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6 毫秒
1.
按P1×P2不完全双列杂交设计,用NCⅡ分析方法,对6个含有玉米远缘种质自交系9个性状的配合力及其群体遗传参数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郑311、郑314和郑388的一般配合力高,可直接利用;而郑312、郑315和郑389综合性状较差,需改良后利用;郑312×BT1和郑314×齐319具有较强的杂种优势,有一定的增产潜力。在玉米育种工作中,对株高等8个性状宜早代选择,而对轴粗应进行晚代选择。  相似文献   

2.
按P1×P2不完全双列杂交设计,用NCⅡ分析方法,对6个玉米自交系的9个性状的配合力及其群体遗传参数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郑311、郑314和郑388的一般配合力高,可直接利用;而郑312、郑315和郑389综合性状较差,需改良后利用;郑388×昌7-2等8个组合具有较强的杂种优势,有一定的增产潜力。在育种工作中,对玉米的株高等7个性状宜早代选择,而对穗粒重等2个性状应进行晚代选择。  相似文献   

3.
玉米自交系农艺性状的配合力及遗传力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试验结果表明,BC0029,PK0083,海921,C649和太411主要性状的GCA较高,转了果聚糖合酶基因的自交系在产量性状上配合力表现较好,而转了甜菜碱醛脱氢酶基因的自交系在光合性状上配合力表现好;在参试的25个组合中,特殊配合力最高的组合是C649×PK0083。遗传力估算表明,一般配合力表现出比特殊配合力较大的遗传分量。从性状遗传力估计值看,在玉米育种上可对穗行数、穗长、叶宽、叶长进行早代选择,而对穗位高、叶面积、百粒重性状宜进行晚代选择。  相似文献   

4.
美国玉米种质改良系主要数量性状配合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按不完全双列杂交(8×4)设计,对8个美国玉米种质改良系的株高、穗位、穗粒质量等9个主要数量性状的配合力及其遗传参数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自交系20125、41151、41161是比较优良玉米自交系,可直接利用。在育种实践中,株高、穗位和穗行数3个性状宜做早代选择,而其他性状不宜早代选择。  相似文献   

5.
利用2个优良爆裂玉米自交系与6个Reid类普通玉米自交系组配12个组合,研究了株高、穗位高、顶高、顶高/株高4个植株性状的F1表现、杂种优势、F2群体表现和分离特征及其与亲本的相关性。结果表明:不同组合F1表现、中亲优势(MH)、超高亲优势(HH)、F2群体的平均值(F2M)、变幅、变异系数、优势衰退(HDR)等均存在不同程度差异,各植株性状杂交早代的遗传背景效应突出;F2群体各性状多呈连续正态分布,存在超双亲分离,为多基因控制的复杂数量性状;顶高/株高杂种优势较小,可根据两类亲本或其均值初步预测其组合表现,并实施早代选择,而株高、穗位高和顶高的杂种优势较大,不宜进行预测;亲本、F1、F2M、MH、HH、HDR间的相关趋势因性状不同而异;R1×N04、R3×N04组合为改良爆裂玉米自交系植株性状的最佳群体,R2×N10、R3×N04、R5×N10和R6×N04组合适宜构建遗传作图群体。  相似文献   

6.
12个玉米自交系ASI及株型性状配合力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利用近年来新育成的部分玉米自交系和骨干自交系共12个自交系按4×8不完全双列杂交设计,配成32个组合,分析了散粉-吐丝间隔期(ASI)、株高、穗位高、茎粗、雄穗长、雄穗分枝数、叶夹角、叶面积等8个性状的一般配合力(GCA)、特殊配合力(SCA)和遗传参数.结果表明:株高、穗位高、雄穗长、叶夹角以加性基因效应为主;ASI、茎粗、雄穗分支数、叶面积以非加性基因效应为主.自交系F83、9046、340、黄201、综31、B73和598的多数性状GCA较好,用这些自交系作亲本,在提高玉米的抗旱性,改善植株株型结构上都具有一定的利用价值.SCA表现较好的杂交组合有F83×B73、昌7-2×478、黄201×478、598×478、ZX09-1002×掖107、598×掖107、综31×掖107、黄201×9046、综31×9046、F83×9046.  相似文献   

