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液化木基热塑性酚醛树脂的固化反应动力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研究了液化木基热塑性树脂(PWF)的固化特征及其动力学,用热重法(TG)和傅立叶红外光谱技术(FT-IR)研究了固化后PWF的热降解性能和结构特征,并对比研究了传统热塑性酚醛树脂(PF)的固化反应,旨在为确定新型PWF的固化工艺提供依据.结果表明,六次甲基四胺(HMTA)用量对固化反应的表观活化能影响较大,HMTA与树脂质量比为100:10时,表观活化能较低,为107.76kJ/mol,低于相同条件下PF的表观活化能(141.35kJ/mol);HMTA用量对固化反应级数几乎没有影响,反应级数恒定在0.95,与PF的固化反应级数相同.最大固化速率温度和升温速率(Tp-β)外推法求得PWF固化工艺温度在135~137℃.PWF和PF的热重曲线变化趋势在30 ~ 291℃完全相同,两者在200℃以前几乎不发生失重现象,当温度超过200℃后,两者皆有轻微的失重,PWF和PF的热降解温度分别为291和296℃.IR结果证明固化后PWF和PF的结构相似.  相似文献   

2.
脱水蓖麻油聚酰胺-环氧树脂体系的固化反应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脱水蓖麻油制得聚酰胺固化剂,并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研究了该固化剂与环氧树脂体系(DCOPA-EP)的固化反应动力学.综合采用Kissinger、Crane和Malek等方法探讨DCOPA-EP固化体系的固化动力学模型参数.由Kissinger方法算得表观活化能( E a)55.94kJ/mol,频率因子( A )1.61×107s-1;并经过分析验证,Malek法所得自催化反应模型(反应级数 m =0.135, n =0.766)比Crane法的 n 级反应模型(反应级数 n =0.90)更适合DCOPA-EP固化体系.  相似文献   

3.
采用非等温示差扫描量热法(DSC)研究了环氧-聚酯低温透明粉末涂料体系的固化反应动力学。利用DSC数据,结合Kissinger、Doyle-Ozawa和Crane经验方程建立了该粉末涂料固化的动力学模型。结果表明:①该体系的凝胶温度、固化温度和后固化温度分别为95℃、145℃和175℃。②固化反应的平均表观活化能Ea为67.82 kJ·mol^-1,频率因子A为2.92×10^7,反应级数0.92。③该涂料的分解温度为302℃。  相似文献   

4.
本文利用非等温差式扫描量热分析对改性大豆蛋白基胶粘剂体系的固化反应过程进行研究。利用Kissinger方程及Crane方程对固化反应过程进行了动力学分析。结果显示,改性大豆蛋白基胶粘剂的固化反应活化能为0. 926 kJ/mol,反应级数为0. 756,最佳固化温度为133℃。  相似文献   

5.
利用热重-微商热重(TG-DTG)分析漆树提取物(RWE)在氮气氛围中的热分解曲线,运用Kissinger、Flynn-Wall-Ozawa(FWO)、Friedman、Coats-Redfern和Achar法对第一步热分解过程进行动力学分析,计算热分解的表观活化能(E_a)和指前因子(A),并根据E_a和A计算热力学参数和推算漆树提取物的贮存期。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升温速率的增大,漆树提取物的热分解温度逐渐升高;漆树提取物的失重分为2个阶段(10 K/min):第一阶段189.09~266.59℃,第二阶段266.59~377.79℃,这两步热分解对应DTG曲线有2个主要的失重峰,最大热失重速率对应的温度分别为248.3和306.2℃,总失重率为57.94%。漆树提取物第一阶段热分解的机制函数为Avrami-Erofeev方程(随机成核和随后生长,n=3/4),积分形式g(α)=[-ln(1-α)]~(3/4),微分形式f(α)=4/3(1-α)[-ln(1-α)]~(1/4)。计算得到E_a=101.353 kJ/mol,lnA=25.092 8,A=7.9×10~(10) min~(-1);ΔG=77.799 kJ/mol,ΔH=96.978 kJ/mol,ΔS=36.446 J/mol;可以推断漆树提取物在室温(25℃)氮气氛围下贮存的话,贮存期为1.5~2年。  相似文献   

6.
为了优化油脂类热解工艺,测量了大豆油催化热解的热重及差示扫描量热曲线,催化剂为碳酸钠、α型氧化铝及γ型氧化铝,反应温度由室温升至600℃。曲线表明催化剂的加入改变了热解反应的历程。利用不同升温速率(5、10和20 K/min)的热重数据,采用Vyazovkin算法计算了反应的活化能。活化能计算结果与DSC、DTG曲线的变化趋势相一致;大豆油的热解起始活化能为204.33 kJ/mol,碳酸钠、α型氧化铝、γ型氧化铝可将起始活化能分别降至137.3、98.455和182.06 kJ/mol,但随反应的进行,催化热解的活化能会逐步升高。依据活化能计算结果预测了等温裂解反应时间,温度的升高能有效降低反应时间,接近转化终点所用反应时间由6 h以上缩短至40 min以内。反应时间的计算结果表明催化剂的加入可以使反应较为温和的进行。  相似文献   

