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2 毫秒
1.
林秀华 《畜禽业》2006,(5):23-24
1 成年兔消化道酸度调控与的生理功能 1.1 成年兔消化道酸度与调控 兔胃壁细胞分泌的盐酸,一部份与粘液中有机物结合,称结合盐酸;另一部份呈游离状态,称游离盐酸。两者之和称总盐酸。  相似文献   

2.
家兔消化系统解剖生理学特点与消化道疾病的防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家兔消化道酸度与调控1.1仔兔消化道酸度发育初生仔兔胃底腺不发达,只分泌少量盐酸,并与粘液中的有机物结合。一般15日龄开始出现少量游离盐酸,20日龄胃内pH值2.5~4.0,30日龄1.4~3.5,40日龄1.4~2.0。15日龄前盲肠内微生物较少,圆小囊和蚓突分泌物pH值呈中性。15日龄开始采食,盲肠微生物大量增殖,对纤维素发酵,产生大量挥发性脂肪酸,盲肠pH值下降,圆小囊和蚓突分泌物pH值上升。30日龄前,盲肠pH值为7,40日龄后波动在6.8~7.2之间。1.2成年家兔消化道酸度与调控成年家兔每小时分泌pH为8.5的唾液1~2ml,吞咽到胃,使喷门区保持较高pH值,因…  相似文献   

3.
本病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以出血性败血症为特征的一种急性接触性传染病.可经消化道和呼吸道感染,也可通过吸血昆虫或创伤而感染本病.患兔和隐性感染兔为主要传染源,各种年龄和不同品系兔均易感,发病率一般为20%~70%,致死率很高.  相似文献   

4.
<正>牛水疱性口炎是由水疱性口炎病毒引起牛、马和猪感染的一种传染病,它可侵害多种动物。自然情况下,牛、马、猪等家畜较易感,绵羊、山羊、犬、兔等家畜易感性差。成年牛易感性高,1岁以下的犊牛易感性较低。病畜为主要传染源,主要通过损伤的皮肤、黏膜和消化道而感染,唾液和水疱液是重要的传染物。一些吸血昆虫也可成为  相似文献   

5.
<正>兔球虫病是家兔最常见且危害严重的一种原虫病,2007年6月,我镇一养兔专业户饲养的513只断奶后至3月龄左右的幼兔陆续发病,半个月内死亡68只,幼兔死亡迅速,有的未见任何前期征兆就突然死亡,但成年兔却基本无事。该专业户先后用恩诺  相似文献   

6.
《畜禽业》2019,(4)
近年来,四川兔业发展迅速,已成为四川畜牧业的重要组成部份,其发展也呈现出了新的特点。在对2018年四川兔业的特点、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2019年四川兔业的发展趋势进行探讨,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畜禽业》2013,(11)
<正>仔猪梭菌性肠炎又称仔猪传染性坏死性肠炎,俗称仔猪红痢疾,是由魏氏梭菌所引起的高度致死性肠毒血病。该病严重影响养猪业的发展,造成的经济损失严重。1发病原因1.1环境中存在病原微生物主要是初生1周龄内的仔猪,特别是易感仔猪吮吸被病原微生物污染了的母猪乳头时,病原微生物便进入了仔猪的消化道,由于仔猪消化道未发育完善,胃腺分泌胃酸的机能很低,缺乏游离盐酸,难以抑制病原微生物的繁殖,使部分乳汁分解为有害物质,再加上细菌毒素刺激肠道黏膜,引起肠道卡他性炎症,肠道内容物发酵与腐  相似文献   

8.
猪维生素E缺乏症的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维生素E缺乏症是猪体内生育酚缺乏或不足所引起的一种营养代谢疾病,临床特征主要表现为成年种猪繁殖障碍,仔猪营养不良,各组织器官的生长发育受阻.该病常常与硒缺乏症并发,也称硒-维生素E缺乏综合症.  相似文献   

