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新疆杂交棉育种进展及其产业化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根据近几年新疆的杂交棉育种进展,提出今后杂交棉选育的方向、杂交棉育种与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办法,提出了杂交棉产业化的思路.  相似文献   

2.
通过杂交棉肥料与化调试验,研究海陆杂交棉的生育规律,探索杂交棉适宜的栽培密度、配置方式、水肥运筹和调控技术,为兵团杂交棉实现大面积高产种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本文简要介绍了我国杂交棉(抗虫杂交棉)在棉花生产中的作用及应用前景。“十五”期间杂交棉发展迅速,2006年达到了152万hm^2,占全国棉花面积的30%。在杂交棉中,抗虫杂交棉占杂交棉面积80%以上。杂交棉的应用,推动了棉种产业化的进程。辽宁特早熟杂交棉的研究起步虽晚,但也取得了可喜的成效。利用区域和资源优势,亲本的搜集鉴定、杂交、回交转育以及配合力测定,培育出了一批具有早熟、抗病虫、优质的杂交亲本材料和具有竞争优势的杂交组合,提出了杂交棉研究的策略,使特早熟杂交棉在全国棉花生产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杂交棉高产机理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2007~2008年,在进行杂交棉高产栽培多因素多水平研究的同时,开展了杂交棉高产机理的辅助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生产中推广的杂交棉一代比杂交棉二代、常规棉品种及杂交棉亲本在子棉产量、经济性状、生育性状、棉苗素质、叶绿素含量,光合速率、干物质生产与积累等方面有明显的杂种优势.研究为杂交棉高产栽培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人工制种发展杂交棉,在生产上可利用到后代,使杂种优势的利用面积比只利用F_1代扩大了50倍,大大节省制种用工,使杂交棉大面积应用成为可能。本文分析了省内外杂交棉发展现状以及人工制种发展杂交棉的优越性;展望了我省发展杂交棉在不增加棉田面积的情况下,迅速提高总产的前景;并对杂交棉亲本选配、亲本保纯、人工制种技术、建立杂交棉生产体制及良种良法配套进行了探讨,提出了走自选、自制、自用的路子。沿江棉区宜选抗逆性强、耐水肥的中熟杂交棉为主;淮北棉区为满足午季接茬的需要,宜选早熟杂交棉为主;枯、黄萎病区,宜选抗病杂交种为主。  相似文献   

6.
<正>因杂交棉种子成本高、生育期长,制约着杂交棉的推广。自2006年起,我区通过冬季大棚育苗、春季移栽的技术,来缩短杂交棉生育进程,充分发挥杂交棉在我区的生长优势。从2008年开始研究稀植育苗移栽技术,通过稀植,在减少杂交棉成本费用的情况  相似文献   

7.
沙雅县杂交棉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阐述了杂交棉的杂种优势,介绍了几种杂交棉品种,总结了杂交棉的栽培技术,以期为沙雅县杂交棉栽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刘方志 《现代农业科技》2010,(16):100-100,103
杂交棉种子生产可分为亲本提纯复壮、杂交制种、种子加工3个过程。针对当前杂交棉种子生产企业只注重杂交棉制种技术的运用而忽略亲本提纯复壮、种子加工过程,致使亲本退化、杂交种纯度不高的现象,阐述杂交棉种子生产关键技术,旨在提高杂交棉种子纯度,提高棉花的产量和品质,为企业和"三农"服务。  相似文献   

9.
北疆杂交棉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阐述了杂交棉的杂交优势与北疆主要推广的杂交棉品种,介绍了杂交棉的主要栽培技术,以期为提高北疆杂交棉的产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分析了抗虫海陆杂交棉主要经济性状的杂种优势。结果显示:海陆杂交棉F_1的籽棉、皮棉产量均超过了海岛棉亲本,多数组合也超过了陆地棉亲本;海陆杂交棉F_1的单铃重、每囊粒数、衣分、纤维马克隆值一般介于双亲之间;海陆杂交棉F_1的籽指偏大,某些组合的籽指超过了海岛棉亲本;海陆杂交棉F_1的不孕籽率偏高,超过了双亲;海陆杂交棉F_1的纤维长度、整齐度、比强度、伸长率普遍呈正向超双亲优势。  相似文献   

11.
分析了抗虫海陆杂交棉主要经济性状的杂种优势。结果显示:海陆杂交棉F_1的籽棉、皮棉产量均超过了海岛棉亲本,多数组合也超过了陆地棉亲本;海陆杂交棉F_1的单铃重、每囊粒数、衣分、纤维马克隆值一般介于双亲之间;海陆杂交棉F_1的籽指偏大,某些组合的籽指超过了海岛棉亲本;海陆杂交棉F_1的不孕籽率偏高,超过了双亲;海陆杂交棉F_1的纤维长度、整齐度、比强度、伸长率普遍呈正向超双亲优势。  相似文献   

