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明确皖南烟区硫素适宜用量和烤烟硫含量对烤烟内在品质的影响,选择皖南水田烟区植烟土壤设置硫素用量试验,分析烤烟硫素含量及施硫对烤烟经济性状的影响,确定硫素适宜用量,评吸不同处理烤烟内在品质,掌握硫对烤烟内在质量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适量施硫可以促进烟株生长发育和叶片糖分积累;施硫使烟株各器官硫含量均增加,增幅的规律为根茎叶;相同施硫量条件下,全硫含量规律为根茎叶,叶片硫含量规律为下部叶中部叶上部叶;烤烟肥料硫素总含量不宜超过45.0 kg/hm2;施硫对烤烟全钾积累、烤烟外观、经济性状产生负效应,过量施硫降低烤烟评吸质量。因此,从提高烤烟质量的角度出发,应调整烤烟生产使用的肥料种类,适当降低肥料中含硫比例,可以进一步提升烤烟内在质量。  相似文献   

2.
为明确皖南烟区硫素适宜用量和烤烟硫含量对烤烟内在品质的影响,通过在皖南水田烟区植烟土壤设置硫素用量试验,分析烤烟硫素含量,评吸不同处理烤烟内在品质,确定硫素适宜用量,掌握硫对烤烟内在质量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适量施硫可以促进烟株生长发育;施硫使烟株各个器官硫含量均增加,增幅的规律为:根<茎<叶;相同施硫量条件下,全硫含量规律为:根<茎<叶,叶片硫含量规律为:下部叶<中部叶<上部叶;烤烟肥料硫素总含量不宜超过45.0kg/hm2;适量施硫可以促进叶片糖分积累;施硫对烤烟全钾积累、烤烟外观、经济性状产生负效应,过量施硫降低烤烟评吸质量;因此,从提高烤烟质量的角度出发,应调整目前烤烟生产使用的肥料种类,适当降低肥料中含硫比例,可以进一步提升我省烤烟内在质量。  相似文献   

3.
不同供硫水平对烤烟生长发育及全硫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采用水培的方法,研究了不同的硫素供应水平对烤烟生长发育及全硫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供硫水平的提高能显著增加叶片全硫含量,且全硫含量在部位间的分配规律是下部叶〉中部叶〉上部叶,相关分析表明,烟叶全硫含量与供硫量呈显著正相关。硫的积累量随着供硫浓度的提高表现出增加趋势,且在8-64mg/L的供硫范围内增加迅速。在16-64mg/L的供硫范围内硫素对烟株的株高、茎围、最大叶面积和干物质积累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超过这一范围则产生抑制作用。综合考虑:以供硫量64mg/L时,烟叶的硫含量及生长发育状况最好。  相似文献   

4.
硫素对不同基因型大豆皂甙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探讨施硫量对不同基因型大豆皂甙含量的影响,寻找不同基因型大豆品种最佳施硫水平,以期提高大豆皂甙的含量,改善大豆品质。选用在黑龙江省种植面积较大的‘黑农48’(高蛋白)、‘黑农37’(中间型)和‘黑农44’(高油)3种大豆作为试验材料。采用盆栽种植,每个品种设4个处理组(即每kg土壤分别施单质硫0、0.02、0.04、0.06 g,即S1、S2、S3、S4)。采用有机溶剂提取法,对成熟大豆籽粒皂甙的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黑农48’在S2条件下皂甙含量最高,‘黑农44’和‘黑农37’均在S3水平下皂甙含量最高,但‘黑农37’S1~S3水平表现不明显。过高硫素含量会降低大豆皂甙含量,不同基因型大豆对硫素敏感度不同,合理适量的施用硫肥能有效地提高大豆皂甙的含量。  相似文献   

