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品种来源 南豆4号系南充市农科所历经多年系统选育而成.2000年通过四川省大豆新品种区域试验,2001年通过四川省大豆新品种生产试验,2002年通过四川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2.
大豆是庆安县的主要栽培作物之一,年播种面积在80万亩左右,占总耕面积的三分之一.由于栽培面积较大和农民对品种认识不足等原因,在栽培品种的选用上常出现杂的问题.全县大豆栽培品种达到60多个,即有品种审定部门审定的品种,也有未经审定的品系,黑农系列品种、垦丰系列品种、北安系列品种栽培多一些,但主栽品种并不明确.  相似文献   

3.
王运刚 《北京农业》2003,(10):30-30
通农14号大豆,是吉林省通化市农科院育成的小粒型高蛋白大豆品种,2001年3月通过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目前在吉林和辽宁省部分地区已大面积推广,加速小粒型高蛋白大豆出口基地的建设步伐.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分析改革开放四十年以来广西大豆育种进展,并结合广西大豆生产需求和自身优势,对今后广西大豆育种提出相关建议,为广西大豆产业发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根据公开发表文献资料及育种单位提供的内部材料,从遗传育种研发体系、新品种选育及推广、优异种质鉴评与育种亲本创制、育种方法与技术创新等方面,对改革开放开始—"八五"(S6.5-8.5)、"九五"—"十五"(S9.5-10.5)、"十一五"(S11.5)和"十二五"至今(S12.5-)4个时期的广西大豆育种进展进行总结分析,并提出今后广西大豆育种研究方向和侧重点.[结果]广西大豆育种项目、经费及其来源均迅速增加,其中项目由S6.5-8.5时期的2个增加至S12.5-的23个,经费由S6.5-8.5时期的5万元增加至S12.5-时期的1260万元,S11.5时期起建成5个大豆育种平台.至今,正式通过审定命名的大豆品种共39个,其中春大豆28个,夏大豆11个;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和广西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双审定品种3个,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品种5个,广西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品种31个;S6.5-8.5、S9.5-10.5、S11.5和S12.5-时期分别有4、10、12和13个品种通过审定;37个通过有性杂交选育而成,2个通过系统选育而成;高蛋白品种15个,高油品种2个,双高品种4个,菜用品种1个、高异黄酮品种2个、高抗镉金属品种2个.39个大豆品种共追溯到40个祖先亲本,平均每个育成品种有1.03个,高于全国平均水平(0.52个),且祖先亲本中,有11个是广西本地种质,占27.5%;有22个是我国其他省(区)种质,占55.0%;有7个是国外种质,占17.5%.春大豆育种骨干亲本9个,夏大豆育种骨干亲本6个.优良大豆新品种的育成及大面积推广,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7项.广西大豆高产育种主要利用育成品种(祖先亲本含丰产性好的种质材料)或丰产性好的国外引种作为直接亲本.广西大豆种质资源丰富,至今收集保存有6000余份,但利用率低(地方种质资源利用率不足2%,野生大豆种质利用率为0).[建议]加大科研投入,丰富育种手段,加快大豆种质资源的挖掘、创新及利用,尤其是野生大豆种质资源的驯化和利用;在保持广西大豆高蛋白优势的同时,加强选育高产、优质、抗逆、耐荫、适宜机械化的绿色大豆新品种,尤其是夏大豆品种;加快特色专用型大豆新品种选育.  相似文献   

5.
0 引言 伊犁州具有发展大豆生产的优势和潜力,已成为自治区大豆生产的重要基地.目前,大豆推广品种主要有新大豆1号、新大豆2号、王中王等,常年种植面积50万(667m2)左右.由于种植年限长,品种发生不同程度的退化,产量低,平均产量196.6 kg/667m2.因此,伊犁州农科所1999年从大豆品种黑农33中选出的突变株系,经过参加自治区区域化试验,通过多点鉴定试验,表现出高产、优质、早熟的特性.2009年3月通过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品种审定委员会的审定命名.命名为新大豆10号,审定编号:"新审豆2009-26号".  相似文献   

6.
优质鲜食夏大豆新品种“通豆5号”选育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豆5号"系江苏沿江地区农科所以优良地方品种海门粗白豆为母本,大粒、优质、高产、多抗种质海系13为父本经杂交选育而成的鲜食夏大豆新品种.该品种有限结荚习性,播种至采收青荚105 d左右,大荚大粒,产量高、品质优、综合性状优良,适宜江苏及长江中下游地区作鲜食夏大豆种植.该品种2007年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成为江苏省首批通过审定的鲜食夏大豆新品种.  相似文献   

7.
新大豆1号是新疆农垦科学院作物所选育的一个新中熟品种,经过四年新疆自治区区域试验和生产示范,表现较好.1999年1月,新疆自治区品种审定委员会正式定名为新大豆1号,也是新疆自育审定的第一个大豆品种.该品种种源来自吉林省农科院,是公交83289与吉林33的杂交后代.  相似文献   

8.
"东农51号"是东北农业大学大豆研究所选育的高异黄酮含量大豆新品种,2007年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9.
黑农50大豆品种是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大豆研究所选育而成的优质高产大豆新品种,于2007年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2007001)。  相似文献   

