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探讨了目前我国北太平洋远洋鱿钓渔业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下,面临产业基础薄弱、资源波动较大、高素质职务船员与主要劳动资源缺乏等问题.同时提出相关发展对策,即建立产学研合作的业务化应用鱿鱼渔场渔情信息服务系统;改进鱿钓渔具渔法,提高渔获效率;积极探索后备渔场和新兴渔场,实现鱿钓作业全年性生产;加强政策引导和扶持,以提高企业生产能力为重点,建立海洋捕捞、后勤补给、加工利用、市场开拓一体化的产业体系;加强人才培养与引进、职业技能培训,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捕捞专业队伍和一支高水平的远洋渔业管理队伍,适应国际远洋鱿钓渔业发展的需要,从而实现我国北太平洋鱿钓渔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新时代背景下我国远洋鱿钓渔业可持续发展的有关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远洋渔业起步于1989年,经过30余年的发展,中国现已成为世界远洋鱿钓渔业的主要生产国、市场国和消费国,远洋鱿钓渔业整体技术水平进入世界先进行列,产业进入到转型升级、高质量可持续发展阶段。然而,目前我国远洋鱿钓渔业存在着产业模式单一、自然资源渔场年间变化显著、综合国际竞争力不强等问题。为积极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努力践行"海洋命运共同体"理念,在新时代背景下促进公海鱿鱼资源的科学养护和长期可持续利用,实现我国远洋鱿钓渔业的可持续发展,作者结合我国和世界远洋渔业的发展现状、发展趋势,提出了4个方面的建议和对策:(1)积极开发有潜力的新资源和新渔场;开展国际合作,建立起全球公海鱿鱼资源渔场监测体系,提升对公海鱿鱼资源的认知能力。(2)围绕找鱼、捕鱼、保鲜、加工、销售等全产业链的薄弱环节,开发新技术和新装备,提升对公海鱿鱼资源的开发能力。(3)在公海实行自主休渔,实行精细化的VMS监控,派遣国际观察员,提高科学管理水平,增强我国参与公海鱿钓渔业的国际治理能力。(4)实行鱿鱼原产地管理制度,编制与发布全球鱿鱼产业白皮书和中国远洋鱿鱼指数,推动成立国际公海鱿鱼民间组织,增强我国远洋鱿钓渔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相似文献   

3.
秘鲁外海茎柔鱼资源及渔业开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茎柔鱼广泛分布于中部太平洋的以东水域,是世界重要的经济头足类之一。随着我国对北太平洋柔鱼和西南大西洋滑柔鱼的成功开发,茎柔鱼又成为我国远洋鱿钓渔业一个新的开发对象,是北太平洋和西南大西洋鱿鱼渔业的有利补充,特别是秘鲁外海茎柔鱼资源,应作为发展我国远洋鱿钓渔业的重要目标。  相似文献   

4.
我国光诱鱿钓渔业一些技术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新军 《海洋渔业》1996,18(2):82-86
光诱鱿钓渔业是利用鱿鱼强烈趋光的生物学特性,使用灯光诱集鱿鱼,采用各种颜色和大小的拟饵钓钓捕鱿鱼的一种渔业方式。它具有节约能源、减低成本等优点。日本海太平洋褶柔鱼(Todarodes pacificus)和西北太平洋柔鱼(Ommastrephes bartrami)渔场是世界上生产头足类的两个重要渔区,目前它们的主要作业方式为光诱钓捕作业。1989年开始,我国逐步发展了远洋光诱鱿钓渔业,先后  相似文献   

5.
为切实履行《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中日渔业协定》,根据农业部渔业局、中国渔政指挥中心关于加强我国北太平洋鱿鱼钓渔业的管理、及时掌握北太平洋鱿鱼钓生产情况,整顿北太平洋渔场作业秩序的指示精神,东海区渔政渔港监督管理局派遣了中国渔政202船于11月2日至22日赴北太鱿钓渔场执行渔政巡航管理任务。此行目的就是指导我国渔船遵守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和中日、中韩渔业协定,观察记录我国渔船的活动和生产情况,取缔各类违法作业。此次远距离跨洋区巡  相似文献   

