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目的:探讨人肾上皮细胞293T中let-7a对靶基因UHRF1的负性调控作用.方法:运用生物信息学技术对let-7a靶基因进行预测和分析.构建含有UHRF1 3'UTR全长的野生型(pmiR-RB-UHRF1-3'UTR-wt)和突变型荧光素酶报告质粒(pmiR-RB-UHRF1-3'UTR-mut),分别将pmiR-RB-UHRF1-3'UTR-wt,pmiR-RB-UHRF1-3'UTRmut,pmiR-RB-REPORT vector与let-7amimics或mimics control共转染293T细胞,双荧光素酶报告系统检测转染后293T细胞的荧光素酶表达水平.293T细胞分别转染let-7amimics和inhibitor,western blot和real-time RT PCR检测UHRF1基因的表达.结果:生物信息学结果显示let-7a有48个预测靶基因,包括UHRF1,HMGA2,MAPK6等,主要涉及microRNA在肿瘤、细胞周期、PI3K-AKT、p53等信号通路.其中UHRF1 3'UTR含有一个let-7a的结合位点,且在多个物种中呈高度保守.进一步双荧光素酶检测发现,共转染let-7amimics和pmiR-RBUHRF1-3'UTR-wt的293T细胞荧光素酶活性显著降低(p0.01).Western blot和real-time RT PCR结果显示转染let-7amimics的293T细胞UHRF1表达降低,而转染let-7ainhibitor的293T细胞UHRF1表达增高.结论:人肾上皮细胞293T中let-7a能通过与UHRF13'UTR靶向结合,负性调控UHRF1的表达.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miR-144的靶基因与miR-144在牛不同组织中的表达规律,预测其对肌肉生长发育的调节机制,对miR-144在各物种间的保守性、潜在靶基因及其富集通路进行分析,通过qRT-PCR方法检测牛不同组织中miR-144的表达.结果表明,miR-144成熟序列在各物种间保守性较高;富集分析发现,靶基因显著富集于血管平...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分析西门塔尔牛肌内脂肪和皮下脂肪差异表达miRNA,及对重要的候选miRNA-27b进行靶基因预测及相关生物信息学分析,探索miRNA在动物肌内脂肪生长、发育过程中的作用及其调控机制。【方法】利用miRNA微阵列芯片技术对肌内脂肪和皮下脂肪miRNA表达谱进行检测和分析以筛选差异表达miRNA;qRT-PCR方法验证4个在肌内脂肪显著高表达的候选miRNAs;采用Targetscan生物信息学计算方法预测目标miR-27b(对肌内脂肪沉积可能起重要调节作用)的靶基因,并对靶基因进行GO注释描述、富集分析及KEGG富集。【结果】miRNA芯片分析发现肌内脂肪和皮下脂肪共有88个差异表达极显著miRNA(P<0.01)。候选的4个在肌内脂肪高表达miRNAs(miR-140、miR-145、miR-143、miR-27b)的qRT-PCR检测结果与芯片分析结果具有很好的一致性。KEGG富集显示,目标miR-27b的预测靶基因在MAPK、Wnt、Hedgehog、TGF-beta、GnRH等信号通路中显著富集,其中在MAPK信号通路中富集度最高。【结论】牛肌内脂肪和皮下脂肪组织中确实存在一些差异表达的miRNAs,某些重要的在差异高表达miRNA(如miR-27b)可能以独特的通路(如MAPK信号)来调节牛肌内脂肪的形成过程。  相似文献   

4.
miR-663通过靶向TGF-β1调控羊驼黑色素细胞的黑色素生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预测和验证羊驼TGF-β1是mi R-663的靶基因之一,并对mi R-663介导的TGF-β1在黑色素生成过程中的作用进行研究。【方法】利用Targetscan、RNAhybrid和RNA22在线预测mi R-663的靶基因,并对靶基因3′UTR区可能的mi R-663的作用位点进行分析。利用DNAMAN软件分析比对羊驼、人和牛等哺乳动物TGF-β1-3′UTR区的相似性。利用SacⅠ和XbaⅠ将羊驼TGF-β1基因的3′UTR区插入pmir GLO构建双荧光报告载体pmir GLO-TGF-β1-3′UTR并与mi R-663 mimic共转染293T细胞,通过测定荧光素酶活性来验证mi R-663的直接靶基因是TGF-β1。在羊驼黑色素细胞中通过转染mi R-663 mimic来过表达mi R-663,并利用q RT-PCR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mi R-663过表达后细胞中TGF-β1、Smad3、Smad4、Smad7和β-catenin分别在m RNA和蛋白水平的变化及黑色素含量的变化。【结果】软件预测显示mi R-663有68个保守的靶基因,包含74个保守的靶位点和44个非保守靶位点。TGF-β1是mi R-663的靶基因之一,且已被证明与毛囊发育和黑色素生成相关。不同物种的TGF-β1基因的3′UTR区相似性较高且均存在多个保守的mi R-663靶位点。克隆了羊驼TGF-β1基因3′UTR区发现存在3个保守的mi R-663靶位点。成功构建包含3个mi R-663作用位点的pmir GLO-TGF-β1-3′UTR双荧光报告载体并与mi R-663 mimic共转染293T细胞。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pmir GLO-TGF-β1-3′UTR+mi R-663 mimic荧光素酶活性下调31.01%,表明TGF-β1是mi R-663直接的靶基因。在羊驼黑色素细胞中转染mi R-663 mimic后:mi R-663表达量上调334倍,TGF-β1、β-catenin、Smad4基因的表达量分别下调89%、41%、34%;TGF-β1蛋白表达量下降了21%,β-catenin蛋白表达量无明显差异;黑色素细胞中的黑色素含量下降42%。【结论】TGF-β1是mi R-663的直接靶基因。mi R-663通过调控TGF-β1的表达而影响TGF-β/Smad和Wnt信号通路,进而影响羊驼黑色素细胞中的黑色素生成。  相似文献   