9.
从出生到断奶的小兔称仔兔.其特点为:生长发育快、机体发育尚未完善、对外界的抵抗力和适应性均较差;因此,仔兔阶段较其它阶段更易发生发病死亡.所以,减少仔兔死亡、提高其成活率就成为提高养兔经济效益的重要环节,而且也是农民关心的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10.
曾群辉  杨太强 《畜禽业》2004,(10):26-27
成年藏鸡结核病是由禽结核分枝杆菌所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病。本病主要危害鸡和火鸡,以成年鸡和老龄鸡多发,其他家禽和多种野禽也可感染。本病主要经消化道感染,但饲养管理不当与本病的传播也有密切的关系,禽舍通风不良,拥挤,潮湿,阳光不足也易引发本病。其病理特征是在多种组织  相似文献   

11.
采用石蜡连续切片和H-E染色技术,对15日龄~2龄及成年中国鲎(Tachypleus tridentatus)的消化道进行组织学观察.结果显示,15日龄,消化道组织结构尚未出现明显分化,为一管道状结构,此时黏膜上皮清晰可见,且出现黏膜皱褶;26日龄,食道和胃的黏膜上皮边缘层均出现深色条带,肌纤维增多;30日龄,中肠和直...  相似文献   

12.
本地目前对肉兔危害最严重的疫病主要有:兔病毒性出血症、巴氏杆菌病、波氏杆菌病、大肠杆菌病、魏氏梭菌病、葡萄球菌病、球虫病、疥癣病等,综合症有腹泻病、传染性鼻炎.下面对肉兔主要疫病发病特点及防治措施进行论述. 1.兔病毒性出血症(兔瘟) 1.1.发病特点 本病是由兔出血症病毒引起的烈性传染病.自1984年在江苏省首次暴发以来,已成为对家兔威胁最大的传染病.本病一年四季均能发病,以冬、春季多发,主要危害青年兔和成年兔,过去3月龄以下和未断奶的幼兔一般不发病,目前2月龄内的幼兔发病逐年增多.最急性病例突然出现抽搐、惨叫,随即倒地死亡.有时鼻孔流出带血泡沫或流出鲜血,个别怀孕母兔阴户流血发生流产.急性病例精神萎顿,食欲减少,口渴,体温升高到41℃以上,而后下降.  相似文献   

13.
以透射电镜与组织学方法研究 4 5日龄皱纹盘鲍 (Haliotisdiscushannai,壳长 2 .3 0~ 2 .4 0mm ,壳宽1.80~ 2 .10mm)的消化道。结果表明 :①食道分为前、中、后 3段 ;中段分为食物通道和食道侧囊 ,食道侧囊的分泌细胞含大量的囊泡和分泌颗粒 ,呈强的蛋白酶和非特异性酯酶活性 ;食道前段、食物通道及食道后段粘膜上皮由纤毛细胞和粘液细胞组成。②嗉囔粘膜上皮只有 1种细胞 ,细胞游离缘具有长达 4 .0 μm的密集微绒毛。③胃粘膜上皮由纤毛细胞和微绒毛细胞组成。④肠和直肠粘膜上皮由 5种细胞组成 ,即纤毛细胞、微绒毛细胞、分泌细胞、颗粒状腺细胞和粘液细胞 ,分泌细胞基部有少量的分泌颗粒。⑤存在于消化道各部位的微绒毛细胞游离缘均具密集的微绒毛 ,游离端质膜呈碱性磷酸酶活性 ;食道和肠的粘液细胞分泌粘多糖 ;食道、胃和肠的纤毛细胞游离缘具纤毛。  相似文献   