7.
以自选玉米自交系及配制的杂交组合为供试材料,对玉米杂交种宜机收相关性状进行配合力分析。选取JS111等10份玉米自交系作母本(B群),JN44等3份自交系作父本(A群),采用不完全双列杂交配制组合,并对收获时籽粒含水量等10个机收性状进行配合力分析。结果表明,自交系JS124的穗长、行粒数、百粒质量等性状一般配合力表现较好,其次为自交系JS120、JS111、JS113。组合JS124×JN55、JS124×JN88、JS120×JN55的特殊配合力表现较好。株高、穗行数、收获时含水量和百粒质量等性状应在早代进行选择,而穗位高、穗粗、雄穗分枝数和行粒数等性状应在晚代进行选择。据此,可有针对性地选择育种目标,并选育适合机收的亲本自交系和杂交种。  相似文献   

8.
几个玉米自交系数量性状的配合力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用12个玉米自交系按4×8不完全双列杂交组配成32个杂交组合,研究了其11个性状的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结果表明H10、H645、黄改1和郑22等4个自交系的一般配合力高,138×H10、N81×H645的特殊配合力高.  相似文献   

9.
利用黄淮海玉米区6个代表自交系与自选的10个自交系,按照NC-Ⅱ设计组配60个杂交组合,分析10个自交系7个穗部性状的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效应,结果表明10902、10950和11502的综合性状一般配合力表现优良,是组配强优势组合的优良自交系。10902×PH4CV、10913×昌7-2、10950×昌7-2、10950×新A3、11502×郑58、11502×9058、11520×9058和11575×9058单株粒重表现出较高的特殊配合力效应。穗长、穗行数、百粒重和出籽率可根据育种目标进行早代选择;穗粗、行粒数、单株粒重等受环境影响较大,不宜进行早代选择。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西葫芦果肉厚遗传特性,指导西葫芦果肉厚育种实践。[方法]通过西葫芦自交系配制q-1×23-4G(组合1)和q-1×A-7(组合2)2个组合,构建6个世代群体,应用植物数量性状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分析方法,分析不同组合西葫芦果肉厚的遗传表现。[结果]2个组合的西葫芦的果肉厚性状遗传为一对加性主基因+加性-显性多基因(D-2)遗传模型;2个组合以多基因的显性效应为主;F2的基因遗传率较低,环境影响较高。[结论]西葫芦果肉厚育种宜采用个体选择法,可在晚世代选择。  相似文献   

11.
玉米自交系的空间诱变选育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我国第二十颗返回式卫星搭载"鲁原1423"玉米自交系,并对其后代的主要性状进行了连续四代的调查分析。结果表明:SP1在出苗率及苗势上有明显的降低,播种后44 d的成活率仅有68.50%,从SP2代开始,随着世代的提高而增加;SP1代的株高、穗位高也普遍降低,在SP2代中出现了很高的变异株,变异范围明显大于对照;到SP4代时变异幅度已和对照接近,性状趋于稳定。处理后代的果穗性状会变劣,如出现果穗变短、变细、粒数减少的现象,后代株系果穗性状的变异范围基本上大于对照,这种现象在SP2、SP3代表现最为明显。SP3代的一些株系出现了不良的性状,如感染黑粉病、空秆、雄性不育,这对自交系的选育会有一定的影响。在杂交种的选育中,早代测配组合的平均产量虽然低于对照,但它们之间的性状差异很大,有可能产生优良的组合。卫星搭载会使玉米自交系的数量性状变化范围增大,变异类型增多,为育种增加了筛选机会,可以从中选育出综合性状优良的材料,"航天7226"系的利用就是证明。  相似文献   

