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为探究化学防治对皖南烟区烟叶上蜘蛛群落多样性的影响, 于2021年4月至7月采用目测法和拍打振落法对未进行化学防治田(抑芽剂)和化学防治田(抑芽剂和化学农药)烟叶上的蜘蛛进行了调查?共记录鉴定未化学防治田蜘蛛(12科40种943头)和化学防治田蜘蛛(11科32种693头)的数量为1 636头, 分属于13科44种?蜘蛛的卵囊附着在烟叶的叶尖和叶缘, 6月下旬达到峰值?烟田蜘蛛群落的时间动态和多样性指数变化说明, 未化学防治田和化学防治田蜘蛛的个体数量均在5月中旬达到最大, 但丰富度呈现一定的波动, 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在6月底到7月初达到最大, 但优势集中性指数在这期间最小?两种类型的烟田中草间钻头蛛Hylyphantes graminicola和食虫沟瘤蛛Ummeliata insecticeps均为优势种?通过对两烟田蜘蛛群落多样性的比较, 结果表明, 未化学防治田比化学防治田的蜘蛛群落更具有稳定性, 且化学防治对烟田蜘蛛的个体数量影响显著?本文对了解烟田蜘蛛群落生态系统以及烟田的绿色防控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
1980~1983年我们对棉田蜘蛛进行观察和调查研究,结果如下: 一、棉田蜘蛛的种类及其数量变化每年6~11月份在各类型棉田中共采集蜘蛛标本5184头,经鉴定本地棉田蜘蛛计有13科61种。其中微蛛科5种,球腹蛛科6种,园蛛科6种,肖蛸科9种,管巢蛛科8种,跳蛛科10种,狼蛛科7种,漏斗蛛科1种,平腹蛛科1种,蟹蛛科3种,卷叶蛛科1种,盗蛛科3种,栅纺器蛛科1种。棉田蜘蛛种群虽多,其构成棉田生态系统的主要蜘蛛种群有草间小黑蛛Erigonidium graminicola Sunde vall,八斑球腹蛛Thersidion octomaculatum Boes et str,三突花蛛(Misumenops tricuspidatus Fabr),管巢蛛(以Clubiona hummedi为主)四种。其余不少种类仅在田间偶见。6~9月统计,蜘蛛种群占捕食性天敌总量的59.50~78.23%,平均67.40%(见表1)。上述四种蜘蛛占蜘蛛混合种群的85.29~97.78%,平均92.46%(见表2)。四种优势种的发生量虽逐月加大,但种群数量比例也随棉花生育期的不同而有差异。棉花前期  相似文献   

3.
张永强 《广西植保》2000,13(1):22-24
捕鸟蛛属蛛形纲 ( Arachnida) ,蛛形目( Araneae) ,捕鸟蛛科 ( Theraphosidae)。现将其形态 ,生物学特性及蛛毒简介如下 :1 捕鸟蛛科的形态特征8眼集中为 1团。中窝横向。螯肢 (捕捉工具 )不具螯耙。无颚叶。下唇能活动。步足胫节及后跗节有 2~ 3行听毛 ,足末粘毛发达。后纺器末节较长。雄蛛触肢器末端不膨大 [1]。是蛛形目中个体较大的一类蜘蛛。2 种类与分布捕鸟蛛科蜘蛛国内已知在广西、海南、云南及台湾有分布的报道。广西的捕鸟蛛种类 ,目前有虎纹捕鸟蛛 ( Selenocosmia huwena etal.,1993) 1种[2 ,3] 。其外部形态特征如下 :  …  相似文献   

4.
安远三百山自然保护区蜘蛛名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初步查明,安远三百山自然保护区蜘蛛分属19料54属115种,21种为江西新记录,具体名录如下(名录中注“。”代表江西新记录种):暗蛛科Amaurobiidae隐石蛛属TitanoecaThorell黑隐石蛛7haew。dPpo。Yaglnuma暗蛛属AInaurobius暗蛛届一种*;tzlmn。Sp.卷叶蛛科Mctyni企e卷叶蛛属DILty。Sundevall嗅敏卷叶蛛ry‘71’n删Z4ZtSD皿。1!妩妹科Uloboridae哦蛛属[&b7,、latreille长鼻绒蛛7兀&们m。办对mred长妩蛛属Mtw、。。poSimon长燃蛛一种M机研你一户叩.幽灵蛛科PI。olcklae幽灵蛛属Ri:,u。Walckinaer”长路幽灵蛛Iha。oPl…  相似文献   

