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4 毫秒
1.
为能充分利用土地资源,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和产值,提高土地的产出率,解决烟、粮争地的矛盾,进行春烤烟免耕套种秋玉米栽培模式技术试验、示范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春烤烟免耕套种秋玉米栽培模式,比原来仅种植春烤烟增加了一造秋玉米,每667m^2增加玉米产量325.6kg、增加产值505.82元,烟草、玉米每667m^2产值达2113.5元,农民每年每667m^2地收入1400-1500元,创新了新的粮经轮作种植模式。  相似文献   

2.
烟后玉米高产栽培技术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普洱市烤烟种植面积逐年增加,粮烟争地现象日益突出的问题,为确保我市粮食安全,解决烟区农民增收的矛盾,实现合理轮作、粮经双丰收,本文通过近几年来普洱烤烟套种玉米的实践,总结整理了一套相对成熟的高产栽培技术措施,为普洱大面积推广烟后玉米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龙街乡根据农业产业发展现状与粮食生产存在的问题,结合龙街乡的气候、土地资源,利用种烟的空间区域发展烟后玉米栽培,解决核桃、烤烟、粮食之间的争地现象,稳定了烤烟生产,找准恢复、发展的粮食生产突破口,实现了龙街乡"大春拿钱又拿粮,小春拿粮"的农业发展模式。该文简述了烟后玉米栽培从选地至收获等技术经验,为龙街乡以后烟后玉米高产创建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4.
赵清明 《河南农业》2016,(32):31-32
云南省中南部是云南省主要的烤烟种植区,粮烟争地的现象已日益明显.为保障粮食安全,使烟农增收的矛盾得到有效化解,通过合理套种的种植方式,实现粮经双丰收.基于此,立足于云南省中南部烤烟种植实际,着重探索如何科学合理利用烤烟生长后期种植玉米,并深入探究烟后玉米高产栽培技术措施,旨在促进当地玉米产量的提升,从而帮助粮农顺利实现增收的目标.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景东县龙街乡由于大力发展烤烟生产,致使粮、经争地矛盾日益突出。为有效缓解这一矛盾,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粮食产量和农民收入,分析发展烟后玉米产业的优势、存在问题,提出发展烟后玉米产业应统一组织领导,制定统一的技术标准,规模适度、合理布局等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6.
“中国建莲之乡”建宁县依据自然资源状况,调整农业结构,采用复合种植模式优化配置农田。莲-烟-稻高效栽培模式是利用当年新植莲子的水田,冬季翻梨晒白整畦栽植烤烟,第2年烟叶采收后轮作水稻,实现了两年三熟制栽培。莲-烟-稻高效栽培模式有效地协调了烟粮、烟莲争地的矛盾,提高了土地资源和自然资源的利用率,取得了良好的效益。  相似文献   

7.
烟区农民在有限的耕地上,既要种烟获得经经收入,又要保证粮食生产,因此,粮烟争地矛盾十分突出。同时,由于生产成本提高,产投比失调,也迫使农民在有限的耕地上争取更多的收益。实行粮烟、烟菜集约种植则可以缓解粮烟争地矛盾和提高经济效  相似文献   

8.
为解决粮经作物争地的矛盾,充分利用烤烟收获后的闲置土地套种玉米,达到粮经作物双丰收的目的,永平镇根据实际情况总结出了一套烤烟田免耕套种杂交玉米种植技术。  相似文献   

9.
为解决普洱市粮烟争地的矛盾,确保粮食安全,自2011年普洱市开始探索烟后玉米套种小麦的立体种植模式,经过几年的试验示范推广,总结出了一套成熟的烟后玉米套种小麦一年三熟栽培技术,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墨江县的山地烤烟种植面积逐年增加,同季适宜配制杂交玉米种子的地块大部分用于烤烟种植,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杂交玉米制种产业的发展。为了解决夏季烟叶生产与玉米制种争地矛盾,充分利用秋季光、热、水、耕地等资源优势,在烟叶采收后地块配制杂交玉米种子,以此来增加耕地复种指数,提高土地利用率,达到烤烟和玉米种子双重增收的目的。根据多年的实践,总结出一套山地烟后杂交玉米制种技术,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1.
本文针对乐业县烟叶生产发展出现的烟粮争地和占用优质水田的现状,根据乐业县旱地面积大和光温水自然爷件未得到充分利用的实际,通过试验筛选合适的玉米品种,探索发展旱地烤烟与玉米套种模式,以期促进粮烟可持续发展。试验采用四个玉米品种与烤烟套种,结果表明四个品种作物产量平均在5360_-6155kg/hm2之间,虽比当地单纯种中玉米低12.5%-24.3%,但总产值则增加170.62%-181.93%;不同品种适应套种模式的差异较大,正大619和隆玉2号规避“寒露风”灾害天气的影响较好,迪卡007和迪卡008则较差,认为乐业县适用于烤烟与玉米套种的玉米品种,从优到劣的排列为:正大619、隆玉2号、迪卡007和迪卡008。  相似文献   

