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两种酸枣制品的加工研制野生于山坡丘陵、林间隙地的酸枣资源,其果实营养丰富。据分析,干酸枣中含糖量达47%(其中还原糖占42%),有机酸和果胶的含量分别达4.9%和6.7%,而Vc和Vp的含量各为830~1170mg/100g和2200~3000mg/...  相似文献   

2.
南酸枣果的几种加工方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论述了南酸枣果的营养成分、药用价值,以及南酸枣果为原料开发营养保健食品的加工方法等。  相似文献   

3.
锥栗农家品种资源调查研究   总被引:20,自引:2,他引:2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锥栗说区福建省建瓯市为重点,开展春农家品种资源调查,选出了乌壳长芒、温洋红、长芒仔等5个坚果达70-101粒/kg的大果家家品种,坚果102-135粒/kg的8个中果型农家品种。首次分析了锥栗的营养成分,锥栗含有丰富的淀粉、蛋白质、糖、氨基酸,不同农家品种间其含理肋交大差异,以麦塞仔、长芒仔、乌壳长芒的含量最高,其慢白质、糖、氨基酸含量分别在9.9%,17.8%、6.1%以上。  相似文献   

4.
《河南林业科技》1994,(1):47-47
晚熟大果李新品种澳大利亚14号该品种果实扁圆形,平均单果重100g左右,最大果重185g。果皮紫黑色,果肉黄色;肉质硬脆,致密,完熟时变软;风味甜酸适度,计多味香。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2.5%,总含糖量9.26%,总酸1.21%,维生素C含量5.62m...  相似文献   

5.
【目的】酸枣是辽西朝阳地区重要的生态经济型资源植物,研究其果实性状多样性可为该地区酸枣资源的发掘及利用提供科学指导。【方法】以研究区51个酸枣种质变异类型为研究对象,对其果实的21个主要性状进行测定,采用相关性、主成分、聚类和概率分级等方法进行分析。【结果】1)果实主要性状的变异较为丰富,变异系数在7.69%~84.36%之间,其中较大的有双仁率84.36%、单果质量68.25%、核纵径66.94%、可滴定酸65.44%等;各主要性状均符合正态分布。2)有21对主要性状之间呈极显著相关、16对主要性状之间呈显著相关,其中单果质量与还原糖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可食率呈显著正相关、与可滴定酸呈极显著负相关、与Vc含量呈显著负相关。3)在21个主要性状指标中提取出8个主成分,累积贡献率为81.581%,在主成分提取中占主要地位的指标依次为:核纵径、仁纵径、果横径、单果质量、千仁质量、单核质量、仁横径、核横径、果纵径、还原糖、总糖、Vc含量及双仁率等。将51份酸枣种质聚为3大类,分别为优选型、优良型和优异型。4)对酸枣的12个主要性状指标进行5级概率分级,对9个主要性状指标进行3级概率分级。【结论】辽西朝阳地区酸枣资源果实主要性状变异比较丰富,21个主要性状均符合正态分布,其中有37对主要性状间呈极显著或显著相关;在主成分分析的基础上将51个酸枣变异类型聚为3大类。研究结果对酸枣资源良种选育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在中亚热带石灰岩荒山上进行32年造林试验。结果表明:营造不同树种均可以显著增加土壤养分,其中南酸枣林下土壤全氮、全磷、水解氮和速效钾含量增幅最大,与对照相比分别增加了84.62%、55.56%、79.20%和109.76%,而梧桐土壤有效磷及有机质增幅最大,分别为292.73%和75.40%;造林明显改善了土壤有机碳库的状况,种植南酸枣、梧桐和无患子后土壤总有机碳、水溶性碳以及微生物生物量碳均明显高于对照(P〈0.05),刺槐与柏木林下土壤,虽总有机碳与对照无显著差别,但2种活性碳则显著高于对照土壤(P〈0.05)。长期营造林木使土壤pH值降低(从8.01降致平均7.3)。比较不同树种发现,南酸枣是改善石灰岩荒山土壤质量最好的树种之一,其次是梧桐和无患子,柏木和刺槐相对较差。  相似文献   