5.
化防田与综防田蜘蛛群落物种组成及优势类群动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洞庭湖平原地区共有稻田蜘蛛10科27属41种,其优势种为拟水狼蛛、食虫沟瘤蛛、八斑鞘腹蛛和锥腹肖蛸。在两类防治田的早稻田中,蜘蛛优势种没有变化,主要为拟水狼蛛和食虫沟瘤蛛;晚稻田中,蜘蛛优势种存在更替现象。在综防田和化防田中,蜘蛛种类和个体数量存在较大差异。同时,对蜘蛛控制害虫生物量进行了定量测定。  相似文献   

6.
1蜘蛛的分类根据棉田蜘蛛的生活环境和习性,可以将棉田蜘蛛群落分成5个亚群落:穴居型蜘蛛亚群落、结小型网蜘蛛亚群落、地面游猎型蜘蛛亚群落、结大型网蜘蛛亚群落和棉株上游猎型蜘蛛亚群落。1.1穴居型蜘蛛指穴居在地下,只在捕食或配偶时外出活动。主要包括:栉板蛛科、虫室螳科、地蛛科和隆头蛛科共5种占棉田蜘蛛总数的2.44%。这类蜘蛛主要捕食地下害虫。1.2地面活动型蜘蛛指游猎于地面的蜘蛛。这类蜘蛛一般不爬到棉株上。不结网。这类蜘蛛活动范围广,主要捕食地下害虫。主要包括狼蛛科和平腹蛛科,共39种。约占棉田蜘蛛种类总数的19.02%。有…  相似文献   

7.
采用枯落物提取法和直接搜索法对岫岩地区大豆田及田埂的越冬蜘蛛进行了调查。共采集越冬蜘蛛13科32种。其中皿蛛科和球蛛科为优势科,黑微蛛[Erigone atra(Black wall)]和拟青球蛛(Theridion subpallens)为优势种。空间异质性大的田埂越冬蜘蛛的物种丰富度指数(D)和均匀度指数(J)均高于大豆田。多维尺度分析与聚类分析的结果表明,大豆田与田埂蜘蛛群落组成的差异显著;回归分析的结果显示,田内枯落物干重与越冬蜘蛛的种类和数量有极显著的回归关系。以上研究结果表明,田埂对越冬蜘蛛的保护与大豆田有明显的互补作用;保留或人为增加大豆田内枯落物可有效保护越冬蜘蛛。  相似文献   

8.
中华狼蛛(Lycosa sinesis)属狼蛛科狼蛛属,是农田中一种有益的穴居性蜘蛛。其体型较大(雌蛛19—30毫米,雄蛛15—21毫米)、体态粗壮、活动敏捷、捕食凶猛,在鲁西南有“地侠”之称,是金龟(虫甲)、夜蛾类等多种农林害虫的重要天敌,具有一定的保护利用价值。现将作者近几年对其调查观察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9.
草间小黑蛛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草间小黑蛛Erigonidium graminicolum Sundevall(蜘蛛目,微蛛科Micryphantidae)是我省农田和果园等的一种重要捕食性天敌,种群数量大,分布广,是一种较有利用前途的蜘蛛。国内外对其生物学和生态学研究尚少,我们于1977年底开始此项研究下作,现将结果报导如下。材料和方法自田间采集越冬成蛛,在25℃恒温箱内使其产卵,用最先产出的卵块作饲养材料。成、若蛛饲料,均以鲜蚕蛹2份,全蛋1份,加数滴蜂乳配成代饲料。在室温下饲养。若蛛期:将三天内孵出的若蛛,单头放入养虫管内,用小方块泡沫塑料醮代饲料,在保湿下培养,每天观察发育情况。成蛛期:将刚发育成的雌、雄蛛放入玻皿内按上法饲养。待交配后1—2日将雄蛛取出,另行饲养,逐日观察,记载交配、产卵和成蛛死亡等。  相似文献   

