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中兽药散剂中非法添加利巴韦林的检测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立了清瘟败毒散和苍术香连散两种中兽药散剂中违规添加利巴韦林的检测方法。样品经显微检查法初筛,对阳性样品进行高效液相色谱定量分析。结果显示,在1~150μg/mL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添加平均回收率在91.74%~98.50%之间,变异系数在0.08%~0.58%之间,检测限为1~2mg/kg。该方法快速、准确,可用于上述两种中兽药散剂中违规添加利巴韦林的定量测定。  相似文献   

2.
建立了一种同时测定畜禽肉中18种喹诺酮类兽药残留的QuEChERS试剂盒一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检测方法。样品经1%乙酸乙腈水溶液(20:80,V/V)振荡离心后,取上清液于净化管中净化,再取上清液浓缩至干,甲醇水溶液(甲醇:水=1:4)溶解残渣,过膜,待测。采用C18色谱柱(100mm×2.1mm,1.7μm)分离,以0.2%甲酸水溶液和0.2%甲酸乙腈溶液作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UPLC—MS/MS法同时定性、定量测定畜禽肉中18种喹诺酮类兽药残留。结果表明.18种喹诺酮类兽药在0.5~80n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均大于0.99;以5.0、10.0、50.0μg/kg3个浓度水平进行添加回收实验,18种喹诺酮类兽药的平均回收率在60.5%-97.0%,相对标准偏差为2.1%-19.5%,该方法的检出限为5.0μg/kg。该方法重现性好、灵敏度高、分析时间短、确证能力强,适用于畜禽肉中18种喹诺酮类兽药残留的同时检测。  相似文献   

3.
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氟苯尼考预混剂中非法添加氧氟沙星、诺氟沙星、环丙沙星、恩诺沙星的方法。用十八烷基键合硅胶色谱柱,以流动相A(磷酸3.0m1加水至1000ml,用三乙胺调pH值至3.0±0.1,加乙腈50m1)一甲醇(88:12)为流动相,采用二极管阵列检测器,采集波长为200~400nm,分辨率为1.2nm,记录光谱图和283nm波长处的色谱图,流速1.0ml/min,柱温30℃。结果显示,4种喹诺酮类药物的浓度在0.5~200ug/m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添加回收率在99.2%~100.2%之间,相对标准偏差在0.18%~0.85%之间,检测限0.5mg/g。本方法快速、准确,可用于氟苯尼考预混剂中非法添加喹诺酮类药物的定性和定量检测。  相似文献   

4.
建立了定性检测止痢散、白头翁散、苍术香连散、银翘散和清瘟败毒散五种中兽药散剂中违规添加的氯霉素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根据《中国兽药典》2000年版二部规定的处方配制五种中药散剂,根据氯霉素禁用以前的临床治疗量和中药散剂的临床治疗量,在配制的中药散剂中定量加入氯霉素作为样品;用丙酮提取,高效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检测器进行定性测定。试验表明,该方法快速、简便.可用于上述五种中兽药散剂中违规添加氯霉素的定性检测。  相似文献   

5.
建立了检测止痢散、白头翁散、苍术香连散等三种中兽药散剂中违规添加氟苯尼考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根据氟苯尼考临床预防、治疗用量和中兽药散剂临床用量,在散剂中定量添加氟苯尼考作为阳性样品。样品经乙腈提取、流动相(乙腈-水)稀释,高效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检测器测定氟苯尼考含量。结果显示,在10~500μg/mL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添加回收率在95%~101%之间,变异系数小于1.4%,检测限均为50 mg/kg。该方法快速、准确,可用于上述三种中兽药散剂中违规添加氟苯尼考的定量测定。  相似文献   

6.
建立了检测止痢散、银翘散、健胃散、白头翁散、荆防败毒散和苍术香连散6种中兽药散剂中违规添加的泰乐菌素和替米考星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样品直接用乙腈提取;采用Waters SymmetryC18 5μm,4.6 mm×150 mm色谱柱,以乙腈-0.04 mol/L磷酸氢二钠溶液(p H=6.5)(70∶3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85 nm,流速1 m L/min,温度为室温。结果显示:2种大环内酯类药物在0.2~100μg/m 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均大于0.99,该方法平均回收率为89.0%~97.9%,批内相对标准偏差(RSD)均小于10%,该方法检测限为0.05和0.08 mg/g,定量限均为0.1和0.16 mg/g。结论:试验建立的方法灵敏、简单、快速且准确,可用于该6种中兽药散剂中违规添加的泰乐菌素和替米考星的测定。  相似文献   