5.
[目的]本文旨在探究热应激对羊成肌细胞部分miRNA的影响,并对miR-23a、miR-24、miR-27a-3p和miR-30a-5p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与靶基因预测,揭示热应激下miRNA影响骨骼肌发育的调控机制。[方法]通过RT-qPCR技术研究热应激对羊成肌细胞miRNA表达量的影响;利用miRBase数据库获取不同物种中miR-23a、miR-24、miR-27a-3p和miR-30a-5p的前体序列和成熟序列,并利用MEGA X软件构建系统进化树进行相似性分析;通过TargetScan、miRDB、RNA22、miRWalk对上述miRNA进行靶基因预测,使用DAVID对预测出的共同靶基因进行GO功能与KEGG通路富集分析,最后进行miRNA、共同靶基因与KEGG通路的关联分析。[结果]热应激显著下调羊成肌细胞在增殖阶段与分化阶段miRNA的表达。miR-23a、miR-24、miR-27a和miR-30a在不同物种间的保守性较高,除了牛的miR-24以外,成熟序列基本相同,种子序列完全一致。预测出的共同靶基因主要富集在细胞增殖、分化、周期、凋亡、迁移等GO条目,以及mTOR...  相似文献   

6.
MicroRNAs(miRNAs)通过抑制编码基因的转录调控关键的生物学进程。研究发现,let-7是时序发育过程中的重要调控因子,在促进幼体向成体转变的发育过程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利用Solexa测序技术从牙鲆中成功鉴定出let-7家族的10个成员((let-7a,let-7b,let-7c,let-7d,let-7e,let-7f,let-7g,let-7h,let-7i,let-7j)。相对于let-7家族其他成员,let-7d的拷贝数最多,推测其在牙鲆发育过程中扮演着更重要的角色。运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分析let-7d在牙鲆变态发育不同时期的表达,结果发现,在对照组和甲状腺激素处理组,let-7d的表达模式类似:前5个时期(孵化后17 d,17dph;变态Ⅰ期,20 dph;变态Ⅱ期,23 dph;变态Ⅲ期,29 dph;变态Ⅳ期,36dph)表达量逐渐上升;变态晚期(36 dph)达到高峰;变态结束(41 dph)表达量呈现下降的趋势。定量结果显示,甲状腺激素下调let-7d的表达,与对照组呈显著性差异(P<0.05)。对牙鲆不同组织中let-7d的表达情况分析表明,let-7d主要存在于牙鲆的头部(脑,鳃,心脏)。靶基因预测发现,在目前已公布的482条牙鲆mRNA序列中,其中有30条mRNA的3’非翻译区(3’-UTRs)存在let-7d结合位点。这些预测的靶基因涉及到发育过程的许多方面:蛋白折叠,细胞分化,信号转导,病毒免疫反应和信号通路等。这些结果说明,let-7d在调控牙鲆从仔鱼向稚鱼转变的变态发育过程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8.
为了验证小分子RNA let-7a与其预测靶基因CC趋化因子受体7(CCR7)之间的关系,采用生物信息学软件预测CCR7的3′非编码区(3′UTR)是否存在与let-7a的靶向结合位点;利用PCR扩增出包含靶向结合位点区域的CCR7-3′UTR,并构建其荧光素酶表达载体;将验证后的阳性重组子瞬时共转染人胚胎肾细胞293(293T),进行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通过将合成的let-7a模拟物和let-7a抑制剂分别转染奶牛乳腺上皮细胞MAC-T,利用qRT-PCR和ELISA检测let-7a与CCR7基因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验证两者之间的靶向调控关系。菌液PCR和双酶切结果表明,成功构建了重组双荧光素酶报告质粒pMIR-REPORTTM-CCR7-3′UTR。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结果表明,let-7a与CCR7基因之间确实存在靶向调控关系。qRT-PCR和ELISA进一步证实了过表达let-7a能显著下调MAC-T细胞中CCR7基因mRNA和蛋白的表达量(P<0.05),两者存在负调控关系。本研究结果证实了let-7a与CCR7基因之间存在靶向调控关系,为进一步探究其分...  相似文献   

