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3 毫秒
1.
我是个定点养蜂户.每年入夏后,蜂群因采不洁净水而发生"爬蜂病",伤蜂严重. 今年入夏,旧病重发.听说大蒜汁防治"爬蜂病"效果好,我立即试验.将大蒜瓣捣成蒜泥加清水30mL,滤去渣,然后将汁倒入按1∶5的白糖和水稀释的溶液中,喂进一箱有11脾蜂的大群中,连喂3日,爬蜂大为减少.我再如法炮制,喂其它5群.1周后"爬蜂病"基本治愈.  相似文献   

2.
近几年来,我通过实际观察和试验性的管理,加之对蜂友们的访问、交谈,总结了"爬蜂病"的发生情况及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3.
在蜜蜂疾病防治过程中,有多种疾病均出现"爬蜂"现象,从症状上看是工蜂在巢门前爬行后死亡."爬蜂"仅仅是病蜂在症状上的一种行为和现象,病因及机理是多种多样的.对有爬蜂症状的病蜂应仔细鉴别诊断,查出发生此症状的病因,从而采取正确的防治措施,规范用药,减少蜂群的损失.  相似文献   

4.
"爬蜂病"是蜂群常见病.有由某种疾病引发的,如孢子虫病引起的"爬蜂病",受寄生虫如蜂螨引起的"爬蜂病";有受水污染或药物及有毒蜜、粉而引起的"爬蜂病"……但无论何种原因引发的"爬蜂病"都会影响蜂群发展,给养蜂效益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失,其危害性是大家都知道的.但在养蜂生产实践中稍有不慎就会受到病虫害的袭击.下面谈几件事例,请蜂友引以为戒.  相似文献   

5.
2002年,我购回6群蜂,秋天发生"爬蜂",我在报刊亭购回旧的<蜜蜂杂志>,按书上介绍的防治方法--饲喂酸饲料,"爬蜂病"得到了控制.  相似文献   

6.
近几年来,蜜蜂"爬蜂病"一直是蜂群管理中最让养蜂人头痛的一大病害."爬蜂病"的发生与否不仅关系到蜂群的发展,而且影响着养蜂经济效益."爬蜂病"的发生,除了与细菌、病毒、气候及管理不善有关外,蜂螨的危害,也是造成"爬蜂病"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7.
2003年6月,我饲养的8群意大利蜜蜂出现爬蜂,采用许多方法医治也没有治好,原80脾蜜蜂,10只蜂王,到2004年春繁时仅剩下1脾蜂1只蜂王,最后找出发生"爬蜂病"的原因是蜂种退化.为了恢复生产,我引入4个繁殖群,邮购山东省实验种蜂场的蜂王1只.  相似文献   

8.
1.必要性“爬蜂病”给我国养蜂业带来的危害仅次于蜂螨。据王强等报道,蜂螨造成的损失占总病害的30%~40%,而“爬蜂病”占到总病害损失的20%~30%[1]。因“爬蜂病”是由多种病因导致的综合征,很难根治。大量使用药物,致使蜂产品出口受阻,影响了我国蜂业的发展。为此,笔者认为:治疗“爬蜂病”的根本出路在于抗病蜂种的选育。采用抗病蜂种防治“爬蜂病”是一条经济有效的途径。虽然要花费相当长的时间和耗费较大的精力,但是抗病蜂种对蜂业发展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如吉林省养蜂研究所选育的抗白垩病蜂种,产生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如果蜂…  相似文献   

9.
20 0 2年 ,“爬蜂病”在我地大流行。实际上 ,“爬蜂病” 2 0 0 1年已经开始流行 ,因为是短期发病 ,并没有引起大家的注意 ,给 2 0 0 2年暴发大流行留下了隐患。据笔者了解 ,凡是进行了预防的 ,危害程度都不大 ;相反损失则大。笔者根据自己蜂场预防的结果与走访情况在此一谈。1 发病情况2 0 0 1年大多数蜂场“爬蜂病”出现在 7月份 ,只是短期发病 ,因为蜜源条件好 ,大都不治自愈 ,没发现慢性麻痹病的症状。 2 0 0 2年发病的情况有些变化 ,在 5月份就出现“爬蜂病” ,并伴有麻痹病的发生 ,到 9月末又出现了“大肚病”和“油炸蜂” ,一直到入…  相似文献   

10.
南阳地区爬蜂病的防治·朱保均编者按近来,本刊收到不少读者反映和询问爬蜂病的有关问题。在今年第4期,本刊刊出了山西省阳泉市李海煜同志的《浅析阳泉地区春季爬蜂病病因及预防》一文,该文阐述了1997年春季阳泉地区引发爬蜂病的3个主要的因素及其预防方法。本期...  相似文献   

