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生物炭及其复合材料的制备与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4,自引:4,他引:10  
生物炭含碳量高,具有较大的孔隙度和比表面积,是天然的吸附材料,其吸附性能高、成本低廉,具有改良土壤、增加碳汇、修复环境污染等功能,被广泛应用于农业、生态修复和环境保护领域。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研究生物炭复合材料的制备,将生物炭与其他材料组合,利用物理、化学方法合成具有新性能、新结构的材料,提高吸附材料的性能。通过综述生物炭及其复合材料的制备、表征方法以及其在污染治理方面的应用,阐述了生物炭及其复合材料对水体和土壤中污染物的修复机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将来研究高效生物炭吸附材料的重点和方向,以期为生物炭的大规模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农业废弃物是指在农产品生产、再生产过程中,由于资源的投入和产出的差异,导致资源利用中物质和能源的流失。农业废弃物产量日益增多,但没有得到合理利用,对环境造成污染。利用农业废弃物制备生物炭是一种有效的资源化利用方式,已成为国内外研究热点。本文主要归纳总结了农业废弃物制备生物炭的4种方法及其优缺点,并对生物炭在土壤改良、环境修复和气候变化的应用进行了分析,以期为生物炭在农业领域的应用开发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生物炭对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物炭是在一定的温度、限氧(或隔氧)条件下通过热解生物质得到的产物,通过介绍生物炭的概念、制备方法、理化性质等方面来提出生物炭治理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方法。利用生物炭或将生物炭与其他材料结合,可以作为治理重金属污染的一条途径,如利用生物炭的吸附作用来修复污染的土壤,可以降低重金属离子的生物有效性,对降低植物体内重金属含量也有一定的效果。但是当前的研究和修复手段仍然存在不足,期望寻找到环保、科学、合理的材料和技术来修复土壤中的重金属污染。  相似文献   

4.
生物炭是生物质在限氧环境下通过热化学转化得到的产物。农作物秸秆数量多、来源广,是制备生物炭的主要原料。秸秆生物炭在改善土壤通气性、改良土壤酸性、提高土壤阳离子交换量及促进土壤微生物的生长方面具有较好的效果。但秸秆生物炭对土壤的改良效果受原料种类、制备工艺、土壤环境等多方面因素影响,且长期还田效应仍不明确。综述秸秆生物炭还田对土壤理化性质改良、污染修复和粮食产量提升等方面的影响,并就秸秆生物炭原料管理、制备过程、施用过程及长期效应等方面讨论秸秆生物炭还田的环境风险,最后对秸秆生物炭未来研究方向进行展望,以期为秸秆生物炭的合理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生物炭钝化修复镉、铅、铜和砷污染土壤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物炭在改良土壤、增加土壤碳汇等方面具有很大的应用潜力,且可以钝化土壤重金属,降低重金属污染的环境风险。为给西南地区开展生物炭钝化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提供参考,对国内外利用生物炭钝化修复镉、铅、铜和砷污染土壤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提出目前存在的挑战以及未来研究的侧重点。  相似文献   