9.
[目的]明确FoxO3转录因子在不同日龄鸡卵巢组织中的表达模式及其具体定位情况,为后续开展家禽卵泡激活及发育调控等相关机理研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GenBank中搜索鸡与其他物种(鸭、鹅、老鼠、猪、牛及人类)的FoxO3氨基酸序列,通过LaserGene分析鸡FoxO3氨基酸序列与其他物种FoxO3氨基酸序列间的亲缘关系及同源差异情况;利用RT-PCR鉴定FoxO3基因是否在鸡卵巢组织中表达,再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不同发育阶段鸡卵巢组织中FoxO3基因的表达水平,最后以免疫荧光检测FoxO3蛋白在鸡卵巢组织中的定位情况.[结果]鸡与鸭和鹅的FoxO3氨基酸序列相似性分别为92.7%和95.3%,基于FoxO3氨基酸序列相似性构建的系统发育进化树也显示鸡与鸭和鹅的亲缘关系较近,说明FoxO3基因的进化相对较保守.在不同发育阶段的鸡卵巢组织中均能检测到FoxO3基因表达,且FoxO3基因在0日龄鸡卵巢组织中的相对表达量最高,显著高于在其他发育阶段的相对表达量(P<0.05).在0日龄鸡卵巢组织中未检测到FoxO3蛋白,但在21日龄和成年鸡的卵巢组织中均能检测到FoxO3蛋白;在21日龄鸡卵巢组织中FoxO3蛋白主要定位在原始卵泡细胞周围,在卵泡内部没有表达;而在成年鸡卵巢组织中FoxO3蛋白仅定位于大卵泡细胞边缘,小卵泡细胞内并未发现FoxO3蛋白.[结论]由于鸡和哺乳动物的FoxO3氨基酸序列高度同源,且FoxO3蛋白在鸡卵巢组织中的定位与在哺乳动物卵巢组织中的定位相似,说明FoxO3在鸡卵巢组织中发挥着与哺乳动物相似的功能,即在卵泡激活与成熟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因此通过调控FoxO3能有效提高鸡的繁殖性能.  相似文献   

10.
为探讨小尾寒羊甲状腺组织中与繁殖功能相关的miR-370-3p与COL4A3的靶向关系,本研究利用miRDB与Targetscan网站预测了miR-370-3p的靶基因,并取其交集进行功能富集分析,通过RNAhybrid与Targetscan网站预测绵羊miR-370-3p与候选靶基因的结合位点;随后检测了miR-370-3p与COL4A3基因在小尾寒羊甲状腺组织中的相对表达量。构建psiCHECK2-COL4A3-3′UTR-野生型/突变型双荧光素酶载体,并将其与miR-370-3p mimics/mimics NC共转染至HEK293T细胞并检测荧光活性。结果显示:1)miR-370-3p的靶基因可富集到孕酮介导的卵母细胞成熟、卵母细胞减数分裂、HIF-1信号通路、MAPK信号通路、mTOR信号通路、Ras信号通路和FoxO信号通路等与动物繁殖有关的信号通路中。2)miR-370-3p可与COL4A3基因3′UTR区域结合,且两者在小尾寒羊甲状腺组织中表达呈相反趋势。3)共转染psiCHECK2-COL4A3-3′UTR-野生型和miR-370-3p mimics组的荧光素酶活性显...  相似文献   

11.
不同来源和批次饲料原料营养成分的差异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集不同来源和不同批次的饲料原料,对其主要营养成分含量进行化验分析,以比较不同来源和不同批次饲料原料营养成分的差异。结果表明,3个不同来源的豆粕间CP和总AA含量差异均不显著(P0.05),在17种AA中,除蛋氨酸、亮氨酸和甘氨酸差异显著外(P0.05),其它AA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对不同来源棉粕而言,棉粕1的CP和总AA含量极显著高于棉粕2和棉粕3(P0.01),棉粕2和棉粕3的CP和总AA含量差异显著(P0.05);在17种AA中,除蛋氨酸、亮氨酸、和缬氨酸差异显著外(P0.05),其它AA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不同来源石粉中的钙含量,最低为32.98%,最高达36.06%,相互间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同一来源不同批次石粉的钙含量,变化范围在34%~36%之间。不同批次之间玉米DDGS的真蛋白含量在24.53%~31.81%之间波动,粗蛋白在27.26%~29.89%之间波动;不同批次间玉米水分含量也存在一定的差异,其波动范围在10.1%~16.3%之间。  相似文献   

