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国家级重点保护植物绵刺,蒙古扁桃叶片结构的观察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运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系统地对绵刺和蒙古扁桃两种旱生植物叶片的表皮、叶肉、叶脉进行观察。观察结果为:它们的上表皮都产生了一些大型的泡状细胞,绵刺的上下表皮细胞形状相近,而且都有气孔分布,蒙古扁桃的上下表皮细胞差异较大,所孔仅分布在下表皮;叶肉的栅栏组织十分发达,两种植物的叶都属等面型叶;叶脉的维管刺鞘明显,是由薄壁细胞构成的。  相似文献   

2.
在数码显微镜下,对新疆贝母属(Fritillaria L.)7个种和1个变种的药用贝母叶片进行了解剖结构观察。结果发现:新疆贝母属8种药用贝母的基本结构相同,均由表皮、叶肉细胞和叶脉3个部分组成,上下表皮均为单层,无表皮毛等附属物。叶表皮细胞表面观为长方形或条形,除伊犁贝母(F.pallidiflora)的下表皮细胞类似平行四边形,表皮细胞长轴与叶脉平行,垂周壁为平直稍弯曲、浅波状或深波状;气孔器为Allium型,椭圆形,气孔长轴与叶脉平行,除了新疆贝母、大白花贝母的气孔器仅分布于下表皮一般同时分布于上表皮和下表皮,并且气孔器在下表皮的分布指数大于上表皮。叶表皮细胞的形状、垂周壁式样、气孔器的分布、维管束直径等特征较为稳定,可为新疆贝母属种间的划分及鉴别提供一定的试验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3.
我国珍稀濒危植物绵刺叶表面结构的扫描电镜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运用扫描电镜对绵刺叶表面结构进行观察 ,结果表明 :上下表皮都被有表皮毛 ;具有发达的角质层 ,为粗糙角质层 ;叶缘、叶缘与中脉之间、中脉处的表皮细胞的形态构造差异较大 ;在上下表皮都有气孔分布 ,气孔下陷 ,但气孔的保卫细胞相对副卫细胞突出 ,在上表皮的中脉处有气孔分布 ,下表皮的中脉处无气孔分布。  相似文献   

4.
对膜荚黄芪和蒙古黄芪的叶片表皮和解剖结构作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膜荚黄芪与蒙古黄芪气孔主要分布在下表皮,而上表皮分布少;膜荚黄芪下表皮气孔数明显多于蒙古黄芪;二者气孔器均属无规则型。叶脉由木质部、韧皮部、形成层、机械组织和薄壁组织组成。二者叶肉都有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分化,属两面叶。蒙古黄芪栅栏组织厚度/海绵组织厚度比值明显高于膜荚黄芪,表现出抗旱的特性。  相似文献   

5.
一球悬铃木叶结构的解剖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采用石蜡切片法研究了一球悬铃木(美国梧桐)叶的解剖结构.结果表明:一球悬铃木叶由表皮、叶肉和叶脉三部分组成,叶片厚度150μm.一球悬铃木叶表皮及叶脉和叶柄上密被绒毛和星状毛,主脉上下的表皮细胞小且排列紧密;叶肉上、下均有栅栏组织,并且较为发达,海绵组织弱化;叶脉发达;气孔密度大,21.4个/单位面积,具有较强的抗旱性特征.  相似文献   

6.
新式旱育秧苗叶片的解剖学观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从显微水平和超微水平对杂交水稻汕优桂99的新式旱育,传统旱育和半水育三种方式秧苗叶片的表皮,叶肉和叶脉进行观察,结果发现,表皮细胞上壁厚度,硅质乳突的数量,泡状细胞组相对大小,气孔器的密度;多环叶肉细胞数量,叶脉面积相对大小,叶脉上下方机械组织的细胞数等,均是新式旱育秧苗的叶片最大,传统旱育的次之,半水育的最小,观察结果从解剖学方面说明了新式旱育秧苗素质好的原因所在。  相似文献   

7.
13种榕属植物的叶片结构及其对环境的适应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13种榕属(Ficus)植物的叶片进行了解剖结构和表皮形态观察.结果表明,13种榕属植物中有11种为异面叶,2种为等面叶,叶肉都具有分泌细胞.在11种具有异面叶的植物中,上下表皮都有复表皮层,其中2种植物的上复表皮具4~5层细胞、3种具3~4层细胞、6种具2~3层细胞.气孔分布在下表皮并下陷,保卫细胞通常与下复表皮的第2层细胞处于同一平面,都具有明显的角质层.大叶榕(F.virens Ait.)和菩提榕(F.religiosa Linn.)2种植物为等面叶,其上下表皮由单层  相似文献   

