热品6号’(-2.11℃)‘凯特’(-2.32℃)‘金煌’(-4.04℃)‘红玉’(-5.14℃)。  相似文献   

5.
对3种不同品种的茶树叶片进行低温处理,测定其MDA含量,电解质渗透率及其保护酶类:SOD、POD、CAT的活性,评价3种不同茶树的抗寒能力。结果表明:不同低温的胁迫,3个茶树叶片的MDA和电解质的渗透率均呈上升的趋势;POD活性变化趋势与SOD的变化趋势基本相同,表现出"先升后降"的趋势;而CAT在该试验的3个品种却表现出活性降低的趋势。应用隶属函数值法综合评价3个茶树品种的抗寒能力依次是:凫早二号农抗早福鼎大白茶种。  相似文献   

6.
莲雾对低温胁迫的生理响应及抗寒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莲雾低温胁迫下的生理变化规律。【方法】以‘农科一号’莲雾为试材,测定了低温胁迫下叶片相对电导率(REC)、丙二醛(MDA)含量、过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活性、束缚水(BW)、自由水(FW)、脯氨酸(Pro)及可溶性糖(WSS)含量的变化趋势。【结果】随着温度的下降及低温时间的延长,莲雾叶片相对电导率上升;MDA含量增加;SOD、CAT和POD分别在4℃处理3 h、1℃处理6 h和4℃处理9 h时活性最高,均在-5℃处理12 h时活性最低;束缚水含量在3 h、6 h和9 h处理中随温度降低而升高,而12 h处理的变化与之相反;脯氨酸和可溶性糖含量均随温度下降呈降-升-降变化。【结论】‘农科一号’莲雾的半致死温度(LT50)为-1.2℃,叶片在低温胁迫过程中细胞膜质过氧化加剧,MDA累积,电解质外渗,束缚水、脯氨酸、可溶性糖等渗透调节物质在胁迫的不同阶段起到不同程度的保护作用,主要保护酶为过氧化氢酶和过氧化物酶。  相似文献   

7.
缺磷胁迫下长豇豆幼苗膜脂过氧化及保护酶活性的变化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研究对缺磷敏感程度不同的长豇豆品种在缺磷胁迫下叶片和根系SOD、CAT、POD活性及MDA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对缺磷不敏感的‘芦花白’保护酶活性升高或升幅较大,对缺磷敏感的‘二芦白’则活性下降或升幅较小,缺磷胁迫下长豇豆根SOD和POD活性升高。  相似文献   

8.
试验采用水培的方法,研究小白菜在浓度为5 mg/L的铜胁迫下膜透性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铜胁迫5 d时2个小白菜品种细胞膜透性、MDA含量、SOD和POD活性均降低,CAT活性升高。‘上海青’在胁迫15 d时细胞膜透性、MDA含量、SOD和POD活性回升至最高,CAT活性降至最低;‘五月慢’在胁迫15 d时细胞膜透性和MDA含量显著提高,10 d时SOD和POD活性上升至最高,CAT活性降至最低。  相似文献   

9.
外源ABA对辣椒抗冷性生理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用脱落酸(ABA)处理始花期的辣椒植株,研究了低温及ABA对辣椒叶片质膜透性、MDA、保护酶和脯氨酸等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低温使辣椒叶片的电解质渗透率和MDA含量增加,使POD和SOD活性增强,使脯氨酸含量上升;喷施50,100,150 mg/L ABA则显著缓解了辣椒叶片的低温伤害,使电解质渗透率和MDA含量显著下降,提高了POD和SOD活性,Pro含量也显著增加,其中以150 mg/L ABA的作用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0.
茄子对低温胁迫的生理响应及不同品种耐冷性比较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对台湾大龙茄、94-1早长茄、济农世纪星长茄3个茄子品种在低温胁迫下的各生理生化指标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低温处理9 d时,济农世纪星长茄冷害指数、电解质渗透率、丙二醛(MDA)含量最低,SOD、POD、CAT活性最高,表观量子效率(AQY)下降幅度最小,光合速率最高,Fv/Fm降幅最小,说明济农世纪星长茄对低温的耐受性最强。  相似文献   

11.
高温胁迫对孔雀草和万寿菊不同品种生长和生理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田治国  王飞  张文娥  赵秀明 《园艺学报》2011,38(10):1947-1954
以万寿菊属(Tagetes)的6个孔雀草品种和3个万寿菊品种为试材,研究了38℃/21℃(昼/夜)高温胁迫对其株高、根长、根数、干样质量、热害指数以及叶绿素[Chl.(a+b)]含量、叶片相对电导率(REC)、丙二醛(MDA)含量、叶片相对含水量(RWC)、抗氧化酶(SOD、POD、CAT、APX)活性等指标的影响。结...  相似文献   