7.
建立了中兽药制剂中喹乙醇、乙酰甲喹、卡巴氧、喹烯酮等药物含量测定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样品经三氯甲烷:甲醇(3:1)提取后,苯基柱分离,在360nm处检测。四种喹嗯啉类药物在0.2~100μg/mL浓度范围内呈线性相关。在空白样品中添加50~150mg/kg,回收率范围在87.90%~96.82%之间,批内变异系数为0.55%~4.65%。本方法的检测限为20mg/kg,定量限为50mg/kg。结果表明,本方法适合中兽药制剂中喹嗯啉类药物的测定。  相似文献   

8.
喹诺酮类药物是人工合成的具有4-喹诺酮环基本结构的广谱杀菌性抗菌药物。由于其耐药性的出现,通过长期、低水平的接触方式产生各种慢性、蓄积毒性,摄入过多,具有“三致”作用,并对人们的健康造成重大危害。因此,建立一种组织中喹诺酮类多组分检测技术至关重要。本文通过摸索,确定和优化高效液相色谱法的检测条件及猪、禽组织试样的提取、净化,最终确定了以Atlantis dC18(150mm×4.6mm 5μm)为色谱柱(Waters公司),0.05mol/L磷酸溶液(pH值2.40)和乙腈组成梯度作为流动相,流速1.2mL/min,柱温30%,以激发波长280nm、发射波长480nm为检测波长的色谱条件,建立了以高效液相色谱一荧光检测法同时测定组织中9种喹诺酮类药物的最佳方法。该法简便、快速、准确、灵敏度高、重现性好。该方法浓度在0.05~4μg/mL时9种物质的相关系数r均在0.9999以上,平均回收率均在80%以上,RSD均在7.5%以内。  相似文献   

9.
为了检测中兽药散剂中喹诺酮类药物的非法添加情况,试验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技术,采用ACQUITY UPLCTM C18色谱柱(2.1 mm×100 mm)进行分离,以乙腈(A)和0.2%甲酸溶液(B)为流动相,梯度洗脱,多反应监测(MRM)扫描,电喷雾电离正离子模式(ESI+),流速为0.4 m L/min,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4种喹诺酮药物在1~100 ng/m L浓度范围内,药物浓度与吸收峰面积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0.997。检出限为0.3 ng/m L,定量限为1 ng/m L。该方法可以同时定量检测中兽药散剂中是否添加4种喹诺酮类药物,具有快速、准确、灵敏、成本较低、节省时间、可以应用于高通量的实际检测样品等优点。  相似文献   

10.
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测定中兽药散剂中甲砜霉素、氟苯尼考、氯霉素3种非法添加药物的方法。采用Waters Atlantis T3色谱柱(4. 6 mm×250 mm,5μm),以甲醇-乙腈-水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流速为1. 0 m L/min,检测波长为224和278 nm。该方法选取4种常见中药散剂:健胃散、止痢散、球虫散、胃肠活。经验证,甲砜霉素的检测限为3 g/kg、氟苯尼考及氯霉素的检测限均为4 g/kg,对照溶液的线性范围为10~500μg/m L,峰面积的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0. 11%、0. 11%、0. 13%。按外标法计算其回收率,三种药物的回收率均在98. 0%~103. 0%,变异系数均在0. 6%~1. 6%。与传统的标准检测方法相比,研究最终完成了几种中兽药制剂中同时检测三种酰胺醇类药物,突破了原有标准中一种药物的检测方法,提高了检测工作效率,同时该方法具有较好的灵敏度、准确度和稳定性,能够满足对三种药物常规检测的要求。在实际工作中,通过对不同类别固体兽药制剂进行实验探索验证,得出该方法具有很好的适用性,为相关检测单位的检测工作提供了一定的技术支持,提高违法添加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中药复方“LH”中绿原酸和连翘苷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方法。方法:以Zorbax Extend.C18柱(4.6mm×150him,5μm)为色谱柱,以乙腈-0.1%醋酸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344nm。结果:绿原酸、连翘苷的线性范围分别为0.0125—0.625vg(r=0.9999),0.05—2.5μg(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8.40%和96.67%,RSD分别为1.35%、1.23%(n=6);结论:该法准确、快速、简便、重现性好,且具有良好的回收率,可用于中药复方“L”中绿原酸和连翘苷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12.
建立了板蓝根注射液中(R,S)-告依春含量测定的高效液相色谱方法。采用Waters XBridgeC18色谱柱(150mm×4.6mm,5μm),甲醇-0.02%磷酸溶液(7:93)为流动相,流速为1.0mL/min,检测波长245nm,柱温30℃。在1-40μg/mL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8),系统精密度RSD为0.31%(n=6),平均回收率为98.6%(RSD=0.36%)。本方法重现性好,可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3.
为了建立一种同时测定金叶清瘟散中绿原酸和咖啡酸的高效液相色谱法,选用Agilent 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乙腈∶0.4%磷酸溶液(12∶88)等度洗脱,进样量10μL,流速1 mL/min,波长为328 nm进行检测。结果显示,被测物质能与样品中杂质有效分离,绿原酸和咖啡酸分别在5.0~500μg/mL和2.5~250μg/mL的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两种药物的添加回收率均高于95%,RSD小于2%。该方法简便、快速、准确,适用于金叶清瘟散中绿原酸和咖啡酸的同时检测。  相似文献   

