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研究简便易行的拟南芥种子发芽方法。[方法]以哥伦比亚生态型拟南芥种子为材料进行诱变处理后统计种子发芽率。[结果]结果表明,种子诱变处理发芽后,在白色的滤纸上,无论是发芽的幼苗还是没有发芽的种子,都可以非常清楚地看到。[结论]该方法克服了常规发芽方法的缺点,能够很方便地计算出种子的发芽率。  相似文献   

2.
1种子不发芽西芹种子播后迟不见苗,原因有三:①西芹种子播后吸水缓慢,发芽时间过长;②西芹种子成熟度不够;③高温季节播种,若未做任何处理,则种子不能发芽。为此,应避免使用发芽率低的种子,同时,若在高温季节播种,应进行种子处理。方法是:将种子在48℃~55℃温水中浸泡30分钟,用  相似文献   

3.
牛大力种子发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牛大力种子检验和种子质量标准的制定提供参考。[方法]分别进行不同种子处理在同一光照培养箱中的发芽试验和不同基质种子发芽试验,研究不同种子处理及河沙、赤红壤和石灰土等不同萌发基质对牛大力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清水浸种为较好的牛大力种子处理,种子平均发芽率达61.25%;其次为40℃水浸种,种子平均发芽率为59.75%;而磨伤后清水浸种,种子平均发芽率仅42.50%;不磨皮、不浸种的对照组种子平均发芽率仅35.50%。河沙为较好的牛大力种子萌发基质,播种后35d就开始发芽,种子平均发芽率达55.00%;其次为石灰土,播种后38d开始发芽,种子平均发芽率达43.50%;而赤红壤播种后40d陆续发芽,种子平均发芽率仅37.00%。[结论]牛大力种子直接用清水浸种处理后发芽效果较佳;用河沙作萌发基质可以得到较好的发芽效果。  相似文献   

4.
为获得天门冬种子的最佳发芽条件,以天门冬种子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抑菌处理、温度、光照及发芽床对天门冬种子发芽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温度处理间种子的发芽率差异显著,最佳发芽温度为20℃或25℃;光照对种子的萌发无显著影响,但适当的光照更有利于种子萌发;种子不用抑菌剂消毒,用高压灭菌后的无菌水处理效果最好;发芽纸是种子萌发的最佳发芽床。  相似文献   

5.
木醋液对茄子种子发芽的促进作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研究木醋液浸种和木醋液浇灌对茄子种子发芽的影响,以提高茄子种子的发芽特性。结果表明,稀释50倍的木醋液浸种后清水浇灌的处理效果为不同稀释倍数木醋液浸种后清水浇灌处理中的最佳处理,茄子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和发芽指数分别为82.67%,86%和4.14,平均发芽天数为5.5 d;清水浸种后浇灌稀释200倍的木醋液处理是清水浸种后浇灌不同稀释倍数木醋液处理中的最佳处理,茄子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和发芽指数分别为57.33%,80%和3.10,平均发芽天数为7.3 d;稀释200倍木醋液浸种后浇灌稀释200倍的木醋液处理效果为不同稀释倍数的木醋液浸种后浇灌不同稀释倍数的木醋液处理中的最佳处理,茄子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和发芽指数分别为64.67%,74%和3.13,平均发芽天数为6.6 d。适宜稀释倍数的木醋液浸种和木醋液浇灌对茄子种子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发芽势、发芽率和发芽指数增加,平均发芽天数减少。  相似文献   

6.
采用不同方法对山蚂蝗属种子进行催芽处理,并对处理后种子的发芽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用物理方法热水浸种和化学方法赤霉素、萘乙酸溶液处理种子均可破坏种皮,提高种子发芽率;不同处理方式对山蚂蝗属不同种的发芽种子效果不同,整体上,30℃热水处理30min效果最好,种子发芽率高达75%,而90℃热水处理30min发芽效果最差。  相似文献   