10.
为查明乌鲁木齐地区蜘蛛群落特征及其变化,2008年4月7月及9月中旬对该区6种不同生境蜘蛛群落特征进行了调查,共获得蜘蛛2195只,分别隶属于28科47属71种。在六种不同生境共有的优势类群为狼蛛科Lycosidae、跳蛛科Salticidae、园蛛科Araneidae和蟹蛛科Thomisidae等四科,占总捕获量的54.94%。常见类群为逍遥蛛科Philodromidae、球腹蛛科Theridiidae、狡蛛科Dolomedidae、妩蛛科Uloboridae、漏斗网蛛科Agelenidae、幽灵蛛科Pholcidae、皿网蛛科Linyphiidae等7科,占总捕获量的34.52%,其余7科为稀有类群,仅占总捕获量的4.54%。不同生境所获得蜘蛛个体数和类群数之间差异均为显著(P<0.05),其个体数顺序为自然榆林>草地>防护林>居民点>果园>菜地,类群数顺序为自然榆林>防护林>草地>果园>居民点>菜地。不同生境蜘蛛组成和数量分布在不同季节之间差异较大,个体数在不同季节之间差异均为显著(P<0.05),其顺序为夏季>春季>秋季。以上结果表明,乌鲁木齐地区蜘蛛资源比较丰富,生境类型影响蜘蛛群落分布格局,植被丰富度和人为干扰是影响蜘蛛群落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1.
陷阱法调查转Bt棉对棉田地面蜘蛛群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明确转Bt棉对非靶标节肢动物棉田蜘蛛群落的影响,在棉花全生长期利用陷阱法对转Bt棉(中棉29)和传统棉田(湘杂3号)蜘蛛的群落多样性及数量动态变化进行了系统调查。结果表明:共采集棉田蜘蛛5 020头,隶属13科33种,其中转Bt棉田2 548头,隶属12科27种,传统棉田2 472头,隶属12科27种;转Bt棉田和传统棉田均以狼蛛科Lycosidae、平腹蛛科Gnaphosidae和隐石蛛科Titanoecidae为优势科,优势科的优势种也均为沟渠豹蛛Pardosa laura、蛞平腹蛛Gnaphosa kompirensis和白斑隐石蛛Nurscia albofasciata,2种棉田在地面蜘蛛群落组成上除少部分稀有物种存在差异外,优势科及优势科的优势种均无显著差异;且3种优势种蜘蛛数量、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以及物种丰富度均无显著差异;2种棉田地面蜘蛛数量动态变化也无显著差异,均有2个高峰期,分别在苗期和铃期。表明转Bt棉对棉田地面蜘蛛群落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2.
本试验于1975年开始,目的在于了解优势种蜘蛛对相关性害虫控制能力,为拟订防治参数提供依据。一、材料与方法 (一) 材料稻田优势种蜘蛛:拟环纹狼蛛、草间小黑蛛、八斑球腹蛛、稻田水狼蛛、粽苞管巢蛛、园尾肖蛸。主要稻虫:叶蝉、飞虱和纵卷叶螟幼虫、棉蚜。 (二) 方法 1.室内饲养以煤油灯罩、玻瓶为容器,定蛛、定时饲以一定量的叶蝉、飞虱或纵卷叶螟幼虫,各设一个重复。每日观察检查一次,记取被捕虫数,补充至原定虫量,连续观察五天,统计日捕虫量。  相似文献   

13.
邱丹  杨春梅 《植物保护》2005,31(6):52-55
西宁地区油菜田蜘蛛种类主要有6科10种,其中星豹蛛和锥腹肖蛸为优势种。在油菜生长初期和收获后以游猎型蜘蛛为主,而在油菜生长过程中游猎型和结网型蜘蛛共同存在。油菜田蜘蛛的主要捕食对象是油菜茎象甲成虫、油菜潜叶蝇成虫、跳甲和蚜虫等。  相似文献   

14.
陕西稻田蜘蛛初步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农作物害虫综合防治工作的蓬勃开展,利用稻田蜘蛛控制害虫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为了摸清我区川道地区稻田蜘蛛资源,查清数量及消长规律,探索其利用途径,给今后保蛛治虫提供依据,我们于80、81年在安康,汉阴,石泉等地对稻田蜘蛛进行了调查,81年还在安康县建民公社联合大队开展了以蛛治虫为重点的综合防治示范,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15.
蜘蛛卵黑秆蝇的初步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利用蜘蛛治虫的研究中,笔者发现秆蝇科Chloro-pidae的蛛卵黑秆蝇(学名未定)的幼虫寄生于蛛卵囊中,取食蛛卵。国内迄无记载,现简报如下: 一、分布:抚州、丰城、万载、上高。 二、形态特征:成虫体长2—2.5毫米(见图)。体密布灰白色微毛,头部黑色,复眼棕色,触角第1、2节黑色,较小;第3节粗大,除着生触角芒的周围黑褐色外,其余部分黄褐色;触角芒针状,基部较  相似文献   

