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早甜桃,具有喜光、怕水两大基本特征,其结果早、上市早、见效快,是人们喜爱的果树品种之一。为提高早甜桃产量,增加经济收入,现将早甜桃的冬季修剪技术综述如下:一、早甜桃的冬季果枝均能结果,但以中、长果枝结果最好。一般幼树和健壮的树,长果枝所占的比重大,但随着树龄的增长,以及土、肥、水管理跟不上,中、  相似文献   

2.
对大石早生李进行土施或叶面喷施多效唑 ,均有控制新梢加长和加粗生长、降低树体高度、缩短节间长度、增加短果枝和花束状果枝比例、降低长果枝和中果枝比例、促进花芽分化、提高单株产量的效果 ;对单果重没有明显作用 ,对果实硬度有增强趋势 ,而对座果率和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有降低趋势。分析认为 ,以土施 0 5g/m2和喷施 10 0 0mg/kg× 2效果为好  相似文献   

3.
正十几年深耕枸杞行业,郝向峰给宁夏枸杞这样的定义:宁夏枸杞是一张名片,唯有枸杞才能代表宁夏;宁夏枸杞是一个产品,让广大热衷于养生保健的消费者健康受益;宁夏枸杞是一个产业,让成千上万的农民脱贫致富;宁夏枸杞是一个品牌,她承载着四千年的历史文化;宁夏枸杞是一种情怀,她凝聚着祖祖辈辈宁夏人的感情。扎根宁夏大地,种出一粒好枸杞那是20多年前,某个寻常日子,郝向峰路过一片枸杞园,看到一位老农在挖枸杞树。他百思不得其解,挂满红果的枸杞树为什么要挖掉?  相似文献   

4.
通过枸杞叶面喷施不同浓度的99植物肥试验研究,结果表明:99植物肥对提高枸杞产量有显著效果,喷施1∶500倍的99植物肥,枸杞增产20.8%;喷施99植物肥无论浓度多大,对提高果实等级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5.
《湖北林业科技》2015,(6):17-19
为了探讨冬藏对插穗内含物的影响,寻找宁夏枸杞扦插的适宜采条时期,为宁夏枸杞扦插育苗提供理论依据,该研究设冬藏与留树两种处理,并研究不同处理对可溶性糖、淀粉、可溶性蛋白质、游离脯氨酸、过氧化物酶(POD)、多酚氧化酶(PPO)、吲哚乙酸氧化酶(IAAO)、单宁等8个内含物指标的影响。研究表明:冬藏会降低插穗内的游离脯氨酸、可溶性糖、淀粉、蛋白质等的含量和POD、PPO、IAAO等酶的活性,增加单宁含量。因而会降低插穗的成活率和新梢生长量。插穗留树有利于插穗的成活和新梢快速生长。研究表明宁夏枸杞硬枝扦插适宜的采条时期是春季萌动前。  相似文献   

6.
山东省莱芜市鹏泉西大街高速公路中间,一棵高大粗壮的枸杞树格外引人注目。据了解,这棵树已有千年树龄,被誉为"枸杞树王"。两年前,莱城区鹏泉西大街高速路初定路线时正好经过这株千年枸杞树,进行地基钻探  相似文献   

7.
宁杞一号、血杞一号的形态特征及优良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枸杞,系茄科枸杞属。我国两千年前就有采集、利用枸杞果实的记载。我市早在20世纪70年代初期就已从河北等地引进、栽培枸杞,由于品种杂、经营管理粗放、树体老化、产量低,特别是受到枸杞价格一度低糜的影响,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大面积的枸杞逐渐被砍光,只有零散的枸杞树(包  相似文献   

8.
对凯特杏幼旺树适时喷布多效唑,能明显抑制新梢旺长,缓和树势,增加腋花芽结果枝,矩果枝和花束状结果枝的比率,提高座果率,以200,300倍喷布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9.
陈华娟 《中国林业》2013,(16):48-48
最先不识枸杞树,直到看到奶奶家后山里长着一片野生的枸杞树。乍一看这棵树,叶是长长的卵形,花儿是淡紫色的,结出来的果小巧玲珑、纤细秀气。手持一颗红红的枸杞,迎着阳光细细看,分明是一颗红宝石、红玛瑙。轻柔地细捻一下,身如棉、汁如血,品尝一下,甜丝丝、味道久久缠绕舌尖儿。  相似文献   

10.
配方施肥对枸杞品质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解大量元素肥及微量元素肥对枸杞外观品质及产量的影响,采用正交试验设计L16(43×24),选用大量元素肥N、P、K和微量元素肥Fe、Zn、Mo、B,对3年生枸杞(宁杞1号)进行大田配方施肥试验,测定其果实大小、百粒质量及产量指标,以确定枸杞的最佳施肥配方。结果表明:不同的配方施肥组合的果实大小、百粒质量及产量均比CK增加,其最大值分别比CK增加了18.08%、38.42%、80.83%,最佳施肥水平组合为N3P2K3Fe1Zn2Mo1B1。即大量元素肥料的施肥量为:尿素217 g/株、过磷酸钙417 g/株、硫酸钾313 g/株,微量元素肥料以施入Zn肥10 g/株为好。  相似文献   

