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在遵义县实施辣椒新品种遵辣4号的推广运用,通过建设示范基地,配套实施高产栽培技术,经过临田测产和数据统计分析,遵辣4号单产较本地朝天椒显著提高,单产达到290kg/667m2以上.  相似文献   

2.
为更好地筛选出适宜贵州省贵阳市的优良辣椒品种,线椒以贵种1号、香辣四号、香辣七号、贵研13号、香辣三号、卓椒2号、卓椒三号、卓椒七号、雅美、辣丰七号、黔椒8号、辣研301等12个品种为试验材料,朝天椒以贵农单生、贵辣·单生52、猎艳618、卓椒新52、卓椒十六号、贵农红箭、卓椒十八号、辉腾、贵种92、遵辣9号、遵辣10号、遵辣6号等12个品种为试验材料。线椒、朝天椒分别以香辣三号、猎艳618为对照进行比较栽培试验,研究比较了在辣椒不同品种的生育期、农艺性状、抗病发病率、鲜食产量。结果表明,香辣四号、香辣七号、黔椒8号、辣研301、卓椒七号、卓椒十六号、遵辣9号、贵种92品种具有早熟、高产、抗病性强的特性,适宜贵州省贵阳市种植。  相似文献   

3.
为指导辣椒新品种遵辣5号高产栽培,介绍了遵辣5号的育苗、移栽、施肥、采收等关键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4.
为指导遵义辣椒新品种遵辣7号高产栽培,介绍了遵辣7号的漂浮育苗、移栽、施肥、采收等关键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遵辣系列辣椒新品种遵辣5号的选育背景、选育方法和过程,及其特征特性和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6.
田浩  令狐昌英  余常水  李维龙 《种子》2013,32(2):99-101
遵辣6号是遵义朝天椒类型新品种,在2009年和2010年贵州省区试中综合评价均排名第一。通过试验实践探索,总结出遵辣6号配套高效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7.
以遵辣9号为材料,采用随机区组设计进行不同密度栽培试验。结果表明,单产随密度增加呈增加的趋势,净产值随密度变化趋势呈抛物线变化(y=-0.000 006 x~2+0.484 7x-47.8)。研究表明,遵辣9号的最佳栽培密度为4 040株·(667m~2)~(-1)。  相似文献   

8.
不同处理方法对朝天椒生长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索不同处理方法对朝天椒生长及品质的影响,以贵州地方朝天椒品种遵辣6号、遵辣9号和遵辣10号为试验材料,播种前对种子进行超声波处理,于辣椒定植期在根部施用草根8号生物有机肥,探究不同处理方式对辣椒营养生长、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超声波处理的辣椒株高、基茎、根重等农艺性状比ck高,但低于既经过超声波处理,又施用草根8号的辣椒;超声波处理具有明显的增产效果,与ck相比,遵辣6号、9号、10号分别增产32.32%,30.29%,5.68%,既经过超声波处理,又施用草根8号的遵辣6号、9号、10号分别增产57.07%,36.00%,16.81%;此外,超声波处理和施用草根8号均具有一定的提质效果,特别是辣椒的维Vc含量和辣椒素含量。研究表明,超声波处理和施用草根8号均对辣椒的生长发育、增产和提质具有促进作用,以既经过超声波处理,又施用草根8号处理的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9.
为确保遵义朝天椒品种资源持续利用,贵州省遵义县辣椒产业发展中心从贵州常规品种遵椒2号中选出突变的优良单株,采用系谱法育种技术,定向选育出优质营养、高产抗病、适应遵义县生态条件及相似生态条件下,并保持遵义朝天小辣椒味辣、香浓、品质优良的辣椒新品种遵椒4号.遵椒4号辣椒干平均产量290kg/667m2,生育期185d,从定植至采收84d,成熟后色泽鲜艳、油润红亮、果型美观、肉厚质细、辣素适中、风味浓香,产量高,抗逆性强.  相似文献   

