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福建省主要名优乌龙茶的品质特征与加工工艺(1)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 武夷岩茶武夷岩茶 ,产于得天独厚 ,风景秀丽的武夷山。主要分为武夷水仙、武夷肉桂和武夷奇种三大品类。并有历史以来从奇种优良茶树中选择单独采制的“大红袍”、“铁罗汉”、“白鸡冠”、“水金龟”等四大名丛及品类繁多、品质各异的其他各种名丛。此外 ,还有从外地引进的各种无性系良种所制成的“品种茶”。武夷岩茶外形条索壮结、匀整 ,色泽绿褐鲜润 ,叶面呈现蛙皮状小白点 ,素有“宝色”之称。汤色呈深橙黄 ,清澈艳丽 ,叶底软亮 ,叶缘朱红 ,叶中央淡绿带黄 ,呈“绿叶红镶边”之态。岩茶首重“岩韵” ,其香气馥郁 ,具幽兰之雅 ,“锐…  相似文献   

2.
武夷山,为福建省第一名山。是人们向往的旅游胜地,还以盛产岩茶闻名于世。山中沿峰近岩,修筑梯园,培植茶树,岩岩有茶,非岩不茶,这是武夷茶区的特色,也是武夷岩茶的由来。岩茶气味奇异,色香味别有风韵,素为中外人民所喜爱。武夷岩茶中肉桂品质特优,近年来,得到很大重视,大量繁殖扩种面积。本文仅读  相似文献   

3.
武夷岩茶品质与生态环境初步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岩韵是武夷岩茶独特品质的重要标志之一,它的形成与鲜叶含有丰量的锰和钾,低量的钙和适量的氮、磷和铝等元素组合有关。而这种元素组合是在栽培过程中不但因单一的某生态环境因素或土壤中单一的某元素的作用,更重要的是由于各环境因素间以及土壤生态系统内部结构的相互协调的综合作用的结果。不同的生态环境适应于不同品质的茶,因此构成岩坑谷——正岩茶——茶坛土;岩丘——中岩茶——岩丘红、黄土;低山——半岩茶——低山红土和溪河阶滩——洲茶——冲积土等四种生态系统类型。  相似文献   

4.
乌龙茶不同做青方法对品质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十年来我省乌龙茶生产发展迅速,以粤东为中心,不断向其他茶区幅射,现全省乌龙茶面积有20多万亩,品种为岭头单枞、凤凰单枞、黄旦等,又以岭头单枞茶园面积最大。凤凰单枞、岭头单枞两品类为广东乌龙茶中最优异的茶。众所周知,高档名优乌龙茶的制作,要有适宜的茶树良种为品质基础,配以科学的采制工艺技术,才能充分发挥其品种茶突出的特色,两者紧密相依赖,缺一不可。在九十年代以前我省对乌龙茶加工技术深入、系统的研究较少,在生产上的加工技术,以传统经验、传统技术为主,对新茶种的制作技术,欠缺系统、深入的研究。目前全…  相似文献   

5.
乌龙茶是福建省的特产。其采制特点,能以叶梢伸长较完整(已形成对夹叶)的标准原料,通过初制加工,制成香高味醇的优良成品。尤其是闽北乌龙茶的武夷岩茶。具有岩骨花香之胜,闽南乌龙茶中的安溪铁观音,清香幽长有特殊的“音韵”,早已驰名国内外。  相似文献   

6.
由于大采荒山野茶运动的开展,我县群众在景色秀丽的灵通岩发现了灵通正岩茶树,面积共达一百余亩。初步检查,有白牡丹、水仙和大叶乌龙等品种,茶叶品质不次于武夷岩茶和安溪铁观音。茶师鉴定它的最大特点是具有天然的持久浓厚的桂花清香味,泡水比—  相似文献   

