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PH值是反映水质是否适宜鱼虾生长的重要指标 ,决定着水体中的生物繁殖和水质的化学状况 ,直接影响着鱼虾的生长。鱼虾最适宜的PH值为7.0~8.5,超出这个范围鱼虾就会受害。PH值高于8.5 ,时间超过24小时 ,会使鱼鳃组织因受腐蚀而患烂鳃病 ;低于7.0 ,会使鱼虾血液循环受阻、酸性增加 ,降低载氧能力 ,造成因缺氧、消化力差而出现浮头病。经测试 ,鱼生长的水质小于6.4或大于9.4以上的PH值 ,都不能孵化出鱼苗。实践证明 ,PH值过高或过低 ,都会使亲鱼生殖系统受到抑制且性腺不发育。PH值还可反映水质状况。PH值…  相似文献   

2.
<正>一、PH值一水质的重要指标水的pH值(酸碱度)是水质的重要指标,海水养殖pH值一般控制在7.5—8.5之间.淡水养殖pH值一般控制在6.5—9.0之间。pH值过高或过低,对水产养殖动物都有直接的损害,甚至会造成死亡。PH值低于6.5的水可使水产养殖动物的血液中的pH值下降,削弱其血液载氧的能力,造成水产养殖动物自身患生理缺氧症。尽管水中的溶解氧较高,但鱼虾等水产养殖动物仍常浮头。PH值过高的水则可能腐蚀鱼虾鳃部组织,使鱼虾等失去呼吸能力而大批死亡。  相似文献   

3.
王增芳 《新农业》2003,(8):28-29
水是鱼类生存的惟一环境,科学养鱼,除了合理营养配方外,还必须养好水. 一、水质好坏的判断 1.检查pH值 pH值是鱼池水质的重要指标,它直接决定着水体中很多的化学过程和生物过程,同时也反映出水体总的化学性状和生物学性状.pH值对鱼类的安全范围是6~9,但鱼类最适于生长的pH值为7~8.5,pH值超过9.5或低于4.5,就会直接造成鱼的死亡.  相似文献   

4.
鱼生活生长在水中,水体质量差,水质败坏和酸化都会造成病原菌大量繁殖,导致鱼类罹病、浮头、泛池和死亡。因此养鱼,除了合理供给饵料外,还必须有好的水体。1.水体好坏的判断(1)测定 pH 值对鱼类安全的 pH 值范围是6~9,而最适于鱼类生长的 pH 值为7~8.5。如果 pH 值高于9.5或低于4.5,就会引起鱼类死亡。(2)看透明度水的肥瘦表现为水体的透明度,一般透明度在30厘米左右的水为中等肥度水,适于鱼类生活生长;小于20厘米的水表明太肥,大于40厘米的水为瘦水,均不适宜于养鱼。(3)看水色水色是水中浮游生物及其它内容物  相似文献   

5.
<正>1.选好放养地点网箱养殖草鱼宜选择背风向阳、水面开阔、水位稳定、水质清新、水源无污染且交通方便的地方,要求水体pH值7.0~8.5,水深四五米,水体透明度在50厘米以上,溶氧在5毫克/升左右,且养殖区域水利设施齐全,能排能灌,不易受洪  相似文献   

6.
一、注意养殖对象一般精养鱼池,鱼类摄食生长旺盛,经常泼洒生石灰效果较好;新挖鱼池因无底淤,缓冲能力弱,有机物不足,不宜施用生石灰,否则会使有限的有机物加剧分解,肥力进一步下降,更难培肥水质.对于水体pH值较低的池塘,要泼洒生石灰加以调节;水体pH值较高,钙离子过量的池塘,则不宜再施用生石灰,否则会使水中有效磷浓度降低,造成水体缺磷,影响浮游植物的正常生长.  相似文献   

7.
pH值对淡水藻类生长和种类变化的影响   总被引:41,自引:2,他引:39  
利用水族箱微宇宙研究了淡水藻类在不同pH下的生长和种类变化。结果表明,在pH8.0~pH9.5的范围内,pH8.5下藻类生长状况最好,pH9.5下生长最差;试验范围内蓝藻占绝对优势,但不同处理间种类差别不明显;蓝藻中湖泊鞘丝藻对pH适应范围最广,皮状席藻偏好pH8.5以上的环境;pH8.5的水体固碳能力最强,酸碱度稳定性最高,人为改变pH会使藻类生长受到抑制。  相似文献   

8.
<正>1、培肥水质。鱼池常施草木灰,能提高水体中的磷、钾、钙、镁等元素的含量,促进水中浮游生物繁殖,为鱼类提供大量的天然饵料。2、调节池水酸碱度。适宜鱼类生长的池水pH值为7.5至8.5,鱼池清淤并施用草木灰后,可使池水的pH值调整到7.5至7.8。  相似文献   