8.
通过石蜡切片技术,利用光学显微镜,观察了火棘[Pyracantha fortuneana (Maxim.) Li]叶片的解剖结构,结果显示,从横切面观察,火棘叶片解剖结构由表皮、叶肉与叶脉三大部分组成。上表皮和下表皮细胞都是单层,排列整齐有序,外切向壁加厚为角质层,无表皮毛,下表皮的气孔凸出叶表面,有孔下室。典型异面叶,叶肉分化明显,富含叶绿体,栅栏细胞长柱状,排列有序,整齐划一,2~3层,海绵细胞排列无序,细胞形状不一,大小不一。主脉维管束发达,充分体现了其运输功能,另在维管束上下两侧有少量的机械组织,侧脉维管束结构简化。以上特征与干旱等环境条件相适应。  相似文献   

9.
华扁穗草叶片的形态解剖结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光学显微镜研究了华扁穗草叶的形态解剖结构.结果表明,华扁穗草叶着生于秆中部以下,叶条形,平行脉序.上下表皮外切向壁上均有角质膜.正面观上,上下表皮细胞的细胞壁均呈不同程度的波浪状.上表皮细胞从叶缘至中部有5种类型,主脉正上方凹陷处有13-15个泡状细胞.下表皮细胞有3种类型,为脉正上方的长、短细胞和脉间的细胞;气孔器仅分布于下表皮,密度较大.栅栏组织发达;叶肉组织中有分布较广的异化细胞.相邻维管束之间有发达的气腔,其面积约占总叶片面积的60%.叶脉稠密,维管束鞘两层,外层为较大型薄壁细胞,内层为较小的厚壁细胞.机械组织成片存在于主脉和较大侧脉靠下表皮侧.华扁穗草叶片的特殊结构是其与高寒环境长期适应的结果,这种生态适应性可为该植物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解剖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为探究生境对鸡爪黄连生长的影响,为野生鸡爪黄连引种栽培提供参考,利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梵净山7个居群鸡爪黄连的上、下表皮结构特征进行观察比较,并在光学显微镜下测量上、下表皮细胞的数目、气孔器的大小、表皮毛的长度和基部宽度,对气孔密度、气孔指数等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梵净山7个居群鸡爪黄连的叶片有许多共同特征:表皮细胞均具波浪状垂周壁;表皮毛均为单细胞毛类型,仅分布于上表皮,且都在叶脉及小脉上;气孔器卵圆形、或长圆形,外拱盖平滑,均属于无副卫细胞环绕型,保卫细胞呈肾形;气孔器均随机分布于下表皮,气孔排列具有一定的方向性,即保卫细胞的长轴与叶脉平行.不同居群叶片微结构仅在于表皮细胞大小、气孔数量、大小和表皮毛数量等有细微差异.  相似文献   

11.
为进一步保护和利用野生花卉,丰富大火草(Anemone tomentosa)的基础资料,试验对引种栽培的大火草进行了形态学方面的研究。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下对其叶片解剖结构和种子形态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大火草的叶片为典型的异面叶,由表皮、叶肉和叶脉三部分组成。上表皮细胞为不规则型,垂周壁成浅波浪状;下表皮细胞不规则型,垂周壁浅波浪状,平周壁平滑。上下表皮均被毛。气孔器在下表皮有分布,为不规则型;保卫细胞肾形,不具副卫细胞。其果实为聚合瘦果,球形;种子小,褐色椭圆形,有细柄,密被棉毛。大火草种子的千粒重为0.3163 g。  相似文献   

12.
糜子叶表面抗旱结构的扫描电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糜子适应干旱的机理,对糜子叶表面抗旱结构特征进行了扫描电镜观察。结果表明:糜子上下表皮都被有表皮毛,具有发达的角质层,下表皮为粗糙角质层;叶上、下表皮细胞形状规则,细胞表面凹凸明显,由长型细胞、短型细胞组成,基本上顺叶长轴成行排列;在上下表皮都有气孔分布,气孔下陷,但气孔的副卫细胞相对保卫细胞突出。  相似文献   

13.
通过石蜡切片显微观察,研究园艺观赏植物金心吊兰叶片的解剖结构。结果表明:①金心吊兰的叶片为等面型叶,表皮由一层排列紧密的表皮细胞组成,上表皮厚度约为下表皮的2倍,气孔分布于下表皮,叶肉没有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之分,叶脉结构简单,由木质部、韧皮部和机械组织组成;②园艺栽培变种金心吊兰的叶片更厚,主要叶细胞更大,不同于叶片全绿的原变种宽叶吊兰;③金心吊兰叶绿素的生物合成和叶绿体的发育对叶表皮和叶肉组织的发育起着一定的抑制作用,其黄色条纹区叶细胞明显较绿色条纹区大。  相似文献   

14.
石斛属植物叶表皮特征及其分类学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光学显微镜对石斛属6组28种植物的叶表皮进行观察,结果如下:顶叶组、石斛组、叉唇组、黑毛组和草叶组叶片气孔仅存在于下表皮,剑叶组刀叶石斛叶片两面表皮均有气孔;上下表皮细胞形状不规则,以多边形为主;表皮细胞垂周壁较平直;上下表皮均有毛状体。研究结果表明:对石斛属植物而言,表皮细胞形状、垂周壁式样、气孔类型及密度都属于比较相似的性状,难以作为属下分类的依据;气孔大小及形状、毛状体类型及分布表现出较稳定的差异,可作为组与种划分的依据。  相似文献   

