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9 毫秒
1.
我们以抗冷性不同的玉米幼苗(1—4级,抗冷性递减)为材料,研究了其线粒体ATP酶在11℃、24℃的活力、温度变化时其活化能(Ea)的突变温度以及线粒体膜脂脂肪酸组成。结果表明在11℃条件下,ATP酶活力随品种抗冷性增加而增强;酶活化能折,点温度随品种抗个性增加而降低,脂肪酸的不饱和指数随品种抗个性增加而增大。这说明膜脂不饱和度控制着ATP酶的活力,Ea的折点温度受膜流动性的影响并与品种抗冷性有关,我们认为ATP酶Ea的折点温度可作为玉米幼苗抗个性生化指标。另外通过玉米幼苗抗冷性锻炼表明:ATP酶Ea折点温度没变化,说明幼苗抗冷潜力很小。  相似文献   

2.
水分胁迫对小麦叶绿体膜脂过氧化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小麦幼苗在 - 0 2MPaPEG根际渗透胁迫 2 4h后 ,分离叶绿体的MDA含量升高、SOD活性增加。类囊体膜脂肪酸组分中亚麻酸含量显著降低 ,脂肪酸不饱和指数下降 ,磷脂组分中PG含量大幅度降低。同时 ,叶绿体内和类囊体膜联结的LOX活性升高 ,表明水分胁迫对小麦叶绿体膜的损伤与自由基导致的膜脂过氧化和LOX导致的酶促氧化有关  相似文献   

3.
磷脂酰甘油(PG)是类囊体膜中唯一的磷脂。本研究以小麦为试验材料,研究了缺磷胁迫对小麦幼苗地上部分的膜脂组成及光合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缺磷导致PG含量下降和双半乳糖甘油二酯(DGDG)及硫代异鼠李糖甘油二酯(SQDG)含量上升。但各种甘油酯的脂肪酸组成变化不显著。尽管缺磷使小麦地上部分的PG含量下降了49%,但其光合气体交换能力与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都没有受到显著影响,表明磷脂含量的降低可为其它不含磷的膜脂含量的升高(SQDG)所弥补,从而保证了植物体在磷缺乏状态下也可维持光合作用的正常进行。  相似文献   

4.
高温对小麦的生理障碍及伤害机理(综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高温对小麦危害主要是干热风、“午睡”和夏播小麦弱苗或死苗问题.高温逆境对小麦的生理障碍主要是:蛋白质合成受阻;膜蛋白结构改变;膜脂肪酸饱和度增加;呼吸类型改变等.提高小麦抗热性技术措施主要是:喷灌降低田间温度、增加湿度:CaCl(?)浸种和拌种,喷柠檬酸、ZnSO_4溶液等.  相似文献   

5.
小麦、玉米种子经骆驼蓬提取物水溶液浸泡处理后,室内培养,在幼苗期测定叶片组织的水分状况。试验结果表明,凡种子经过处理后,小麦叶片水分占鲜重的量增加了0.6%~3.06%,占干重的量增加了17%~99.73%,相对含水量增加了0.24%~3.42%,而水分饱和度降低了0.24%~3.39%;玉米处理结果与其一致,表明浸种处理具有增强作物抗旱性的生理效应。  相似文献   

