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产优质苜蓿良种是产业化的基础.但目前我国已审定注册的苜蓿品种仅37个,加之原种数量少,良种产量低。远远满足不了生产和生态建设的需求。同时,由于气候(夏季的高温高湿)和土壤(偏酸的红壤和偏盐的海涂)的原因导致紫花苜蓿在我国南方推广种植受到制约,南方的苜蓿干覃基本是从北方调运。  相似文献   

2.
良好的开端是全年获得好收成的基础,因此苜蓿春季管理显得尤为重要。越冬后大多数苜蓿田普遍存在着管理粗放、肥力不足、返青慢、草情差等问题。尤其早春季节气温偏低,管理跟不上将直接影响当年苜蓿的生长。要使苜蓿种植实现  相似文献   

3.
针对黑龙江省地处寒区,适宜栽培的苜蓿品种少、产量低和品质差以及栽培技术尚未成熟等实际情况,开展了北方苜蓿优良品种引种筛选试验和针对本区域的苜蓿优化栽培技术两方面的研究。研究内容包括对北方苜蓿优良品种的主要物候期观测、生物学性状观测、生产性能的测定和优化栽培配套技术组建。  相似文献   

4.
陈加红 《河南农业》2011,(17):55-56
高产优质苜蓿良种是产业化的基础,但目前我国已审定注册的苜蓿品种仅37个,加之原种数量少,良种产量低,远远满足不了生产和生态建设的需求.同时,由于气候(夏季的高温高湿)和土壤(偏酸的红壤和偏盐的海涂)的原因导致紫花苜蓿在我国南方推广种植受到制约,南方的苜蓿干草基本是从北方调运,运输成本极高,约为300元/t,不仅提高了饲养成本,而且质量难以保证,极大地阻碍了南方草食畜禽的发展.因此,利用生物技术和诱变技术等育种手段,针对性地开展耐逆紫花苜蓿研究,有利于丰富我国苜蓿的品种资源,推动南方苜蓿产业化发展.本文综述该方面的研究进展,旨在为紫花苜蓿的耐逆育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农家致富》2009,(15):22-22
河北省献县陌南镇王三町村农民温秋岭4亩多苜蓿纯收入1万多元。他介绍。种苜蓿收入高.是因为种出新花样。温秋岭所说的“新花样”.就是“春季卖菜,夏季卖草”。  相似文献   

6.
当表层土壤解冻后,一是要及时锄划,对撒播田用钉齿耙纵横交叉进行,使表层土疏松。二是追肥,新种植的苜蓿因根瘤菌还不多可适量施些氮肥,其它苜蓿可不施氮肥,结合松土每亩追施磷酸二铵15公斤,并施用适量微肥。三是苜蓿返青后由于生长加快,需水量随之增加,可普浇一水。春季杂草和病虫害对第一茬苜蓿为害较轻,可不作为防治重点。苜蓿春季田间管理!061100$黄骅市农业局@邓长鹏  相似文献   

7.
宁夏引黄灌区苜蓿不同轮作模式效益分析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针对宁夏引黄灌区水地苜蓿多年连茬种植,导致产量持续低下、效益较低等突出问题,开展了宁夏灌区水地苜蓿不同轮作周期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适宜宁夏灌区的苜蓿轮作模式为两茬作物的轮作模式.该模式为春季老苜蓿割1茬,种植青贮玉米,第二年春季种春小麦,秋季复种新苜蓿,该模式可达到产量和经济效益的最优.这项成果的取得,为在宁夏灌区大力推广苜蓿种植业,促进农民种植苜蓿的积极性,推动宁夏苜蓿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增大苜蓿产业的综合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为了探明国外苜蓿品种在吉林中西部地区的生态适应性,试验以引进的14个丹麦苜蓿品种为材料,以国内2个主栽品种做对照,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对越冬情况、秋眠习性和产草量等10个性状指标进行连续两年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与国内苜蓿品种相比,国外苜蓿品种在越冬性和产草量等性状上没有优势,普遍表现出越冬性能差、产草量较低等特性,说明这些国外品种不能较好地适应吉林省中西部地区的气候土壤条件.但国外苜蓿品种表现出的株型直立、个体间性状一致等优良特性,可作为我国优良苜蓿品种选育材料加以利用.  相似文献   

9.
综合运用CLIMEX 3.0与ArcGIS 9.3对苜蓿叶象甲(Hypera postica Gyllenhal)在我国目前以及未来气候条件下的潜在地理分布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目前气候条件下,苜蓿叶象甲在我国的适生区主要分布新疆、甘肃、内蒙古、西藏东南部、四川和云南地区。基于中国未来气候的预测结果显示,2020年,适生范围向西部扩大到西藏中南部,高度适生范围南界向南移至33°N,其中高度适生区范围由29.38%增加至35.1%,增加了5.72%;非适生区有所减少,由35.49%降至30.47%,减少了5.02%。鉴于苜蓿叶象甲在我国的适生性研究结果,建议进一步完善监测预警预报体系,采取相应有效的防控策略,加强对苜蓿叶象甲的防治措施,严防该虫的进一步传播扩散。  相似文献   

10.
利用人工接菌法测定苜蓿主要地方品种和外引品种对苜蓿黄萎病(Verticiliumalbo-atrum苜蓿菌系)英国菌系的抗病性。结果表明,在供试25个品种中,河西苜蓿表现高抗,陇中苜蓿、陕北苜蓿和肇东苜蓿等11个品种表现抗病。  相似文献   