12.
为了探讨外源硫化氢(H2S)对黄瓜耐冷性的调控机理,以‘津优3号’黄瓜为试材,叶面喷施H2S供体硫氢化钠(NaHS),以清水处理为对照,研究H2S对温度变化的响应,以及对黄瓜叶片光合作用和抗氧化系统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日光温室内气温降低和低温持续时间的延长,黄瓜叶片的H2S含量及D–/L–半胱氨酸脱巯基酶(CDes)活性先升高,后降低;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蒸腾速率(Tr)、核酮糖–1,5–二磷酸羧化酶(RuBPCase)活性,以及暗下光系统Ⅱ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光下实际光化学效率(ΦPSII)、电子传递效率(ETR)和光化学猝灭(qP)逐渐降低,胞间CO2浓度(Ci)、初始荧光(Fo)和非光化学猝灭(NPQ)趋于升高。低温胁迫可使MDA含量增加,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和谷胱甘肽还原酶(GR)活性先升高后降低。与对照相比,NaHS处理叶片的H2S含量和CDes活性及Pn、Gs、Tr、RuBPCase活性、Fv/Fm、ΦPSII、ETR和qP明显升高,Ci、Fo和NPQ显著降低。低温下NaHS处理的MDA含量显著低于对照,而SOD、POD、CAT、APX和GR活性明显高于对照。NaHS处理的黄瓜产量比对照增加15.3%。可见CDes催化合成H2S受低温胁迫诱导,外源H2S可增强活性氧清除能力,减轻低温对黄瓜叶片光合机构的伤害。  相似文献   

13.
红光和蓝光对葡萄叶片衰老与活性氧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明确红光和蓝光对葡萄叶片衰老与活性氧代谢的影响,以设施延迟栽培条件下叶片衰老速度不同的两个葡萄品种‘意大利’和‘无核白鸡心’为试材,分别进行补充红光和蓝光处理,以未补光处理作对照,研究其对功能叶片衰老期间叶绿素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净光合速率,丙二醛(MDA)含量,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和过氧化氢(H2O2)含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红光明显减缓了叶片中叶绿素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以及净光合速率的下降,提高了CAT和SOD活性,减慢了MDA、、H2O2的上升速率,推迟了H2O2出现最大含量的时间,延缓了叶片衰老;蓝光处理下,叶片衰老前期的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抗氧化酶活性均低于对照,加速了叶片的衰老进程,但在后期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和抗氧化酶活性逐渐高于对照,在一定程度上延缓了叶片衰老。两个品种间比较,‘意大利’叶片衰老缓慢,在生育后期仍能维持较高的抗氧化酶活性。  相似文献   

14.
钙对盐胁迫下黄瓜幼苗抗氧化系统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以黄瓜(Cucumis sativus L.)品种‘津春2号’为材料,采用Hogland营养液栽培研究了Ca2+对盐(NaCl)胁迫下黄瓜幼苗体内可溶性蛋白和丙二醛(MDA)含量、超氧阴离子()产生速率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盐胁迫处理下,黄瓜幼苗体内可溶性蛋白和MDA含量、产生速率以及抗氧化酶SOD、POD、CAT活性均高于对照;营养液中加入Ca2+(8 mmol • L-1)后,幼苗体内可溶性蛋白含量和SOD、POD、CAT抗氧化酶活性进一步提高,而MDA含量和的产生速率降低;而营养液缺钙处理下幼苗体内MDA和产生速率进一步提高,可溶性蛋白含量和抗氧化酶活性较盐胁迫降低。可见外源Ca2+可通过促进盐胁迫下黄瓜幼苗植株体内抗氧化酶活性的提高,降低膜脂过氧化水平,减缓盐胁迫对植株的伤害,从而增强对盐胁迫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15.
温度预处理对柑橘果实活性氧代谢相关酶的影响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5  
周春华  胡西琴 《果树学报》2001,18(5):267-271
以尾张温州蜜柑(Citrus unshiu Marc.)和哈姆林甜橙(Citrus sinensis Osbeck.)为试材,研究了不同温度预处理对果实呼吸速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过氧化氢酶(CAT)活性、过氧化物酶(P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果皮相对电导率(REC)和木质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20℃预处理 3d的果实,在贮藏至 100 d时,呼吸速率、MDA含量。果皮 REC均为最低。20℃预处理果实在贮藏后期 SOD与 CAT能较好地协同作用清除 O2-·,果实受自由基伤害程度最小,果实衰老得以延缓。温度预处理引起的POD活性的上升可能与提高果皮木质素含量、加速受损伤油胞的迅速愈合有关,而贮藏后期 POD活性的上升可能与果实的衰老有关。  相似文献   

