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新闻集粹     
首批野化放飞朱鹮已适应野外环境并开始繁育本刊讯日前,国家林业局发布消息:据野外跟踪监测结果,去年5月底在陕西宁陕县首批正式野化放飞的朱鹮经历四季野外生存,特别是安全度过冬季食物短缺期后,于今春开始繁育后代,目前已繁育出幼鸟。这标志着我国朱鹮野化放飞取得重大突破。到2007年底,我国朱鹮总数已达1000多只,其中野外种群个体550多只,人工繁育种群个体462只,基本摆脱灭绝的威胁。  相似文献   

2.
正2017年11月6日,5只人工繁育野化的黑叶猴在大明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放归自然。这是全球首次野化放归人工繁育的黑叶猴,也是全国首次野化放归人工繁育的灵长类动物,标志着中国黑叶猴保护进入以人工繁育种群反哺野外种群的新阶段。此次放归的5只黑叶猴为1个家庭单元,1雄3雌1幼。5只黑叶猴经大明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3年多时间  相似文献   

3.
数字     
<正>我国人工繁育大熊猫种群总数已达464只2016年我国大熊猫的人工繁育和野化放归工作取得新进展。全国共人工繁育大熊猫40胎64只,成活54只(含境外)。至此,全国人工繁育大熊猫种群总数达到464只。近十多年来,先后有7只大熊猫经过野化培训后放归自然,追踪监测发现有5只成活。  相似文献   

4.
《陕西林业》2007,(3):9-9
5月31日上午10时,国家林业局局长贾治邦在秦岭腹地的陕西省宁陕县寨沟村将第一只我国人工繁育朱鹮放归野外,随后25只朱鹮从笼中飞出,在空中盘旋一圈后落到附近的稻田、湿地和绿色的丛林。  相似文献   

5.
麋鹿在我国经过37年的繁衍、复壮及野外放归,目前麋鹿种群已全面覆盖历史分布区,分布地点从重引入时的2个增至现在的89个迁地保护场所,种群数量已逾1.2万只,其中建立6处野生种群,数量达5 258只。从重引入到成功放归野化,中国麋鹿保护已成为全球野生动物保护史上的范例。麋鹿放归野化成功的关键在于科学、合理地选择放归地,通过介绍我国麋鹿放归野化的概况,并针对放归地的适宜性开展评估,主要包括天然植被资源可利用性、天然水资源的水质和水量、疾病风险、种间竞争、人鹿冲突、捕食天敌、突发自然灾害等,为我国麋鹿放归野化标准化管理提供依据,为其他物种放归野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华南虎野化放归栖息地联合考察组日前向国家林业局提交报告,建议将江西省资溪县和湖南省浏阳市株树桥水库区同时作为我国华南虎野化放归项目的首批实施地点。一旦国家林业局予以正式认定,将标志我国首个跨国合作拯救华南虎项目迈出关键性的一步。200万年前起源于我国,如今已极度濒危的华南虎,不仅因其是世界上所有老虎的始祖而具有重大的生物学意义,而且因其是中华民族的图腾之一和中华传统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倍受珍惜和瞩目。因此,自野化放归项目启动以来,从华南虎幼崽远赴南非接受野化训练到去年底开展野化放归栖息地遴选工作,每一步…  相似文献   

7.
我国的扬子鳄物种处于极度濒危状态,2001年国家林业局根据专家的评估,提出通过人工繁育的扬子鳄实施再引入,来恢复和扩大野生扬子鳄种群的战略;2002年启动扬子鳄野外再引入工程,并在安徽和上海两地实施。经过再引入地的选择、改造以及人工养殖扬子鳄的筛选和野化训练等工作,再引入活动在安徽省郎溪县高井庙林场连续实施12年,共野外放归99条扬子鳄;在上海崇明东滩实施2次,放归12条扬子鳄。所放归的扬子鳄在野外生存成功,并繁育出了116条后代。实施再引入工程初步实现了扩大野生鳄种群的目的,并为以后大规模实施活动积累了丰富经验。  相似文献   

