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不同连作年限下烤烟不同生育期土壤微生物区系动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烤烟连作对土壤微生物区系动态的影响。[方法]采用盆栽试验,研究烤烟连作0、4、6和8年各生育期土壤微生物的变化规律。[结果]随连作年限的增加,各微生物数量在整个生育期表现:细菌和解磷细菌表现为升高—降低—升高的规律,真菌与之相反;放线菌和氨化细菌表现为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解钾菌与二者表现相反的规律;硝化细菌随连作年限的增加逐渐增加。各微生物随烤烟生育期变化:细菌、真菌、放线菌、氨化菌、解钾菌表现为先降低至末期又升高的趋势;硝化细菌和解磷菌表现为升高—降低—升高的趋势。[结论]土壤微生物活性与烤烟连作及烟草生长关系密切,研究连作和烟草生长发育对土壤微生物活性的交互影响更有意义。  相似文献   

2.
福建省几种土壤类型酶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潴育性水稻土、淹育性水稻土及红壤旱地等12块不同土壤肥力水平及种植不同作物的土壤,研究了土壤水份含量,土壤肥力因素与土壤酶活性及后者与甘蔗产量的相互关系,以及土壤酶活性在土壤剖面中的分布规律。结果发现,由于土壤水份含量与土壤层次及土壤肥力的不同,土壤酶活性也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而且这种差异直接影响了蔗茎产量。经统计检验,土壤肥力因素与土壤中脱氢酶、过氧化氢酶、蛋白酶、磷酸酶、脲酶等酶活性有明显的正相关,供试六种土壤酶活性与蔗茎产量也呈明显的正相关,相关系数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不同连作年限植烟土壤化学性状和酶活性的变化规律及其相互关系,为探明烤烟连作障碍机理及制定调控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同一植烟区域不同连作年限(4、6、8、14和16年)的土壤为研究对象,在相关性分析的基础上,利用逐步回归模型对植烟土壤的化学性状和酶活性进行测定分析.[结果]随连作年限增加,土壤pH、有机质和全钾含量逐渐降低,全磷、全钾、水解性氮和有效磷含量呈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而有效钾含量呈增加趋势;过氧化氢酶、脲酶、酸性磷酸酶和蔗糖酶活性均表现为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过氧化氢酶和酸性磷酸酶活性峰值出现在连作8年处理,脲酶和蔗糖酶活性峰值出现在连作6年处理.逐步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全磷、全钾和速效钾含量分别受酸性磷酸酶、蔗糖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的抑制,过氧化氢酶和蔗糖酶活性均受全钾含量的抑制,酸性磷酸酶活性受速效钾含量的抑制.[结论]随连作年限的增加,植烟土壤环境恶化,养分失衡,酶活性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部分化学性状指标与酶活性间存在密切的相互影响关系.  相似文献   

4.
覆盖模式对烤烟根系活力及根际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了不同覆盖模式对烤烟根系活力及植烟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1)不同覆盖模式对烤烟根系活力影响均表现为先升高后逐渐下降的趋势,在移栽后60d,各处理根系活力达到峰值,T4处理(旺长期揭膜+培土+覆盖稻草)的根系活力最高,为256.35μg/g·h;(2)根际土壤蔗糖酶活性呈先升高后下降趋势,其活性大小表现为T4T3T2T1处理,烟株在旺长期间,T4处理土壤蔗糖酶活性最高,达到5.53 mL/g·d,比对照增加28.01%;(3)根际土壤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呈现团棵至旺长期升高,旺长至封顶期降低的趋势。T2处理(全生长期覆盖地膜)的根际土壤CAT活性在烤烟生长的团棵期、旺长期最大,在封顶期,T4处理根际土壤的CAT活性最大;(4)秸秆覆盖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植烟垄体含水量和温度、土壤孔隙度、土壤有机质,略微降低土壤容重和土壤pH值,说明秸秆覆盖能改善土壤理化性状。  相似文献   

