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我区发展葡萄生产的历史、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葡萄属于温带落叶果树,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一种植物,也是栽培历史最长的果树之一,至少有4000-5000年历史,按地理分布及原产地的不同,可分为欧洲种群、北美种群和东亚种群.由于葡萄具有当年种植第二年结果的特点,因此近年来我区部分地区兴起了一股种植葡萄及引种发展美国提子的"热潮".但笔者在进行认真调查我区葡萄生产的发展历史及现状后,认为由于我区地处南方特殊葡萄栽培区,发展葡萄生产不易获得好的收益,不宜大规模发展.本文略述我区葡萄生产的情况并对今后的发展提出若干对策.  相似文献   

2.
我区设施葡萄栽培现状及几个技术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葡萄设施栽培是指利用温室、塑料大棚等设施.应用现代农业技术,调控适于葡萄生长发育的生态环境(光照、温度、水份、CO2和土壤条件等),达到人工调节葡萄生产的目的。葡萄设施栽培在我国北方地区应用主要是促早栽培和延迟栽培。目前我区是以促早栽培为主。  相似文献   

3.
本课题根据内蒙古果树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寒地果树获得丰产为主要目标,进行了苹果、梨、葡萄丰产综合技术,单项增产措施、抗寒栽培、生物学指标、抗寒生理及丰产生理等多方面的研究工作。丰产栽培方面:选出了适于我区发展的品种;提出了提前结果和早期丰产的措施及生物学参数;总结了葡萄嫁接栽培、苹果和梨高接栽培等抗寒栽培方式的技术关键;肯定  相似文献   

4.
宁夏鲜食葡萄产业的现状、问题及发展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近期国内外葡萄产业概况以及鲜食葡萄生产特点和发展趋势,对宁夏鲜食葡萄产业现状进行了分析,指出宁夏鲜食葡萄的面积和产量仅占全国1.98%和0.56%,还有继续发展的空间.提出了在科技、产业政策为依托的前提下,实施品种栽培区域化,充分利用我区大陆性气候所具有的“积温增值”作用,实施质量控制的采前、采后标准化的“定向栽培”技术;发展果农合作组织,提升鲜食葡萄的产业化水平;对我区鲜食葡萄产业化发展和应重视的问题,提出了六条具体建议供有关方面参考.  相似文献   

5.
<正> 我区位于内陆干旱地区,气候干燥、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同时土地资源丰富,又有引黄灌溉等有利条件,是国内葡萄生产适宜区。但是.目前我区葡萄生产方面还存在不少问题,影响了葡萄事业的发展。根据近年来的经验体会,对宁夏葡萄生产发展的有关问题提出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6.
法国酿酒葡萄栽培管理技术考察报告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本文介绍法国酿酒葡萄栽培概况及特点,评价了贺兰山东麓地区发展酿酒葡萄气候条件,提出了区域化种植,质量管理及营销策略等意见,对我区葡萄酒业的持续发展提出了经验和借鉴。  相似文献   

7.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葡萄产业发展迅速,栽培模式也由传统的露地栽培向设施栽培转变,葡萄生产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2011年以后灌南县葡萄产业发展迅速,规模不断扩大,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的推广应用,使得生产技术水平得到显著提高,但产业的快速发展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如产业化发展受限、盲目追求产量、农业技术推广应用率低、品牌意识薄弱等,制约着灌南县葡萄产业的发展。针对这些问题,本文作者通过实地考察、文献查阅、访问座谈、搜集互联网数据等方式,全面分析与深入思考,提出了灌南县葡萄产业发展的对策和建议:完善政策支撑体系、建立标准化生产体系、健全农技推广体系、加强品牌宣传与建设等,以促进当地葡萄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为更好地在我区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因地制宜发展广西葡萄生产.我们于去年初在农科院甘蔗研究所开展了美国红、黑提试验示范工作,苗木长势良好,今年部份苗木柯望挂果.通过开展试验示范工作,摸索了美国提子葡萄在南方栽培的一些管理经验.为了充分吸取我区以及外省区发展葡萄的经验和教训,笔者于去年8月下旬陪同著名葡萄专家史孝亭教授考察了我区的武鸣、扶绥、北海、河池、柳州、兴安、南宁市郊等地(市)县的美国红、黑提以及巨峰葡萄示范基地.9月中下旬又考察了云南、河南、山东的葡萄、苗木生产基地.通过实地考察、学习,的确深有感触.我区在发展葡萄生产上与兄弟省(区)存在着相当大的差距,他们有很多宝贵的经验值得借鉴和学习.现将考察的体会以及当前如何发展我区葡萄生产对策的建议浅谈如下:  相似文献   