12.
不同等级和储藏时间白茶香气组分差异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比较不同等级白茶香气组分的差异,研究贮藏时间对白茶香气组分的影响,采用同时蒸馏萃取提取香气成分,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白茶样品的香气成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4个等级白茶中共鉴定出51种香气成分,其中醇类14种,占香气总量的38.60%~42.84%;醛类8种,占总量的24.26%~45.94%。其中以白牡丹香气总量最高。在5个年份白茶中共鉴定出56种香气化合物,其中醇类12种,占香气总量的20.96%~39.84%;醛类9种,占总量的11.78%~30.82%;碳氢化合物16种,占总量的3.38%~21.04%。1993年白茶中酸类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年份白茶。研究结果有利于了解不同等级白茶的香气特征,明确在存放过程中白茶香气成分的变化规律,为指导企业合理存储和引导消费者客观认识白茶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3.
选取不同年份青砖茶和不同渥堆陈化时间的毛茶为原料,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不同年份青砖茶儿茶素及氨基酸等理化成分,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检测挥发性成分组成,用超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其不同渥堆时间的主要化学成分。结果表明,青砖茶在储存过程中,游离氨基酸、酯型儿茶素EGCG和ECG、非酯型儿茶素EC和C的含量均随着储存年份的增长呈现降低趋势,没食子酸GA的含量则呈现上升的趋势。青砖茶样可溶性糖、挥发性成分雪松醇的含量随着储存年份的延长整体上呈现增加趋势,而香叶基丙酮、芳樟醇、β-紫罗兰酮和叶绿醇等显著下降。在渥堆过程中,儿茶素呈现出逐步降解趋势,与毛茶相比较12个月后儿茶素含量仅剩余8.61%。  相似文献   

14.
采用水培试验,研究了在等氮(12 mmol/L)条件下不同铵硝比对富贵菜、人参菜、紫背菜3种野菜的生长、安全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①随着铵态氮的降低,3种野菜地上部鲜重呈逐渐增加的趋势.富贵菜、人参菜在铵硝比为25∶75时鲜重达最大值,紫背菜在铵硝比为0∶100时鲜重达最大值,人参菜、紫背菜在铵硝比为25∶75时干重...  相似文献   

15.
水稻不同品种与秧苗素质的耐淹特性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大面积踏田调查,分析了水稻不同品种、不同栽培方式、不同苗质灭顶受淹后的主要性状及受淹时间与产量的关系,为今后抗洪减灾及生产自救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分析比较了荔蝽平腹小蜂的越南、广西、广东及海南等4个地理种群的繁殖特性.结果显示,虽然越南种群具有相对较高的单雌产卵量和较长的产卵历期,但是4个地理种群的内禀增长率和周限增长率却差异微小.分析认为,越南种群的高繁殖力是缘于较长的产卵历期,而不是较高的产雌速率,在种群繁殖具有相似时间成本的情况下,净生殖力增加只会导致种群规模的剧烈波动,而不是种群的实质性增长.荔蝽平腹小蜂的4个地理种群在种群增长品质上没有本质差异.  相似文献   

17.
地区间不同基因型小麦产量及其稳定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试验系统研究了不同用途的优质小麦品种(系)在不同生态条件下的产量变化情况,并对其稳定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经方差分析,试点间差异达极显著水平,品种与试点互作效应达显著水平;产量稳定性分析表现,PH1521、优麦3号、济麦20和淄麦12的Shukla变异系数较小,为稳定性高的品种,能适应较特殊的环境;济麦20和淄麦12的产量和稳定性均较好,可在较大范围内获得较高产量。  相似文献   

18.
不同品种及成熟度橄榄油中角鲨烯的检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云南引种的13个不同品种及8个不同成熟度的油橄榄果为原料,通过索氏抽提法提取其粗脂肪,再以气-质联用法定性定量分析该粗脂肪中角鲨烯的含量差异.结果表明,13个不同品种橄榄油中,城固32角鲨烯含量最高,莱星含量最低;不同成熟度的3个品种(城固32、佛奥和阿斯),橄榄油随成熟度提高,角鲨烯含量越高.  相似文献   

19.
以日本和IRRI的7个水稻品种为材料,分别以武香粳9号和两优培九为对照,在江苏南京和云南丽江研究了不同水稻基因型氮素利用效率及其在不同生态环境下的变异规律.结果表明:丽江试点水稻成熟期氮素干物质生产效率和氮素收获指数显著高于南京点,但氮素稻谷生产率显著降低;丽江试点水稻抽穗前、抽穗至成熟及成熟期氮积累量显著高于南京试点,且氮素表观转运量明显提高,而氮素转运率在两生态点间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