7.
"高维C"酸枣是由酸枣中选育出的鲜食酸枣新品种。其果实圆形或近圆形;果面赭红色,有10条棱沟;平均单果重5g,最大单果重8.3g;果皮较薄,果肉乳白色,肉质细、脆,汁液较多,风味酸甜;果核椭圆形,鲜果可溶性固形物含量25.30%,总糖含量21.48%,总酸含量0.56%,维生素C含量为445mg/100g,可食率91.56%。  相似文献   

8.
南酸枣Choerospondiasaxilaris(Roxb)BurteHil果大如枣,味酸甜,产南方,故名南酸枣,又称酸枣,五眼果。漆树科,南酸枣属(该属仅此1种),该树种生长快,木材色纹美观,材质性能良好,可供制作地板、车厢、家具等。果核外形长椭...  相似文献   

9.
笔者以裂果性不同的9个枣品种为研究对象,分别对枣果实中可溶性糖、还原糖、总糖、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等指标进行测定,分析了不同品种枣果中糖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与裂果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抗裂品种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均显著高于极易裂品种与易裂品种,极易裂品种可溶性糖含量均显著高于易裂品种与抗裂品种可溶性糖的平均含量,极易裂品种与易裂品种还原糖和总糖含量显著高于抗裂品种。  相似文献   

10.
酸枣种质资源综合性状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该文对23个酸枣无性系的综合性状进行了调查与测定。结果表明:酸枣果形多为圆形和近圆形,单果重多分布在2.0~3.0g之间,可食率大多高于一般野生酸枣。以可溶性糖含量、总酸含量、单果重、果形、单株产量、抗病性、可食率7个性状为评价指标,对酸枣23个无性系进行综合打分,排名前6位的是井19、易GY05、井22C、易GY19A、易GY09、井22A。  相似文献   

11.
酸枣 酸枣别名五眼果、南酸枣,为漆树科落叶乔木。高可达30米,胸径可达1米以上。树皮灰褐色,片状剥落,奇数羽状复叶,长25~40厘米。花期4月,雄花序长4~10厘米,花瓣长圆形;雌花单生于上部叶腋.较大。果期10月,  相似文献   

12.
短轮伐期菇木林营造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银荆、南酸枣、秃瓣杜英、马褂木等8个袋栽香菇试验表明,麻栎、南酸枣每千克干料产鲜香菇为944g和882g,比对照高45.23%和35.69%;桤木、秃辨杜英、银荆、锥栗、马褂木、枫香等产菇量比对照高7.18%~20.92%。造林试验表明,4a生的银荆树高8.93m,胸径8.20cm,生物产量高达189891kg/hm^2;5a生南酸枣、秃辨杜英、马褂木、枫香、锥栗、麻栎生物产量达83790~150228kg/hm^2。研究认为银荆、南酸枣、秃辨社英、马褂木等树种具有早期丰产的特性,采用密植造林4~5a可获得较高的生物产量与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3.
枣树不同时期叶片氮、磷、钾含量与产量、品质的关系分析表明,6月份叶片含氮量与产量的关系密切,其它未表现出显著性相关。叶片含磷量对枣果品质影响不大,而氮、钾含量与枣果还原糖、总糖、蛋白质关系则较密切。枣果Vc含量与叶片氮、磷、钾含量的相关性均未达到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14.
南酸枣育苗与栽培管理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酸枣[Choerospondias axillaries(Roxb.)Bttrtt.et Hill.],漆树科,别名山枣、五眼果,主要分布在我国长江以南地区。安徽省黄山市的歙县、祁门、黄山、休宁等地,在海拔350~800m低山区,多散生于土壤湿润、肥沃的山谷或山脚阔叶林内,常与枫香、木荷、青冈、檫木等树种形成阔叶混交林。南酸枣是一种速生的乡土用材树种,落叶大乔木,树高可达30m以上,胸径可达1m以上。南酸枣木材材质好,纹理直,易加工,是优质的用材和工艺品加工材料。果味酸甜,可生食,亦可酿酒。树叶、树皮可提制栲胶。树皮和果均可人药,消炎解毒,  相似文献   