15.
利用光学显微镜对丁香属6种植物的叶片表皮特征做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6种丁香的叶片气孔都分布于下表皮中,上表皮无气孔分布,气孔器类型均为无规则型,细胞形状多为不规则型;但气孔大小、气孔形状、气孔密度、气孔的开张度、上下表皮细胞的大小、垂周壁式样均表现出种间异质性。  相似文献   

16.
小麦植株发育过程中顶三叶结构的变化特征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采用常规制片方法,在光学和电子显微镜下观察了不同小麦品种顶三叶的显微和超微结构。结果表明,随着叶位上升,叶表皮气孔缩小,密度增大,叶脉间的距离缩短;叶肉细胞变小,排列更紧密,单位横截叶面积中叶肉细胞的数目以及单个叶肉细胞中叶绿体的数目增多,而叶绿体中多基粒片层所占比例有减少的趋势。  相似文献   

17.
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桑属(Morus.)8个种叶表皮形态特征。结果表明:桑属植物上表皮细胞排列规则,形状为多边形,垂周壁平直;下表皮细胞较窄长,排列不规则,垂周壁微波状起伏。桑叶上、下表皮有非腺毛、腺毛、钟乳体等附属物的分布。桑叶栅栏组织细胞的排列相对紧密且规则,而海绵组织细胞排列松散且不规则,叶肉细胞中还有大量晶体,钟乳体形状多样,上下表皮中都有分布。气孔器仅分布在叶下表皮,属于无规则型,气孔圆形或椭圆形。气孔面积、气孔形态及表皮毛等特征存在一定的种间差异,可以作为桑属植物分类的重要依据。桑属植物叶表皮特征作为该属种间鉴定的指标是可行的,但是依据某个单一的形态特征形状,并不能将各个种之间完全区分开,应该综合多种形态性状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8.
【目的】为探明卫矛属(Euonymus L.)植物叶片结构秋冬期的变化。【方法】采集9至12月露天栽培的常绿植物冬青卫矛(E.japonicus Thunb.)、扶芳藤(E.fortunei(Turcz.) Hand.-Mazz.)和落叶植物丝棉木(E.maackii Rupr.)叶片为材料,采用临时制片法观察叶片表皮结构,通过石蜡切片法观察叶片内部结构。【结果】3种植物表皮细胞大小和形态无显著差异,但气孔分布存在明显差异,丝棉木的气孔分布在上、下表皮,冬青卫矛和扶芳藤的气孔仅分布在下表皮。3种植物叶片上、下角质层和上、下表皮由厚到薄的顺序均为:冬青卫矛>扶芳藤>丝棉木,两种常绿植物叶片下角质层厚度显著高于落叶的丝棉木。三者均为异面叶,内部解剖结构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其中冬青卫矛有3层栅栏组织,扶芳藤和丝棉木仅有2层,且冬青卫矛的叶片厚度、海绵组织厚度、叶脉厚度显著高于另外2种植物,冬青卫矛海绵组织细胞近等径形,排列紧凑,而丝棉木海绵组织存在空隙。三种植物叶片中异细胞和晶体数量依次为:冬青卫矛>扶芳藤>丝棉木,冬青卫矛异细胞和晶体广泛分布于叶脉和叶肉中,扶芳藤则...  相似文献   

19.
肾叶打碗花营养器官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石蜡切片法对青岛海滨地区的肾叶打碗花(Calystegia soldanella)营养器官解剖学特征进行了观察研究,结果显示: 肾叶打碗花为典型的泌盐植物;叶片上下表皮分布有由多细胞组成的盐腺;叶表皮细胞排列紧密,表皮外被有角质层;上下表皮都有气孔,气孔与表皮细胞基本齐平;为异面叶,有发达的栅栏组织.茎表皮上分布有气孔,与表皮细胞齐平;表皮与皮层之间有数层体积较小的厚壁细胞;薄壁细胞内有分泌腔分布;根表皮细胞向外突出形成大量根毛等.研究结果表明,肾叶打碗花的解剖结构表现出与其生境相适应的特征.  相似文献   

20.
蓝靛果营养器官初生结构的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应用扫描电镜和石蜡切片法,对蓝靛果茎、叶及根的初生结构进行了解剖研究。结果表明蓝靛果具有明显的湿生特征:茎、叶表皮的角质层薄,无蜡被;叶片上表皮细胞甚大,无气孔,下表皮细胞小,气孔明显突起;叶脉导管直径小,壁薄;叶肉栅栏组织/海绵组织小;根的皮层发达,富细胞间隙。此外文中还讨论了蓝靛果的结晶以及色素等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