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合理控制嫁接黄瓜生长的温湿度环境,是实现冬春茬黄瓜丰产、抗病的关键。生产上应注意嫁接黄瓜各生长阶段对环境的不同要求,有针对性地加强各阶段温湿度管理。1)种子发芽阶段。在25~30℃条件下催芽,1~2天可出芽。2)嫁接前管理。幼苗出土前,白天气温控制在25~30℃,夜间16~20℃,地温20~25℃。苗出齐至第1片真叶展开,白天苗床温度24~28℃,夜间15~17℃。3)嫁接后管理。嫁接后3天内不通风,白天苗床温度25~28℃,夜间18~20℃,湿度控制在90%~95%。3天后少量通风,7天后接口愈合大通风,白天保持在20~25℃,夜间12~15℃。苗期视幼苗生长情况…  相似文献   

2.
<正> 子叶是西瓜幼苗早期的主要营养来源。其中贮存的大量营养物质为种子发芽、出苗及幼苗生长提供了物质和能量。此外,子叶还是幼苗期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据Lasley 等人介绍,黄瓜幼苗出土16天后,子叶的光合量占总光合量的80%,其光合面积大于整株的50%。出苗24天后,子叶的光合量还占25%,光合面积占20%。即使在第1片真叶展开后,如果由于虫害、病害或冻害而破坏了子叶,同样会减少幼苗的光合产量。黄瓜幼苗去掉子叶后会严重地影响生长。子叶摘除得越早,摘除量越大,对幼苗的影响也越大。仓田久男认为,在西瓜幼苗具有4片真叶时,去掉子叶对幼苗生长才无多大影响。  相似文献   

3.
1 黄瓜幼苗期温度与光照对雌花形成有哪些影响? 答:黄瓜产量的高低与品种的雌花节成性有着直接的关系,早熟品种第1雌花节位低,一般在第3~4节出现;中晚熟品种在第4~6节,以后的节成性与温度、光照及土壤水分、矿质营养关系密切. ①温度.在适宜的温度范围内,加大昼夜温差、降低夜间温度更有利于雌花的分化和形成,以昼温控制在25~30℃,夜间13~15℃最佳.如育苗30 d(天)的植株若从出芽第6天开始给予低温处理10d(天),与未低温处理的比较,雌花第4~7节雌花分化少,第8 ~ 10节雌花着生多;若从第1片真叶期进行低温处理,第4~5节雌花增加,但第6~7节雌花稀少,第8~ 10雌花着生多;若从第3片叶时进行的低温处理,第7~11节雌花着生较多.  相似文献   

4.
1 育苗 育苗环境条件、秧苗的生长状况及生理素质,都影响着花芽的性型及质量,进而影响果实的发育.培育好壮苗是实现早熟丰产的基础. 育苗每亩地需种量100克.从播种到出苗期间应该尽量使育苗设施内维持较高的气温和地温,其适宜温度白天25~30℃,夜间不低于15℃,地温18~20℃.一般幼苗4~5天即可出土,在这几天时间里,苗床一般不通风降温,也不能浇水.幼苗出土后,温度应保持在白天24~26℃或稍高些,夜温12~15℃,以形成一定幅度的昼夜温差,有利于营养物质的积累,促进幼苗健壮.当幼苗长到第2~3片真叶时,夜温以12~13℃较好,因为低夜温有利于雌花的分化.  相似文献   

5.
黄瓜叶有两种,即子叶和真叶。子叶是种子时期的营养体,又是幼苗出土后最初的同化器官。因此幼苗的顺利生长,要以大而健壮的子叶  相似文献   

6.
《中国瓜菜》2019,(11):13-18
为创造高光效型的黄瓜种质资源,以‘新泰密刺’黄瓜(常规种)为材料,以盐酸羟氨为诱变剂,通过对0.5%、1.0%、2.0%3种浓度盐酸羟胺诱变后的黄瓜M0代和M1代生长及光合特征进行分析,探明盐酸羟氨是否能够提高黄瓜光合作用。结果表明,诱变后黄瓜M0代和M1代种子发芽率均随盐酸羟胺浓度升高而下降,但与对照差异不显著(M0代2%处理除外);两代种子发芽势均随诱变浓度的升高而下降,且差异显著。诱变后M0代子叶表现出黄化、叶缘上卷、黏连卷缩、缺刻非全缘、下垂、无生长点等形态变异。处理后M1代子叶的叶面积,叶绿素含量及净光合率(Pn)均较对照有所下降,但气孔导度(Gs)无显著变化;M1代子叶Fv/Fm、PSⅡ与对照差异不大,而非光化学猝灭(q N)均显著低于对照。诱变后M1代蕾期真叶(10片真叶)的叶面积、叶绿素含量及Pn值较对照显著升高;真叶的胞间二氧化碳浓度(Ci)、气孔导度(Gs)表现出与Pn一致的变化趋势,因此诱变后M1代真叶光合属于气孔限制;M1代真叶的PSⅡ值与对照差异不大,Fv/Fm整体上低于对照,但有随浓度升高而增加的趋势,qN值随浓度升高显著降低。综合子叶和真叶的光合参数变化,认为0.5%~1%范围内的盐酸羟胺既能较少的伤害子叶,又能较好的促进真叶的光合及生长,可以作为创造黄瓜高光效种质资源的有效诱变剂。  相似文献   