8.
朱鹮又称朱鹭或红鹤,是一种珍贵涉禽,为当今世界最濒危的鸟类。朱鹮的重新发现,使我国成为目前世界上唯一有野生种群分布的国家。陕西省野生动物保护管理和科研工作者对朱鹮开展了艰难的拯救工作,保证了在自然状态下朱鹮的正常繁殖。截止1992年共繁殖32窝,产卵104枚,孵出幼鸟80只,离巢66只。其间共抢救成活雏鸟15只,目前朱鹮保存数30多只,其中人工饲养15只。陕西朱鹮保护观察站在当地和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领导下,已成为拯救这一濒危珍禽的前线指挥所。通过向当地群众普及科学知识及法制宣传,群众保护意识明显增强。生态和社会环境的改善为朱鹮种群稳定发展创造了必要条件。通过10多年的调查和科学研究,基本弄清了朱鹮的历史分布、濒危的原因、年周不同阶段的活动  相似文献   

9.
享有"东方宝石"美誉、曾一度濒临灭绝的世界珍稀濒危鸟类朱,2008年浙江从陕西引进10只,在德清下渚湖国家湿地公园实施异地保护与浙江种群重建项目。经过7年的努力,目前人工圈养种群数量达到146只。11月12日上午,33只朱成功实现野化放飞……秋风习习,阳光普照。11月12日上午,由国家林业局、浙江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浙江朱鹮野化放飞仪式",在德清县下渚湖国家湿地公园隆重举行。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80年代,为保护濒临灭绝的野生动物东北虎,中国政府投资1300多万元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建立了占地1.43平方公里的东北虎繁育基地,专门进行东北虎的饲养繁育。最近10年又引进了具有国际谱系的东北虎种源,使这个基地的东北虎由最初的8只,繁育到今天的620多只。由于人工饲养的原因,这些东北虎的野性正在逐步减少。为了解决这一问题,2002年,中国首次启动了东北虎野化训练,将12只成年东北虎由黑龙江运往长白山脚下原始森林中的野化训练基地。通过近4年的野化训练,这些东北虎的野外生存能力、占地行为和体能都得到突破性的提高。据了解,在此次…  相似文献   

11.
华南虎现已基本认定野外绝迹。随着人工繁育种群的壮大和野化训练工作的顺利开展,华南虎的野外放归成为一项迫切的保护任务。但目前国内华南虎的潜在栖息地退化、破碎化严重,食物资源贫乏且居民点繁多,难以满足华南虎的野外生存繁衍需求,导致华南虎野放工作受阻。通过对华南虎的野放条件和国家公园建设进行SWOT分析发现,我国正在开展的国家公园体制建设,能够为华南虎栖息地恢复野外放归创造条件,是华南虎的野外放归与保护的机遇。  相似文献   

12.
<正>陕西朱鹮异地野化放飞项目首次在宁陕启动,引起世界关注,历经四年终于繁殖出朱鹮子二代幼鸟,这标志着朱鹮首次异地野化放飞取得初步成功。然而它的成功背后却凝聚着无数人的心血,宁陕朱鹮野化放飞项目实施人李夏就是其中的一位。李夏,2004年毕业于西北大学经济管  相似文献   