5.
外源Cd胁迫对红壤性水稻土微生物量碳氮及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研究外源Cd对红壤性水稻土微生物学指标的影响。采集湖南长沙红壤性水稻土,设置外源Cd胁迫浓度梯度为0、1、3、5、7 mg·kg~(-1)和10 mg·kg~(-1),进行室内模拟土壤Cd污染培养实验,测定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和土壤酶活性指标。结果表明: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含量随外源Cd胁迫浓度的增加表现为先上升后降低的趋势,当外源Cd胁迫浓度为1 mg·kg~(-1)时,土壤微生物生物碳、氮含量达到最大值;土壤脱氢酶、过氧化氢酶和脲酶的活性随着外源Cd胁迫浓度的增加而显著降低;而土壤蔗糖酶活性随外源Cd胁迫浓度的增加表现为先下降后上升再下降的趋势。由通径分析可知:外源Cd胁迫可以直接影响土壤微生物生物量,也可以通过酶活性间接影响土壤微生物生物量,Cd污染对酶活性的影响也有同样的作用机制;其中Cd胁迫对微生物生物量碳的直接抑制作用系数最大(-1.110),与脱氢酶的相关系数最大(-0.952~(**))。综上,外源Cd胁迫对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和酶活性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其中对脱氢酶活性抑制作用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6.
以新疆南疆麦盖提县枣园种植区不同树龄的枣树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不同树龄、不同土壤深度的多种土壤酶的活性。结果表明,种植年限对红枣果园土壤酶活性有显著影响,枣树种植年限超过一定年限后,土壤脲酶、磷酸酶、蔗糖酶活性均随着种植年限的增加而增大,过氧化氢酶活性表现为先升高后降低再升高。随着土壤深度增加,3年生枣树过氧化氢酶活性总体呈现先下降后增加趋势,10年、15年生枣树呈现不断降低趋势,5年生果树过氧化氢酶活性变化趋势不大,特征不明显。土壤脲酶、磷酸酶活性表现出随种植年限的增加而递增的趋势,蔗糖酶活性均表现为表层最高,底层最低,降低幅度明显。同一树龄不同层次脲酶、蔗糖酶活性随土壤深度增加而递减,磷酸酶活性表现为先降低后升高。  相似文献   

7.
采用完全随机设计,通过连续6季盆栽试验,分析了灰岩黄壤和第四纪黄壤两种贵州大面积分布的烤烟土壤中,不同连作年限对烤烟生长和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连作严重影响烤烟植株的生长,种植各季及不同土壤类型间其生物量均达显著差异。(2)脲酶、酸性磷酸酶、蔗糖酶活性随连作年限的增加酶活性降低,过氧化氢酶活性则显著增强。(3)连作障碍在盆栽四季或五季时表现最为明显;就土壤类型而言,灰岩黄壤比第四纪黄壤更适宜烤烟连作。  相似文献   

8.
不同连作年限植烟土壤对烤烟生长发育及产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探讨不同连作年限土壤对烤烟品质的影响,在云南大理祥云县田间定位试验基地,以烤烟品种红花大金元(红大, HD)为材料,研究不同连作年限植烟土壤对烟株生长发育、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植烟土壤连作年限的增加:(1)烟株进入团棵期、旺长期和现蕾期的生育期时间推迟,农艺性状变差;(2)烟株根黑腐病、黑胫病、根结线虫病逐渐加重;(3)烟株的硝酸还原酶、过氧化氢酶活性逐渐降低;(4)烤烟产量、产值、均价、上中等烟比例等经济性状逐渐下降;(5)烟叶的常规化学成分含量和协调性逐渐偏离最佳值,质量变劣。说明植烟土壤连作年限增加会导致烟株氮素同化速度降低,氮代谢失衡,体内有害物质累积,进而导致烟草生长发育受阻,生长势变弱,并影响相关化学成分的转化,最终导致烟株抵御病虫能力下降,产量和品质下降,表现出典型的连作障碍特征并具有累加效应。  相似文献   