10.
遵辣4号是贵州省遵义市农业科学研究经1999—2008年选育而成的干鲜两用的品种,该品种具有优质、稳产、抗性强、适应性广的特点,并保持了遵义朝天椒的特色。为了对该品种的推广及种植提供参考,详细介绍了遵辣4号的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1.
YABBY基因家族成员在叶和子叶,花器官和胚珠珠被的发育中起关键作用。拟南芥中,YABBY基因家族已经有较透彻的研究。本研究以拟南芥YABBY基因为检索序列,挖掘辣椒‘遵辣一号’和其野生祖先‘Chiltepin’基因组中的YABBY基因序列,并进行染色体定位、系统进化及可能的功能等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辣椒基因组中含有7~8个YABBY基因,和墨西哥野生祖先‘Chiltepin’相比,栽培品种‘遵辣一号’YABBY基因大体保持了一致,但也有重要的区别。‘Chiltepin’九号染色体上的基因Capang09g000047,与‘遵辣一号’中一号染色体上的Capana01g003578序列相近,位于同一分支。可能是由于‘Chiltepin’九号染色体上的基因Capang09g000047发生了移位产生。此外,‘遵辣一号’中十一号染色体上的Capana11g002002,在‘Chiltepin’中没有对应基因。这一基因与‘遵辣一号’和‘Chiltepin’一号染色体上的同源基因序列非常相似。对YABBY基因家族在‘遵辣一号’开花期植株的幼叶、成熟叶片、花芽和成熟花中的表达分析,发现YABBY基因家族成员在叶和花中广泛表达,不同成员间表达量具有较大差异。本研究为辣椒基因组中YABBY基因家族的功能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2.
BPC(basic penta cysteine)转录因子是植物特有的转录因子家族。在拟南芥中,BPC家族成员广泛而特异的表达。bpc1-1、bpc2、bpc4、bpc6四突变体植株生长、发育多个生理过程受到严重影响。利用中国重要的辣椒Capsicum annuum L.栽培品种遵辣一号(Zunla-1)及其墨西哥野生祖先种Chiltepin(C.annuum var.glabriusculum)的基因组序列,我们获得了遵辣一号及其野生祖先种基因组中BPC家族成员,并对其进行染色体定位、系统发育和可能的功能等一系列分析。发现了甜辣椒中存在拟南芥中没有的BPC亚家族,以及野生祖先种Chiltepin中存在栽培种遵辣一号中没有的BPC基因。甜辣椒中存在而拟南芥中没有的BPC亚家族,序列中含有拟南芥BPC基因没有的保守基序。在驯化过程中,野生祖先种Chiltepin中存在而栽培种遵辣一号中没有的BPC基因对改变甜辣椒农艺性状的作用,值得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遵义朝天椒新品种遵辣8号的育种目标、选育过程及其特征特性和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4.
遵义特色朝天椒新品种遵辣1号是遵义市农业科学研究所选育,2009年经贵州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的辣椒新品种,该品种具有抗性好、生长势强、挂果多、品质好等特点.喇叭镇自2005年起就开始从遵义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引进辣椒新品种遵辣1号,进行示范推广种植,使农户实现增产增收,获得显著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5.
为促进湄潭县辣椒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实现化学农药零增长和减量增效,保障湄潭县农产品质量安全,确保椒农增产增收,采用田间自然病圃鉴定方法,对湄潭县主栽的20个辣椒品种进行主要病害抗性监测研究。结果表明,卓椒8号、遵辣9号、韩红3号、单身·理想(草莓椒2号)、韩辣8号等5个辣椒品种组合的综合抗病性好,适合在湄潭县种植。  相似文献   

16.
遵辣2号是遵义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利用遵义县山宝地方辣椒突变株,经过多年系统选育的优良辣椒新品种,该品种田间表现植株健壮,株型紧凑,适应性广,抗逆性强,特别抗旱耐瘠薄,稳产性好,商品性好,保持了遵义特色朝天椒地方品种特色,辣味浓,品质好,干鲜两用型.适宜在安顺市、铜仁地区、黔南州、黔西南州和黔东南州等地海拔1 300m以下区域,贵阳市、遵义市等地海拔1 100m以下区域种植.  相似文献   

17.
遵辣1号新品种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遵辣1号是遵义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利用遵义县山宝地方辣椒突变株经过多年系统选育的优良辣椒新品种,该品种田间表现植株健壮,株型紧凑,适应性广,抗逆性强,抗旱抗倒,特别耐瘠薄,稳产性好,商品性好,保持了遵义特色朝天椒地方品种特色,辣味浓,品质好,干鲜两用型.适宜在贵阳市、遵义市、黔东南州、黔南州等地种植.  相似文献   

18.
辣椒品种比较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引进8个辣椒品种在贵州省瓮安县进行了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红辣八号产量最高(3 125.3 kg/667 m2)比对照高49.4%,其次是辣丰三号(产量3 025.4 kg/667 m2),比对照高44.64%,辣丰六号比对照增产40.32%,永利105比对照增34.46%。该4个品种均可根据不同的市场需求作为瓮安县进一步推广的品种。  相似文献   

19.
近几年,遵义市杂交玉米品种以遵玉3号,遵玉2号,登海3号,临奥1号和农大108为主.为了进一步引进和筛选紧凑型玉米品种,进行本试验.  相似文献   

20.
遵辣4号是用遵义县山堡地方优良株系和新舟优良株系杂交,采用系圃法经过1999~2007年9年时间不断选育而成的遵义朝天椒类型的新品种。2008年参加贵州省辣椒区域试验,2009年续试并进行生产试验,表现较好,2010年通过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黔审椒2010006号)。该品种田间表现植株健壮,株型紧凑,丰产性好,适应性广,抗逆性强,抗旱抗倒,商品性好,保持了遵义特色朝天椒特色,辣味浓,品质好,干鲜两用型。适宜在遵义市、贵阳市、安顺市、铜仁市、黔东南州、黔南州、黔西南州等地种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