11.
日本苜蓿虫害的发生规律与防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庆雷 《世界农业》1998,(11):35-36
日本苜蓿虫害的发生规律与防治河北省沧州市农业科学院王庆雷苜蓿营养价值高,对家畜适口性强,为优质牧草作物之一。在国内外畜牧业生产中,苜蓿的地位与作用已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种植苜蓿已成为畜牧业生产的一项重要内容。在日本,苜蓿的生长季节以高温高湿的气候为...  相似文献   

12.
随着奶类消费需求快速增加和“振兴奶业苜蓿行动”“粮改饲”持续推进,我国苜蓿产业发展迎来新的机遇,进入较快发展期。从我国苜蓿的生产特征、贸易特征等方面分析了我国苜蓿产业发展现状与趋势。研究发现,我国苜蓿产量显著增加,专业化、规范化程度不断提高,种植区域更加集中,单位产量呈上升趋势;进口苜蓿占比较大,但进口来源国向多元化拓展;伴随奶类消费较快增长,优质苜蓿需求将进一步提高。建议以奶业振兴为契机,持续推动苜蓿产业发展;加大苜蓿科技投入,依靠科技创新发展苜蓿产业;以国内市场为主,充分利用国内国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多措并举推动苜蓿产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3.
<正> 苜蓿播前要求精细整地,并保持土壤墒情。在贫瘠土壤上需施适量厩肥和磷肥,酸性土壤当PH值5~6时每667m~2应施20~40kg石灰,在未种过苜蓿的土壤上播前接种苜蓿根瘤菌,有良好的增产效果。苜蓿一年三季均可播种,在春季墒情好、风沙危害小的地方可春播;春季干旱,晚霜较迟,风沙多的地方可在雨季夏播;冬季不太寒冷,越冬前株高可达10~15cm的  相似文献   

14.
新疆苜蓿属植物种质资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正> 新疆位于欧亚大陆腹地,四周高山环绕,气候干燥,地形复杂,山地垂直带十分明显,植被类型多样,牧草种质资源也十分丰富。苜蓿是世界上公认的优良牧草,甚至被誉为“牧草之王”。据资料记载,全世界共有60多种,我国有16种,新疆记载种类不一。1985—1990年,我们在查阅新疆八一农学院、新疆料学分院、新疆草原研究所、新疆草原调查大队、新疆师范大学等单位植物标本室的苜蓿属植物标本的基础上,对新疆苜蓿属野生植物进行了整理,鉴定和现代分类学研究,总结出新疆苜蓿属植物共  相似文献   

15.
将GIS与APSIM相结合,利用21个气象观测站点分别在1980、1990、2000年代的逐月气象数据,运用反距离插值法,分析宁夏干旱、半干旱地区苜蓿全生育期和不同生育阶段的平均降雨量、日照时数、最高气温、最低气温等气候要素与苜蓿产量时空分布特征,以及气候要素变化对苜蓿生产力的影响和苜蓿产业布局。结果表明:1980、1990、2000年代,降雨量由北向南呈增加趋势,日照时数、最低温和最高温均呈下降趋势。苜蓿产量分布特征与降雨量分布相似,但与日照时数、最低温和最高温分布规律相反。降雨量是影响苜蓿产量的关键气候要素,但不是唯一决定性因素。分枝至开花阶段是苜蓿生长发育的关键生育阶段,在这一阶段适当补充土壤水分对苜蓿增产具有重要作用。固原、西吉、海原大部以及盐池、中宁、同心部分地区可作为发展苜蓿产业的主要地区。  相似文献   

16.
我国芷蓿育种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综述了我国在苜蓿新品种的选育、地方品种的整理、国外品种的引进等方面的主要研究进展,结合我国的生产实际中存在的问题,并与国外苜蓿育种工作进行比较,提出了今后的研究方向和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17.
绿色草原牧场是位于黑龙江省的农垦企业,草场面积广阔,气候条件非常适宜种植苜蓿。2012年,牧场通过开展草原确权、加大宣传引导、加强监督执法、严格种植管理等,在牧场大力推广苜蓿种植,经测算,喷灌圈内苜蓿种植每亩收益为606元,较喷灌圈外苜蓿种植收益高出234元,比天然草原高出551元。除此之外,在牧场大力推广苜蓿种植还能增加牧场奶牛养殖户的收入、草原承包费收入、牧场的生态效益、周边产业的收益等。  相似文献   

18.
苜蓿斑蚜是我国重要的苜蓿害虫之一,对我国苜蓿商品草的生产具有重要影响.通过建立指标体系和评估模型,就苜蓿斑蚜对我国苜蓿商品草生产造成的潜在经济损失进行了评估,旨在对牧草害虫潜在经济损失评估方法及模型进行探讨和验证.结果显示,苜蓿斑蚜大发生时,其对我国苜蓿商品草产业造成的经济损失可达1.51亿~11.27亿美元,表明苜蓿斑蚜对我国苜蓿产业经济的潜在危害严重.  相似文献   

19.
苜蓿耕作与栽培管理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苜蓿以"牧草之王"著称,不仅产量高,而且草质优良,各种畜禽均喜食.我国目前苜蓿的种植面积约133万hm2.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近年来苜蓿产业化规模发展较快,苜蓿的种植面积正在扩大.为了更科学地种植苜蓿,提高苜蓿产品的质量和产量,现将苜蓿耕作与栽培管理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0.
作者论述了影响苜蓿种子丰产的气候、地域、播种方式、施肥、灌溉、授粉与病虫害防治等因子的研究现状,为苜蓿种子的丰产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