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平菇代料栽培中污染木霉菌的鉴定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从北京平菇(Pleurotus ostreatus)产区收集的木霉病害样本,通过分离纯化及显微观察,确定了5种引起袋栽平菇发病的木霉菌,分别是绿色木霉(Trichoderma viride)、康氏木霉(Trichoderma koningii)、拟康氏木霉(Trichoderma pseudokoningii)、哈茨木霉(Trichoderma harzianum)和桔绿木霉(Trichodermacitrinoviride),并发现了平菇栽培中的优势污染种--绿色木霉和康氏木霉。  相似文献   

2.
霉菌是平菇生产的大敌,种类较多,尤以绿色木霉为害性最大,可引起大幅度减产甚至只菇无收。为了抑制霉菌的严重为害,选育抗霉力强,高产质优的平菇菌株。近年来我们对30个具有代表性的平菇菌株的抗霉力进行了测试。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一、材料和方法 (一)供试菌株 糙皮侧耳,特白平菇,佛罗里达,钟山1号,苏F-89,苏PL-1,苏PL-2,凤尾菇1号、2  相似文献   

3.
采用室内抑菌试验,测定6种药剂对绿色木霉和平菇菌丝的抑菌作用。结果表明:菇棚药效试验中,6种药剂的防治效果均达到92%以上,其中高效绿霉净WP 1 500倍液、100%克霉先锋WP 1 000倍液的防效最好,其校正防效达96%;室内杀菌及抑菌毒力筛选试验中,70%菌绝杀SP 1 000倍液、高效绿霉净WP 1 500倍液对绿色木霉具有较强的抑菌作用,且平菇菌丝生长浓密。  相似文献   

4.
高经 《蔬菜》1996,(2):34-34
平菇绿色木霉及其综合防治741001甘肃省天水市农业科学研究所高强绿色木霉是我市危害平菇最主要的病源菌之一。其繁殖快,生命力强,一经发病往往造成整批污染,导致生产上严重减产,甚至造成绝收。笔者经过多年的平菇生产实践,结合近年有关木霉苗的研究报道,对木...  相似文献   

5.
从北京市食用菌主产区采集感染木霉病的培养料及子实体,分离得到33株木霉菌株,根据形态学进行鉴定,共鉴定出4个种群,分别是哈茨木霉(Trichoderma harzianum)、康氏木霉(Trichoderma koningii)、绿色木霉(Trichoderma viride)和长枝木霉(Trichoderma longibrachiatum),其中优势种为哈茨木霉和康氏木霉。测定了氯化钠对哈茨木霉、康氏木霉以及平菇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得到毒力曲线,并计算EC50,结果表明,氯化钠对平菇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强于木霉。  相似文献   

6.
克霉灵对平菇和木霉生育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何华奇  张子学 《食用菌》1996,18(4):35-36
木霉,最常见的是绿色木霉Trichoderma viride,因其孢子绿色俗称绿霉,是生料栽平菇危害最严重的杂菌之一。目前生产上普遍采用多菌灵来防治,由于长期使用多菌灵,木霉耐药性菌株越来越多,因而防治效果下降。山西省运城市化工研究实验厂生产的“三王”牌克霉灵是一种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完全性杀菌剂,为了掌握其在平菇生产中的使用浓度及对平菇和木霉生育的影响,笔者特设计此试验,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双效灵防治平菇木霉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木霉(Trichoderma spp.)俗称绿霉,是生料栽平菇危害最严重的病原菌,生产上普遍使用多菌灵来防治。由于长期使用多菌灵,在一些地方木霉耐药性菌株逐渐上升为优势,防治效果下降。再者多菌灵具苯环结构,性质稳定,分解温度高达310℃,进入人体后难以分解排出。因此,在一些国家已作为影响人类健康的杀菌剂被禁止使用。我国食用菌生产上的当务之急是需筛选出能替换多菌灵的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安全性杀菌剂,我们在这方面做了大量的试验工作,现将其中有关双效灵防治平菇木霉试验简报如下。  相似文献   