7.
竹炭吸附对氨基苯酚的热力学及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竹炭吸附对氨基苯酚(PPA)的动力学和热力学参数.动力学实验表明:竹炭对PPA的吸附拟用准一级动力学处理,298 K时的表观速率常数为5.08×10-4s-1,表观吸附活化能为19.6 kJ/mol.热力学研究表明:竹炭对PPA酚的吸附符合Langmuir等温吸附方程.测得吸附热△H为-18.0 kJ/mol,说...  相似文献   

8.
用AH型非贵金属催化剂催化松香歧化反应,考察了搅拌速率、催化剂粒度、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对反应的影响,建立了动力学方程。确认在240~270℃范围反应为一级,求出在240、250、260和270℃时的反应速率常数分别为2.9×10-3、3.1×10-3、1.42×10-2和2.51×10-2min-1。表观活化能E为184.80×103kJ/mol,频率因子A=1.453×1016。  相似文献   

9.
在合适的蒸煮工艺条件下,研究了稻草NH4OH-KOH法制浆的反应历程和反应动力学。反应历程研究表明,脱木质素过程分为开始升温至100℃的大量脱木质素、100-155℃下保温45min补充脱木质素和155℃下保温45min以后的残余脱木质素3个阶段;脱硅过程分为开始升温至100℃的大量脱硅、100-155℃下整个保温的少量脱硅两个阶段,硅的脱除易于木质素的脱除。动力学研究表明,脱木质素反应对残余木质素呈表观一级,对[OH^-]呈0.3级,反应活化能为35.60kJ/mol;脱硅反应对残余硅呈表观一级,对[OH^-]呈0.6组,反应活化能为30.91kJ/mol。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脱铝超稳Y沸石催化α 蒎烯异构化反应的动力学特征。考察了催化剂硅铝比及反应条件对转化率、产物分布的影响。动力学研究表明 ,以四氢呋喃作溶剂 ,α 蒎烯在DUSY 1(SiO2 /Al2 O3=7.4 1)催化剂上的异构化服从准一级动力学模型 ,并经最小二乘法处理数据得反应的表观活化能为 144 .3kJ/mol。  相似文献   

11.
HMC-60催化α-蒎烯异构化反应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用HMC 6 0催化剂催化α 蒎烯异构化反应 ,考察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和催化剂用量对反应结果的影响 ,研究了反应动力学。确定在 140~ 156℃范围α 蒎烯异构化反应均为一级反应。分别求出在 140、150和 156℃时的反应速率常数为 4 .4 1× 10 - 4、4 6 9× 10 - 4和 5.11× 10 - 4;表观活化能为 1.75kJ/mol,频率因子A =5.314×10 - 4。建立了反应速率方程式和反应速率常数与温度的关系式。  相似文献   

12.
为探讨硅酸盐木材胶黏剂的固化过程和固化特性,通过胶黏剂中水分蒸发速率测定试验,对不同温度下胶黏剂固化过程中的失水规律和动力学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硅酸盐胶黏剂的固化是物理作用和化学作用联合的结果,物理作用中的失水过程是控制固化速度的关键步骤,而且失水率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可用非线性方程X=X_∞/1+be~(-kt)来描述。硅酸盐胶黏剂的固化可大致分为3个阶段,均具有非整数级动力学特征,活化能分别为16.78、23.02kJ/mol和52.29kJ/mol。  相似文献   

13.
在高温固定床反应器中,对木屑半焦进行高温水蒸气气化制备富氢燃气。在温度700~900℃、水蒸气流量0.11~0.32 g/(min·g)(以焦炭计,下同)条件下,研究了气化温度和水蒸气流量对水蒸气气化制备燃气中的氢气含量、产气率、热值以及燃气中各组分体积分数的影响。研究表明:水蒸气通入过量会造成燃气热值的降低;在气化温度900℃、水蒸气流量0.32 g/(min·g)时,燃气中氢气达到62.53%,燃气热值为8.99 MJ/Nm~3,燃气产率为2.75 L/g。利用容积反应模型和未反应收缩核模型拟合试验数据得到了相应的动力学参数,发现未反应收缩核模型比容积反应模型可以更好的描述木屑半焦的水蒸气气化行为,容积反应模型所得到活化能为88.67 kJ/(mol·K),指前因子为2 976.55 min~(-1),未反应收缩核模型所得活化能为91.78 kJ/(mol·K),指前因子为2 872.82 min~(-1)。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NaClO与紫胶树脂反应的规律,用壳脑酸与NaClO及壳脑酸二甲酯与溴反应,模拟了紫胶树脂与游离氯间的反应。结果表明NaClO与壳脑酸的反应为一表观复杂反应,反应前15min进行得很快,降低pH和提高温度均可加速反应。溴与壳脑酸二甲酯反应的活化能为66.2kJ/mol。由此可知,用NaClO漂白紫胶时,游离氯必然会进入树脂,成为树脂的结合氯,从而危害漂白紫胶产品的贮存性。  相似文献   