12.
为了筛选出玉米和甘蓝套种的最佳比例,完善套种栽培技术推广应用的理论依据,根据玉米套种甘蓝的田间试验数据,在进行产量性状和经济效益比较的基础上,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5种套种模式的优劣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玉米/甘蓝不同套种模式的综合效益主要由玉米产量性状、甘蓝产量性状和不同套种模式的经济效益3个方面决定;不同套种模式的综合比较结果为处理3>处理1>处理4>处理2>处理5,即:处理3(玉米密度67500株/hm2,甘蓝密度60000株/hm2)套种模式下,玉米、甘蓝的产量分别为12150、80242.5 kg/hm2,总产值为83634.0元/hm2的,效益高于其他处理,田间配置最合理,是最佳组合模式。该研究优化了种植模式,增加单位面积产量和产值,大幅提高农民收入和种植积极性。  相似文献   

13.
示范推广“烟叶套种玉米—菜”一年三熟高效栽培模式,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总结了烟叶套种玉米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4.
不同烟麦套种方式对烤烟农艺性状及产量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中烟100为材料,研究了不同烟麦套种方式(2/6式、1/3式、1/2式烟麦套种)对烤烟农艺性状及产量品质的影响,并对其经济效益进行评价,以便获得以烤烟为主的烟麦套种适宜种植模式.结果表明:1/2式烟麦套种对烤烟农艺性状的影响较好,成熟期的最大叶面积和有效叶片数显著优于其他处理(包括纯作对照),分别达到1 689.93...  相似文献   

15.
非豆科作物套种时间对烤烟产量和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大田小区试验,研究了不同时间套种籽粒苋和黑麦草对烤烟产量和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套种籽粒苋比套种黑麦草对烟叶产值量的影响大,栽后第5周至第9周套种籽粒苋,烟叶产量逐渐增加,而烟叶产值、外观质量及均价则逐渐降低,烟叶的内在化学品质则以栽后第5周套种籽粒苋的烟叶更加协调.  相似文献   

16.
为增加武陵山区烟农收入,探讨以烟为主,适宜武陵山区旱地烟区的套作方式,通过田间小区试验,总结出一套烟草与半夏套种栽培技术模式。调查半夏与烟草的套作模式对增收效益和烟草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半夏与烟草套种,平均纯收入为116900元/ hm2,与两种单独常规种植方法相比分别提高了323%和24%。套种模式与烟草单独连续种植相比,烟草青枯病发病率平均降低72.38%,烟草黑胫病发病率平均降低87.01%,烟草立枯病发病率平均降低73.96%。该模式的推广和应用,提高土地复种指数,降低烟草病害,减轻烟草连作障碍,促进烟农增收增效。  相似文献   

17.
不同时间套种对玉米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于泽波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7):14898-14900,14906
[目的]研究不同时间套种对玉米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为玉米适时早套,提高玉米产量提供参考。[方法]于5月15、20、25、30日和6月5日采用5个播期处理,麦套采用畦埂与套种行2种不同间距的套种方式,观察和测定不同播期玉米的展开叶数、可见叶、种子根数、次生根数、株高、地上部鲜重和干重以及产量。[结果]共生期间,不同播期玉米的展开叶数、可见叶、种子根数、次生根数播期早的均多于播期晚的,地上部鲜重和干重播期早的均重于播期晚的,株高播期早的高于播期晚的;同期播种的麦套玉米畦埂的多(或重或高)于套种行的;整个生育期,不同播期种子根和次生根无差异;而播期越晚叶片数越多、株高越高,产量5月25日套种最高,与单作玉米最高产量差异显著,但不极显著。[结论]玉米适时早套,麦收后立即中耕灭茬,适时追肥浇水,加强田间管理,能够取得较好的产量。  相似文献   

18.
玉米与甘薯间套作种植模式效益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探索单位耕地面积产值最高的种植模式,以单作玉米和单作甘薯为对照,研究玉米与甘薯间套作不同的种植模式。分四大类型进行,分别为单作玉米、单作甘薯、间作和套作,其中间作又分三个模式,玉米与甘薯种植行比为2∶1,2∶2,2∶3,套作分4个模式,甘薯以不同方式和密度套种在玉米行间,共计9个模式。结果表明,各类型产值高低顺序为单...  相似文献   

19.
烤烟套种甘薯对烟草氮磷钾营养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烤烟与甘薯套种对烟草氮磷钾素营养的影响.结果表明:烤烟套种甘薯与烤烟单作相比,甘薯吸收了土壤中过多残留的营养元素,土壤营养元素更趋于平衡;增加了土壤耕层中植株的根系,其周围营养元素有效性得以提高,相对含量增加,烟株与环境友好发展,烟株养分得以改善;对烤烟的茎粗、叶厚、株高、叶长、叶宽、有效叶片数等生物学性状未产生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