14.
晏家友 《畜禽业》2009,(11):20-21
在断奶仔猪饲粮中添加酸化剂,可以增加仔猪胃肠道内酸度水平,维持仔猪消化道健康,并促进仔猪生长。主要综述酸化剂在断奶仔猪上的可能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15.
<正>氨基酸彼此以酰胺键相连而形成的化合物称为肽,一般将含有2~10个氨基酸残基的肽称为寡肽。现代蛋白消化吸收理论提出,蛋白质在消化道中最终的消化产物中一部分是寡肽而并不全是游离氨基酸,一些寡肽也能够完整地被吸收进入血液循环,它们在蛋白质营养中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一、寡肽吸收机制及特点寡肽的吸收存在着独立的转运机制,其机制与游离氨基酸完全不同。游离氨基酸吸收主要依靠钠泵主动转运过  相似文献   

16.
甜菜碱促进淡水白鲳生长的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陆清儿 《水产学报》2003,27(6):564-569
以淡水白鲳为试验对象,研究并探讨了盐酸甜菜碱促进淡水白鲳生长的机制。试验结果表明,盐酸甜菜碱能促进淡水白鲳生长,降低饲料系数,提高饲料利用率;在生理上,能提高血清中T3、胰岛素及血清白蛋白的含量,极显著降低血清中尿素氮的含量;组织切片图显示:甜菜碱可使小肠绒毛和微绒毛高度、密度及分布均匀度明显提高,对肝细胞超微结构无不良影响。试验结果提示:甜菜碱使L和胰岛素分泌增加,通过神经-内分泌水平调控机体代谢活动,实现其促进生长等功能,还使消化道形态产生有益的变化。  相似文献   

17.
2002年6月,山东省苍山县某獭兔场发生一种以呼吸困难、精神沉郁和慢性死亡为主要症状的传染病,发病率较高,但死亡率并不高。经综合诊断,确诊为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病。现报道如下:1发病情况该兔场共饲养各种獭兔2000多只,于2002年6月6日从外地新购进种兔60多只,随后不久兔群中即有少数兔只发生一种以呼吸困难为主要特征的呼吸道疾病。经用青霉素、链霉素等药物治疗效果不明显,病情渐重,发病数逐渐增加,先从引进种兔开始,然后蔓延到其它獭兔,高峰时成年母兔发病率达44%,死亡率15%;仔兔与青年兔多为急性…  相似文献   

18.
《畜禽业》2014,(8)
<正>2014年3月,该镇东屯村一养兔大户的兔群爆发了一起以急剧腹泻、拉水样或血样粪便、死亡速度特别快的疾病。经综合判断分析,确诊为兔魏氏梭菌病,现将诊治情况报告如下。兔梭菌性肠炎,又称兔魏氏梭菌病,是由A型魏氏梭菌及其毒素引起的一种以消化道症状为主的全身性疾病。临床上以急剧腹泻、排出多量水样或血样粪便、脱水死亡、盲肠黏膜出血斑和胃黏膜出血、溃疡为主要特征。1病原学本病的病原为A型魏氏梭菌。  相似文献   

19.
杨秀江 《畜禽业》2002,(5):45-45
兔螨病主要是由兔疥螨和兔耳螨两种病原引起的一种慢性侵袭性皮肤寄生虫病,主要通过健康兔与病兔在舍内,运动场等地相互接触,病原螨从病兔身上直接爬到健康兔身上而造成感染.另外,常常通过带病原的兔笼,饲槽,管理工具,工作人员的衣服和手传播.  相似文献   

20.
渔业生物学     
011749在体微量注射法研究日本牙虾消化道官能度的个体发生:pH和游离氨基酸的同化作用=Ont吧eny of digestive traet fune-tionality in Japanese floundex,Paralicht无〕150-11、ceus studied by in vivo mieroinjeetion:PHand。ssimilation of free amino aeids[刊,英]/R。nnestadl,PertzR,TanakaM//Fish Physiol.Biochem.一2000,22(3)一225一235 在不同发育阶段用在体管饲法注射水溶性食物研究日本牙坪仔鱼消化道官能的个体发生。在试验阶段,存活率平均93%。注射的溶液几乎在注射后10 min内完全从预定的胃部或胃输送到中肠。有时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