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简要介绍全国、广东省及湛江市2001-2010年农业科技发展纲要的主要内容,对“十五”期间我国农业科技工作要点--“十大科技行动”,广东省计划实施的“九大农业科技创新工程”及湛江市计划重点实施的具有湛江特色的“八大农业创新工程”作了较为详细的阐述。  相似文献   

2.
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是国家根据2005年和2006年中央1号文件关于建立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精神,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和《农业科技发展纲要(2001—2010年)》,为提升我国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巩固和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增强农业科技对现代农业的支撑与引领作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创新型国家建设而提出的。  相似文献   

3.
谢文  胡辉 《贵州农业科学》2005,33(5):112-113
贵州省人民政府在贯彻《农业科技发展纲要(2001-2020年)》的意见中提出:“大力发展农业信息技术,开发农业信息平台,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农村综合信息建设,以专家系统的开发应用为突破口,大力推进农业信息技术的发展.”2004年在贵州省农业科技工作会议上,把农业信息技术应用研究与示范作为全省“十一五”农业重点科技攻关项目.把农业信息技术作为今后发展农业高新技术的支撑,是贵州省农业迎接知识经济时代,推动新的农业科技革命的重大举措.  相似文献   

4.
这次《云南农业》发行工作会议的主题是认真学习江泽民同志“七一”重要讲话精神,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指导,切实做好《云南农业》的编辑发行工作。会议要总结交流办好《云南农业》和学刊用刊的情况和经验;表彰奖励在2001年度发行和通联工作中做出优异成绩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认真落实2002年度《云南农业》订阅发行工作的任务和具体措施。这次会议是在迈入新世纪之际,“十五”计划开始之年,国务院《农业科技发展纲要》发布之后召开的,我们面临新形势,遇到新问题,也要有新要求。  相似文献   

5.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世界上兴起一轮以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为主导的新农业科技革命浪潮,一种新型的农业模式-“数字农业”应运而生。20世纪末,国际上形成了“数字农业”的概念,预示着21世纪的农业将呈现出一个以数字化为特征的崭新面貌。我国2000年发布的《农业科技发展纲要》中,将“数字农业”置于农业信息技术的首要地位,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本文着重报道“数字农业”的技术体系、运行基础和上海“数字农业”的建设现状、框架构筑及对策措施等研究结果,为上海“数字农业”发展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6.
2001年1月5~17日国务院在北京召开了全国农业科技大会.会议之后,国务院颁布了<农业科技发展纲要>(以下简称<纲要>).为了传达全国农业科技大会精神、大力推进新的农业科技革命,贵州省政府于2001年11月5日召开了"全省农业科技暨电视电话表彰会",石秀诗省长作了重要讲话.继后,省人民政府以黔府发(2002)14号文下发了<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国务院印发的〈农业科技发展纲要〉(2001~2010年)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相似文献   

7.
制定《农业科技发展纲要》,推动农业科技革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6月30日,国务院总理朱镕基主持国家科教领导小组会议,决定制定《农业科技发展纲要》,确定未来15年我国农业科技的发展方向和“十五”农业科技的工作重点.《纲要》编制工作由科技部、农业部牵头,全国28个部委办局参加.制定《纲要》是新时期农业和农村发展的客观需求,也是我国实现跨世纪农业和农村经济战略目标的根本保证.是指导未来15年农  相似文献   

8.
安凯春 《现代种业》2005,(5):45-46,39
跨入21世纪,我国农业进入了新的历史发展阶段,调整农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扩大农民就业,参与经济全球化,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农业发展的主要目标。面对挑战和机遇并存的局面,解决中国的一切问题,必须靠发展,而发展就必须依靠科技的支撑。为了加快农业科技的应用和推广,依靠科学技术促进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高和农民收入的持续增长,2004年10月,农业部提出并下发了《关于推进农业科技入户工作的意见》。科技入户工作不仅是推动农业科技进步、转变农业增长方式及提高农业综合效益的一种有效方式,也是新时期建立和完善农业科技推广新机制的重要举措之一,本文就借鉴“科教兴村计划试点”工作经验,如何做好农业“科技入户示范工程”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9.
国务院近日正式发布了《全国农业科技发展纲要》 (2001~ 2010年 )。……  相似文献   

10.
简要介绍全国、广东省及湛江市 2 0 0 1~ 2 0 10年农业科技发展纲要的主要内容 ,对“十五”期间我国农业科技工作重点——“十大科技行动”、广东省计划实施的“九大农业科技创新工程”及湛江市计划重点实施的具有湛江特色的“八大农业创新工程”作了较为详细的阐述  相似文献   

