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正>一、主要病原引起生猪腹泻的主要疫病有:猪流行性腹泻、猪传染性胃肠炎、猪伪狂犬病、猪轮状病毒病等,从近年来采集的生猪腹泻病料检测与病原分离结果来看,目前已分离鉴定出的致病病原包括猪流行性腹泻病毒、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猪轮状病毒、猪伪狂犬病毒、博卡病毒、致病性大肠杆菌等多种病原微生物。根据监测和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猪流行性腹泻病毒和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是造成当前我省生猪腹泻流行的主要病原。  相似文献   

2.
轮状病毒的分子生物学及免疫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自1968年Mebus等[1]首次从犊牛粪便中分离出轮状病毒(Rotavirus,RV)以来,人们逐渐发现该病毒是引起婴儿及多种幼龄动物非菌性腹泻的主要病原之一[2].  相似文献   

3.
<正> 轮状病毒可引起仔猪、犊牛、羔羊、驹、幼兔及新生儿的急性胃肠炎,症状表现为急性腹泻。病史 1943年莱脱(Light)等用婴儿腹泻的粪便滤液感染犊牛发生了腹泻,提出婴儿腹泻的病原是病毒。1969年梅布斯(Mebus)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近期发生腹泻的12例貉病例进行剖检及实验室病原检测,结果显示:引起貉腹泻的主要病毒性病原是细小病毒及冠状病毒,阳性率分别为100%与40%,流行性腹泻、轮状病毒、传染性胃肠炎病毒及伪狂犬病毒均为阴性。细菌及原虫性病原,大肠杆菌阳性为83.3%,魏氏梭菌为33%,组织滴虫占25%,没有分离到沙门氏菌。  相似文献   

5.
本实验利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AGE)、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琼脂扩散试验(ID)、直接电镜(EM)及免疫电镜(IEM)等方法,在国内首次从腹泻雏鸡粪便及肠内容物中检出禽轮状病毒(AVRV)和非典型轮状病毒(aAVRV)。电镜下发现表面光滑,直径为70nm的完整病毒粒子和表面粗糙、直径约53.5nm的不完整病毒粒子,后者在aAVRV中居多。应用PAGE表明,病毒核酸排列呈现多型性,aAVRV核酸排列为5、2、2、2,AVRV核酸排列不规则。ELISA证实,AVRV与犊牛腹泻轮状病毒(NCDV)和婴儿腹泻轮状病毒有共同抗原性,同属A组;aAVRV与之无共同抗原,结合PAGE结果初步确定为D组。并在MA—104细胞上分离到3株AVRV。  相似文献   

6.
临床上引起猪腹泻的病原有很多,本文旨在介绍3种常见的病毒性病原(流行性腹泻病毒、传染性胃肠炎病毒和轮状病毒),阐述其病原特征和临床症状以及相关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7.
猪轮状病毒感染作为引起幼龄仔猪腹泻的主要病原之一而引起了广泛的重视。1969年,Mebus等首先在腹泻犊牛的粪便中发现一种形态和某些性状类似于呼肠孤病毒的病毒棵粒。随后英国、澳大利亚、泰国等国家相继报道了这类病毒。我国最早于1977年由卫生部门报道了轮状病毒,在动物中也分离并鉴定了猪和牛的轮状病毒。轮状病毒分布于世界各地,能引起人、马、羊、兔、鹿、狗、鼠、猴、猫、鸡、火鸡、鸭、鹦鹉等的腹泻。轮状病毒属于呼肠孤病毒科,其遗传物质由双层衣壳包被的双股RNA片段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巴州地区犊牛腹泻的流行情况,分别抽检114头腹泻犊牛(本地杂交黄牛、黑白花奶牛、新疆牦牛)的脏器、血清和粪便样品共342份,对脏器进行细菌的分离培养鉴定,采用ELISA方法对血清进行副结核抗体检测,对粪便进行轮状病毒、冠状病毒、病毒性腹泻/黏膜病病毒的病原检测和寄生虫的分离鉴定。结果表明:沙门氏杆菌阳性率为42.1%,大肠杆菌阳性率为38.6%,病毒性腹泻病毒阳性率为24.6%,轮状病毒阳性率为21.9%,冠状病毒阳性率为14.0%,球虫阳性率为13.2%,隐孢子虫阳性率为14.0%。肉牛、牦牛细菌阳性率显著高于病毒和寄生虫(P0.05),奶牛病毒性腹泻病毒和轮状病毒阳性率显著高于细菌和寄生虫阳性率(P0.05)。说明巴州地区犊牛腹泻主要由沙门氏杆菌、大肠杆菌引起,不同犊牛品种感染的病原有差异。  相似文献   