7.
福建乌龙茶种质资源极为丰富。通过收集种植分布于闽北、闽东和闽南20个适制乌龙茶品种(名枞),并调查其幼苗次年春梢生育状况,结果表明1芽1叶初展期和驻芽形成期以金锁匙最早、黄棪其次,奇丹最迟;乌龙茶品种(名枞)萌芽期主要集中于3月中下旬,多数品种从茶芽萌长至驻芽形成历时9~15d。金锁匙新梢长势最旺,其次是梅占、金凤凰、黄棪,而佛手、奇丹、水仙的新生芽叶相对较少;各品种(名枞)持嫩性较弱与乌龙茶鲜叶采制标准相符诹栊缕分钟?异性状(金观音、黄观音、金牡丹)在幼苗期存在与成年茶园不一致的鉴定结果,因此在筛选乌龙茶新品种(系)过程中,2~4龄茶苗新梢生育规律及生化分析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8.
在武夷岩茶萎凋、做青、杀青、揉捻、初焙、晾索、复焙各工序中,青叶的颜色、水分、气味、形态等发生相应的变化,需通过制茶师傅的视觉、嗅觉、触觉、听觉等感官来判断青叶是否达到每道工序与工艺的要求。本文详细介绍了武夷岩茶采制各工序适宜工艺下在制叶的感官特征,以期为生产者更好地掌握武夷岩茶的采制技术,提升武夷岩茶品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东阳县古光乡朝阳社的特产队在今年春季开始培养一块丰产茶园,共86丛茶树,实际测量占地0.389亩,头茶采制干茶110.75斤,折合亩产284.7斤;二茶采制干茶52.77斤,折合亩产135.6斤,头二茶折合亩产共420.3斤,这块地不仅茶叶丰收,而且茶果累累,结果最多的一丛茶树有茶果1695个,一般的有茶果4000个左右,估计这86丛茶树今年可采茶籽百余斤。  相似文献   

10.
为筛选出适制武夷岩茶的新品种,丰富武夷岩茶品种资源,从鬼洞种质资源圃群体种中选择14份优异单株(编号GD-1~GD-14),在春茶期根据武夷岩茶的标准采制方法制作茶样并对其理化指标及感官评审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14份材料都具备武夷岩茶适制的明显特征,其中GD-3茶多酚含量最高,GD-4水浸出物含量最高,GD-7和GD-14感官评审总分最高,根据理化指标及感官评审综合评定,这4份材料具备优良单株的潜力,有望培育出特色武夷岩茶新品种。  相似文献   

11.
<正>武夷山历史悠久,物华天宝,人文荟萃,是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遗产地,是中华十大名山之一,名山出名茶,名茶耀名山,名山名茶交相辉映。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环境是不可复制的。武夷岩茶品质卓越,风格独特,为全国十大名茶之一。影响武夷岩茶品质的因素很多,从茶树品种、茶园栽培管理、鲜叶采摘、加工工艺、制茶器具、设备到拼配包装和贮运,贯穿整个茶叶生产和流通全过程。但是自然生态环境(条件)更是影响岩茶品质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2.
读《茶经》的一点新解薛德炳(四川万源市茶果站万源·636350)陆羽著《茶经》实地考察过山川、河谷的野生茶树或园地(农地)中生长的茶树。亦亲自动手采制、烹品茶叶。对茶的知识有直观和理性的感受。《茶经·一之源》中,(茶树生长)其地,上者生烂石,中者生栎...  相似文献   

13.
凤凰单枞茶的品质风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凤凰单枞茶是我省宝贵的资源,主产于潮州市潮安县的名茶之乡凤凰镇凤凰山区。它们是茶农从国家级良种凤凰水仙群体品种中选育出的优异单株(株系),分株采制成的茶称之为凤凰单枞茶,国内外饮茶嗜好者都将凤凰单枞茶视为茶中珍品。 凤凰单枞各名枞因茶树树型各异,叶型有别,成茶香型又各有差异,故凤凰单枞茶品类繁多,分枞取名,茶名亦颇饶风趣,如芝兰香。桂花香、山茄叶、蛤古捞等等。单机茶因其品质具有香馥似兰,清爽持久,甘醇隽厚的滋味,金黄亮丽的汤色,博得世人的称赞,而因其成茶价值高,经济效益好,亦受生产者的欢迎。 这些…  相似文献   