11.
农业政策     
<正>农业科技发展"十二五"规划(一)为全面部署"十二五"农业科技工作,充分发挥科技在农业农村经济发展中的支撑和引领作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全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和《农业  相似文献   

12.
1 2002年福建省的农业科技工作 2002年是福建省全面贯彻<国家农业科技发展纲要>和<福建省农业科技发展纲要(2001~2010年)>的重要一年.我省农业科技以建立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的新型农业科技创新体系为总体目标,面向市场,集中力量解决提高农业质量和效益的关键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13.
论述了依靠农业体制创新和技术创新,推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按照《农业科技发展纲要》精神,提出调整好福建省农业科技发展方向以及依靠科技创新,推动福建热区农业经济发展的措施。  相似文献   

14.
<正>自2001年全国农业科技大会上将建设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列为一项重大科技行动,并正式纳入了《农业科技发展纲要》以来,我国农业科技园区建设经过多年发展,已经基本完成建设期而进入转型阶段,园区发展动力由资源驱动转型为创新驱动。从园区整体布局来看,国家农业科技园区"一城两区百园"大格局初显。转型期的两个问题"一城两区百园"协同创新结盟,是对现代农业科技创新创业模式的重要探索,有助于促进全国不同园区之间政策联  相似文献   

15.
《农业科技发展纲要》明确指出,“十五”期间,农业科技发展的目标是:建立新型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大幅度提高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力争用10年左右的时间,初步解决优化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提高农业效益、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村生态环境等方面的科技问题,初步建立起适应  相似文献   

16.
农业部新闻办公室近日在其网站发布消息显示,针对我国农业知识产权发展现状和农业发展需求,农业部制定颁布了《农业知识产权战略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该消息称,这是强化农业发展科技支撑,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促进农业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7.
制度萌芽,思想蒙启。改革开放年,制度创新30年。1999年以来,南平市委、市政府根据新时期农村工作特点,抓住当前农村基层群众亟需科技服务这个特点,建立了“科技特派员”下乡驻村开展农业科技服务制度。此后,这棵制度嫩芽成为国人关注的焦点。 至今,这项制度走出南平已经8年,走进聊城已经4年。它让南平成了名,让聊城得了好。 白驹过隙,时不待我。从实施科技特派员工程开始,聊城市委、市政府就把体制机制创新作为这一工程的生命线来抓,把科技特派员“下得去、留得住,特别是能带动农民致富”作为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努力探索符合市场市场经济规律和现阶段农村实际泊农业科技推广新路子。体制创新,为聊城农村挖通了一条与城市相连的管道。通过此道,农村急需的各种资源源源不断地流向农村。 《能者多劳》、《众人划桨》这两篇对科技特派员制度的思考文章,或许为您找到一点头绪……  相似文献   

18.
《中国农业信息》2001,(6):17-18
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农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农产品实现了从长期短缺到供求基本平衡、丰年有余的历史性转变,全国农村总体上进入由温饱向小康迈进的阶段,农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建立。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已进入新阶段,调整农业结构、提高农业效益、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实现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必然要推进新的农业科技革命。为明确新阶段农业科技发展的方向与任务,确定农业科技工作"十五"重点和2010年目标,切实推进新的农业科技革命,加速实现农业现代化,特制订本《纲要》。  相似文献   

19.
农业科技发展纲要(2001年-2010年)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农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农产品实现了从长期短缺到供求基本平衡、丰年有余的历史性转变,全国农村总体上进入由温饱向小康迈进的阶段,农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建立.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已进入新阶段,调整农业结构、提高农业效益、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实现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必然要推进新的农业科技革命.为明确新阶段农业科技发展的方向与任务,确定农业科技工作"十五"重点和2010年目标,切实推进新的农业科技革命,加速实现农业现代化,特制订本<纲要>.  相似文献   

20.
陈文华 《农业考古》2006,(1):240-242
中国农业史研究萌芽于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直至20世纪40年代以前,中国农史研究的重点在于农史资料的收集整理,其中以万国鼎主持的456册、3700万字的《中国农史资料》为代表。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至70年代末,中国农史研究的重点在于农书的整理和研究,其中以中国农业遗产研究室编写的《中国农学史》为代表。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中国农史研究的重点在于农业科技史的研究,其中以梁家勉主编的《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史稿》为代表。大约从80年代末90年代初开始,中国农业文化的研究日益受到重视,出现了一大批成果。如我所主编的《农业考古》杂志开始辟有“农业文化研究”专栏,10多年来陆续发表了一大批研究文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