15.
对南酸枣果实的主要营养成份的研究结果表明,南酸枣果实是1种营养丰富的保健食品原料。初步评价了南酸枣果实的营养价值,探讨了南酸枣片,南酸枣果冻及南酸枣法等食品的加工方法。  相似文献   

16.
冬枣 (ZiziphusjujubaMill)是河南农业大学农学院植物科学系和有关单位经过多年试验研究培育出的一种特大型晚熟枣类新品种。该品种已被列入河南省重点扶贫项目。冬枣在 10月中下旬至 11月上中旬成熟 ,使人们在寒冷的冬季仍可品尝到甘甜可口的鲜枣。冬枣个大 ,平均果重 4 0 g左右 ,最大的果重达 80 g。当年种植当年就能收鲜枣。冬枣的栽培技术 :1 冬枣的育苗冬枣的育苗和普通枣树一样 ,必须经过嫁接才能结果。我国大多数山区 ,丘陵野生酸枣资源丰富 ,可直接利用酸枣嫁接冬枣 ,在酸枣资源缺乏的地方 ,也可用酸枣核育苗…  相似文献   

17.
南酸枣 (ChoerospondiasaxillarisBurtt.etHill)为漆树科、南酸枣属 ,属珍稀濒危树种。别名酸枣、山枣、五眼果、花心木。主产我国长江以南的湖南、湖北、广东、广西、云南、贵州、浙江、福建、江西等省 ,为亚热带树种 ,是落叶大乔木 ,为速生的用材树种和良好的园林观赏树种。木材色纹美观 ,材质柔韧 ,收缩率小 ,耐腐蚀。枝、叶、树皮及果实具有多种功用 ,极具开发价值。为丰富北方造林和园林用树种 ,我们于 1999年试引南酸枣 ,经过近几年的观察 ,尤其经历了 2 0 0 2年冬季的极低温 ,南酸枣一年生苗安然无恙 ,表现出极好的适应性 ,初步认…  相似文献   

18.
以产自黑龙江黑河和辽宁沈阳海城地区的黑果腺肋花楸为试材,比较两地黑果腺肋花楸的水分、百粒重、总酸、还原糖以及灰分的含量差异,并比较不同试样浓度黑果腺肋花楸水提物的抗氧化活性,以探究黑果腺肋花楸的基本成分与抗氧化活性是否受地域影响。结果表明:地域差异对黑龙江黑河和辽宁沈阳海城地区的黑果腺肋花楸的水分含量影响不大,对百粒重、总酸、还原糖以及灰分含量的影响较大,存在显著性差异。地域差异对黑龙江黑河和辽宁沈阳海城地区的黑果腺肋花楸的水提物抗氧化活性影响较大,不同产地黑果腺肋花楸水提物的DPPH清除率为黑龙江黑河辽宁沈阳海城,铁离子还原力为黑龙江黑河辽宁沈阳海城,羟基自由基清除率为黑龙江黑河辽宁沈阳海城,不同试样浓度水提物内各组存在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9.
黄金梨果锈的成因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杨彦青 《河北林果研究》2003,18(4):355-358,363
通过3a对黄金梨果锈的调查研究,发现黄金梨果锈的症状有锈斑型和锈点型2种。锈斑型多数于套袋前发生,锈点型则主要于套袋后发生,锈果率为83.4%。果锈发生的原因除与其自身特性有关外,还与周围环境和管理水平关系密切。肥水管理、果实套袋和适当早采是预防果锈发生的关键技术,但任何单一的防治技术效果都不好,必须采取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20.
为了研究栾树果和黄山栾树果的营养特性,更好地开发利用栾果资源,采用国家标准方法对河南郑州的栾树果和黄山栾树果中粗脂肪、粗蛋白、粗纤维的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栾树果和黄山栾树果果仁中的粗脂肪含量高达51%,粗蛋白含量为24.3%,粗纤维含量为22.53%~22.79%;栾树果和黄山栾树果的粗脂肪含量大于40%,粗蛋白含量为18.95%~20.11%,粗纤维含量为26.13%~28.12%。由此可知,栾树果和黄山栾果是非常理想的高脂肪、高蛋白食品和新型油料资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