10.
序号品种名称审定时间审定部门育成单位1家蚕品种华夏二号2002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蚕业所2桑树品种大10 2004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蚕业所3大豆品种粤引大豆1号2001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生物所蚕业/生物所“十五”通过审定的品种  相似文献   

11.
丰豆一号是采用杂交和辐射相结合的方法选育而成的大豆新品种.增产效果比较明显,农艺性状较好,经1988年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命名推广. 一、选育经过辽宁东部地区大豆播种面积虽然不大,但亩产高于省内平均水平.选育适宜这一地区的高产品种,对于提高我省大豆总产有重要作  相似文献   

12.
搜索2001年以来陕西省和甘肃省审定大豆品种主要性状信息,解析两省审定大豆品种主要性状的演变情况,以期为今后西北地区大豆生产和育种策略提供数据支撑和理论依据。本研究通过搜集整理2001年以来20个陕西省审定大豆品种和35个甘肃省审定大豆品种的信息,对其产量、主要性状变化、相关性和主成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随年份更替,两省审定大豆品种株高均有上升趋势,有效分枝数、百粒重、蛋白质与脂肪之和均呈下降趋势。陕西省审定大豆品种在产量和粗蛋白含量高于甘肃省审定品种,分别高11.97 kg/667 m2、3.26%;生育期、株高、有效分枝数、单株有效荚数、百粒重和粗脂肪含量均低于甘肃省审定品种,分别低22.63d、3.11cm、0.26个、0.28个、1.03g和1.47%。相关性分析揭示,产量和生育期、株型性状间具有一定关联性,其余各性状间的协同作用或抑制作用共同构成了品种的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主成分分析筛选出了陕西省和甘肃省审定大豆品种相关性状对总体方差分别累计贡献率达70.674%、72.815的3个主成分,其中株高、粗脂肪含量等是造成这些品种间差异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3.
为给湖南省大豆生产发展提供稳定的市场,湖南省作物研究所开展了以高产优质为目标的新品种选育工作,并育成了湘春2704大豆新品种,该品种于2019年通过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以下是湘春2704大豆品种特性及栽培技术的介绍. 一、品种特性 1.植株性状湘春2704为有限结荚习性,株型收敛,成熟荚黄色,丰产稳产性和抗...  相似文献   

14.
优质鲜食夏大豆新品种通豆5号的选育与栽培技术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通豆5号系江苏沿江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以优良地方品种海门粗白豆为母本,大粒、优质、高产、多抗种质海系13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鲜食夏大豆新品种,2005~2006年参加江苏省鲜食夏大豆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2007年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成为江苏省首批通过审定的江苏省鲜食夏大豆新品种.该品种有限结荚习性,播种至采收青荚107d左右,大荚大粒,产量高、品质优、综合性状优良,适宜江苏及长江中下游地区作鲜食夏大豆种植.  相似文献   

15.
《北京农业》2011,(35):52
<正>中科院东北地理所培育的大豆新品种"东生6号"日前正式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成为黑龙江省2011年唯一通过国家审定的大豆新品种。专家指出,该大豆品种参加北方春大豆中早熟品种区域试验,两年平均667米2产197千克,比对  相似文献   

16.
该文阐述了大豆品种区域试验中应注意的技术问题和审定标准,大豆区域试验技术要点分别为试验地的选择、播种前的室内准备、区试田播前准备、适期播种,严把播种环节、试验田间管理及调查记载、收获和取样及室内考种和总结。并介绍了辽宁大豆区域试验普通型品种和优质性品种的审定标注。为大豆品种的审定提供准确、科学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该文阐述了大豆品种区域试验中应注意的技术问题和审定标准,大豆区域试验技术要点分别为试验地的选择、播种前的室内准备、区试田播前准备、适期播种,严把播种环节、试验田间管理及调查记载、收获和取样及室内考种和总结。并介绍了辽宁大豆区域试验普通型品种和优质性品种的审定标注。为大豆品种的审定提供准确、科学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晋大53号大豆新品种是山西农业大学大豆研究室于1987年以晋豆371为母本、晋豆17号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采用系谱法选育而成的.该品种的突出特点是高产、抗旱性强、抗SMV、综合性状优良,2001年由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  相似文献   

19.
抗孢囊线虫高产大豆新品种——齐茶豆2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齐茶豆2号是山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选育的优良抗孢囊线虫大豆新品种,在山东省大豆新品种区域试验中表现多抗、高产、综合性状良好,2002年4月通过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20.
大豆新品种"吉农48"是吉林农业大学以"吉农15"为母本,以"吉农18"为父本,通过有性杂交,采用系谱法选育而成。2015—2016年参加国家北方春大豆中晚熟组品种区域试验,2年平均产量3 621. 0 kg/hm~2,比对照"吉育72"平均增产2. 1%; 2016年参加国家北方春大豆中晚熟组品种生产试验,平均产量3 454. 5 kg/hm~2,比对照"吉育72"增产8. 3%; 2015—2016 2年平均子粒粗蛋白含量36. 74%,粗脂肪含量22. 92%,高抗大豆花叶病毒,抗大豆灰斑病、抗大豆褐斑病、抗大豆霜霉病、抗大豆细菌性斑点病,生育期124 d。于2017年6月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的审定(审定号:国审豆20170014)。该品种适宜在吉林中南部、辽东东部山区、甘肃中部、宁夏中北部地区春播种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