5.
不同硫肥用量对烤烟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2  
试验结果表明:硫素不足(土壤硫用量<0.18g/kg)可使烤烟叶片可溶性蛋白质含量降低;不施硫或高硫(土壤硫用量>0.18g/kg)都会使叶片氨基酸含量降低。施用硫37.5~112.5kg/hm2的,明显促进烤烟生长,其中以硫75.0kg/hm2用量的最佳,其烟叶产量和产值分别比对照增加11.73%、10.67%;硫用量达到225.0kg /hm2的烟叶产量、产值分别比硫用量75.0kg/hm2的下降18.77%、17.14%,上等烟比例下降9.9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6.
烟草硫素营养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硫是烟草必需的营养元素之一,是仅次于氮、磷、钾的第四要素。硫素对烟草的生长发育、烟叶的产量和品质有着重要的影响。就近年来国内外烟草硫素研究进展,包括国内主产烟区土壤硫含量的测定分析、烟株对硫元素的吸收利用、施硫对烟草产量和品质的作用等进行了综述,并就今后烟草硫素的研究方向谈了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7.
硫肥对冬小麦硫素吸收分配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7  
王东  于振文  王旭东 《作物学报》2003,29(5):791-793
硫素作为继氮磷钾之后的第四位重要的营养元素[1],在作物高产中的作用日益明显.前人在硫肥对冬小麦产量的影响方面有所研究[2~4].但均是7500 kg/hm2产量水平以下的试验结果.随着产量水平的提高,明确超高产条件下冬小麦硫素营养的特性以进一步协调产量和品质的关系,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研究了公顷产9000 kg条件下冬小麦硫  相似文献   

8.
硫素对不同基因型大豆脂肪酸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提高大豆脂肪酸含量,改善大豆品质,通过施用硫素,揭示其对不同基因型大豆脂肪酸含量的影响,寻找3个基因型品种最佳施硫水平。选用‘黑农37’(HN37)、‘黑农44’(HN44)‘黑农48’(HN48)3个大豆品种作为试验材料,采用盆栽,每个品种设S1、S2、S3、S4 4个硫处理(即每千克土壤施用单质硫0、0.02、0.04、0.06 g)。采用高效气相色谱法,对成熟大豆籽粒脂肪酸的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3个基因型大豆籽粒中脂肪酸含量均有所增加。同一处理不同品种NH44含量增加较为明显,同一品种不同处理S3条件下各脂肪酸含量增加较为明显。并且在S3条件下,HN37和HN48籽粒中出现了微量的豆蔻酸;HN44籽粒中亚油酸和硬脂酸2种脂肪酸含量均远高于其他品种;HN48籽粒中油酸的含量最高;HN44、HN48和HN37三个基因型大豆籽粒中α-亚麻酸和棕榈酸含量差异不明显。施硫对3个大豆品种脂肪酸含量有影响,适宜的施硫量有利于提高大豆脂肪酸的含量。  相似文献   

9.
为探究氮硫互作对大蒜植株生长的影响,以‘新疆白皮蒜’为试材,研究无机基质栽培条件下不同氮硫互作水平对大蒜农艺性状、叶绿素含量以及根系活力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生长阶段氮硫互作对大蒜株高、茎粗、植株鲜重、干重、鳞茎鲜重均有不同程度的增促效果,但氮或硫单一元素对其影响不一;大蒜生长过程中叶绿素含量与根系活力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氮硫互作对其均有显著影响,且氮和硫素单一元素也显著影响大蒜根系活性。综合来看,大蒜生长过程中氮硫互作效果显著,在氮素20 mmol/L、硫素4 mmol/L条件下收获的鳞茎重量最大。  相似文献   

10.
应用同位素示踪技术,测定了34个不同基因型玉米水培幼苗根系对硫素的吸收动力学参数,大田试验调查了参试基因型在不同硫肥处理后的籽粒产量表现,测定了植株硫素吸收总量.结果发现不同基因型玉米对硫肥的反应存在很大的差异,而苗期根系的硫素吸收动力学参数与该品种施用硫肥后硫素吸收总量和籽粒产量的变化有密切联系,可以作为  相似文献   