12.
按不完全双列杂交设计(NCⅡ杂交设计)组配了44个杂交组合,对4个非-Reid(非瑞德)群自交系的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增加产量配合力高的组合有‘LX9801×9858’、‘LX9801×8112’、‘LX9801×9058’、‘LX9801×9537’、‘昌7-2×沈137’、‘昌7-2×5276’、‘昌7-2×9537’、‘7117×5003’、‘7117×9858’、‘7117×郑58’、‘7117×9558’、‘K12×沈137’、‘K12×478’、‘K12×8112’、‘K12×K22’;增加百粒质量配合力高的组合有‘LX9801×K22’、‘LX9801×9537’、‘昌7-2×K22’、‘昌7-2×5276’、‘7117×郑58’、‘7117×9558’、‘K12×沈137’、‘K12×478’、‘K12×9058’、‘K12×8112’、‘K12×5003’;降低株高配合力高的组合有‘7117×5276’、‘昌7-2×9558’、‘7117×9537’、‘7117×K22’、‘7117×478’、‘昌7-2×郑58’;降低穗位高配合力高的组合有‘昌7-2×郑58’、‘7117×K22’、‘7117×9537’、‘昌7-2×5003’、‘7117×8112’、‘昌7-2×9058’;在4个非-Reid父本系中,产量配合力由高到低依次为‘LX9801’>‘昌7-2’>‘K12’=‘7117’;‘7117’一般配合力低于‘昌7-2’,可使F1代行粒数增加,并有降低株高和穗位的致矮遗传效应;对受加性基因控制的穗长、结实长、穗粗、穗行数、行粒数、株高、百粒质量等性状,宜进行早代选择;穗位、叶面积系数和小区产量等性状受非加性基因作用相对较大,宜进行晚代选择;应扩大供体遗传范围对‘昌7-2’受体进行遗传改良.  相似文献   

13.
贵州玉米杂交组合的主成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从大量的性状中筛选出主要性状,提高玉米育种的选择效果,将贵州16个常用玉米自交系进行完全双列杂交,得到120个杂交组合,利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该120个组合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前5个主成分值可以用来表述全部性状的信息:第一主成分为品种的产量因子,第二主成分为穗粗因子,第三主成分为生育期因子,第四主成分为株高因子,第五主成分为穗长因子.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不同糯玉米自交系的配合力及遗传参数,为提高糯玉米育种效率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10个糯玉米自交系为被测系,5个糯玉米自交系为测验种,采用NCII遗传交配设计,组配50个杂交组合,对其品质、南方锈病发病等级及产量相关性状(鲜穗重、每穗粒重、播种至散粉天数、播种至吐丝天数、株高、穗位高和穗位系数)进行配合力分析,并估算遗传参数.[结果]10个被测系的9个性状一般配合力(GCA)效应均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其中以T2的鲜穗重、每穗粒重、播种至散粉天数、播种至吐丝天数、南方锈病病情等级、穗位系数、株高、穗位高和品质GCA效应最优,其在春播中分别为7.93、10.55、10.56、11.82、-33.37、-13.51、24.45、4.82和2.92,在秋播中分别为21.75、24.21、10.56、11.82、-23.36、-9.39、14.19、3.23和2.17,各性状在春播和秋播中均表现相对稳定,利用该自交系配制优质、高产组合的可能性较大,其他自交系不同性状GCA效应表现各异;杂交组合W150×T2的每穗粒重、南方锈病病情等级和品质特殊配合力(SCA)效应在春播中分别排名第1、2和4位,在秋播中分别排名第1、7和1位,杂交组合BN2RH×T2春播分别排第6、3和1位,秋播时分别排名第4、1和4位.[结论]被测系T2在品质、南方锈病病情等级及产量相关性状均表现较优,具有较高的育种潜力,其他被测系需根据本地的生态特性和育种目标进行遗传改良;W150×T2和BN2RH×T2为苗头组合,表现出高产、优质和抗南方锈病的特点,可进一步参加品种比较试验和区域试验..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8份新选育早熟玉米自交系不同性状进行配合力和遗传参数的分析.[方法]试验设计采用NC Ⅱ遗传交配设计,数据处理采用DPS3.0软件进行.[结果]杂交组合间的单株产量、穗行数、行粒数、穗长、穗粗、秃尖和生育期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JL02、新自3113、武314、98-174、OS87-24的一般配合力较高,新自4211×武314、JL02×武314、HD103×OS87-24、新自3113×OS87-24、新自3113×OS135-88、JL02×98-174的单株产量的配合力总效应值较高,是表现比较优良的组合.单株产量、生育期、穗行数、行粒数和秃尖主要受加性基因控制,应该在早代选择可以取得较好的效果.[结论]JL02、新自3113、武314、98-174、OS87-24是比较优良的自交系,可以作为亲本直接利用.HD103、新自4211、OS135-88可用于改良自交系,或者做针对性改良后加以利用.  相似文献   