8.
采用平板对峙接种法和温室盆栽试验,测定18种木霉共175个菌株对黄瓜枯萎病菌、辣椒疫霉病菌和番茄青枯病菌3种不同类型的蔬菜土传病害病原菌的防效,筛选生防木霉资源。试验结果表明:拮抗试验中,拮抗黄瓜枯萎病菌的木霉菌株有50株,抑制率达70.0%~86.3%;拮抗辣椒疫霉病菌的木霉菌株43株,抑制率达70.4%~88.7%。盆栽试验中,筛选出番茄青枯病的生防菌株32株,防效达50.0%~92.7%。进一步对在拮抗试验中对黄瓜枯萎病菌抑制率达75%以上的其中13株木霉菌进行盆栽防效评价,获得防效超过60%的高效菌株2株,分别为T52(深绿木霉)和32080(平菇木霉)。  相似文献   

9.
张佑望 《食用菌》1995,17(1):33-34
目前在食用菌生产上防治杂菌的药品,常为多菌灵、甲醛、高锰酸钾、石灰等,但由于长期使用,使很多霉菌对其不敏感或中等敏感。如木霉用2000ppm高锰酸钾水溶液处理仍可继续生长;在平菇培养料中添加4%的石灰仍有霉菌生长,用石灰粉覆盖有木霉处,其上仍可长出大量孢子;多菌灵由于它对某些食用菌菌丝有一定的抑制和杀伤作用(甲醛也是如此),加之长期使用,一些地方木霉耐药性菌株逐渐上升为优势,还存在残留问题,已被一些国家列为禁用药品。为了筛选出广谱、高效无毒安全性高的药剂,我室于1993年采用了金星消毒液在香菇、平菇、金针菇、木霉等材料上进行了对比试验,取得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前,我省平菇生产中杂菌污染严重,有的菇场甚至因此绝产,消除杂菌污染已成为平菇生产中急待解决的关键性问题。一、常见杂菌棉子壳生料栽培平菇,因未经高温灭菌,一般播种后二、三天,料面就会长出疏松的灰白色的毛霉和根霉,统称为“长毛霉”。如果料面上出现绿色、青绿色、桔红色、黄色、黑色粉状孢子,表明已污染木霉、青霉、链孢霉、黄曲霉和黑曲霉。这几种杂菌危害极大,尤以木霉、青霉、链孢霉更甚。  相似文献   

11.
比较研究平菇、香菇及其代料栽培中的主要污染真菌菌丝生长对温度和几种杀菌种的反应。平菇P82菌丝生长的最适温度为30℃;而其主要污染菌绿色粘帚霉的最适生长温度为25℃。香菇X10菌丝生长的最佳温度为25℃;其主要污染菌哈茨木霉、绿色木霉和长枝木霉菌丝生长的最佳生长温度为30℃。 符合绿色食品生产要求的多菌灵、甲基托布津和使百克对木霉和绿色粘帚霉有较强抑制作用,而对平菇P82和香菇X10抑制作用较弱。  相似文献   

12.
陆建新 《食用菌》1993,15(4):39-39
绿色木霉(Trichoderma viride)是栽培平菇危害最严重的病源菌之一,成为制约平菇生产发展的重要障碍。一旦发病,轻者严重减产,重者绝收。为此,根据有关报道,结合本地区的生产实际,对绿色木霉的综合防治作以下概述,以供食用菌栽培者参考。(一)病源绿色木霉为半知菌纲,丛梗孢目,丛梗孢科,木霉属。该菌在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上生长时,菌丝呈疏松棉絮状,纤细、无色、多明显分隔。有平  相似文献   

13.
绿色木霉在平菇生产中为害极大,据《食用菌》杂志1986年第3期“药剂防治木霉试验”一文所述,多菌灵、代森锌、甲基托布津三种药剂中以甲基托布津防效最佳。为了进一步探讨不同浓度甲基托布津对平菇菌丝生育及产量的影响,我们于1989年进行了以下试验:  相似文献   