11.
硫肥对中筋小麦产量和加工品质的调控效应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2个不同穗型的中筋高产小麦品种豫农949和兰考矮早八为材料,于2005-2007年通过2种氮水平的大田试验研究了施硫对小麦籽粒产量和加工品质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2个品种在2种氮水平下施硫提高了籽粒产量及其构成因素,豫农949施硫增产效果显著优于兰考矮早八,表明施用硫肥应考虑品种间差异。增施硫肥对2个品种的加工品质性状也有重要影响,施硫降低了淀粉的直/支比,提高了面团的拉伸面积和延伸度等面粉的拉伸参数,从而改善了面团流变学特性。此外,施硫处理还提高了面粉的亮度(L*值),改善了面粉的感官指标。综合比较氮硫施用对小麦产量和品质的调控效应以及投入成本,高产麦田以240 kg N hm-2配施60 kg S hm-2可起到提高籽粒产量、改善籽粒品质和节约成本的作用。因此,补充硫素营养已成为获取更高小麦籽粒产量和改善其加工品质的迫切措施之一,尤其是在中国一些高氮供应地区更应该如此。  相似文献   

12.
闽东南耕地土壤硫素平衡及有效硫丰缺状况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通过田间试验、土样和雨水、灌溉水采集测定,以及大气硫沉降和土壤硫淋溶流失有关数据收集,研究了闽东南耕地土壤硫素平衡与土壤有效硫丰缺状况。结果表明,早稻-晚稻轮作制和花生-甘薯轮作制每年分别需要91.86,128.67 kg/hm2硫素来满足生长需求,考虑到土壤硫的淋溶和流失以及扣除施肥带入的硫素、大气沉降和灌溉水硫的给源外,早稻-晚稻轮作制需补充22.35 kgS/hm2硫素,花生-甘薯轮作制需补充64.89 kg/hm2硫素,才能维持土壤硫素输入与输出的平衡。178个土壤样品有效硫含量测定结果表明,当前闽东南耕地土壤有效硫平均为26.2mg/kg,其中水田为22.35 mg/kg,旱地则为28.31 mg/kg,低于有效硫临界指标的土样数占总数的69.0%,有效硫含量属于中等级别的只占16.3%,说明硫已成为闽东南耕作土壤的养分限制因子之一。  相似文献   

13.
施用生物有机肥对烤烟生长及其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5,自引:7,他引:8  
生物有机肥在农业生产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为探索生物有机肥在烤烟生产中的作用效果,通过大田试验,研究施用生物有机肥对烤烟生长发育、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生物有机肥的应用对烤烟生长发育无显著影响,但显著提高了烟叶产量、产值、中上等烟比例和均价水平,其中烟叶产量增加319.5~600.0 kg/hm2,产值增加7090~7890元/hm2,中上等烟比例增加4.1%~5.7%,均价提高1.0~1.3元/kg。生物有机肥的应用改善了烟叶香气质量和余味,降低了刺激性,显著提高烟叶评吸质量。  相似文献   

14.
水稻硫素营养和施硫效应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水稻硫素营养、施硫对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施硫有效条件及缺硫的诊断指标研究的最新进展。  相似文献   

15.
为了探讨施硫量对不同基因型大豆7S和11S球蛋白亚基组成及含量的影响,寻找不同基因型大豆品种最佳施硫水平,以期提高大豆籽粒球蛋白的含量,改善期品质。选用在黑龙江省种植面积较大的‘黑农48’(高蛋白)、‘黑农37’(中间型)和‘黑农44’(高油)3种大豆作为试验材料。采用盆栽种植,每个品种设S1、S2、S3、S4 4个S处理(即每千克土壤分别施单质硫0、0.02、0.04、0.06 g)。采用SDS-PAGE凝胶电泳方法,对成熟大豆籽粒球蛋白亚基组成和含量2个指标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3个大豆品种中,7S球蛋白由α′、α、γ、β 4个亚基组成;11S球蛋白由酸性亚基和碱性亚基组成;各种亚基分子量在品种间的差异不显著。同一品种不同处理中均以S3水平下蛋白含量最高,对不同品种施用硫肥时,以高油品种提高球蛋白含量效果显著。施用硫肥对3个大豆品种的7S和11S球蛋白各种亚基组成都没有影响,对分子量的大小影响很小。施用硫肥对3个大豆品种中的7S和11S球蛋白和亚基含量有显著影响,适宜的施用硫肥有利于提高各品种球蛋白和亚基的含量。  相似文献   