9.
猪病毒性腹泻免疫防制和诊断研究近况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猪腹泻病原种类繁多,致病性复杂,有细菌、病毒及寄生虫等.但病毒是猪腹泻的常见病原.虽然已从小肠或腹泻粪便中分离出许多不同病毒,但目前认为只有3种病毒是野外条件下的主要肠道病原:传染性胃肠炎病毒(TGEV)、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 和轮状病毒(RV).这些病毒的致病过程相似.主要是由于胞膜结合消化酶的丧火和肠细胞吸收的破坏造成吸收障碍,从  相似文献   

10.
<正>牛轮状病毒是引起犊牛腹泻的重要病原之一。在我国,有报道对华东地区牛血清中轮状病毒抗体的调查发现,奶牛、黄牛的抗体阳性率分别达到85.4%和83%,说明我国牛轮状病毒感染较为普遍。轮状病毒的检测主要是针对病毒核酸、病毒抗体或抗原蛋白检测和病毒分离。目前青海省对轮状病毒感染的流行情况尚缺乏系统的研究,鉴此,笔者收集青海省部分地区牛血清样品,进行了牛轮状病毒抗体的血清学  相似文献   

11.
自McFerran等(1976)报道从鸽子分离出轮状病毒之后,轮状病毒的感染已在比利时的肉用鸡中广泛传播(Meulemans等,1980)。由于从鸽体分离到一株轮状病毒时,我们需要对鸽群轮状病毒的感染率和轮状病毒在此类飞禽中可能的病原性作用进行研究。材料和方法 1、病毒分离  相似文献   

12.
正2010年以来全国大面积发生仔猪腹泻,发病日龄偏小,持续时间长,从病原分离情况看,以猪流行性腹泻(PED)为主,其次是传染性胃肠炎(TGE)和轮状病毒。另一个研究报告表明,在出现暴发性腹泻猪场全部分离出流行性腹泻病毒,并发现与过去流行毒株发生了变异。  相似文献   

13.
《湖南畜牧兽医》2013,(1):41-42
一、当前生猪腹泻疫病主要病原及流行特点(一)主要病原引起生猪腹泻的疫病有猪流行性腹泻、猪传染性胃肠炎、猪轮状病毒病和伪狂犬病等。根据全国猪病持续监测和调查结果,当前造成生猪腹泻流行的主要病原是猪流行性腹泻病毒和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二)流行特点一是在区域上,先后在多个省份部分区域发生;二是在发病对象上,各种日龄的猪均有发生,其中哺乳仔猪最为严重;三是在季节上,  相似文献   

14.
《养猪》2016,(4)
正轮状病毒(Rotavirus,RV)是引起多种幼龄动物以及婴幼儿腹泻的重要病原体。轮状病毒最早是Mebus在1969年从犊牛粪便中发现的,1973年澳大利亚科学家Bishop等在患有严重腹泻婴儿的十二指肠黏膜及粪便中发现了一种新的病毒粒子[1]。在非洲和亚洲的撒哈拉以南地区,据调查超过三分之一的婴幼儿腹泻及胃肠炎疾病由轮状病毒引起,每年导致50万~60万婴幼儿死亡[2-3]。欧洲和美国预  相似文献   