11.
蜂幼康颗粒冲剂(简称"蜂幼康")是纯中草药提取有效成分研制成的新蜂药,应用临床取得较好的防治蜜蜂传染病效果.在曾发生欧洲幼虫腐臭病、美洲幼虫腐臭病、"爬蜂病"、蜜蜂"白垩病"等传染病的地区,预防性给药有效防止了疾病的再次发生;对已发生这些传染病的蜂群给药治疗,平均总有效率达98.01%,其中治愈率为72.79%.由真菌引发的白垩病治疗效果稍低,有效率和治愈率分别为92.00%和23.10%.  相似文献   

12.
<正>今年油菜花中后期,我的蜂群突然爬蜂严重,表面上病蜂看不出什么问题,体色正常,无伤残,只是爬到巢门外,成堆,没有往远处爬,蜜蜂腹中有小米粒大小的花粉,有酸臭味。头两天早晚各打扫一次蜂场,病蜂有增无减,心想这架势怕是要垮场。后来我想起杂志上介绍过预防蜜蜂腹胀推荐使用"楂麦汤"。第三天,天刚  相似文献   

13.
2003年春季,洛阳市绝大多数定地蜂场几乎同时出现恶性爬蜂.根据蜂农反映的情况,我们组织人员对这些蜂场进行现场调查和电话询问.调查结果表明:爬蜂体色正常,肢体完整,多数都是青、幼年蜂,与正常健康蜂没有区别.开箱检查,箱内没有异常现象.多数蜂农认为是"爬蜂病",只有一家认为是药物中毒,并多数喂了不同的蜂药.  相似文献   

14.
关振英 《蜜蜂杂志》2007,27(11):38-38
"爬蜂病"是蜂群常见病.有由某种疾病引发的,如孢子虫病引起的"爬蜂病",受寄生虫如蜂螨引起的"爬蜂病";有受水污染或药物及有毒蜜、粉而引起的"爬蜂病"……但无论何种原因引发的"爬蜂病"都会影响蜂群发展,给养蜂效益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失,其危害性是大家都知道的.但在养蜂生产实践中稍有不慎就会受到病虫害的袭击.下面谈几件事例,请蜂友引以为戒.  相似文献   

15.
李紫剑 《蜜蜂杂志》2011,30(1):36-36
爬蜂病在我国普遍发生,危害很大。目前有许多针对爬蜂的防治方法,但都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爬蜂问题。 爬蜂病年年爆发,不能控制,笔者认为蜂友们对爬蜂病的发病规律和防治手段还不完全清楚,没有抓住引起爬蜂病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6.
2008年3月初,河南省洛阳市新安县暴发"爬蜂病",此次发病范围广、患病蜂数多(近万群蜂)、发病突然.自从2003年以来,在豫西地区的灵宝市、陕县、渑池县、新安县、孟津县、偃师县、宜阳县等均暴发了不同范围、不同程度的爬蜂现象,蜂友们称之为"爬死病"或"爬蜂病"."爬蜂病"来势凶猛,暴发范围广,给养蜂业带来了沉重的打击.  相似文献   

17.
春季“爬蜂病”的成因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徐松林 《蜜蜂杂志》2003,(12):23-24
意蜂“爬蜂病”自 1 988年在全国暴发流行以来 ,病情始终得不到有效的控制 ,是养蜂生产中的一大难题。 2 0 0 3年春季又是“爬蜂病”较严重的一年 ,给养蜂生产造成惨重的损失。“爬蜂病”虽是由多种病原微生物所引起的 ,但它的致病菌与季节气候密切相关。笔者经多年的实践观察和调查研究 ,根据症状判断及显微镜检查 ,断定我地春季“爬蜂病”是由孢子虫病引起的。其主要原因是成蜂先天不足 ,免疫功能低下。本文提出不用药物 ,通过管理手段可以有效预防该病的发生或减轻病情。现就以孢子虫病为主症的“爬蜂病” ,谈一点我的见解 (据笔者定地养…  相似文献   

18.
1999年我地蜂群受螨害严重,普遍发生爬蜂病,直接影响蜜蜂繁殖和生产,给不少养蜂带来一定的经济损失,这一切都与不重视蜂病预防工作有关,实际上有生产过程中只要认真做好预防工作,仔细观察和管理,养好强群是不存在问题的。多年来我场就没有发生白垩病、爬蜂病,以下浅述我场的防病措施。  相似文献   

19.
蜜蜂“爬蜂病”是养蜂者的习惯称呼。其共同特点是成年蜂失去飞翔能力,在地面及蜂箱内爬行。可分为传染性“爬蜂病”与非传染性“爬蜂病”两大类型。传染性“爬蜂病”包括蜜蜂孢子虫病、蜜蜂螺旋体病和蜜蜂病毒病。非传染性“爬蜂病”包括寄生螨危害造成的爬蜂(多为幼蜂)、中毒性爬蜂如有毒蜜粉源植物和药物中毒、劣质饲料引起的大肚爬蜂、环境污染及工厂排放有毒气体和污水造成爬蜂和死亡。现将“爬蜂病”的防治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蜜蜂"爬蜂病"是一种综合症状.近年来,"爬蜂病"暴发比较频繁,且很难彻底治愈.从症状上看,其共同特点是青壮年蜂失去飞翔能力,在地面及蜂箱内爬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