16.
硫对烤烟钾营养吸收与积累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液培试验研究了不同硫浓度(0.01~32 mmol/L)对烤烟根、茎、叶及全株钾吸收及积累量的影响,并通过Logistic方程对不同硫浓度下烤烟对钾素吸收、积累及分配规律进行了动态的曲线拟合。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0.01~2 mmol/L)增加硫浓度有助于烤烟根、茎、叶及全株钾含量提高,促进烤烟对钾素的吸收与积累,进一步增加硫浓度(4~8 mmol/L)对烤烟根、茎、叶及全株钾含量影响不大,但其干物质积累的降低导致其钾的最大吸收速率和最大积累量明显降低。过高的硫浓度(16~32 mmol/L)使烤烟根、茎、叶及全株钾含量、最大积累量及最大吸收速率都显著低于其他4个处理,这是其干物质积累和含钾量降低共同导致的结果。在一定范围内提高硫浓度(0.01~4mmol/L)有利于烤烟钾向叶片的分配,但随硫浓度(8~32 mmol/L)的进一步提高,其分配比例又逐渐降低。硫浓度在2 mmol/L有利于烤烟对钾素的吸收与积累,过高的硫浓度会使烤烟对钾素的吸收速率和积累量降低。  相似文献   

17.
河北对苜蓿充分供应氮、钾、磷等其他营养的情况下,就不同硫营养水平对紫花苜蓿产量、生物学性状及再生速度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S2处理在现蕾期、初花期和盛花期的株高、茎粗、产量和增产效益最佳;S3处理的再生速度最大;茎叶比随着硫营养水平的不断增长逐渐下降.通过对各个性状的分析,得出在本试验条件下S2为硫肥最佳用量.  相似文献   

18.
河北对苜蓿充分供应氮、钾、磷等其他营养的情况下,就不同硫营养水平对紫花苜蓿产量、生物学性状及再生速度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S2处理在现蕾期、初花期和盛花期的株高、茎粗、产量和增产效益最佳;S3处理的再生速度最大;茎叶比随着硫营养水平的不断增长逐渐下降。通过对各个性状的分析,得出在本试验条件下S2为硫肥最佳用量。  相似文献   

19.
烟麦共生期对麦套烟生长发育动态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烟麦共生期是影响麦套烟生长发育的主要因素之一,研究结果表明烟麦共生期长短能显著地影响烤烟前期、中期的生长发育进程,对烤烟的成熟采收期、产量、上中等烟比例,烟叶含水量有一定的影响。本试验条件下共生期对烤烟化学成分影响不明显;烟麦共生期具有一定的可塑性。  相似文献   

20.
不同马铃薯品种硫素吸收分配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紫花白、夏坡蒂、底西瑞为材料,采用田间试验与室内测定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不同马铃薯品种的硫素吸收分配规律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1)马铃薯生育期间硫素的阶段吸收量、吸收速率和吸收百分率均呈波状曲线的变化,3个品种表现出相似的变化趋势.块茎形成到块茎膨大始期,阶段吸硫量和吸硫速率均达到最大值,成熟收获时降到最低值.(2)生育期间硫在马铃薯各器官中的分配表现:生育前期以茎叶分配为主,茎叶中硫素的分布达62.45%~89.71%,达到吸收高峰后,根茎叶中的硫素逐渐向块茎中转移,但3个品种转移器官及转移量各不相同.总的来看,以叶片转移为主,茎秆其次,根中硫素的转移量最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