9.
菜籽饼与化肥配施对烤烟根际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菜籽饼提高烤烟品质的效用机理,通过田问试验,研究了不同施肥尤其是菜籽饼对烤烟根际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菜籽饼对烤烟根际土壤酶活性具有促进作用,但这些促进作用对烟叶成熟并非都有利;菜籽饼是否腐熟对烤烟根际土壤过氧化氢酶和蔗糖酶活性有影响,对脲酶和磷酸酶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10.
不同连作年限烟田土壤酶活性及养分含量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探讨河南省连作烟田主要肥力指标随连作年限的变化情况,对有代表性的5个植烟区(郏县、召陵区、方城县、襄城县、嵩县)不同连作年限土壤主要酶(蔗糖酶、脲酶、过氧化氢酶、酸性磷酸酶)活性、p H值及有机质、全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大部分植烟区,蔗糖酶、脲酶活性在连作2 a时有所上升,之后随连作年限的增加而呈下降趋势,有一些地区随连作年限的增加而直接降低;过氧化氢酶活性在连作2 a时有所上升,之后随连作年限的增加而呈下降趋势,连作3 a后趋于稳定;总体上,酸性磷酸酶活性在连作3 a之内随连作年限增加逐渐下降,之后趋于稳定。除方城县外,其余县(区)烟田土壤p H值总体均随着连作年限增加而降低,介于5.6~6.6。随连作年限增加,郏县、嵩县烟田土壤有机质含量呈降低趋势,方城县、襄城县变化不明显,召陵区呈先降低后升高趋势;全氮含量在多数地区(郏县、襄城县、嵩县)呈降低趋势,召陵区呈先降低后升高趋势,方城县呈升高趋势;召陵区、嵩县烟田土壤速效磷含量先稍微下降后升高,郏县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方城县和襄城县无明显变化;速效钾含量在各个地区的变化规律不同。综上,河南各地连作烟田主要酶活性和养分指标随连作年限变化有一定的规律,但并非完全一致。说明立地条件、农事活动对土壤中主要酶活性、p H值、有机质及氮、磷、钾含量均有影响。因此,解决烟草连作障碍问题,需要针对不同地区采取不同的措施。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解土壤酶在土壤生态中的作用,并从土壤酶活性的层面为研究烟区土壤生态质量、改良烟区土壤提供依据,采用方差分析、主成分分析、相关分析的方法,对南阳烟区有代表性的13个取样点的4类土壤酶活性及与其他土壤生态因子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土壤酶活性的综合指标是土壤生态因子中仅次于有机质方面综合指标的重要指标,其作为第2主成分方差占所有主成分方差的17.860%;土壤酶活性与土壤物理性状、土壤化学性状、土壤C素、根际和非根际土壤微生物之间存在广泛的相关性,对土壤生态因子有表征作用。  相似文献   

12.
竹溪县烟田土壤酸碱度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调查竹溪县烟叶种植田间土壤酸碱度的现状,提出相应的改良措施。[方法]对全县5个乡镇38个行政村583户烟农的817个田块进行检测。[结果]全县土壤p H平均值为6.30,最大值为8.5,最小值为5.0,p H在6.5以下的样本数579个,占比70.9%,整体呈弱酸性。适宜烤烟生长的土壤样本(p H 5.5~7.0)有736个,占比90.09%。[结论]竹溪县烟田土壤以弱酸性(p H 5.5~6.5)为主。当前土壤酸化现象并不严重,通过持续开展增施有机肥、种植绿肥、轮作、硝酸钾替代硫酸钾等改良措施,竹溪县仍为适宜生产优质烤烟的区域。  相似文献   

13.
土壤特性与烟叶品质的关系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王闯  符云鹏  艾永峰 《安徽农业科学》2005,33(5):862-863,866
阐述了土壤特性与烤烟品质的关系,并探讨了种植优质烤烟所需要的土壤条件。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土壤酸碱度及施硫量对烤烟全硫含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方法]探讨安徽烟区不同pH水稻土和施硫量间的相互效应,摸清不同pH及施硫量对烤烟烟叶含硫量的影响规律。[结果]施用白云石粉对皖南植烟土壤起到明显降酸作用;在烤烟大田生长期间,冬耕时施入土壤的白云石粉的调酸作用逐渐减弱。在皖南烟区,pH降低有利于烤烟对硫的吸收;随着施硫量的增加,烤烟的上、中、下部烤烟的全硫含量均呈增加趋势;烟叶硫含量由大到小依次为上部叶硫含量、中部叶硫含量、下部叶硫含量。过量施硫对烤烟的经济性状会产生不利影响。[结论]安徽省烟区在植烟时调节土壤pH和合理施硫是控制烤烟硫含量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5.
烤烟对不同土壤类型中镉的吸收及其分配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采用盆栽试验方法,研究了烤烟对不同土壤类型中1.0~2.5g/kg镉的吸收及其体内分配。试验结果,添加2.0g/kg以下镉对烤烟生长影响较小,但烟叶中已大量积累。地上部分在未添加镉时,镉含量大小顺序依次为紫色土、水稻土、红壤。而地下部分则为红壤、水稻土、紫色土;在添加镉时。都是水稻土、紫色土、红壤;且不同土壤类型积累镉能力均有所不同。随着施镉量的增加。烟株各器官镉含量和总量均呈递增趋势,但增长幅度均呈下降趋势。现蕾期未添加镉时,各部位镉的含量大小顺序依次为叶、根、花、茎;当施用镉时。各部位镉的含量大小顺序为叶、花、茎、根。其中,烟叶是镉累积最大的部位,而花的镉累积上升最慢。  相似文献   

