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张魁 《中国蜂业》2021,(2):33-33
在自然条件下,蜂群繁殖到一定群势,当气候、蜜源等外部因素适合时,蜂群产生分蜂热,工蜂会修筑王台,在群体情绪影响下,蜂王在王台内产卵,由蜂群培育出自然交替的新蜂王.人工育王就是模拟这一现象,根据需要培育处女王.人工育王的常规工具包括:台基棒、育王框、移虫针、贮王笼和镊子等,下面就简单介绍一下育王工具.  相似文献   

2.
我的养王法     
在相同条件下 ,蜂群的强与弱 ,关键在于王的质量。蜂王质量的优与劣 ,在于人工的精心培育。在引进蜜浆双高产良种王的基础上 ,又怎样才能培育出更优质的蜂王呢 ?我的做法如下 ,供同行参考。(一 )精选父群。第一年引进良种王后 ,应选择本蜂场的尖子群作父群 ,其它蜂群内的雄蜂全部杀掉 ;第二年引种后 ,应选留第一年引种后的尖子群作父本群 ;第三年引种后 ,应选留第二年引种后的尖子群作父本。在洞庭湖区 ,定地饲养蜂群不少 ,周围三至五里比比皆是 ,为了提高蜂王的质量 ,培育出更优质的蜂王 ,每年必须在油菜花期开始育王 ,在育王的前 2 0天 ,…  相似文献   

3.
蜂王的质量对蜂群的强弱及其遗传性状具有决定性的作用.以中华蜜蜂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1、2、3日龄工蜂幼虫培育蜂王,对不同日龄培育出蜂王的初生重和卵小管数量及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显示:随着培育蜂王的工蜂幼虫日龄的增加,蜂王的初生重和卵小管数量都呈现出减少的趋势,1、2、3日龄工蜂幼虫培育的蜂王在初生重和卵小管数量上的差异都显著(P<0.01),同一日龄幼虫培育出的蜂王初生重与卵小管的数量呈正相关性.结果表明:1日龄是中华蜜蜂人工育王工蜂幼虫选择的最佳日龄.  相似文献   

4.
刍议育王     
养蜂人都希望自己饲养的蜜蜂群势强、经济效益高。为此 ,许多蜂友不断更新养蜂技术和经营方法 ,重视引进良种 ,在人工育王和自然育王方面作了大量有益的探索 ,力求培育理想的优质蜂王。人工育王就是在具备育王的气候和充足的蜜粉源条件下 ,根据蜜蜂生物学特性 ,在强大健壮蜂群的人工王台里移虫或移卵来培育蜂王的方法。能够根据人们的需要定向培育出适宜的蜂王。自然育王是在有分蜂热并有强烈分蜂情绪条件下 (急造王和自然交替王例外 ) ,由工蜂自然筑造王台 ,老王在台里产卵 ,由蜂群自己培养蜂王的方法。因自然育王筑造的王台数量极其有限 ,…  相似文献   

5.
为了研究开发蜜蜂王台产卵育王技术与方法,以意大利蜜蜂为试验材料,利用蜜蜂王台产卵育王器培育蜂王,检测此育王法的幼虫接受率及蜂王质量,包括蜂王初生重、蜂群繁殖力和卫生清理行为,并以人工移虫育王作为对照。结果表明:在幼虫接受率方面,蜜蜂王台产卵育王法与人工移虫法相比差异显著(P<0.05),王台产卵育王幼虫接受率显著低于人工移虫育王法。但在蜂王初生重、蜂群繁殖力和卫生清理行为方面,王台产卵育王法显著优于人工移虫育王法(P<0.05)。说明采用王台产卵育王技术可以将蜂王发育的营养与环境条件调整至更优水平,从而培育出繁殖力和抗病力强的蜜蜂良种。  相似文献   

6.
人工育王     
许忠林 《蜜蜂杂志》2004,(12):26-26
1 育王前的准备工作只有在天气、蜜源、蜂群群势3个条件都适宜的情况下才可培育出优质蜂王。一般在气温不低于15 ℃,蜂巢温度为32~35 ℃和相对湿度为75 %的条件下较适宜;在蜜粉充足的时期,挑选适龄蜂最多的蜂群为育王群;育王前将所选群的蜂王囚禁9天以上,做到群内无虫。2 选择优质王台2.1台基的大小先要选好优质适宜的王台基,最好用蜡制台基,台口直径以8~9 mm为宜,王台基太小影响处女王在台内的发育;太大育出的处女王个头反而小,也不健康。2.2 利用自然王台基在同一条件下,蜂群自然分蜂培育出的自然王的体质要比人工育出的好,其婚飞时间…  相似文献   