15.
以玉米秸秆为原料制备水热焦,分析了不同反应强度下水热焦碳质量分数的变化规律,并采用Friedman法、Flynn-Wall-Ozawa(FWO)法和Kissenger-Akahira-Sunose(KAS)法,研究了玉米秸秆原料及水热焦(250℃、480 min)的热解过程,计算了其反应活化能。结果表明:在210~290℃,30~480 min反应区间内,玉米秸秆水热焦碳质量分数随水热反应强度增加而增加;水热焦的固体焦产率和热解最大反应速率随水热反应强度增加均呈降低趋势,最大反应速率对应的热解温度区间由280~380℃变为400~450℃,当反应强度超过7.11(250℃、480 min)时,最大反应速率变化相对平稳;玉米秸秆原料及水热焦的热解均可分为脱水、主热解、炭化3个阶段;FWO和KAS模型计算得到的活化能值较为接近,在高转化率阶段(转化率大于20%),水热焦(250℃、480 min)活化能远高于玉米秸秆活化能,当转化率为75%时,通过FWO和KAS法计算得到的水热焦活化能分别为260.87和261.84 kJ/mol,而玉米秸秆的活化能仅为145.55和142.74 kJ/mol。  相似文献   

16.
以微晶纤维素为原料,在1 g/L的FeCl3存在下和2%的盐酸溶液体系中进行水解,根据水解属于串联反应的特点,研究了微晶纤维素在H+和Fe3+共同作用下的水解动力学规律。研究采用目标物产率与模型函数值残差(S)为最小确定模型函数,对实验数据进行了处理。结果表明:H+和Fe3+共同作用能显著降低纤维素水解和葡萄糖降解的活化能。其中,纤维素水解成为葡萄糖的活化能为81.70 kJ/mol,葡萄糖降解成为小分子的活化能为43.85 kJ/mol,在温度为130、140和150℃时,纤维素水解速率常数分别为0.041 4、0.073 2和0.115 3 h-1,相应温度下葡萄糖降解速率常数分别为0.205 3、0.242 4和0.356 5 h-1。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热分析研究了脲醛树脂的催化固化反应。比较了几种固化剂的性能,选择有效的固化剂,确定最佳固化条件以及判断树脂的固化深度。反应动力学研究结果表明,脲醛树脂的固化过程可用自加速型反应机制描述,固化反应动力学模型为:da/dt=3.685×10~(13)e~(-92110/(RT))α~(0.8)(1-α)~(1.2),活化能E=92.11kJmol~(-1),前置因子A_0=3.685×10~(13)min~(-1)。  相似文献   

18.
以微晶纤维素为原料,在1 g/L的FeCl3存在下和2%的盐酸溶液体系中进行水解,根据水解属于串联反应的特点,研究了微晶纤维素在H+和Fe3+共同作用下的水解动力学规律.研究采用目标物产率与模型函数值残差(S)为最小确定模型函数,对实验数据进行了处理.结果表明:H+和Fe3+共同作用能显著降低纤维素水解和葡萄糖降解的活化能.其中,纤维素水解成为葡萄糖的活化能为81.70 kJ/mol,葡萄糖降解成为小分子的活化能为43.85 kJ/mol,在温度为130、140和150℃时,纤维素水解速率常数分别为0.0414、0.073 2和0.115 3 h-1,相应温度下葡萄糖降解速率常数分别为0.2053、0.2424和0.3565 h-1.  相似文献   

19.
王淑敏  时君友 《林产工业》2012,39(5):27-28,31
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对不同固化体系下的低毒脲醛(UF)树脂的固化特性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在不同固化体系下,低毒UF树脂的固化反应起止温度和所需的活化能是不同的。在固化体系C下,低毒UF树脂的固化反应的起始温度低,放出的热量多,固化反应所需活化能最低,说明固化体系C对低毒UF树脂的固化反应促进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20.
核桃壳与煤共热解的热重分析及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热重分析在不同升温速率(5~50 K/min)和氮气气氛下对核桃壳、褐煤以及核桃壳-褐煤(质量比1∶1)混合物的热解失重行为进行了研究,求取了热解动力学参数。实验结果表明,随着升温速率的提高,3种原料的失重率下降,热失重速率升高;核桃壳与褐煤共热解时存在协同作用;三者的平衡热解温度分别为568.9、709.9和571.0K。应用Coats-Redfern方法进行热解动力学过程分析表明,3种原料均可由一级反应过程描述。核桃壳快速热解和残余物缓慢热解阶段的平均活化能分别为50.6、17.3 kJ/mol,褐煤的平均活化能为21.1 kJ/mol,核桃壳-褐煤混合物快速热解和残余物缓慢热解阶段的平均活化能分别为34.2和14.5 kJ/mo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