16.
研究表明:秦椒田天敌有70佘种,主要14种。以蜘蛛、瓢虫、寄生性天敌、食虫蝽为天敌优势类群。各类群天敌在椒田的发生季节和数量不同,主要受地区差异、栽培方式、椒田化学农药使用量的影响。秦椒田天敌种群数量与害虫发生密度成正相关(γ=0.43~0.79),对秦椒田害虫有很强的控制作用。采用麦椒间套、挖窝诱蛛、插种玉米、花生以及合理使用化学农药,对保护椒田天敌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7.
Bt水稻对主要非靶标害虫和蜘蛛优势种田间种群动态的影响   总被引:34,自引:4,他引:34  
研究了2个转cry1Ab cry1Ac杂合基因籼稻品系TT9-3和T19-4对主要非靶标害虫飞虱、叶蝉以及捕食性蜘蛛优势种田间种群动态的影响。结果表明,Bt稻与亲本对照(IR72)田间白背飞虱和黑尾叶蝉成虫的虫口密度在整个水稻生育期间无显著差异,而若虫密度有一定的不同。TT9-3稻田中白背飞虱和黑尾叶蝉若虫密度分别于移栽后早中期和中后期显著高于对照;TT9-4与对照间无显著差异。Bt水稻与亲本对照间锥腹肖蛸、四斑锯螯蛛、食虫沟瘤蛛、拟环纹豹蛛及拟水狼蛛种群数量动态趋势相似,数量上大多无显著差异。综合分析认为,Bt水稻对稻田优势蜘蛛基本上无明显的负影响。  相似文献   

18.
棉田蜘蛛、瓢虫对棉花苗蚜控制效果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2~1983年,我们在常德县丹洲乡高泗村就棉田蜘蛛和瓢虫对棉花蚜虫的控制效果进行了连续两年的观察,现将所获资料整理如下: 一、棉田蜘蛛、瓢虫的种类、数量及捕食量 1、种类和数量:在棉田中,我们发现蜘蛛有八种,瓢虫有六种。蜘蛛类有:草间小黑蛛Erigonidium graminicola Sundevall、八斑球腹蛛Theridion octomaculatan、丁纹豹蛛Pardosa T-insignita、三突花蛛Misumenops tricuspidatus、  相似文献   

19.
茭白田蜘蛛的群落结构及多样性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茭白田中的蜘蛛Spider群落进行了系统的采样调查,对茭白田和蔬菜地,蚕豆地,小麦地,冬闲田,田梗和荒地等生境中的越冬蜘蛛的群落结构和多样性进行了比较,并就茭白田对邻近稻田蛛量的影响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茭白田越冬蜘蛛种类有11科,31属,48种。在茭白田中越冬的蜘蛛密度是其它生境的4倍-40倍。拟水狼蛛Pirata subpiraticus是茭白田蜘蛛的优势种,占总数的50%以上。茭白田可提高邻近稻田蛛量约30%。茭白田是蜘蛛尤其是拟水狼蛛在稻田生态系统主要的越冬场所和避难所,对保护稻田蜘蛛起到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稻田蜘蛛的种类及其消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吴绍琦 《植物保护》1988,14(4):7-10
在1984年对稻田蜘蛛调查研究的基础上,1986年对其种类和数量消长进行了系统观察。早稻田蜘蛛的优势种是草间小黑蛛、类水狼蛛和拟水狼蛛;双季晚稻田蜘蛛的优势种是卵腹肖蛸、鳞纹肖蛸和拟环纹狼蛛。水稻生育后期郁闭度大、湿度大,蜘蛛数量增加。双季晚稻田蜘蛛优势种发生时期和飞虱、叶蝉发生时期相吻合,蜘蛛数量随飞虱、叶蝉的数量增加而增加。施用化学农药能直接毒死蜘蛛或将其驱出稻田使数量锐减。田埂种豆稻田蛛蛛类群数量大。蜘蛛的天敌有寄生蜂、鸟类、蛙类、捕食性昆虫等。蜘蛛的互相残杀也影响蜘蛛数量的消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