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本研究使用配置有Agilent DB-1701色谱柱的气相色谱-火焰光度检测器系统对以丙酮为溶剂的17种常见有机磷农药混标每间隔10针样品的标样各组分峰面积进行了研究比对,得出了相应标样组分峰面积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气相色谱法能较好地分离17种有机磷农药,并且各组分农药的第1针响应值均较小。  相似文献   

2.
应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研究了青海省珍稀食用菌野生黄绿蜜环菌子实体的挥发油成分,并应用色谱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成分的相对含量。共分离出21个峰,确认了其中13种成分,所鉴定的组分占挥发油总含量的97.1%,主要成分是不饱和脂肪酸。  相似文献   

3.
目的: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析测定川厚朴挥发性化学成分。方法:利用气相色谱峰面积归一法测定各组分的相对质量分数。结果:从川厚朴生品和炮制品挥发性成分分离鉴定出39和47个色谱峰,分别占挥发油总峰面积的97.399%和96.064%。结论:顶空固相微萃取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具有简便、实用、快速、灵敏的优点,可应用于厚朴挥发性成分的研究。  相似文献   

4.
南方红豆杉人工林药材活性成分指纹图谱鉴别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指纹图谱技术,建立HPLC指纹图谱的色谱条件,研究了重庆地区11批6年生栽培南方红豆杉枝叶色谱指纹图谱的共有特征规律。结果表明:SHIMADZU C18色谱柱(250mm×4.6μm,ID5μm),乙腈和水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波长227nm,流速0.8mL/min为HPLC指纹图谱的最佳色谱条件;在此色谱条件下,栽培南方红豆杉色谱指纹图谱中共有17个共有色谱峰,其中峰9可作为参照峰;共有峰相对保留时间和相对峰面积的平均RSD均小于2.0%;非共有峰面积在4.1%~8.3%之间,符合色谱指纹图谱研究规定小于10%的检测要求;全图谱共有峰的相似度均≥93%。表明所建立指纹鉴别方法具有稳定性高、精度准、重现性好,选定的HPLC指纹图谱可以对栽培南方红豆杉药材组分的一致性作出可靠的判断。  相似文献   

5.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提取凹脉金花茶(Camellia impressinervis)中的挥发性成分,运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对其进行分析鉴定,并用峰面积归一化法测定其相对百分含量。结果从凹脉金花茶中共分离出54个组分,确认了其中的43个组分,其相对含量占总挥发性成分峰面积的90.23%。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技术能全面快速获得其组分信息,可应用于凹脉金花茶挥发性成分的分析。  相似文献   

6.
榆叶梅精油的提取及成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超声波-水蒸汽蒸馏提取法提取榆叶梅花中的精油,用GC-MS对提取精油的化学成分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分离出150多种组分,共鉴定出 33种化合物,占榆叶梅精油蜂面积的71.31%.主要化学成分有烯烃类、烷烃类、醇类、醛酮类、酸酯类等多种化合物,其中烯烃类化合物占色谱流出峰面积的35.73%,烷烃化合物占色谱流出峰总面积...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比较不同方法提取柑橘皮中挥发性成分的效果。[方法]分别采用水蒸气蒸馏(SD)和超声萃取-水蒸气蒸馏(UESD)从柑橘皮中提取挥发油,通过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比较分析了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峰面积归一化法确定了各组分的相对百分含量。[结果]SD法共分离出30个色谱峰,鉴定出21种物质,占总峰面积的93.89%,主要是邻苯二甲酸(51.93%);UESD法共分离出45个色谱峰,鉴定出38种物质,占总峰面积的98.07%,主要是D-苎烯(25.90%)等。[结论]2种方法提取柑橘皮中挥发油主要共有成分为有机酸和烷烃类化合物,但组成和含量有差异,SD法提取有机酸的含量较高。  相似文献   

8.
旨在建立长春花Catharanthus roseus种子脂肪酸成分的检测方法。采用正己烷提取长春花种子油,然后将油样甲酯化,以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测定其中的组分。从分离出的9个峰中确认了5种组分,采用峰面积归一法计算各组分的相对百分含量,所鉴定的组分占总峰面积的99.91%。主要脂肪酸油酸(C19H36O2)、亚油酸(C19H34O2)、棕榈酸(C17H34O2)和花生酸(C21H42O2)的相对含量分别是73.92%,16.93%,5.58%和3.40%。表1参12。  相似文献   