6.
采用气相色谱法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对不同温度驯养的草鱼和鲮鱼肌肉线粒体膜脂肪酸组成进行了分析。10℃适应的草鱼和25℃适应的草鱼相比,肌肉线粒体膜脂肪酸中不饱和脂肪酸/饱和脂肪酸(U/S)值明显升高,脂酰链平均长度也从25℃时的19.08个碳原子增加到10℃时的20.46个碳原子。而鲮鱼的脂肪酸组成在不同适应温度下的变化不明显。此外,还测出了不同驯养温度下草鱼和鲮鱼肌肉线粒体中胆固醇含量的变化,发现两种鱼的胆固醇含量在低温下都显著下降。作者认为,低温适应下的草鱼由于肌肉线粒体的脂肪酸组成和胆固醇含量都发生变化,因而其肌肉线粒体膜的流动性明显增加;而鲮鱼肌肉组织线粒体中胆固醇含量虽也减少,但脂肪酸组成变化甚微,因此,鲮鱼肌肉组织线粒体膜流动性增加很有限。这可能就是鲮鱼耐寒能力差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7.
【背景】食用菌风味独特,富含蛋白质、维生素以及多种生物活性成分,如多糖、甾醇等。我国是食用菌种植和消费大国,其中香菇是我国种植最多的食用菌。但现有的蓄冷剂相变温度低,容易在香菇贮藏中引起冻害。【目的】本研究基于香菇的冰点,研制适用于香菇冷链保鲜的新型相变蓄冷剂,维持香菇的采后品质。【方法】以相变潜热和相变温度为指标,通过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筛选主要蓄冷成分,并采用硫酸钾、纳米二氧化钛和高吸水性树脂进行复配,优化蓄冷剂配方。根据失重率、色泽、硬度等品质指标,研究蓄冷剂对香菇采后品质的影响。测定谷氨酸代谢和能量代谢的相关酶活性,探究蓄冷剂保持香菇鲜度的相关机制。【结果】DSC筛选的主要蓄冷成分为麦芽糖醇水溶液。复配后获得蓄冷剂的最优配方:麦芽糖醇1.85%,硫酸钾2.35%,纳米二氧化钛0.02%,高吸水性树脂0.80%。基于此配方所制备蓄冷剂的相变潜热为405.26 J·g-1,相变温度为-1.8℃。与对照组相比,蓄冷剂提供的低温条件下,香菇的失重率降低51.92%,硬度和亮度分别提高66.67%和41.94%,延长了香菇的货架期;同时,低温条件调控谷氨酸代谢和...  相似文献   

8.
水分胁迫下氮磷营养对小麦幼苗渗透物质累积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对3个水分水平下施肥对春小麦幼苗渗透物质含量的研究,结果表明:水分胁迫使小麦幼苗体内游离脯氨酸和可溶性糖含量增加。在不同水分条件下施肥处理的小麦幼苗脯氨酸含量均高于对照处理的,尤其以氮磷混施处理的为最高,达到4.6mg/g。小麦幼苗体内可溶性糖含量与水分胁迫程度呈明显正相关。水分胁迫时,氮素可明显增加小麦幼苗体内可溶性糖含量; 增幅为39.3%~497%;而磷则明显降低小麦幼苗体内可溶性糖含量,降幅为6.8%~17.9%。这些表明施肥可以增加作物体内的渗透物质,加强作物在遭受水分胁迫时的渗透调节能力。  相似文献   

9.
幼苗期小麦热激蛋白的诱导研究(英文)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高温是小麦产量提高的一个重要限制因素,小麦受到高温胁迫时会产生一系列热激蛋白来适应这种逆境,不同发育阶段的热激蛋白存在差异,不同抗热作物品种中热激蛋白也存在差异,因此,研究抗热性不同的小麦品种中热激蛋白差异对小麦耐热性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该实验利用SDS-PAGE电泳技术对2种不同的小麦品系在34.37、40℃下处理1~7h产生的热激蛋白进行研究,发现其可溶性蛋白电泳图谱与常温下的有区别,其中新蛋白的出现说明高温能够诱导新蛋白。71321-9中发现的3种新蛋白的分子量分别为97.4kD、49kD、37kD,另外还发现3种蛋白质含量明显升高,这3种蛋白质的分子量范围在17~66kD。71321-4小麦中发现了2种新增热激蛋白(37kD和29kD)及1种蛋白质的含量明显增加。这些蛋白可能与小麦幼苗抗热性有关,其含量的增加能够提高幼苗的抗热性。  相似文献   

10.
科技动态     
培育抗冷作物品种 日本等国的科学家利用基因工程培育抗冷的作物品种,解决的关键是提高叶绿体对冷凉的抗性。而叶绿体对冷凉的敏感性与叶绿体膜磷酸甘油中的不饱合脂肪酸的含量有密切关系。具有高比例顺式不饱合脂肪酸的植物,如菠菜和Arabidop-sts thaliana,抗冷凉。相反,只有小比例顺式不饱合脂肪酸的植物,如南瓜,则不  相似文献   

11.
用十二项形态和生理指标的隶属函数值评春六个水稻品种萌发期的抗冷性,用气相色谱仪分析吸胀种胚总极性脂和磷脂酰甘油的脂肪酸组成,结果表明,水稻品种的抗冷性强弱与种胚膜脂磷脂酰甘油的脂肪酸饱和度极显著相关,而与种胚膜极性脂脂肪酸不饱和指数相关性较差。  相似文献   