12.
阿克苏地区植棉历史悠久,是新疆重点产棉区之一。2008年开始引进杂交棉品种,经过几年的试种、示范、推广,杂交棉生长优势明显。根据对地区杂交棉品种试验、示范种植情况和栽培技术的调查分析,发现在推广杂交棉方面存在着突出问题,种子生产成本高,种子价格昂贵,生产技术难度大。针对这些问题,结合该地区杂交棉种植情况,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杂交棉生长发育特征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杂交棉标杂A1、豫杂35和常规棉中棉所41为材料进行试验,研究杂交棉的生长发育特征。结果表明,杂交棉苗期长势强、出叶速度快,叶片数多;植株较高,果枝较长,果枝数和果节数多。杂交棉单铃重和皮棉产量均高于常规棉,且达极显著水平。品质分析结果表明,杂交棉的纤维长度、强度、细度等比较协调,优于常规棉。  相似文献   

14.
抗虫杂交棉的栽培方法,不同于常规棉、常规杂交棉和转Bt基因抗虫棉品种,只有走“小群体、壮个体”的高产栽培路子,放宽行株距,建立稀植大棵的栽培模式,把握抗虫杂交棉的生育规律和特点,采取与之相适应的高产栽培技术措施,才能充分发挥抗虫杂交棉的生产潜力。建议长江中下游沿江滨湖棉区抗虫杂交棉种植密度为18000—19500株/hm2。  相似文献   

15.
<正>通过对29团主栽杂交棉品种的系统调查,重点研究适应本团种植的2个主栽杂交棉品种在不同株型、不同播种密度下的产量和品质情况,并通过改进栽培措施提高杂交棉的产量,为进一步探索杂交棉高产栽培技术提供理论依据。一、主栽杂交棉品种特性1.联杂68全生育期169天,中晚熟。植株呈塔型,果枝Ⅱ  相似文献   

16.
高肥水条件下鲁棉研24种植密度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近几年来,随着土壤肥力条件的不断提高,杂交棉种植密度越来越低,棉花单产没有大幅度提高,出现了杂交棉产量优势不明显的现象,影响植棉效益和杂交棉品种的推广。菏泽市杂交棉种植面积较大,一般在100万亩左右,探索杂交棉种植密度与产量  相似文献   

17.
杂交棉超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8年,农3师在杂交棉种植过程中,针对杂交棉个体生长势强、发育快、结铃性强的特点,加大肥水投入力度,综合运用杂交棉高产栽培技术,充分发挥杂交棉的增产优势和增产潜力,在大范围内取得了产量上的突破,创造了单产水平的新纪录。2008年全师种植杂交棉1.6万公顷,平均皮棉667米。产188.2千克,较常规棉平均皮棉单产高29.8千克。  相似文献   

18.
杂交棉的新进展及其深化研究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1.杂交棉的新进展  2 0世纪 90年代的 1 0年中 ,全国棉田面积连续减缩 ,而杂交棉的面积却不断增长。 1 990年全国杂交棉为 1 .47万 ha,占全国棉田面积 0 .3% ,到 1 999年全国杂交棉达 39.93万 ha,占全国棉田面积 1 0 .8%。目前 ,中国杂交棉的面积仅次于印度 ,居世界第二 ;从国内主要农作物杂交种的面积看 ,棉花仅次于玉米、水稻和油菜 ,列居第四。杂交棉如此迅速发展在中国植棉史上从未有过。目前全国各主产棉省几乎都有杂交棉的大面积种植或试种示范。杂交棉在南方明显多于北方 ,在科技水平较高地区多于科技水平较低地区。从杂交棉类型看 …  相似文献   

19.
结合南疆气候条件和植棉特点,研究不同氮肥用量对杂交棉叶片光合特性和产量的调节效应,探讨南疆杂交棉氮肥运筹措施,为杂交棉的高产栽培提供理论依据.以杂交棉楚杂180为研究对象,通过设置不同用量氮肥处理,研究不同施氮量对杂交棉叶片光合速率、叶绿素含量、叶簇倾角、叶面积指数等指标变化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随施氮量增加,杂交棉单株结铃数和单铃重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在本试验条件下,施氮量在384.9~430.4 kg/hm2时,杂交棉籽棉产量达到最高.施氮量不足或过量,对叶片光合速率、叶绿素含量、叶簇倾角和叶面积指数均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从而影响到光合物质的生产和转移,影响到最终产量.适宜的施氮量是杂交棉保持较高的光合速率、合理的叶簇倾角和叶面积指数并获得高产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湖北省杂交棉育种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总结了湖北省近年来杂交棉育种的状况,分析了湖北省杂交棉育种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今后湖北省杂交棉育种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