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探讨林权的法律特征,对于正确界定林权内涵,准确把握林权本质具有重要意义。一、客体的独特性森林、林木和林地是林权客体,已被我国有关法律法规规章所确认。例如《林木林地权属争议处理办法》第二条就将处理森林、林木、林地的所有权或者使用权争议规定为林权争议。森林、林木和林地与其他权利客体相比具有自己的独特性。一是在法律性质上属于不动产,二是存在自然生长变化的现象。  相似文献   

2.
<正>探讨林权的法律特征,对于正确界定林权内涵,准确把握林权本质具有重要意义。一、客体的独特性森林、林木和林地是林权客体,已被我国有关法律法规规章所确认。例如《林木林地权属争议处理办法》第二条就将处理森林、林木、林地的所有权或者使用权争议规定为林权争议。森林、林木和林地与其他权利客体相比具有自己的独特性。一是在法律性质上属于不动产,二是存在自然生长变化的现象。  相似文献   

3.
为了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保障对林权争议的妥善处理,并依法制止乱砍滥伐行为,在林木、林地权属争议解决之前,有关当事人应当维持林木、林地的现状。《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第十七条规定:“单位之间发生的林木、林地所有权和使用权争议,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依法处理。个人之间、个人与单位之间发生的林木所有权和林地使用权争议,  相似文献   

4.
韩勇 《安徽林业》2010,(1):23-24
林权是指森林、林木、林地的所有者、使用者依法对森林、林木或者林地的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林权纠纷是指国有林业企业及其他国有企业、事业单位之间,集体经济组织之间,公民个人之间以及他们相互之间因森林、林木、林地的所有权和使用权的归属问题而发生的争议。  相似文献   

5.
第一章 总则第一条 为了公正、及时地处理林木、林地权属争议,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保障社会安定团结,促进林业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和国家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林木、林地权属争议,是指因森林、林木、林地所有权或者使用权的归属而产生的争议.处理森林、林木、林地的所有权或者使  相似文献   

6.
明晰所有权、勘界发证是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重要任务,而山林权属不清、争议多则是各地普遍存在的现象。本文通过对林木林地权属纠纷形成原因的系统分析,提出了预防林权争议发生的措施,并结合工作实践,提出了解决林权争议的办法,对推进集体林权制改革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林木、林地确权行政案件,是指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因林木、林地所有权或者使用权发生争议,经人民政府处理后,当事人对人民政府处理决定不服向人民法院起诉,由人民法院审判的案件。近年来,林木、林地权属纠纷逐年增加,而行政诉讼法对此类案件的审理未作详细规定,给法院审理带来许多困难。因此,加强对这类案件审理的研究和探讨,有利于保护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 从实践来看,受理林木、林地确权行政案件有如下几种情况:一是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因林木、林地所有权或使用权发生纠纷,一方申请人民政府处理,人民政府不…  相似文献   

8.
试论林权的法律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林业法的规定及学术界的通说,林权是指森林、林木、林地的所有权或(和)使用权。由此可知,林权是包含森林、林木、林地的所有权和使用权两种权利在内的一种权利集合体。那么,森林、林木、林地的所有权与使用权之间存在何种关系,就直接决定着林权的法律结构:如果森林、林木、  相似文献   

9.
中国集体林产权现状及安全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森林、林木、林地的权属,通常称为林权,是指森林、林木、林地的所有权。森林、林木、林地的占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处分权四种权利构成了完整的林权权束。中国集体林权现状如何?是否安全?下面是有关研究人员的分析报告。  相似文献   

10.
《森林法》第17条规定:"单位之间发生的林木、林地所有权和使用权争议,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依法处理。个人之间、个人与单位之间发生的林木所有权和林地使用权争议,由当地县级或乡级人民政府依法处理"。《湖南省林木、林地权属争议处理办法》第14条规定:"对林木、林地权属有争议的,双方当事人应主动协商解  相似文献   