14.
RP-HPLC法测定博落回总碱中白屈菜红碱含量的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立博落回总碱中白屈菜红碱的RP—HPLC含量测定方法。采用日本资生堂ODS—MG C18液相色谱柱(4.6mm×150mm,5μm);以乙腈-0.1%磷酸溶液(45:55)(每100mL加十二烷基磺酸钠0.1g)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70nm;流速为1.0mL/min。结果显示,白屈菜红碱峰形对称,拖尾因子低于1.5;在0.1μg~0.9μg范围内峰面积与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n=5);在80%、100%、120%三种添加水平下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7.4%(RSD:0.7%,n=3)、98.6%(RSD=0.1%,n=3)、99.5%(RSD=0.8%,n=3)。利用该法测定博落回总碱中的白屈菜红碱,结果准确度高、精密度好,可作为博落回总碱的质量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白头翁汤中秦皮甲素和小檗碱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Agilent ZORBOX SB-C18柱(5μm,4.6 mm×150 mm),流动相:乙腈(A)-0.1%磷酸水溶液(B),线性梯度洗脱[0-20 min,A-B(12∶88)→A-B(50∶50)],流速:1.00mL/min,柱温:30.0℃。检测器:紫外检测器,检测波长335.0 nm。结果:秦皮甲素和盐酸小檗碱的线性范围分别为0.14-1.12μg(r=0.999 8)、0.12-0.98μg(r=0.999 7);平均加样回收率(n=9)分别为99.78%、100.18%。结论:本方法简捷快速,结果准确可靠,适用于白头翁汤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6.
采用KromasilC18柱(4.6mm×250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1%磷酸(12:88,v/v),流速为1.1mL/min,紫外检测波为334nm,柱温25℃,建立了加味白头翁颗粒剂中秦皮乙素的反相高效液相层析含量测定方法。在所选定的色谱条件下,秦皮乙素各组与辅料、溶剂及复方提取物中其他成分的峰分离良好,秦皮乙素在0.2160-1.2960μ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7,n=6),平均回收率为98.27%,RSD为1.16%(n=6)。该方法简便、灵敏、准确,可用于加味白头翁颗粒剂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7.
目的:采用RP-HPLC法测定大黄末中5种成分的含量。方法:Waters 2695 HPLC,PDA检测器,检测波长435 nm,柱温25℃,色谱柱:Hypersil ODS-2 C18柱(250 mm×4.6 mm,5μm),Kromasil ODS保护柱(4.6 mm×10 mm,5μm),流动相:甲醇-0.1%磷酸(85∶15),流速1.0 mL/min。结果:芦荟大黄素、大黄酸、大黄素、大黄酚、大黄素甲醚回归方程分别为:Y=1.37×105X-3.52×104,r=0.999 8;Y=8.22×104 X-4.19×104,r=0.999 9;Y=1.11×105 X-3.24×104,r=0.999 9;Y=1.85×105X-5.36×104,r=0.999 9;Y=7.17×104X-2.41×104,r=0.999 9,线性范围分别为6.8-680、8.8-880、6.2-620、7.1-710、6.0-600μg。结论:该法准确灵敏、分离度好,可用于大黄末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