6.
前言 随着中日、中韩渔业协定的生效,作为我国一些海洋渔业企业的支柱产业,北太平洋光诱鱿鱼钓生产区域将越来越受到限制,因此,如何延长北太平洋8154型光诱鱿鱼钓船只的使用时间,提高鱿钓船使用效率,是我们渔业工作者亟待解决的问题。光诱河豚鱼钓的研究与开发,填补了我国北太平洋鱿钓作业船的生产间隙,解决了鱿钓结束后闲置船只的出路,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7.
几种日产鱿鱼钓机剖析及我国鱿鱼钓机的发展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点明了我国远洋鱿钓渔业迅速发展的喜人形势,并结合笔者多年来参与鱿钓科研积累的经验和认识,对几种日产鱿鱼钓机进行比较、分析和评说,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我国鱿鱼钓机的发展方向,对期对推动我国远洋鱿钓渔业的进一步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中国鱿鱼钓机装备研究现状及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鱿鱼钓机是远洋鱿钓渔业的重要生产工具。目前鱿鱼钓机装备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是机钓产量低。本文介绍了我国鱿鱼钓机装备的研究现状,对钓机运转速度、作业水深控制、抖动模式设置及结构设计等方面的研究趋势进行了探讨。最后,提出了我国鱿鱼钓机发展对策,研究指出需重点解决钓机结构优化设计、控制系统性能优化、运行参数优化等问题,为远洋鱿钓渔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北太平洋鱿钓生产及资源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辉  王滨  李华 《水产科学》2001,20(6):39-41
北太平洋鱿钓渔业经过多年发展目前已进入相对稳定的阶段,但中日政府签署渔业协定的生效对鱿钓生产影响很大.作者根据辽渔2000年生产情况对鱿钓生产形势作简单分析,并阐述一些渔场及资源利用等问题,以期对北太平洋鱿钓生产起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0.
随着中日、中韩渔业协定逐渐生效,作为我国渔业支柱产业的光诱鱿鱼钓生产区域将越来越受到限制,因此,如何延长光诱鱿鱼钓船只的使用时间,提高鱿钓船使用效率,是我们渔业工作者亟待解决的问题。光诱河豚鱼钓的研究与开发,填补了我国北太平洋鱿钓作业船的生产间隙,解决了鱿钓结束后闲置船只的出路。本文对其渔具材料、装配方法、饵料制作、作业方法、存在的问题及建议等方面进行分析讨论,以期达到增产节资,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目的。一、渔具材料河豚鱼钓船是由鱿鱼钓船卸去鱿钓机后改装而成的,其配置渔具主要有:翻摇式钓机、固定式钓机、钓机…  相似文献   

11.
国外鱿鱼钓机的开发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鱿鱼钓机是远洋鱿钓渔业中降低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实现渔业现代化的重要生产工具。本文概述了鱿鱼钓机系统发展历程中的3种主要类型:机械控制型、基本电控型和电脑控制型。分析了国外鱿鱼钓机装备的研究与应用情况,对几种主流鱿鱼钓机型式的性能水平进行了对比。针对国内鱿钓渔业中机钓产量低的现状,提出鱿鱼钓机的研究方向主要为降低脱钩率和优化抖动模式。本文可以为研制优质高效的国产化鱿鱼钓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渔业动态     
2001年韩国鱿钓船在福克兰渔场的生产开局不佳 据韩国鱿钓渔业界称,2001年有57艘韩国远洋鱿钓船,自2月15日开始进入福克兰岛专属经济区作业以来生产不好,虽然现下以进入捕鱿渔期,但仍未见鱿鱼的渔场形成,所以现下在福克兰岛经济区内作业的韩国鱿鱼钓船的单船日均产量不到2t,渔况不佳,因此,大部分的韩  相似文献   

13.
日本海洋渔业的抛弃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吝 《渔业现代化》1999,26(1):36-39
1 海洋捕捞渔业类型出于立法和统计目的.日本海洋渔业分为三类:远洋渔业、近海渔业和沿岸渔业。这是基于渔场、渔具渔法、主捕对象和渔船尺寸综合分类的。远洋渔业由远洋拖网、东海拖网、在中太平洋和印度洋鲣和金枪鱼大中型围网、北太平洋延绳钓和刺网、远洋金枪鱼延绳钓、远洋鲣竿钓和远洋鱿鱼钓组成。近海渔业包括中型渔船作业、典型的例子是近海拖网、大中型围网(除捕捞金枪鱼外)近海金枪鱼延绳的和近海鲣竿钓。沿岸渔业由10GT以下渔船作业的定置网渔业和地拉网渔业组成。在这类渔业的每一个部门内、根据当地需要.捕捞全日本…  相似文献   