12.
植物抗寒基因及其在品种改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低温不仅是限制冷敏植物分布及其生长最重要的环境因素,也是影响许多热带或亚热带作物生产的重要气候条件。在低温条件下,膜脂相变引起离子渗漏使植物细胞代谢失调,同时植物体内的活性氧的积累对细胞造成氧化伤害。本文着重介绍了在低温条件下与膜稳定性和清除活性氧有关的基因,以及这些基因的表达调控和在作物品种改良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3.
糯小麦与其它作物淀粉特性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阐明糯小麦与其它作物的淀粉理化特性差异,分析糯小麦淀粉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前景。【方法】以淀粉厂批量生产的糯小麦淀粉及市售食品级马铃薯、木薯、糯玉米、红薯、普通小麦、普通玉米作物淀粉为材料,比较研究直链淀粉含量、膨胀势、淀粉色泽、透光率、快速黏度测定仪(RVA)测定的淀粉糊化特性、差示扫描量热仪(DSC)测定的热力学特性及冻融析水率。【结果】糯小麦和糯玉米直链淀粉含量均小于1%,其它作物淀粉直链淀粉含量在22%—27%;糯小麦淀粉透光率与红薯淀粉差异不显著,显著低于马铃薯、木薯和糯玉米淀粉,显著高于小麦和玉米淀粉;糯小麦淀粉膨胀势和峰值黏度与糯玉米、红薯淀粉无显著差异,显著低于马铃薯、木薯淀粉,显著高于小麦和玉米淀粉;糯小麦淀粉糊化温度(RVA测定)、起始温度(DSC测定)显著低于其它作物淀粉;糯小麦淀粉回生值与糯玉米无显著差异,显著低于其余几种作物淀粉;糯小麦淀粉冻融析水率最低,显著低于其它作物淀粉。【结论】糯小麦淀粉与常用作物淀粉的多数理化特性存在显著差异。综合比较,糯小麦淀粉糊化温度(RVA测定)低、起始温度(DSC测定)低、回生老化程度小、冻融稳定性好,优于其它作物淀粉,对于改善速溶、快餐、冷冻食品品质及延长食品货架期有显著优势。  相似文献   

14.
该文对桐麦间作系统中小麦各部分生物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系统内外小麦种子生物量差异显著,系统外的小麦生物量高于系统内;同一间作模式内生物量分布受距树行远近影响,处于模式中央的小麦各部分生物量都是最大的;影响小麦生物量的主要因子为小麦品种和穗密度,间作模式和距树行远近对小麦种子生物量有一定影响,但对小麦总生物量影响较小.桐麦间作系统内外小麦种子单穗生物量的差异较总生物量的差异小;影响小麦种子单穗生物量的主要因子为小麦品种,其次为距树行远近,而间作模式和小麦穗密度对其影响甚小;不同小麦品种对环境条件要求不一致,在桐麦间作系统麦田东边,豫西832各部分生物量都有比西边减小的趋势,秸秆生物量平均减少5%;矮早各部分的生物量都有比西边增大的趋势,秸秆生物量平均增大6.5%,小麦种子生物量平均增大3.5%.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热空气处理对冷藏橄榄果实抗冷性的影响及其与脂氧合酶(LOX)活性和膜脂脂肪酸组分变化的关系。【方法】采后‘檀香’橄榄[Canarium album (Lour.) Raeusch cv. Tanxiang]果实38℃热空气处理30 min,采用0.015 mm厚的聚乙烯薄膜袋密封包装,在(2?1)℃下贮藏。贮藏期间定期测定橄榄果实冷害指数和细胞膜透性,果皮LOX活性和膜脂脂肪酸组分。【结果】与对照果实比,38℃热空气处理30 min降低冷藏橄榄果实冷害指数、细胞膜透性和果皮LOX活性,提高果皮棕榈油酸(C16:1)、亚油酸(C18:2)和亚麻酸(C18:3)等不饱和脂肪酸相对含量,降低肉豆蔻酸(C14:0)、棕榈酸(C16:0)和硬脂酸(C18:0)等饱和脂肪酸相对含量,抑制果皮脂肪酸不饱和指数和脂肪酸不饱和度下降。【结论】热空气处理通过降低冷藏橄榄果实果皮LOX活性而减少膜脂不饱和脂肪酸的降解,维持较高的膜脂脂肪酸不饱和程度,从而增强橄榄果实抗冷性、减轻冷藏橄榄果实冷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孙亚东  杨书运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4):5826-5827
通过对积雪和温度变化状况等的分析,研究了2008年雪灾对越冬作物的可能的影响。分析表明,雪灾过程中由于雪被覆盖,地表温度维持较高水平,对作物的越冬不会造成严重影响;融雪后期由于融雪耗能等因素,出现短暂极端低温,对油菜有一定不利影响,对冬小麦则影响很小。  相似文献   