7.
掌叶大黄种子发芽检验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确定掌叶大黄种子发芽检验方法,通过梯度试验,比较了不同发芽前处理、发芽床以及不同发芽温度等对掌叶大黄种子发芽的影响,确定了适宜其发芽的最佳条件及首末次计数时间.结果表明:掌叶大黄种子适宜于纸上(TP)发芽;最适浸种温度为20℃,浸种时间为48h,发芽温度为20~25℃;首次计数时间为置种后第7d,末次计数时间为置种后第14d;光照对掌叶大黄种子发芽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8.
一.种子不发芽 有时西芹种子播种后.迟迟不见出苗。原因有三:一是西芹种子播后吸水缓慢,发芽时间过长;二是西芹种子成熟度差异较大.贮藏养分较少,导致发芽率僬(国标只有75%);三是两芹种子发芽对温度要求严格.高温季节播种.若未做任何处理.则种子不能发芽。为此,在选用种子时.应了解种子的发芽率.避免使用发芽率过低的种子,同时,若在高温季节播种.应进行种子处理。其方法是:  相似文献   

9.
在室内对甘青青兰种子采用不同浓度赤霉素和清水浸种试验,观测种子发芽时间,统计种子发芽数,计算种子发芽势和发芽率,结果表明:采用不同浓度赤霉素处理后对种子发芽时间没有明显作用;采用赤霉素400mg/kg浓度处理后对种子的发芽率和发芽势均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0.
外源激素破除桔梗种子休眠的方法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目的]为解除桔梗种子休眠提供方法。[方法]以桔梗种子为材料,设GA3、NAA、6-BA各6个浓度梯度处理,不做预处理为对照,研究了不同处理的种子萌发情况。[结果]50~250 mg/L GA3溶液浸泡种子24 h,可以促进种子萌发。与对照相比,GA3浸种后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均显著提高,以250 mg/L GA3浸种24 h处理效果最佳。与对照相比,不同浓度的NAA溶液浸泡后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有升有降;与蒸馏水处理相比,NAA浸种处理后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均有所降低。与对照相比,低浓度的6-BA处理可以明显促进种子发芽,而高浓度6-BA抑制桔梗种子萌发。与蒸馏水相比,不同浓度6-BA浸种后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均有所下降。[结论]250 mg/L GA3浸种24 h破除种子休眠的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1.
青绿苔草种子萌发特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对青绿苔草种子萌发特性的研究,得出其适宜温度为15℃/25℃的变温处理。青绿苔草种子为喜光种子,在光照条件下可极显著提高发芽指数;低浓度赤霉素处理可极显著提高发芽指数,但高浓度赤霉素抑制发芽;浓硫酸处理30 s时,可极显著提高发芽率和发芽指数;层积处理150 d后,发芽指数为18.15,发芽时间缩短。  相似文献   

12.
 为了研究超重力对小麦种子发芽特性及农艺性状的影响,本研究选用小麦种子,用清水浸泡24h后在10000r/min条件下进行处理,处理时间分别为0(CK),5,10,15,20,25min共6个处理。处理后的种子通过标准发芽试验,测定种子发芽特性,包括发芽势、发芽率、发芽速率(平均日数)、发芽值和发芽指数等指标。发芽试验结束后,将幼苗移栽至大田,成熟后考种,统计分蘖数、株重、株粒数、株粒重、千粒重。结果表明:超重力处理可抑制除发芽速率外的发芽特性,而对于产量性状,除离心20min处理的株粒数显著低于对照外,对其他产量性状无显著影响。超重力处理有望成为种子活力测定的一种新方法,但能否广泛应用还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3.
花楸种子发芽特性的种源变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花楸种子的发芽特性,筛选出适宜于人工播种的种源及最佳的种子处理方法,对不同种源花楸种子的发芽率、平均发芽时间和发芽势等指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质量浓度的赤霉素处理,花楸种子的发芽特性差异较为显著;一定质量浓度的赤霉素可以促进种子的发芽,但赤霉素质量浓度过高则会抑制种子的发芽。花楸种子的发芽特性与纬度显著相关,平均发芽时间与无霜期也有一定的相关性,其它自然因子对花楸种子发芽特性的影响不大。不同种源花楸种子的发芽特性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性,长白和白河种源种子的发芽效果最好,而牡丹江和带岭种源最差。  相似文献   

14.
正一、种子处理法1.低温处理。又叫冷冻处理,常用于瓜类及茄果类蔬菜。方法:把泡胀后将要发芽的种子放在0℃左右的温度下冷冻1~2天,然后播种,可促进发芽,增强秧苗抗寒性。2.变温处理。把将要发芽的番茄或黄瓜种子,每天在1~5℃的较低温度下  相似文献   