16.
“免深耕”土壤调理剂在烤烟田的应用效果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田间试验结果表明:烟田施用“免深耕”土壤调理剂,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烟田土壤的理化性状,降低土壤容重,提高土壤孔隙度和土壤持水量;能够促进烟株根系和地上部分的生长,提高烟叶产量,改善烟叶质量,提高烟叶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植烟土壤酸化治理研究,将植烟土壤pH控制在适宜烟叶生长的最适范围,提高烟叶产量,提升烟叶品质.[方法]针对利川市部分烟区植烟土壤酸化日趋严重的现状,采取大区对比试验的方式,实施多种植烟土壤酸化治理措施来进行土壤改善的研究.[结果]测土配方平衡施肥技术、施用生石灰调节植烟土壤酸碱度技术、硝酸钾替代硫酸钾技术、使用生物有机肥等植烟土壤酸化治理措施,均能达到很好的植烟土壤改良和酸化治理效果,且能有效解决植烟土壤酸化给烟叶生长带来的不利影响,降低病害发生程度,提高烟叶产量和质量.[结论]该研究对利川烟区植烟土壤改良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贵州省8个主植烟区的384个土壤样品进行分析,旨在了解各主植烟区的土壤肥力状况,为各烟区科学施肥提供合理的建议。分析结果认为,贵州省各主植烟区的氮含量丰富。其中,铜仁铵态氮含量最高,为21.41mg/kg;贵阳最低,仅为17.06mg/kg。贵阳硝态氮含量最高,为23.47mg/kg;铜仁最低,为17.99mg/kg。黔南速效磷含量最高,达到18.07mg/kg;黔西南最低,为8.29mg/kg。遵义速效钾含量最高,为178.29mg/kg;黔东南最低,仅为137.36mg/kg。有机质含量以六盘水最多,为34.36g/kg;铜仁最低,为22.53g/kg。各烟区的土壤均表现偏酸性。综合比较,遵义、毕节、黔南三个地区土壤肥力的综合表现最佳,满足优质烟草的生长条件。  相似文献   

19.
烤烟连作对重庆土壤养分状况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田间取样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调查研究了重庆市石柱、奉节和南川3个县烤烟连作土壤的养分状况。结果表明:烟田连作后土壤pH值下降,相邻茬次之间平均下降0.05,土壤酸化;有机质含量逐年下降,相邻茬次之间平均衰减0.56%g/kg;全氮、全磷、全钾含量随连作年限延长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升高趋势,表现为P(6%~31%)>K(6%~21%)>N(2%~12%);速效磷、速效钾含量随连作年限延长逐年降低,且降低程度P(6%~24%)>K(2%~10%),速效氮含量略有上升;速效养分N/P、N/K和K/P比值明显增加,土壤养分比例失调。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达州白肋烟产区主要植烟土壤养分状况,为合理施肥提供依据。[方法]在达州白肋烟产区宣汉县采集有代表性烟田样品,分析土壤pH、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结果]达州白肋烟产区大部分植烟土壤pH适宜;有机质含量适中,部分区域偏低;土壤全氮、全磷、全钾含量偏低;土壤碱解氮含量适中,速效磷、速效钾含量不足。[结论]在该区白肋烟平衡施肥工作中,应稳施有机肥与氮肥,加大磷肥、钾肥的用量,并根据各植烟区域土壤养分状况分类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