17.
Spring wheat(cv.7742)and winter wheat (cv.Nongda 015) were vernalized by seed chilling,and the changes of GAs,ABA content and GAs/ABA ration in embryo wer investigated.The differences between cultivars,treatments and variety-treatment inleractions were significant for both GAs and ABA.The level of GAs and ABA as well as GAs/ABA ratio were hardly changed by seed chilling in spriug wheat Howerve,in winter wheat,the GAs content decreased much less compared with ABA that reduced sharply after chilling.It showed that the GAs/ABA ratio in winter wheat was increased remarkably(4.55 times)than in spring wheat.It was suggested that the absolute GAs Ievel was independent of the vernalization effect because there was a higher GAs Level before and after seed chilling in winter wheat when compared with spring wheat,One of the vemalization effects was the decline of ABA level that led to the increase of GAs/ABA ratio.  相似文献   

18.
【目的】以大肠杆菌ATCC43889为试材,研究热胁迫处理对其细胞膜和膜蛋白的影响,为高温杀菌技术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奠定理论基础。【方法】研究ATCC43889分别经50℃、60℃和70℃热胁迫处理15 min并转接10次培养后,获得的3种抗热性ATCC43889菌株的细胞膜和膜蛋白变化。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分别观察原始对照菌株和3种抗热性菌株个体形态的变化;采用96孔微量酶标板法测定各菌株生物被膜生成能力的强弱;用气相色谱法测定各菌株细胞膜脂肪酸组成的变化及其差异;用差示扫描量热法测定各菌株细胞膜磷脂相变温度的变化;通过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法检测各菌株外膜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大肠杆菌ATCC43889分别经50℃、60℃和70℃各10次热胁迫处理并转接10次培养后,其个体形态变化明显,经50℃热胁迫后,部分菌株由球状体变为长杆状;经60℃热胁迫后的菌株个体形态较50℃热胁迫处理的菌株细长;经70℃热胁迫处理后大部分菌株变成了更细长的杆状,大量的菌株聚集在一起,菌体表面呈凸凹不平的无规则形态。随着热胁迫温度的提高,ATCC43889抗热性菌株的生物被膜生成活力增大,其生物被膜生成能力增强,3种抗热性菌株的生物被膜生成能力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60℃和70℃下获得的2种抗热性菌株的生物被膜生成能力差异不显著(P>0.05)。与对照的原始菌株相比,经过50℃、60℃和70℃各10次热胁迫处理并转接10次培养的菌株,缺失了3种脂肪酸,分别为C18:1n9c、C18:3n3和C21:0,随着热胁迫温度的提高,热胁迫菌株细胞膜中C13:0、C16:0和C17:0等饱和脂肪酸(SFA)及其总含量升高,而C14:1、C16:1、C17:1、C18:1n9t和C18:2n6t等不饱和脂肪酸(USFA)及其总含量降低,总SFA/总USFA比值增大,SFA/USFA比值越大,菌体细胞膜流动性越弱。随着热胁迫温度的提高,ATCC43889抗热性菌株细胞膜磷脂的熔点(Tm)升高,表明细胞膜磷脂的相变温度升高,细胞膜流动性降低,热胁迫温度越高,细胞膜流动性越低;随着热胁迫温度的提高,分子质量在63 kD和75 kD附近的条带颜色逐渐变深,分别经60℃和70℃各10次热胁迫并转接10次培养获得的2种抗热性菌株,其细胞外膜蛋白分子质量在48—75 kD均增加了特异条带;胁迫温度越高,一些外膜蛋白表达量及其种类增加,ATCC43889的耐热性越强。【结论】随着热胁迫温度的升高,ATCC43889个体形态变长,生物被膜生成能力增强,饱和脂肪酸含量升高,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下降,细胞膜磷脂的相变温度升高,细胞膜流动性降低,一些外膜蛋白表达量提高、表达种类增加,菌株耐热性增强,这些变化有利于其适应不利的热胁迫环境,提高生存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