6.
炭基肥是以生物炭为载体,通过添加化肥或者有机肥,采用化学方法和物理方法混合制成的肥料。本文首先总结了炭基肥主要包括炭基无机肥、炭基有机肥和炭基有机无机复合肥,其次汇总了炭基肥的作用。炭基肥由于兼具了生物炭和肥料的双重优势,在田间应用过程中主要表现为提高作物产量、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提高土壤有机质、改良土壤以及污染土壤修复等方面。然后列举了影响炭基肥性质的因素,生物炭的制备及其与肥料的制备工艺。最后展望了炭基肥在我国农业领域的应用前景。本文通过生物炭的优选、炭基肥的制备工艺优化及其应用体系的完善等方面展开综述,为构建炭基肥的规模化应用提供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生物炭改良土壤机理及其在我国热区应用前景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生物炭在农业废弃物的有效利用、土壤改良、环境修复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日益受到国内外研究者的关注。众多研究结果表明:生物炭可以通过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p H和有机质含量,增加土壤养分有效性,提高土壤酶活性,调控土壤微生物环境,进而改良土壤,促进作物生长。本文从生物炭对土壤物理、化学性质、土壤养分、酶活性和土壤微生物的影响等方面,综述生物炭改良土壤的机理。同时结合我国热带亚热带农业生产现状,从原材料供应和土壤环境条件等方面,分析生物炭在我国热带亚热带地区的应用前景,为生物炭的广泛利用及热带亚热带地区土壤改良提供理论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8.
土壤镉砷复合污染已成为一个严重的环境问题,由于镉砷具有相反的化学性质,运用生物炭修复镉砷复合污染土壤效果不佳,而改性生物炭在修复镉砷复合污染土壤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果。本文介绍了生物炭制备的方法与理化性质,总结了生物炭修复单一镉、砷污染的效果与机理,并阐述了生物炭处理复合污染的不足和难点。重点综述了改性生物炭的制备方法及理化性质,改性生物炭修复土壤镉砷复合污染的影响因素,以及改性生物炭处理镉砷复合污染的效果与机理。与原始生物炭相比,改性生物炭对镉砷具有更高的吸附性能,在复合污染土壤修复中表现出明显优势。但是,改性生物炭的回收问题尚未完全解决,解吸再生和老化问题需要深入研究,改性生物炭仍具有广大的研究和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9.
农业废弃物生物质炭化技术及其应用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农业废弃物生物质炭化的应用现状,拓展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新途径。[方法]以文献综述的形式概述农业废弃物生物质炭化技术及其应用的进展。[结果]不同炭化技术及工艺条件对生物质炭的pH值、元素组成、比表面积、孔隙结构和表面官能团均有一定影响。目前生物质炭在土壤改良、温室气体减排、污染土壤修复以及作为新型肥料载体等农业环境修复保护领域取得一定成效。[结论]生物质炭在农田改良、增汇减排等方面已经取得初步成果,但长期应用效果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0.
生物炭稳定材料有巨大修复潜力,由于其稳定性强、修复效率高、绿色环保等特点成为当前土壤重金属修复的一大研究热点。参阅国内外关于生物炭修复土壤各类重金属污染的文章,从生物炭的结构和基本特性、生物炭吸附重金属的机理、生物炭吸附重金属的影响因素、生物炭对重金属生物有效性的影响这4个方面进行阐述,并对生物炭在土壤重金属污染中的修复潜力与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相关的展望。  相似文献   

11.
我国土壤重金属污染严重,生物炭因其特殊的理化性质,能够有效治理该污染。该文综述了影响生物炭去除效果的主要因素及其影响机制。不同原料制得生物炭具有不同理化性质,主要体现在比表面积的差异。农作物废料简单易得,制得生物炭修复效果显著,可作为最佳原料。制备温度和改性条件影响生物炭的比表面积、孔隙结构、碱性官能团等特性。其制备温度宜取600~700?℃,宜采用高锰酸钾改性法。生物炭施用量和配合施用材料主要影响土壤pH。其施用量宜控制在5%以内,配合施用材料宜选取碱性矿物材料(强碱性矿物质材料除外)和畜禽粪便类有机肥(猪粪肥除外)。  相似文献   

12.
处理果园废弃物是果园生产中的重要环节,传统方式主要有填埋、饲料、焚化、堆肥、厌氧消化、酶利用等。果园废弃物生物质炭是以果园生产中的废弃物为原料,通过热解技术转化后获得生物质炭。将生物质炭返还于果园,这样不仅改良了果园土壤,还保障和提高了果实产量和品质。果园废弃物在果园中的合理应用对果园生产效率和生态环境具有重要的稳定作用,开展果园废弃物生物质炭的研究对其在果园中的合理应用和演变机质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应用价值。目前,果园废弃物生物质炭的研究集中于不同类别果园废弃物生物质炭的制备原理和性质,改良土壤的效果以及有机肥配施对果园生产的影响。未来应重点关注:(1)进一步分类果园废弃物,制备更多满足差异化需求的生物质炭;(2)比较不同类别果园废弃物生物质炭施用的生产效益;(3)制备果园专用生物质炭基有机肥;(4)探讨果园废弃物生物质炭对果园生态环境的影响。图1表2参94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生物炭输入对土壤有机碳和玉米生长的影响.[方法]以无外源碳输入处理为对照(CK),研究不同外源碳(秸秆及其生物炭)等碳量输入条件下(秸秆1%-Str1.0、秸秆3%-Str3.0、秸秆10%-Str10.0;生物炭0.8%-BC0.8、生物炭2.4%-BC2.4、生物炭8.0%-BC8.0),对土壤含水率、...  相似文献   