14.
一、乌龙茶名称的由来乌龙先为地名,后为茶树品种名.五口通商前后,乌龙茶畅销欧美,在世界茶叶市场独树一帜,成为有别子红茶绿茶的茶类.它的采制工艺源远流长,师承北苑龙团凤饼,追求"真香".明末清初,集全国制茶工艺的优点,在武夷山创造发明了"做青"工艺,形成武夷岩茶.  相似文献   

15.
詹梓金 《福建茶叶》2013,35(2):34-36
本文针对武夷山茶区和岩茶市场,对大红袍茶的名称长期存在多种说法,比较混乱。现根据本人的认识和理解做点解释。大红袍归纳各方说法,大概有以下七点:1大红袍是有性系,只有九龙窠6株母树采制的才是大红袍。  相似文献   

16.
漫话武夷岩茶——兼论岩茶优质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是茶的故乡,是世界上发现和利用茶叶最早的国家.历史之久,茶区之广,名茶之多,茶艺之精,品质之好,堪称世界之最;其中尤为卓著的是武夷岩茶,为茶中瑰宝,乌龙茶中的珍品.武夷岩茶原产于武夷山,自然环境独特,生长于碧水丹山地带,因受优美生态环境熏陶,使岩茶品质独具“岩韵”风格特点.目前,武夷岩茶广受追捧,这是武夷岩茶“岩韵”的品质、对人体的保健功能和岩茶悠久的茶文化底蕴所造就的;也因武夷山为中国茶树原产地的演化区域,其特殊生态,丰富的名丛种质资源和精湛的制作技艺铸就了武夷岩茶品质优异,同时为世界孕育出灿烂的武夷茶文化.  相似文献   

17.
采集武夷山市岩茶名岩产区和丹岩产区内10个茶园的土壤、温度、湿度数据,并对这10个茶园内的肉桂茶树鲜叶及其加工制作的武夷岩茶成品茶进行理化成分检测,探讨武夷岩茶的品质与土壤等微域环境因子关系。结果表明,名岩区的微域环境优于丹岩区,名岩区所制茶叶品质更优。  相似文献   

18.
茶树离体春梢萎凋失水规律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茶鲜叶在萎凋过程中的水分变化是茶叶品质工艺调控的重要参数指标。为了解茶树离体春梢的萎凋失水特性,本文选用14份茶树品种的春茶鲜叶(一芽二、三叶和中小开面二至四叶)为供试原料,对其在控温控湿(20~22℃、RH35%~45%)条件下的萎凋失水变化进行跟踪监测。结果表明,伴随水分的不断散失,不同嫩度茶鲜叶失水速率逐步减小,趋近于匀减速变化;茶树新梢萎凋失水速率存在明显的品种差异,但不同茶树品种新梢失水快慢与采摘嫩度无明显相关性。相同采摘嫩度的茶树品种或名枞鲜叶按失水特性可初步划分为“失水较快”和“失水较慢”两种类型,其中具有亲缘关系品种(茗科1号、金牡丹、黄观音和黄棪)一芽二、三叶的萎凋失水表征基本相似,然而茶鲜叶萎凋失水速率并非完全由茶树品种或名枞的资源特性所决定。  相似文献   

19.
武夷吃茶记     
正印象中最初学茶的时候,好像是从武夷岩茶开始的,因为喜欢岩茶,从而走入了茶的世界。所以我对武夷山也是充满了向往,那个素有"秀甲江南"之称的地方,那个被称为"碧水丹山"的地方,那个盛产"岩骨花香"的地方。可惜我却一直未能走进武夷  相似文献   

20.
婺州举岩茶     
婺州举岩茶,又称金华举岩茶,其汤色如碧乳,历史上亦称“香浮碧乳”、“婺州碧乳”茶;该茶产地峰石玲珑,巨石重叠,犹似仙人在此举石,故有“举岩”之称。婺州举岩茶源于秦汉、兴于唐宋、盛于明清,曾被列为唐代至五代时期的十大茗品之一,明清两朝为贡茶,贡茶历史结束于清朝道光年间(《本草纲目》等数十种古籍中均有记载)。婺州举岩茶产地在国家AAAA级风景区金华双龙洞顶鹿田村一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