11.
不同施肥处理对麻疯树幼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对麻疯树幼林进行了施肥配方试验。结果表明:(1)N、P、K混合施肥能显著促进麻疯树的地径、冠幅乘积和树高的生长;(2)仅施用N肥也能明显促进主干地径生长,但仅施P、K肥对地径生长影响不大;(3)N肥和P肥混合施用能显著促进麻疯树幼树冠幅生长,仅单独施用N肥、P肥和K肥对麻疯树冠幅生长促进作用不明显。  相似文献   

12.
!!!!!!"早甜桃,具有喜光、怕水两大基本特征,其结果早、上市早、见效快,是人们比较喜爱的好果树品种之一。为提高早甜桃产量,增加经济收入,现将早甜桃的冬季修剪技术综述如下。一、早甜桃的冬季果枝均能结果,但以中、长果枝结果最好。一般幼树和健壮的树,长果枝所占的比重大,但  相似文献   

13.
综合管理措施对枣树新梢生长及产量影响的试验表明,采取翻耕树盘、花前施肥灌水、花期喷肥可使枣树新梢生长量提高59.4%,产量提高216.5%,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4.
1 枸杞的形态特征和生物学特性 枸杞lycium chinense Mill为茄科,落叶灌木,寿命可达90~100年,8~20年结果能力最强,产量逐年增加。枸杞在播种的第二年就能结果,35年以后结果能力逐年降低,50年后进入衰老期。如果适当进行树冠更新,培育萌蘖,结果年龄可超过50年。 枸杞有两种结果枝。1种是2年以上的枝条,开花早,果熟早,称为“老眼枝”;另1种是当年结果枝,这种枝条边生长边结果,果熟晚,又称“七寸枝”。在管理中要保留“老眼枝”,抚育“七寸枝”,以促进果枝强壮,浆果丰收。  相似文献   

15.
为解决黑果枸杞种子萌芽率低、前处理时间长及造林管理技术落后的问题,本文采用1%的KNO_3溶液对黑果枸杞种子进行前处理,并对其高效育苗技术及造林管理技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的KNO_3溶液可促进黑果枸杞种子萌芽,提高出苗率;黑果枸杞育苗时温室环境调控下采用基质可确保成苗率;黑果枸杞造林树体管理中,可将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有效结合起来,即在修剪时可将结果量大的枝条剪下来以采集黑果枸杞果实,但是所剪结果枝条不能低于其总枝条数的50%,以促进黑果枸杞枝条更新,这样既可确保其生态效益,又可适当增加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6.
以漾濞核桃研究院内的薄壳山核桃无性系中幼龄树为观测对象,通过调查研究薄壳山核桃的发枝结果习性,以及进行1a生结果枝和未结果枝的轻剪、中剪、重剪、缓放4种修剪处理,分析中幼树的发枝规律和修剪对发枝结果的影响,以探讨合理的修剪方法。结果表明:薄壳山核桃结果母枝以萌发2~3个发育枝、3个以上雄花枝、1~2个结果枝为主;结果枝率较高,最高可达80%以上,果枝多表现为中短果枝;在4种处理中,1a生结果母枝的发枝数、结果枝数、坐果数都是中剪处理效果最好;1a生未结果枝3种修剪处理和对照相比,发枝数均高于对照,但结果枝数和坐果数均低于对照。  相似文献   

17.
枸杞对土壤、肥、水条件要求不甚严格,但要获得枸杞丰产还必须精细管理,选取优良品种,进行合理密植、施肥、灌溉与修剪,方可获得亩产干枸杞300公斤以上。 一、选用优良品种 现在各地栽植的枸杞不少,有优劣之分,应选用优良品种栽植。我们栽植的有: 卷叶枸杞:叶向背卷曲。结果枝长20—35厘米,节间长1—1.2厘米。果似纺锤形,果形较小,果长1.2—1.6厘米。果肉厚薄中  相似文献   

18.
通过采用轻短截、中短截、重短截和缓放4种处理方式,研究了不同修剪方式对中林1号新梢生长量、成枝力、果枝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强度的修剪对中林1号新梢生长量、成枝力和果枝率均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中短截和重短截的修剪方式对提高45°枝的成枝率和果枝率效果显著,且新梢生长量大。中短截对提高水平枝的新梢生长量、成枝力和果枝率效果最显著,轻短截次之。  相似文献   

19.
<正>6月26日,第二届枸杞产业博览会在美丽的"中国枸杞之乡"中宁县开幕,本届博览会以"创新·融合·品牌·绿色"为主题,是近年来规模最大、参展商最多、展品最丰富的一届枸杞产业盛会,通过产品展示、贸易洽谈、采购对接、学术交流、宣传推介、信息发布等系列活动,充分展示宁夏作为中国枸杞主产区,在引领全国枸杞产业发展探索实践中取得的丰硕成果,进一步扩大宁夏枸杞产业知名度、影响力,助力宁夏再造枸杞产业发展新优势。  相似文献   

20.
<正> 大城县栽培的枸杞品种多为血津枸杞,种植时间悠久。据调查1917年开始在车万灯、贾庄、豆庄、田庄等村栽培,以后普及全县各乡镇。由于经济价值高,见效快,一年育苗,二年见果,三年即可见到明显效益。当时田庄栽种四亩枸杞,造林第二年平均亩产干果181斤,因此栽种面积在全县逐年上升。到1975年全县已结果的枸杞树发展到8200亩,年产干果200万斤。仅国家收购即达150万斤。高产地块平均亩产达到500斤。由于广大果农在实践中认真探索科学的栽种和管理办法,从而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现将枸杞果的采收,加工和贮藏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