7.
《吉林蔬菜》2010,(3):17-17
症状:茄子德巴利腐霉猝倒病主要发生在育苗前期,种子发芽后和出土前后均可染病。出土前染病造成烂种或烂芽;出土后3片真叶前染病主要发生在茄苗茎基部,初现水浸状黄褐色病斑,后迅速扩展,病部缢缩成线状,往往在子叶尚未凋萎时,幼苗便折倒贴伏在地面上,故称猝倒病。苗床上猝倒病多零星发病,形成发病区以后迅速向四周扩展,形成一片一片的猝倒,  相似文献   

8.
黄瓜的叶片可分为子叶和真叶。黄瓜一生中最早出现的叶片就是子叶。子叶两侧对称生长,呈长圆形。正常健壮的子叶下胚轴距地3~4cm,播后4天2子叶呈75°张开,约5~6天后为水平状,叶缘上卷呈匙形,叶肥大,色浓绿。黄瓜子叶不仅含有幼苗生长所需各种养分而且还具有高度的光合作用,在  相似文献   

9.
黄瓜穴盘育苗播后灌溉施肥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黄瓜品种中农203 为试材,研究了与播前启动肥配套的播后不同施肥种类、施肥浓度及施
肥频率对黄瓜幼苗生长发育及壮苗形成的影响,通过测定黄瓜幼苗茎粗、全株干质量等形态指标及叶绿素
含量、根系活力等生理指标,筛选出黄瓜穴盘育苗播后灌溉施肥较优处理为:子叶平展至第1 片真叶平展
时12-2-14、20-10-20 两种肥料交替施用,施肥浓度为N 100 mg·kg-1;第1 片真叶平展至第2 片真叶
平展时12-2-14、20-20-20 两种肥料交替施用,施肥浓度为N 200 mg·kg-1 ,两个阶段施肥频率均为1
次肥、2 次水。黄瓜幼苗表现为壮苗指数增加、叶绿素含量升高和根系活跃吸收比增强,分别比其他处理
提高了6.13%~15.44%、3.75%~16.41%、5.85%~14.85%。  相似文献   

10.
《吉林蔬菜》2010,(3):42-42
症状:茄子德巴利腐霉猝倒病主要发生在育苗前期,种子发芽后和出土前后均可染病。出土前染病造成烂种或烂芽;出土后3片真叶前染病主要发生在茄苗茎基部,初现水浸状黄褐色病斑,后迅速扩展,病部缢缩成线状,往往在子叶尚未凋萎时,幼苗便折倒贴伏在地面上,故称猝倒病。苗床上猝倒病多零星发病,形成发病区以后迅速向四周扩展,形成一片一片的猝倒,生产上头一天还长的挺好,  相似文献   

11.
①熏烟增雌花 一般在黄瓜幼苗2~4片真叶时向温室中放满清淡的烟雾,可使雌花增加15%~20%.增产10%~15%。  相似文献   

12.
棚室黄瓜增产的几项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黄瓜幼苗生长到两片真叶时,喷浓度为200mg/kg的乙烯利溶液,隔1周再喷一次,可使黄瓜增产8.8%~13.5%。 (2)在黄瓜出苗后40~50天内,每天进行8小时左右的短日照处理可促进雌花分化,增加雌花数量,从而增加产量。 (3)黄瓜幼苗喷施0.2%红糖液,可使秧苗粗壮,心叶快长。结瓜期喷施0.75%~1%的红糖液,每天1次,可使瓜条直,产量高,口感好,并防治霜霉病。 (4)在黄瓜幼苗根部(不可太近以免烧根)或叶面撒施草木灰,10天左右撒1次,共撒4~5次,既防病虫害,又能提高品质,一般增产10%以上。  相似文献   