14.
植物生物质制备活性炭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李锋民  郑浩  邢宝山  王震宇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8):13730-13735
活性炭具有发达的内部孔隙结构和良好的吸附性能,在化工、制药、食品和环境保护等许多领域有广嗣的应用前景。植物生物质资源因其自身的特性是制备活性炭最有前景的原料之一。目前活性炭研究中常用的植物生物质原料分为农业残余物、木材类原料、竹类原料和木质素四大类。活性炭的制备方法分为炭化和活化两个阶段。活化方法有物理活化法、化学活化法和蒸气裂解活化法。物理和蒸气裂解活化法干净环保,但是成本高、技术不是很成熟;化学活化法技术成熟,应用最广泛,但是化学药剂的应用引起的设备腐蚀和环保问题难以克服,应用逐渐受到限制。  相似文献   

15.
随着云南滇池流域点源污染的控制,面源污染正逐步受到重视。通过盆栽试验选取滇池流域面源污染示范区设施大棚中具有代表性的蔬菜西芹、花卉香石竹废弃物鲜样为原料,配施微生物菌剂进行直接还田,研究其对土壤养分含量及大白菜生物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微生物菌剂能够加快废弃物中养分释放速率;西芹配施菌剂与对照(CK)相比能显著提高土壤pH值,西芹、香石竹废弃物配施生物菌剂还田与对照(CK)比能够显著提高大白菜生物量。此外,废弃物还田与对照(CK)比可以提高大白菜产量30.1%~92.5%,其中香石竹配施生物菌剂处理增产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6.
粉煤灰是燃煤电厂产生的固体废弃物,年排放量十分巨大,其资源化利用主要集中在建材、环保、化工以及农业等方面。粉煤灰中含有多种易于植物生长的元素,且基于其特殊的理化性质,可作为潜在的土壤改良剂应用于农业,对改良土壤酸碱性、提高土壤质量、促进植物生长等表现出积极的作用。现将其在农业方面的应用进展进行论述,并对其存在的问题其未来的发展进行探讨,以期为粉煤灰在农业领域的资源化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目的]提高高速公路建设过程中植物废弃物的利用效率。[方法]在韶赣高速公路始兴县马市镇路段开展了高速公路施工产生的植物废弃物堆肥处置及绿化应用研究。[结果]静态垛堆肥工艺不仅可获得良好的堆肥产品,而且可有效控制温室气体的排放;植物废弃物进行好氧堆肥化处理后,其理化性质均已达到有机肥国家标准;与草炭土相比,植物废弃物堆肥作为种植基质添加材料具有较高肥效。高速公路植物废弃物堆肥施用于边坡绿化,不仅可减少植物废弃物本身对周边环境所造成的污染,同时也可改善土壤的理化性状、促进植物生长,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是未来高速公路植物废弃物处置的主要方向。[结论]对高速公路建设和运营期产生的植物废弃物进行堆肥处理并应用于高速公路边坡绿化中,是废弃物处理和边坡绿化相结合的高效工程,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本文综述了贝壳类废弃物钝化农田土壤中重金属的应用,介绍了其钝化重金属的机理、效果以及提升材料性能的加工处理方式。贝壳类废弃物修复重金属污染农田土壤的机理主要包括石灰效应、沉淀效应和吸附效应,但微观固化的分子机制尚不清楚。采用物理(如粉碎、球磨)和化学(如煅烧、溶剂反应)法的处理工艺可以大幅提高贝壳的吸附能力及中和土壤酸性的能力。另外,贝壳废弃物与高效、专性、安全的重金属钝化材料进行复配,可提高钝化材料的长期稳定性,实现农产品安全生产。未来的研究应更多地关注贝壳材料钝化重金属的稳定性及经济性。  相似文献   

19.
施用糖蜜酒精废液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室内培养方法,研究了施用糖蜜酒精废液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施用糖蜜酒精废液后,土壤的pH和土壤容重都有所下降,土壤有机质、有效氮、速效钾、有效镁的含量随糖蜜酒精废液施用量的增加而明显提高,显示糖蜜酒精废液可以作为液体肥料施用.蔗地施用酒精废液,可以减少酒精废液对环境的污染,从而变废为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