9.
1、水质好坏的判断(1)pH值。pH值反映池水的酸碱度,是水质的重要指标,直接影响着水体中的化学过程和生物过程。鱼类的安全pH值范围是6~9,最适生长的pH值为7~8.5。(2)透明度。池水透明度的大小,可以大致反映池水中饵料生物的多少,即水的肥瘦。一般透明度在30厘米左  相似文献   

10.
pH对黄鳝消化酶活性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pH对黄鳝(Monopterus albus)消化道内蛋白酶、胰蛋白酶、淀粉酶和脂肪酶的活性影响.结果表明,pH会影响黄鳝消化道内消化酶的活性,在pH 6.5~10.0范围内,随着pH的升高,酶活性逐渐增加,但pH继续升高到一定值后,则会逐渐降低.其蛋白酶的适宜pH为8.5~9.0,胰蛋白酶的适宜pH为8.0~8.5,淀粉酶的适宜pH为7.0~8.0,脂肪酶的适宜pH为7.0~7.5.  相似文献   

11.
pH值对田螺生存和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东辉  冯世龙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8):4554-4554,4561
进行了不同pH值对田螺生存和生长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田螺正常生活适宜的水体pH值为5.5~7.5,最适pH值为6.0~7.0。pH值为6.5处理的生长率最高,pH值升高或下降,其生长率均下降,且存活率也下降。  相似文献   

12.
一、调节虾池水质水质管理贯穿养殖全过程,中后期要通过适当补水和施肥,一是达到调节水中藻类组成,使绿藻或硅藻成为水体的优势种群,并形成一定的数量:二是定期进行水质指标测定,使虾池的容氧保持在5毫克,升以上,透明度保持在30~40厘米,pH值保持在7.5~8.5范围内,  相似文献   

13.
鸡粪不经过任何处理就喂鱼喂虾,很容易使鱼虾染病死亡,还会污染水质影响鱼虾正常生长。如果加入EM液(有益微生物制剂)到鸡粪中将其沤制腐熟,再用来喂鱼喂虾,就不但能增强鱼虾的免疫力和抗病力,还能净化水质,防止污染,使鱼虾的养殖成活率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4.
河蟹通常喜欢生活在铒料丰富、水面开阔、水质良好、水草丛生的水域里,良好的水质可以使河蟹处在最佳的生长环境中。河蟹养殖水质良好的重要指标有:水中溶解氧要求每升大于4毫克,pH值在6.8~8.5之间,透明度在25厘米~30厘米。  相似文献   

15.
一、PH值—水质的重要指标水的pH值(酸碱度)是水质的重要指标,海水养殖pH值一般控制在7.5—8.5之间,淡水养殖pH值一般控制在6.5—9.0之间。pH值过高或过低,对水产养殖动物都有直接的损害,甚至会造成死亡。PH值低于6.5的水可使水产养殖动物的血液中的pH  相似文献   

16.
一、pH值过高或过低
  pH值的变化对虾蟹的生长有很大的影响,pH值过低(酸性水,pH值低于6.5),可使虾蟹血液的pH值下降,削弱其载氧能力,造成生理缺氧症;pH值过高的水则易腐蚀鳃组织,同样对虾蟹的生长不利。虾蟹养殖池塘水质的pH值一般应保持在6.5~8.5。  相似文献   

17.
苏琴 《当代农业》2010,(20):41-41
一、加强水质监测管理 要定期测定水质状况。如溶氧、pH值、透明度、氨氮、亚硝酸盐、硫化氢等理化指标。使溶氧保持在5毫克/升以上;pH值7.5~8.5;  相似文献   

18.
一、轮虫的危害(一)造成养殖水体缺氧由于轮虫具有超强的繁殖速度,在短时间内迅速繁殖,能吞噬掉池水中大部分有益藻类,同时消耗水中大量的溶解氧,使池塘缺氧,影响鱼虾的摄食,造成鱼虾在很短时间内由于缺氧浮头、不吃料甚至死亡,并且死后分解,败坏水质。有时即使鱼虾摄食,但饵料的消化率低,从而提高了饵料系数,影响鱼虾生长。  相似文献   

19.
多年饲养鱼虾池塘的底部、池壁或水面,常生长着许多青泥苔,它们是水绵等几种丝状绿藻的统称。青泥苔有害无益:吸取水体营养使池水质变瘦,减少水中生物饵料,影响鱼虾种苗生长发育,影响消毒及防治药物的药效,隐藏有害动物及病原微生物等。及时清除池中青  相似文献   

20.
为调查嗜水气单胞菌在不同水体巾的存活规律,计算了病原菌在不同温度(4℃、20℃、30℃)和不同pH值(3.0、5.0、7.0、8.5、11.5)条件下,于城市污水、城市生活污水、河水等不同水体中的存活比.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城市污水中,菌株较适合在较低温度下存活;相同温度下,该菌在河水和城市污水中的存活率较高,在pH值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