13.
2004-2005年,在陕西省洋县华阳镇首次对饲养朱鹮放飞前的野化训练进行了研究.在释放地建造一个封闭的大网笼作为野化场所,其中包含野生朱鹮生活的各种栖息环境.2年中各有12只朱鹮在网笼中进行野化训练.研究个体在释放到网笼之初有不同程度的惊吓飞撞反应,当天不能上树夜宿,亦不能进入水田觅食.野化过程中,朱鹮能较快适应网笼内的各种夜宿、觅食环境,并具有良好的飞行、警戒能力.野化前后期相比,朱鹮对水田和沼泽的选择比例以及日间行为节律有显著变化.亲鸟饲养幼鸟、模拟亲鸟饲养幼鸟和人工饲养成鸟对不同觅食地的选择性没有显著差异,但成鸟更容易接受深水环境,而幼鸟能更早上树夜宿.恰当的佩戴无线电发射器和减少人为干扰是野化过程中必须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目前,我国已有30多年的朱鹮人工繁育历史,人工繁育技术日渐成熟,但依旧存在诸多问题尚未解决。本研究主要对四川朱鹮繁育基地人工繁育工作中的常见问题进行归纳总结,同时基于实践经验以及现有的文献资料对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解决和预防方案。2017—2019年四川朱鹮繁育基地共繁育朱鹮107只,发现弃卵雄鸟6例、死亡胚胎78例、育雏期疾病8种共94例。经分析,弃卵行为可能是由外界干扰造成,胚胎死亡则可能与亲鸟营养缺乏相关,而育雏期疾病大都由饲喂不当、育雏环境管控不严、雏鸟营养不良所致。因此,加强朱鹮繁殖期和育雏期的管理、改善朱鹮亲鸟和雏鸟的营养水平有助于减少朱鹮人工繁育中问题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时讯     
陕西人工饲养朱鹮达到373只经过25年的研究与保护,陕西朱鹮保护工作者已经摸索出一套有效的人工繁殖和饲养技术。记者近日在陕西省洋县朱鹮保护观察站了解到,陕西人工饲养的朱鹮已达到373只。陕西人工朱鹮种群主要分布在洋县朱鹮自然保护区和周至楼观台救护饲养中心。洋县于1990年建立朱鹮救护饲养中心,当年从野外取卵进行人工孵化、育雏获得成功。1994到1995年,人工饲养朱鹮首次产卵,进行人工孵化、育雏均获得成功。截至目前,洋县人工饲养的朱鹮达到163只。周至楼观台救护饲养中心于2002年经陕西省政府批准,从洋县一次调运60只朱鹮到楼观台…  相似文献   

16.
《中国林业》2012,(21):32-35
10月11日,在四川省雅安市石棉县栗子坪自然保护区,全球首只在野化培训场诞生的大熊猫“淘淘”被正式放归自然,这意味着中国的大熊猫保护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17.
正"十三五"期间,我国通过系统实施濒危物种拯救工程,建立了占国土面积18%的各类自然保护地,有效保护了90%的植被类型和陆地生态系统,65%的高等植物群落,85%的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种群,大熊猫、朱鹮、亚洲象、藏羚羊、苏铁、西藏巨柏等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种群实现恢复性增长。大熊猫野生种群增至1864只,朱鹮野外种群和人工繁育种群总数超过4000只,亚洲象野外种群增至300头,藏羚羊野外种群恢复到30万只以上。  相似文献   

18.
正近日,湖南省长沙县金井镇关于华南虎繁育野化训练项目的选址规划通过了国家林业局相关专家组的论证,湖南将成为继广东、福建、江西后我国第4个华南虎繁育野化基地,也将是国内最大的华南虎繁育野化基地。该华南虎项目拟投资3亿元,建设周期为2年,目前是国内首家规模最大的大型猛兽野外放养基地。基地规划了繁养区、驯化区、野化区、隔离检疫区和猎物野化区等7个功能区共211.4公顷,其中野化区规划占地约160公顷。未来的虎种,将在南非回国老  相似文献   

19.
正2018年12月27日,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的大熊猫"琴心"和"小核桃"放归仪式在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龙溪虹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举行。这是首次在成都范围内放归人工圈养繁殖的大熊猫。上午10时55分,大熊猫"小核桃"的笼门率先开启,待"小核桃"走出人们视野后,大熊猫"琴心"的笼门也被打开,两只大熊猫相继奔向山林。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大熊猫的保护工  相似文献   

20.
探宝     
赵侠 《陕西林业》2006,(Z1):19-31
陕西省珍稀野生动物抢救饲养研究中心拥有很多之最:是世界最大的朱鹮人工饲养繁育基地,是全国四个大熊猫繁育基地之一,羚牛饲养种群居全国首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