16.
多胺引发处理对茄子种子活力及幼苗耐冷性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以‘丰研2号’茄子种子为试材,分别用0.25mmol·L-1的亚精胺(Spd)和精胺(Spm)引发处理24h后,分别在10、15、25℃条件下进行种子发芽试验,并测定幼苗耐冷性等生理生化指标。结果显示,Spd和Spm处理可显著提高种子在低温胁迫条件下的活力,促进幼苗生长,显著降低了低温胁迫条件下幼苗细胞质膜透性和MDA含量,提高了抗氧化酶(SOD、POD、CAT)活性和脯氨酸、可溶性蛋白质的含量,表明多胺引发处理对提高低温胁迫下茄子种子活力及增强幼苗耐冷性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百合花瓣抗氧化酶系统对干旱胁迫响应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诺宾’(Robina)、‘索蚌’(Sorbonne)、‘西伯利亚’(Siberia)3个云南产量较大的观赏百合品种切花为试验材料,研究了干旱胁迫对花瓣相对含水量、可溶性蛋白和丙二醛含量、抗氧化酶活性和抗氧化酶相关基因表达量的影响,并采用隶属函数法对其抗旱性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随着干旱胁迫增强,花瓣相对含水量和可溶性蛋白含量下降,而代表膜质过氧化程度的丙二醛(MDA)含量持续上升。干旱胁迫下花瓣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谷胱甘肽还原酶(GR)、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活性在处理的前期、中期持续上升,后期下降,说明前中期有较高的活性氧(ROS)清除能力,之后抗氧化能力下降;抗氧化酶基因Cu-ZnSOD、MnSOD、CAT、APX和GR的表达先升后降,而Fe-SOD的表达一直下降,POD则一直保持升高的趋势。根据隶属函数平均值大小百合品种抗旱性由强到弱为:‘索蚌’>‘诺宾’>‘西伯利亚’。  相似文献   

18.
环割对柑橘叶片衰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3年生红黎檬砧‘暗柳橙’(Anliucheng)为试材,研究了环割与环剥对柑橘叶片光合性能及活性氧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环割和环剥30 d后均不同程度降低了叶片叶绿素相对含量(SPAD)、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和细胞间CO2浓度(Ci),其中环剥处理对叶片SPAD和Pn产生了持续性的影响;环割和环剥在处理的前期均显著增加了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等抗氧化酶活性;处理30 d后叶片抗氧化物质抗坏血酸(AsA)和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含量显著低于对照,随后呈上升趋势,达到一个峰值后缓慢恢复到正常状态;各处理叶片膜脂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含量均呈上升趋势,环割2次和环剥处理叶片初期MDA含量显著高于对照,引发柑橘叶片中一系列抗氧化反应,造成其膜脂氧化程度加剧。  相似文献   

19.
以百合品种‘索邦’为试材,以室温(昼/夜温度22℃/14℃)为对照(CK),通过人工气候室模拟低温环境(昼/夜温度8℃/2℃)对其胁迫处理3、7、10 d,随后立即增至室温,采用氮蓝四唑(NBT)光化还原法等常规方法测定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相对电导率(REC)、脯氨酸(Pro)及可溶性糖的含量,探讨低温胁迫后增温对百合10叶期、20叶期及现蕾期生理活性的影响,以期为冬季日光温室的调温及切花百合的种植管理提供技术参考。结果表明:与CK相比,低温胁迫后各生长期百合叶片SOD活性、POD活性、CAT活性、相对电导率(REC)、脯氨酸(Pro)及可溶性糖含量均随胁迫时间的延长不断升高,胁迫10 d后分别达到各期CK的0.97~2.33、2.05~5.26、1.84~2.14、2.40~2.49、0.87~1.87、1.77~5.33倍,增温处理后其SOD活性、POD活性、CAT活性、REC、Pro以及可溶性糖含量均随处理时间的延长不断降低,增温10 d后趋于各处理,分别为CK的1.03~1.26、1.12~2.18、1.02~1.12、1.35~1.72、0.87~1.03、0.56~1.32倍。在整个处理过程中,百合叶片抗氧化酶(SOD、POD、CAT)活性、相对电导率及可溶性糖含量随温度变化最为明显,且低温胁迫后增温可缓解‘索邦’百合不同生长期所遭受的生理伤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