9.
罗建蓉  李冬梅  张桢  刘光明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0):18647-18648
[目的]分析思茅松松塔正己烷提取物的化学成分与相对含量。[方法]运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结合计算机检索鉴定其化学成分,并用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组分的相对含量。[结果]从中鉴定出48个组分,占峰面积的81.51%。[结论]化合物类型主要为萜类、脂肪酸酯、甾体和木脂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青花菜花冠和花茎2个不同组织的气相色谱指纹图谱特点。[方法]采用气相色谱法研究了青花菜花冠和花茎气相色谱指纹图谱。[结果]青花菜花茎组织的气相色谱指纹图谱主要表现为峰1、峰2、峰3和峰4这4个峰,而在花冠中主要表现为峰1、峰2、峰3、峰4、峰5这5个峰。其中峰1、峰2、峰3、峰4为花冠和花茎的共有峰,有相同的保留时间,且峰1、峰2的面积相近,而峰3、峰4面积差异较大。[结论]青花菜不同组织的气相色谱指纹图谱在峰的数量上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海南曼陀罗果、叶挥发油的化学组成及相对含量。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曼陀罗果、叶中的挥发油,并通过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仪对其化学成分进行分析和鉴定,用色谱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组分相对百分含量。结论:海南曼陀罗果、叶中的挥发油成分与贵州和陕西所产曼陀罗的挥发油成分有很大的不同,为海南曼陀罗的进一步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王冬群 《浙江农业科学》2018,59(12):2332-2335
为给结球甘蓝气相色谱农药残留准确定性提供参考,对不同品种结球甘蓝气相色谱图谱特点进行了研究。采用气相色谱法,利用DB-1701毛细管柱和FPD检测器分析了冬绿、冬升和淮南新丰等3个不同品种结球甘蓝的气相色谱图谱特点。结果发现,利用该方法得到的气相图谱保留时间与峰面积都比较稳定,影响实验结果不稳定性的因素主要在样品的前处理过程。冬绿、冬升和淮南新丰等3个品种结球甘蓝在气相色谱图谱上峰的数量和峰的保留时间有相似性,但差异也较明显。同一品种个体间不同峰峰面积之间的比例关系稳定性比单纯的峰面积稳定性好。  相似文献   

13.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技术对云南地方品种“老班章”老树茶主要化学成分的指纹图谱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以乙腈-甲醇为流动相,采用梯度洗脱的方法,茶样化合物的各种组分可得到良好的分离;通过对5个样品HPLC图谱的分析,共确定了7个色谱峰作为“老班章”老树茶的特征指纹峰,其出峰顺序依次为没食子酸(GA)、表没食子儿茶素(EGC)、右旋儿茶素(C)、表儿茶素(EC)、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CG);各茶样的内含成分高低差异较大,但均有稳定的出峰时间和峰面积,重复性较好。  相似文献   

14.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分离测定干姜与高良姜挥发油成分,并利用化学计量学解析法对重叠的色谱峰进行处理,得到各组分的纯色谱曲线和质谱图,再与质谱库中的标准图对照定性,用峰面积归一化积分法对各组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干姜与高良姜挥发油分别鉴定得到71、81个组分,占总含量的89.91%、90.88%,相对含量最高的成分分别是姜烯、桉叶油素,含量分别为30.74%、20.03%;干姜与高良姜挥发油共有组分30个,分别占鉴定组分数的42.25%、37.04%,相对含量较高的主要共有成分是α-金合欢烯(7.29%、9.18%)、D-柠檬烯(12.78%、2.32%)、莰烯(1.08%、1.72%)和十三酸(1.25%、2.11%)。  相似文献   

15.
蜜柚果皮中含有大量的挥发油,本文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蜜柚果皮中挥发油,并采用GC-MS对蜜柚果皮挥发油化学组分进行分离鉴定,采用色谱峰面积归一法计算各成分的相对含量,鉴定出63种组分,占出峰物质总量的60%,主要为烯类、醇类、萜类、醛类、脂肪酸类化合物。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解不同品种青花菜气相色谱图谱特点和规律。采用气相色谱法,利用DB 1701毛细管柱,以FPD为检测器,研究了3个品种青花菜的气相色谱图谱特点。结果表明,同一品种不同青花菜个体之间主要的峰在数量和面积上都有很大的相似性,而不同品种的个体之间则表现出了较大差异;同一品种不同目标峰的峰面积比在一定范围内,而不同品种之间目标峰峰面积比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17.
对陕北延安产连翘花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采用水蒸气蒸馏的方法提取挥发油,以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结合计算机的检索进行化学成分分离和鉴定,用色谱峰面积归一法计算各组分的相对百分含量,结果从陕北产连翘花中鉴定出52种化合物,占连翘花挥发油总量的70.29%,主要化学成分有烯类、烷类、醇类、醛酮、酸酯多种化合物等,研究结果为进一步开发和利用陕北产连翘花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8.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方法首次对毛麝香新鲜叶挥发油成分进行测试分析,并用色谱峰面积归一法测定了各个成分的相对百分含量.共分离出36个峰,确认了36种化合物,所鉴定的组分占挥发油总量的100%,其中的主要化学成分为柠檬烯(24.40%)、桉树醇(19.82%)、葑酮(19.36%)、红没药烯(8.24%)、α-蒎烯(6.98%)、γ-松油烯(6.87%).  相似文献   

19.
油松针叶精油萜烯组成的研究(Ⅰ)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对辽宁兴城油松种子园的油松针叶油进行了色谱-质谱联用,气相色谱-付立叶红外光谱及气相色谱分析,利用Kovats指数,部分标样和标准谱图鉴定出44个萜烯类化合物(其中有33个组分为该种植物中首次报导),并与国外部分两针叶松的萜烯组成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20.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技术对云南地方品种"老班章"老树茶主要化学成分的指纹图谱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以乙腈—甲醇为流动相,采用梯度洗脱的方法,茶样化合物的各种组分可得到良好的分离;通过对5个样品HPLC图谱的分析,共确定了7个色谱峰作为"老班章"老树茶的特征指纹峰,其出峰顺序依次为没食子酸(GA)、表没食子儿茶素(EGC)、右旋儿茶素(C)、表儿茶素(EC)、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CG);各茶样的内含成分高低差异较大,但均有稳定的出峰时间和峰面积,重复性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