7.
田顺兴 《中国蜂业》2001,52(6):40-41
在杂志或有关专业会议上提出 :“王台内王浆越多育出的蜂王个体越小”我认为这种观点或者说法都是错误的 ,“王台内王浆多育出的蜂王个体大”这完全是正确的 ,毫无疑问的。蜜蜂是经过几千万年自然选择 ,繁衍生息生存下来的物种 ,人工饲养管理蜂群培育王台时 ,有意或无意为蜂群选择外界优越的自然条件 ,人为奖励刺激蜂群育王 ,一次或多次向王台内移虫 ,其目的是为了促使蜂群培育出好的蜂王。培育好蜂王先决的条件是王台内有充足的王浆 ,但是王台内王浆的多少决定因素是蜂群中的工蜂 ,工蜂会根据蜂群内本身的需求情况 ,以及外界蜜源 ,温湿度的…  相似文献   

8.
为了进一步提高室内人工育王的技术,在1978年工作的基础上,1981年再进行深入的研究,同时在具体操作上做了改进。共移虫9批610条,培育出成蜂175只,其中蜂王41只,中间型51只,工蜂83只,蛹138个。蜂王和工蜂都是由精子和卵细胞融合以后发育而成的。蜂王和工蜂在形态上的差异不是  相似文献   

9.
在养蜂或分蜂中 ,人工育王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以往采用的都是传统的人工移虫 (卵 )育王的方法。本人在养蜂实践中经多次试验 ,掌握了一项不用移虫 (卵 )育王新法。使用工具 :育王框、自制蜡碗、竹制王笼控制器(规格 :长 4 5 5cm 宽 2 5cm 高 2 2cm )。具体做法如下 :1、把自制蜡碗筑在育王框上 ,放入强群中让蜜蜂修好。2、把修好的育王框与蜂王同时放入竹制蜂王(笼 )控制器中 (或塑料蜂王控制器内 )。3、调整蜂脾关系 ,使工蜂十分密集。4、奖励饲喂 ,刺激蜂王产卵。5、经过调整 ,蜂王在蜡碗中很快就能产上卵。6、把产上卵的育王…  相似文献   

10.
1育王时间的选择 人工育王时间根据本地气候状况及蜜源条件等综合因素全面考虑.一般要求外界气温正常,无连续低温和明显寒潮,蜜源丰富,工蜂采集勤奋,巢内饲料充足;蜂群处于增殖期,平均子脾至少6张以上;种用父群中已经培育出成熟的雄蜂蛹脾,保证在处女蜂王交尾期能有足够的雄蜂参与交尾.  相似文献   

11.
正人工培育蜂王是蜜蜂育种工作中非常重要的育种技术措施,选育良种蜂王的主要技术保障,也是中蜂良种选育的关键所在,对于初学者来说,技术含量高,难度较大。人工育王是养蜂生产中每年要做的基本工作,人工育王能够有目的有计划实施人工养王,蜂场规模大,自然王台很难实施大批量更换老弱蜂王,所以必须进行人工育王。要养好蜂,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蜂王的质量,优质蜂王具有良好的遗传性状,能维持强大的群势,不易分蜂,工蜂采集力强,蜂群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利用意大利蜜蜂蜂王浆人工饲喂中华蜜蜂蜂王小幼虫培育出中华蜜蜂蜂王,并对培育出的蜂王初生重、产卵力,以及子一代工蜂初生重、抗病力进行测定。结果显示:实验组蜂王初生重及产卵力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极显著(P0.01);实验组工蜂初生重显著高于对照组工蜂初生重,差异极显著(P0.01);实验组蜂群抗病力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极显著(P0.01)。  相似文献   