13.
正常生长的西瓜植株,在各个时期都有其一定的形态特征;由于不良环境的影响,使其生理机能失调,就会影响到某些特征的表现而出现反常现象。根据这些现象,我们就可诊断出植株的症结所在。从而做到“对症下药”。现将我们观察到的一些现象综述如下: 一、苗期指幼苗从出土到定植以前,有三片真叶时。健壮幼苗的特征:子叶开展正常、肥大,平展稍微向下翻卷,到定植时仍完好无病。下胚轴粗壮,4~5厘米高(定植时)。真叶绿色,茸毛白嫩。根系白嫩。 子叶边缘上卷,多是由于苗床内气温太低所引起的。土壤干旱则子叶外卷。下胚轴太短是床内气温低造成的,下胚…  相似文献   

14.
樟树种子自播种到培育成实生苗的整个过程,大致分为:出苗期、缓慢生长期、旺盛生长期、停止生长期四个时期,现将不同时期的生长发育特点和管理分述如下:1 出苗期播种后到子叶出土,通常称为出苗期。主要管理技术有以下几点:1 1 播前消毒催芽 播种前将种子用0 5 %的高锰酸钾溶液浸2小时灭菌,然后用5 0 C温水间歇浸种催芽,可提前1 0~1 3天发芽。1 2 覆盖保湿抑制杂草生长 播种后盖一层细土再用稻草、砻糠等进行覆盖保湿。1 3 遮荫中耕 种子发芽出苗后立即遮荫并及时进行中耕除草和水肥管理。2 缓慢生长期子叶出土后到5~6片真叶…  相似文献   

15.
1怎样提高黄瓜嫁接后的成活率?答:黄瓜嫁接是越冬茬栽培的关键措施,以普遍应用的靠接为例,根据当地的栽培习惯,华北地区播种期以9月中下旬为宜,先播种黄瓜,5~7d(天)后再播种南瓜。当南瓜的第1片真叶开始展开,黄瓜子  相似文献   

16.
李宝栋 《西南园艺》1999,27(1):35-36
1 黄瓜 (1)生长点直插法:用黑籽南瓜作砧木,选亲和力强、品质好、较抗病的当地品种做接穗,砧、穗种子播前均需消毒、催芽。冬、春茬嫁接时,黑籽南瓜应早播2~3天(用控温育苗)。待砧木苗第2片真叶吐芽,接穗苗第1片真叶直径1cm时,为最佳嫁接期。用刀片切去砧木生长点,再用竹针(自制、与接穗胚茎同粗)从切口垂直插入4~5mm。接穗从子叶节下5mm处,与下胚轴成30°角切断,呈4~5mm长的椭园形切面。然后取下竹针,将带子叶的接穗插入针孔内,使接穗与砧木相吻合并用塑料夹固定。  相似文献   

17.
芥蓝栽培     
芥蓝栽培116100辽宁省大连市金州区政府蔬菜办李庆满,孙强,吴垠寰芥蓝是我国特产蔬菜之一,主要以肥嫩的花薹及其嫩叶供食,质脆嫩、清甜,风味别致。芥蓝的生育周期:①发芽期,播种~子叶展开,第一片真叶显露需7~10天。②幼苗期,第一片真叶显露~5片真叶...  相似文献   

18.
苗期夜温对番茄畸形果发生的影响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试验表明番茄苗期低夜温不仅提高了畸形果发生率,而且也提高了畸形果平均级数和综合指数,并增加了畸形果的类型,同时乱形果在畸形果中所占的比例也增大。试验还认为:引起番茄畸形果大量发生的界限温度在大于6℃和小于12℃的范围内,低温所需时间为幼苗2片子叶充分展开后10~16天,幼苗低温敏感期为2~4片真叶展开期。因此,番茄育苗期间应避免2~4片真叶展开期夜温低于12℃。  相似文献   

19.
正以黄瓜品种中农203为试材,研究了与播前启动肥配套的播后不同施肥种类、施肥浓度及施肥频率对黄瓜幼苗生长发育及壮苗形成的影响,通过测定黄瓜幼苗茎粗、全株干质量等形态指标及叶绿素含量、根系活力等生理指标,筛选出黄瓜穴盘育苗播后灌溉施肥较优处理为:子叶平展至第1片真叶平展时12-2-14、20-10-20两种肥料交替施用,施肥浓度  相似文献   

20.
 通过盆栽试验表明, 葡聚六糖连续处理黄瓜幼苗3次后, 可以诱导黄瓜抗霜霉病, 防效可达65.40%。通过反相HPLC法测定不同时间水杨酸含量表明, 葡聚六糖连续诱导处理黄瓜幼苗3次后水杨酸含量在诱导后1 d出现高峰, 且水杨酸含量在8 d内一直比对照略高。葡聚六糖仅处理1次时, 诱导叶(第1片真叶) 水杨酸含量显著提高, 在诱导后6 h出现1个高峰, 而非诱导叶(第2片真叶) 在12 h出现1个高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