16.
为研究赶粉结束后提前割除父本对杂交水稻制种产量和种子质量的影响,以‘广8优165’和‘宜优673’两个杂交水稻品种的双亲作为试验材料开展了比较试验。研究发现,赶粉结束后提前割除父本可显著提高杂交水稻制种结实率,增加千粒重,提高种子发芽率,降低易裂颖品种的裂颖率,利于在遭遇不利天气时择机抢收和规避机械混杂,可提高杂交水稻制种产量和增加制种效益。研究证明,赶粉结束后提前割除父本可提升种子质量,增产又增收,是值得推广的一项农艺措施。  相似文献   

17.
几个自选玉米自交系配合力及遗传参数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用11个自选玉米自交系按不完全双列杂交组配成28个杂交组合,对其玉米籽粒产量等9个数量性状不同杂交模式的杂种优势和配合力差异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自交系忻831、忻662、忻923、忻915的利用价值较高,可能成为组配强优势杂交组合的优良玉米自交系;出籽率、行粒数可以早代选择;株高、穗位高、穗长、穗粗、穗行数、产量、秃尖不宜早代选择。  相似文献   

18.
为了对现有玉米自交系产量等性状进行详细了解和在新品种选育中指导亲本组配,按Griffing双列杂交方法Ⅳ对5个玉米自交系进行杂交。对获得的10个杂交组合株高、茎粗、穗位高、单株粒重、叶面积、穗鲜重、单株鲜重和小区生物产量8个性状进行了测定,根据测定结果对自交系的配合力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除穗位高、叶面积的特殊配合力外...  相似文献   

19.
玉米自交系单株产量与相关农艺性状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利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过去40年国内选育的37个骨干玉米自交系的单株籽粒产量与其主要相关农艺性状,进行了灰色关联度分析.结果表明,玉米自交系单株籽粒产量与其主要相关性状的关联度大小依次为:行粒数>穗粗>穗行数>穗长>出籽粒>株高>穗位高>千粒重>秃尖.指出在自交系选育过程中应注重对中大穗类型的选择,同时要求具有较高的出籽率和适当的株高和穗位高.为了进一步挖掘玉米自交系的产量潜力,应广泛采用高密度选系手段,通过创造适当的逆境以筛选无秃尖的自交系.  相似文献   

20.
几个糯玉米自交系主要性状的配合力及遗传参数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利用不同来源的5个糯玉米自交系,用Griffing完全双列杂交方法(4),研究其株高、茎粗、穗位高、穗长、秃尖度、穗粒重、穗行数等10个农艺性状的一般配合力(GCA)、特殊配合力(SCA)和遗传参数。结果表明,除穗长、穗行数的SCA外,其余各性状的GCA和SCA均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穗长、穗行数主要受加性基因控制,其余8个性状同时存在加性基因效应和非加性基因效应,且以加性基因效应为主;在糯玉米的育种中,GCA高的自交系不一定能组配出SCA高的杂交组合,但高SCA的杂交组合中一定有GCA高的亲本。试验材料中,GCA高的自交系为N9603,N9605,N9606,SCA高的杂交组合为N9605×N9604,N9608×N9606,N9608×N960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