15.
冬春季节猪的病毒性腹泻病主要发生在气候多变、寒冷、潮湿、环境卫生不良的冬春季节,主要病原有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TGEV)、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和轮状病毒(RV),它们有时也和其他病原混合感染引起腹泻,因此临床上很难简单区分"冬痢"的病原.  相似文献   

16.
用电子显微镜检查仔猪腹泻粪便中的病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45份患腹泻的16—61日龄的仔猪粪便中,以直接电镜方法检出轮状病毒(Rotavirus)、肠病毒(Enterovirus)、类冠状病毒(Coronavirus—like)、星状病毒(Astrovirus)和腺病毒(Adenovirus)等多种病毒.初步看来,仔猪下痢的非细菌性病原,有多种病毒,而轮状病毒可能是仔猪下痢、特别是白痢的重要病原之一.  相似文献   

17.
在现代化养猪生产中,仔猪腹泻很常见,也是非常难防控的老大难问题,其发生普遍、原因复杂损失巨大仔猪腹泻可由多方面原因引起,从病原角度看,多为菌群失调造成,母猪奶水不足、仔猪不能吃足母乳等均可引发仔猪菌群失调从而导致腹泻。许多研究证明,引起仔猪腹泻的重要病原有致病性大肠杆菌、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猪流行性腹泻病毒和猪轮状病毒。现针对大庆某猪场腹泻仔猪进行的病原学  相似文献   

18.
奶牛场55例犊牛腹泻主要病原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杨凌周边部分奶牛场犊牛腹泻的病原种类及感染情况,通过对杨凌2个奶牛场的55例腹泻犊牛取样检测,采用快检试剂盒对牛病毒性腹泻病毒、轮状病毒、大肠埃希菌K99、贾第虫以及隐孢子虫进行检测。结果发现不同病原的总体感染率分别为隐孢子虫35.7%,轮状病毒21.4%,大肠埃希菌K9921.4%,贾第虫7.1%,牛病毒性腹泻病毒未检出。结果表明,调查的2个奶牛场犊牛腹泻病原主要为隐孢子虫、轮状病毒、大肠埃希菌K99、贾第虫,其中隐孢子虫总体感染情况最为严重,未检出牛病毒性腹泻病毒。  相似文献   

19.
<正>猪肉在我国的食品消费中占据着重要的比重,加强生猪的疾病预防对保障食品安全有重要的作用。一直以来,猪泻病是困扰养猪户的重要难题。本文对猪腹泻病的原因及防控措施提出本人的见解。1猪腹泻的原因在引起猪腹泻的各种原因中,可以将猪腹泻分为病原性腹泻与非病原性腹泻。病原性因素包括以下几种:病毒性腹泻,主要有传染性肠胃炎病毒、猪流行性腹泻病毒、和轮状病毒引起;细菌性腹泻,主要由猪痢疾密螺旋体、大肠杆菌、猪霍乱沙门氏菌、  相似文献   

20.
为了对大庆地区患有腹泻疾病的舍饲牛进行病原鉴定,通过RT-PCR方法对病料进行检测,将轮状病毒阳性样品接种MA104细胞进行病毒分离,扩增分离株VP7、VP4片段,将扩增产物纯化后连接在pMD18-T载体上,转化到大肠杆菌TOP10感受态细胞中进行亚克隆,将鉴定为阳性的重组质粒进行序列测定,并利用DNA Star与GenBank上的参考序列进行同源性分析。结果表明,从样品中分离到1株BRV毒株,将其命名NX23。核苷酸序列分析表明,分离株NX23属于G8P[1]型轮状病毒,确认了G8P[1]型牛轮状病毒在我国的流行,为我国BRV分子进化及其RV分子流行病学的进一步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