13.
范志安 《中国蜂业》2009,60(8):26-27
蜂王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蜂群的发展和蜂产品的产量。目前,多数蜂农饲养中蜂采用粗放管理方式,使用自然王台育王。由于工蜂建造自然王台育王受气候、蜜源、群势、群内条件、分蜂期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培育出来的蜂王质量差异大,从而导致中蜂的生产力不高。以下介绍中蜂蜂王发育的最佳群内条件,复式移虫方法,以便蜂友采用人工培育出优质蜂王方法,提高饲养中蜂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4.
蜂王的产卵力决定它的健壮和交尾的好坏。而其健壮程度又决定于它发育时期及其以后所得到的营养,即工蜂对它的饲喂。在饲养过程中,人工育王的目的,是为了得到比较健壮的蜂王。利用工蜂的泌乳积极性,所以应在流蜜期育王;非流蜜期育王时,应采取补充饲料——奖励饲喂的措施。  相似文献   

15.
<正>一、工蜂产卵的起因蜂王质量欠佳、介台介王失败、二次育王时间太长、因故失王失察等,都会造成工蜂产卵。工蜂产卵有两种现象:一是有王产卵。有王群工蜂为何会产卵呢?许多养蜂人往往忽略了这一点。催发工蜂卵巢发育的原因无非有2种:(1)营养过剩:为了催繁,无节制地饲喂,工蜂吃饱无事可做,卵巢渐渐发育;(2)蜂王衰老:各种信息素不足引起工蜂卵巢发育。不管哪种情形引起工蜂卵巢发育产卵,都是工蜂们自身渴望得到的。据有关报  相似文献   

16.
花粉及其代用品对蜂王质量的影响研究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别用花粉、花粉 20%豆粉、豆粉制作的粉脾饲喂蜂群,培育出第一代工蜂后,进行移虫育王,对育王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饲喂花粉的蜂群,其所育的蜂王初生重和利用花粉 20%豆粉相比差异显著,与利用豆粉相比差异极显著,且育王成功率较高,因此,建议在育王工作中使用纯正花粉饲料饲喂蜂群,以保证蜂王的质量.  相似文献   

17.
宋廷洲 《中国蜂业》2002,53(4):27-27
优质高产的蜂王 ,是每个养蜂员所追求的 ,所以 ,每个养蜂爱好者 ,对养好蜂王都十分关心。要想培育出最理想的高产蜂王 ,必须掌握好几个要点。(一 )选种 :包括父本和母本 ,必须具备产蜜量高(包括王浆 )、性情温驯、抗逆力强、能维持大群 (1 4框以上 )、分蜂性弱等优点 ,才能做种群。(二 )育王时间 :应在大流蜜和蜂群发展到高峰期育王。众所周知 ,蜂群发展是驼峰式。以我地为例 ,全年有两个最佳的育王时间 ,第 1个育王时间 ,在春末夏初的刺槐花期 ,此时外界温度已达到 2 8℃左右 ,4月下旬刺槐流蜜 ,5月上旬结束 ,花期 1 0多天。此时的蜂群 ,经…  相似文献   

18.
张东方 《蜜蜂杂志》2005,25(9):16-16
养蜂育王,虽然是一项简单的养蜂技术,但却对每个养蜂人来讲,举足轻重。王优则群强,群强则王优。一个蜂场不但要有先进的管理技术、强壮的蜂群,而且还要有优质的蜂王,才能长久不衰,取得好的经济效益。那么,怎样才能培育出优质、高产的蜂王呢?现就近几年来笔者自己的实践与观察谈点看法,妥否,仅供大家参考。1育王的时间育王,大家都知道,一年春、夏、秋三季都可以,但各个时期所培育的蜂王质量不一,各有特色。据笔者实践:春季育王,蜂群有自生、自繁、自强的“愿望”,加之外界蜜粉源丰富,物候适宜,所培育出的蜂王个体大、产卵快、有耐力,不易起王…  相似文献   

19.
正饲养蜜蜂蜂王好坏至关重要。在分蜂季节,虽然能从自然分蜂群中获取一定数量的王台,但产生王台的时间和数量往往不能满足换王需要,尤其是规模较大的蜂场,换王工作必须有计划地进行。采取人工育王的方法可有效弥补以上不足,人工培育出的王台只要注意选种,管理得当,进行必要的饲喂,能够培育出大量的优质王台。现将具体方法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20.
唐黎标 《蜜蜂杂志》2010,30(8):19-20
<正>为了培育出能维持大群、有效产卵时间长、采集力强、抗逆性和抗病力强的优良蜂王,在蜂王培育各阶段应采取针对性的措施。1育王的时间条件由于气候条件的影响,育王时间一般选在外界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