9.
蓟县酿酒葡萄栽培历史现存问题及建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回顾蓟县酿酒葡萄栽培历史,对蓟县栽培酿酒葡萄的生态条件进行了分析,并和周边昌黎、怀来产区的生态条件进行了比较;列举了蓟县目前葡萄生产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了具体的可操作性建议。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近期国内外葡萄产业概况以及鲜食葡萄生产特点和发展趋势,对宁夏鲜食葡萄产业现状进行了分析,指出宁夏鲜食葡萄的面积和产量仅占全国1.98%和0.56%,还有继续发展的空间.提出了在科技、产业政策为依托的前提下,实施品种栽培区域化,充分利用我区大陆性气候所具有的"积温增值"作用,实施质量控制的采前、采后标准化的"定向栽培"技术;发展果农合作组织,提升鲜食葡萄的产业化水平;对我区鲜食葡萄产业化发展和应重视的问题,提出了六条具体建议供有关方面参考.  相似文献   

11.
对影响葡萄品种耐贮性的几个因子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通过对包头市东园乡种植量较大的6个葡萄品种进行的大量走访取样调查,从品种特性入手对影响葡萄品种耐贮性的几个因子进行了测定分析。提出了判定1个葡萄品种是否耐贮藏可以通过先期对果实特性进行一系列分析测定来初步确定该品种的耐贮性,该结果对包头市和我区今后的葡萄的引种和产后贮藏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内蒙古自治区农作物秸秆能源化利用现状及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内蒙古自治区是1个生物质资源蕴含丰富的省区.本文主要对自治区内秸秆生物质资源分布及利用情况进行了调研和汇总;简单介绍了区内利用能源作物秸秆生产高附加值化工产品-生物质燃料乙醇和利用农作物秸秆进行生物质热电联产、供热、发电情况的现状和前景.  相似文献   

13.
内蒙古猪瘟流行病学调查及猪瘟病毒的分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内蒙古部分地区猪场进行了猪瘟流行病学调查,发现我区在较大范围内以非典型的猪瘟为主,发病多见于3月龄以下的仔猪,且以局部流行为主,母猪多呈隐性感染,部分母猪表现出繁殖障碍;个别地区仍有发病率和致死率较高的急性典型猪瘟,发病猪场不同程度上存在免疫程序不合理和免疫抑制性疾病。在此基础上对疑似病例进行了病理学检测和兔体交互免疫试验进行确诊,并对猪瘟野毒进行了分离。本研究不仅为内蒙古地区进一步作好猪瘟的防制提供了理论依据,而且为猪瘟野毒分子生物学的研究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简要介绍我区贫困地区的分布状况,近年来扶贫资金的投入情况以及我区扶贫开发的主要目标。喀喇沁旗是全区31个固定贫困县之一,在我区50个贫困县当中只是一个点,但具有一定的代表性,通过对该旗近年来扶贫开发情况的对比分析,可以看出我区扶贫开发工作的成效是显著的。  相似文献   

15.
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蕴藏着丰富的野生动物资源,分布鸟类17目42科276种,兽类6目15科57种,其中国家一类保护动物如金雕、紫貂等14种,国家二类保护动物如花尾榛鸡、驼鹿等57种。该林区是众多野生动物的栖息、繁殖地、候鸟迁徒停歇地和主要途径,是中国动物多样性的代表地区之一。本文就进行有效的就地保护提出了一些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6.
本文简述了内蒙古河套灌区自然概况,盐碱化演变过程和碱荒地的改良现状。着重说明了碱荒地物理性质和经过治理后的改善情况。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内蒙古西部电力能源基地角度出发,提出了内蒙古西部(简称蒙西)目标网架规划概念,以及蒙西电网送端网架和输电网目标网架规划方案  相似文献   

18.
内蒙古农牧交错区大型土壤动物群落特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内蒙古中部农牧交错区,选择4种不同典型生境,对大型土壤动物群落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区有大型土壤动物2门4纲11目42科.优势类群为步甲科成虫、蚁科和象甲科幼虫.4种生境由于土地利用方式不同,大型土壤动物群落特征不同、结构也存在明显分异.类群数,人工林地较多,农田较少;密度,荒漠草原较大,退耕地较小;类群数和密度的垂直分布随土层深度增加而呈递减趋势,且表聚性明显.不同生境大型土壤动物类群数和密度随季节变化呈现出不同的变化规律,夏季类群数、密度都高于春秋两季.  相似文献   

19.
本文主要对《内蒙古生物多样性信息系统》网站的设计作了分析阐述.特别对网站功能结构、站点的创建、动态时间的制作、框架结构的应用等同题进行了详知的讨论,并给出了实现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内蒙古沙漠湖泊的特征及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湖泊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沙漠湖泊则更为宝贵,它对于维持沙漠生态环境,防止沙漠扩展具有重要作用。内蒙古的沙漠和沙地中分布有大量湖泊,形成了沙漠中独特的自然景观。本文在对内蒙古沙漠湖泊的特征进行论述的基础上,分析了沙漠湖泊所具有的生态功能和在防止沙漠扩展中的作用,希望能引起社会各界对沙漠湖泊的研究和保护给予更多的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