11.
《新疆林业》2001,(2):25
国家林业局令第 1号《林木和林地权属登记管理办法》,已于 2 0 0 0年 11月 2日国家林业局第 3次局务会议审议通过 ,现予发布 ,自发布之日起施行。国家林业局局长周生贤二○○○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林木和林地权属登记管理办法  第一条 为了规范森林、林木和林地的所有权或者使用权 (以下简称林权 )登记工作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及其实施条例规定 ,制定本办法。第二条 县级以上林业主管部门依法履行林权登记职责。林权登记包括初始、变更和注销登记。第三条 林权权利人是指森林、林木和林地的所有权或者使用权的拥有者。第四条 …  相似文献   

12.
完善我国林权法律制度初探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曹祖涛 《林业科学》2006,42(6):94-99
林权是森林、林木、林地所有权和使用权的统称,是以森林、林木、林地的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为内容的物权.当前的林权法律制度收益权实现途径、处分权的限制等方面存在不足,要以保障林权人利益为出发点,建立权属明晰、收益保障、流转自由、限制合理的林权制度.  相似文献   

13.
通过退耕还林林权的登记发证,一能明确林地、林木的权属关系。真正实现树定根、林定权、人定心,充分调动和保护广大群众退耕还林的积极性;二能从法律上有效地保护退耕还林者的土地使用权、林木收益权以及依法转让和继承权,并且对将来可能出现的林权纠纷起到法律凭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森林、林木、林地的所有权和使用权通常简称为林权。《森林法》第三条对林权的确认作了具体规定:“全民所有的和集体所有的森林、林木和林地,个人所有的林木和使用的林地,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登记造册,核发证书,确认所有权或者使用权。”这就清楚地表明,确认林权的机关为县级以上(含县级)地方人民政府,确认林权的法律凭证为当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核发的林权证。因此,《森林法》确定了林权证的法律  相似文献   

15.
政策问答     
发生林权纠纷如何处理? 林权纠纷是林地、林木的所有权和使用权的争执问题。我区处理林权纠纷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和《內蒙古自治区森林管理条例(试行) 》的有关规定进行。我区发生的林权纠纷大致有三种情况,一是单位之间(包括全民所有制单位之间、集体所有制单位之间与全民所有制单位之间)发生的林权纠纷。旗县(市)范围內的,由苏木、乡、镇或旗县(市)人民  相似文献   

16.
林权是一种重要的财产权,是权利主体对林木和林地拥有的一种财产上的权利,主要包括林木、林地所有权和使用权。按照现行法律规定,我国实行土地公有制度,林地分别属于国家和集体所有。国家所有的林地可以确定给国有单位和集体单位以及个人使用、经营,集体所有的林地可以承包到农户或者通过出租等方式确定给集体经济组织以外的入使用、经营。  相似文献   

17.
基层林业处纠工作,林权争议是经常出现的林业纠纷,而其中对土地证的审查与认定是妥善处理各类纠纷的基础性工作,能够有效提高林木林地权属争议案件处理的正确率。  相似文献   

18.
云南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理论思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回顾新中国成立以来云南省山林权属变革的历史。指出目前云南集体林林权制度存在着所有权主体虚置、林地产权的各项权能边界不清、林地权属四至界线不清、林权纠纷不断、配套管理措施不全等问题。对集体林林权制度改革进行了理论和改革构架探讨。  相似文献   

19.
浅谈林权流转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权流转,是指在不改变林地所有权和林地用途的前提下,按照一定程序和方式,有偿或无偿地由一方转移给另一方的行为.流转的林权,包括森林、林木的所有权或使用权,林地的使用权以及农村林地承包经营权等财产性权利.它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林业发展的客观要求,是山区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20.
林权是森林、林木、林地权属的简称,它包括所有权、使用权、处置权和收益权,是林业政策的核心问题,是林业生产关系的总和,也是决定林业发展的关键因素。近年来,在江西、福建等省开展的以"明晰产权、减轻税费、放活经营、规范流转、综合配套"为主要内容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