14.
为满足夏季平菇生产对高温型抗病菌种的需求,研究选择平菇菌株科佳1号和江都71作为亲本进行高温型平菇的新品种选育。采用单单杂交的方式,将2亲本菌株孢子两两配对杂交,共获得154个组合,其中22个可亲和组合;高温栽培试验结果表明,8个组合可在33℃以上出菇;结合不同温度菌丝生长速度、酶活力和抗木霉特性,确定了2个耐高温抗病的平菇新品种PZ1和PZ7,并进行亲缘关系鉴定。选育出具有抗霉菌等杂菌污染、优质、高产的高温型平菇菌种,降低了平菇在夏季高温时期的生产风险,提高了夏季平菇生产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5.
张士义  杨军  刘娜  刘国宇 《蔬菜》2007,(1):28-29
木霉(Trichoderma spp.)属半知菌亚门、丝孢纲、丝孢目、丛梗孢科、粘孢菌类,常为害食用菌生产的木霉有绿色木霉(T.richodermauiride)、康宁木霉(T.koning)、多孢木霉(T.polysporum)等。平菇被木霉污染时产生的霉层,初为白色纤细致密的菌丝,几天后从菌丝层中心开始渐至边缘变浅绿色,最后成深绿色并出现粉状物(分生孢子)。[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绿霉(木霉)是平菇栽培中的大敌。主要发生在没有发菌的培养料上、未经彻底消毒的培养料上和尚未清除的死菇上,  相似文献   

17.
平菇培养料中的污染真菌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一年中定期采集四川省雅安市代料栽培平菇的种植户被真菌污染的培养料,进行真菌分离和鉴定。研究结果表明,粘帚霉(Gliocladium spp.)已经取代木霉(Trichoderma spp.)成为平菇代料栽培中培养料最主要的污染真菌。  相似文献   

18.
蔡信之 《食用菌》1995,17(2):36-37
绿色木霉对平菇的危害非常严重,特别是在连续多年使用的老菇房(场)和高温季节栽培的平菇。为了减轻危害,笔者对此作了研究,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一、绿色木霉对平菇的危害 接种后菌块表面局部出现灰白色菌丝,不久就产生成堆的绿色孢子,形成绿色霉斑。不及时防治,则绿色霉斑迅速扩大、加深。据观察,杂菌菌丝呈絮状,比较透明,纤细,有分隔,生长迅速,分枝繁复;分生孢子梗  相似文献   

19.
秦秀丽 《食用菌》2000,(2):36-37
绿色木霉是平菇生产中为害最严重的杂菌,其生 活力强,生长速度快,并且具有很强的传播能力,食用 菌生产中的各个环节极易污染,严重地影响菌种质量 和平菇产量,甚至造成菌种的报废和生产上绝收。针对 此种情况,笔者就几年来在平菇生产实践中获得的粗 浅认识,进行归纳总结,现简述如下: 1绿色木霉的生活习性 绿色木霉主要分布在土壤、腐木以及植物残体上, 分解纤维素、木质素、果胶质淀粉的能力较强。其孢子 分散于空气中随气流到处飞扬传播,在15~30℃、高 湿条件下孢子萌发很快。15℃以下,35℃以上,湿度 85%以下时…  相似文献   

20.
以栽培平菇的棉籽壳为原料,研究了新型的土壤添加剂菌糠与生防木霉的发酵物对黄瓜枯萎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菌糠木霉发酵物对黄瓜枯萎病的防治效果为63.58%,显著优于木霉的其它接种方式.采用平板稀释法检测根际木霉的数量,表明菌糠发酵物可以促进木霉在根际的定殖.通过酶活测定发现添加菌糠木霉发酵物的土壤中几丁质酶和β-1,3-葡聚糖酶的活性显著升高,分别在病原菌诱导后的第6天和第9天达到高峰,对病原真菌细胞壁的分解作用最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