14.
信息集粹     
●今年北太平洋鱿鱼钓纳入远洋渔业管理 为保证北太平洋鱿鱼钓渔业健康有序发展,保障远洋渔业企业和渔民的合法权益,农业部决定,自2004年1月1日起,将北太平洋鱿鱼钓渔业纳入远洋渔业管理。届时,所有赴北太平洋(包括北太平洋和日本海公海及日本、韩国专属经济区)海域从事鱿鱼钓生产的渔船(含捕捞生产船和  相似文献   

15.
(本刊讯 赵丽玲报道)我国北太平洋鱿鱼钓渔业1989年从日本海开始,逐步发展到北太平洋公海。由于从事北太平洋鱿鱼钓作业的渔船多是原在我东海外海作业的群众渔船,渔船质量和船员条件不高,以及历史、经济、管理等因素,北太平洋鱿鱼钓渔业一直按外海渔业管理。但是,近年来国际国内渔业管理形势、北太平洋鱿鱼钓渔船数量、作业海域等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出现了未经批准无证生产、非法从事流网作业、渔船和渔船出(入)境没有审查、渔获物进关没有办理海关和检疫手续等问题,渔船和生产安全也存在很大隐患,原有的管理方式已经不能适应管理和发展的需…  相似文献   

16.
灯诱鱿鱼钓船水下灯助诱作业试验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晓辉 《海洋渔业》1998,20(3):122-125
<正> 水下灯用于鱿钓船的助诱作业方式,近几年在日本、韩国以及我国的台湾省等鱿钓行业的众多单位,已从试验和试用发展到技术推广。在国内,从1996年西北太平洋鱿钓汛期开始,中水太平洋渔业公司各船以及天津渔业公司的个别船等先后安装了水下灯。通过初步试验和试用,证明了水下灯用于白天的诱钓和夜间的助诱都能取得一定的效果。为加深我国鱿钓行业人士对水下灯的认识,引导国内各大海洋渔业公司对水下灯的应用和技术推广,本文将我国鱿钓船在新西兰浅水渔场和西北太平洋深水渔场两种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西北太平洋秋刀鱼渔业探析   总被引:22,自引:2,他引:22  
由于近海渔业资源的衰退和恶化,我国海洋渔业面临严峻的挑战。1985年我国远洋渔业开始起步,1989年发展了远洋鱿钓渔业,1993年首次进入西北太平洋从事柔鱼钓生产,经过艰难的创业和发展,到2002年我国远洋鱿钓船已发展到480多艘,成为我国渔业生产的支柱产业之一。但是,近几年来北太平洋总产量徘徊在9万t左右,另外,我国有80多条专业鱿钓船在西南大西洋作业,7~10月无生产。因此,尽快找到新的捕捞对象,提高经济效益,是当前发展远洋渔业的迫切任务。而栖息在亚洲和美洲沿岸太平洋热带和温带水域中的秋刀鱼,则以其具有一定的资源量、简单易行的捕捞方式以及广阔的销售前景,成为远洋鱿钓船队今后可供选择的捕捞对象之一。  相似文献   

18.
<正> 近年来,鱿鱼已成为我国渔业生产的重要对象,在远洋渔业生产中居重要地位。西北太平洋是世界重要鱿鱼渔场之一,也是我国鱿鱼产量的主要来源。然西北太平洋是范围十分广阔的渔场,从日本近海直至160°E,从40°N至44°N的广阔洋面都可发现柔鱼的踪迹,皆可形成渔场。航速为11节的捕鱼船,航行两昼夜,才能到达渔场。因此,西北太平洋光诱鱿钓中心渔场的寻找和发现对提高鱿钓产量是十分重要的。本文就如何寻找其中心渔场谈一点个人的看法。 1.通过接收各种水温图确定渔场的大体  相似文献   

19.
陈思行 《海洋渔业》1985,7(1):41-41
美国海洋大气局调查船“Townsend Cromwell号”结束了期53天在北太平洋中部的渔业调查,于1983年9月25日返回檀香山。调查目的在于评估夏威夷群岛西北部和北太平洋之间的鱿鱼渔场资源状况,使用了自动鱿鱼滚钩钓机、表层刺网和中层拖网。  相似文献   

20.
《中国水产》2010,(11):65-65
5月13日至9月1日,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渔业遥感信息实验室唐峰华在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课题“大洋渔场渔情信鼠应用技术系统开发”项目支持下,顺利完成了北太平洋柔渔场资源与环境调查任务,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现场实测资料和历史鱿钓产量数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