15.
采用硅胶干燥法超干处理桔梗种子,将种子含水量由9.2%分别降至4.7%、3.3%、3.1%、2.6%和2.1%,在室温及5℃条件下贮藏12个月后,室温条件下超干处理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及发芽指数明显高于未超干处理的对照种子,发芽高峰时间比未超干种子早1~2 d,种子萌发整齐度优于对照,在5℃条件下与室温条件下相同处理相比,发芽率、发芽势及发芽指数无明显差异;含水量为3.3%及4.7%时,发芽率、发芽势及发芽指数较高,适度含水量的超干处理可以使桔梗种子保持较高的活力,是一种较为理想的种子贮藏方法。  相似文献   

16.
据一般经验,果树种子不发芽的原因大致有以下几方面,(一)种子内没有种仁或没有成熟,有许多种子如桃、杏等,外表看来种子长的很好,如果打开来看常常没有种仁,这种种子当然不能发芽,其次有些种子成熟度不够,往往也不能发芽,(二)大部果树种子需经层积处理或秋播才能发芽,如不予处理或秋播后土壤过干,就不能打破种子的后熟,亦不能发芽。(三)有的种子如樱桃,需要采收后  相似文献   

17.
通过研究低温处理、沼液浸种处理、水杨酸(SA)浸种处理对黄花菜种子萌发的影响规律,以期为我国黄花菜的种子生产和栽培技术研究提供一定理论支持。试验以当年采收的黄花菜种子为试验材料,通过常规浸种处理确定种子萌发最适浸种时间与温度,结合低温处理,沼液浸种处理、SA浸种处理等方法,找出促进种子萌发的最优化方法。结果表明,常规浸种处理中,黄花菜种子萌发最适条件为温汤浸种24 h;不同低温处理中,发现低温处理7 d的种子发芽率最高,达到95%,且萌发速度最快,发芽最整齐,低温处理4 d也可促进种子萌发,但萌发速度慢、发芽不整齐,低温处理1 d抑制种子萌发;不同浓度浓缩沼液浸种处理中,各处理均可以促进种子发芽,以稀释500倍效果最佳;不同浓度水杨酸浸种处理在诱导种子发芽各指标上无显著差异。研究表明,以稀释500倍的浓缩沼液温汤浸种24 h,经5℃低温处理7 d后25℃恒温培养,可有效促进黄花菜种子萌发。  相似文献   

18.
不同处理对草莓种子发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红颊和凤冠、红宝石种子为研究对象,采取种皮破坏、种子晾晒和不同发芽温度等处理,以寻求提高草莓种子发芽率的最佳方法。结果表明,切开种皮的方法可以有效提高种子发芽率,3个参试品种在21 d的发芽率都超过80%,远高于揉搓处理和未处理的种子;25/20℃(日/夜)条件较适宜草莓种子发芽;晾干种子的发芽率要高于晒干种子,晒干处理会抑制草莓种子发芽。  相似文献   

19.
不同处理方法对黑果枸杞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不同处理方法对黑果枸杞种子进行处理,观察其对种子发芽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60℃蒸馏水浸泡种子24 h,恒温培养3 d后开始发芽,发芽率为83%,发芽势为47%,平均每天发芽7.01粒。该处理操作简单、发芽率高,适宜于黑果枸杞大田育苗中的种子处理。  相似文献   

20.
采用培养皿发芽法,研究了化学药剂、吸湿-回干、人工老化处理对蕹菜(Ipomoea aquaticaForsk.)种子发芽的影响。结果表明,GA3 Ca2 混合液处理蕹菜种子,对促进种子发芽和提高种子活力表现加成作用,以50mg.L-1GA3 5mmol.L-1Ca2 处理较为适宜。蕹菜种子经稀HCl预处理1h后,以100mg.L-1GA3浸种处理,可明显提高种子发芽势和活力指数,促进种子发芽。用30mmol.L-1~50mmol.L-1的低浓度NaCl胁迫处理蕹菜种子,能提高种子发芽率;随着NaCl胁迫浓度的增大,对发芽抑制作用明显增强。低浓度(0.05%~0.07%)ZnSO4浸种可促进种子发芽,高浓度(>0.09%)则抑制种子发芽。吸湿-回干处理种子10h,可提高种子活力,促进发芽。蕹菜种子进行短期的人工老化处理,可显著或极显著提高种子活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