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秋季水温下降到5-10℃以下时,鱼类停止摄食或摄食量减少。在冬季结冰的情况下,鱼类根本不摄食,新陈代谢缓慢或停止生长。进入冬季如不加强管理,越冬鱼类会死亡,造成经济损失。一、鱼类越冬死亡的原因冬天水位下降,水量少、缺氧,池水清瘦,浮游生物量少。结冰水面透光性差,光合作用产生氧量不足,耗量大,造成缺氧死鱼。鱼类的规格小、体质差、肥满度不够,体内储存的脂肪等营养物质少,不足以越冬期的消耗。另外,鱼种在拉网时受伤及鱼病会造成鱼类越冬死亡。越冬期间忽视越冬管理,也容易造成鱼类死亡。  相似文献   

2.
冬季降临,水温下降,鱼也就随之进入越冬状态。从10月中旬水温降至10℃左右,鱼类基本停食开始,至来年4月初解冻,鱼类开食的这一段时间,称之为越冬期。  相似文献   

3.
入冬后刺参微量摄食或停食,处于半休眠或休眠状态,抵抗力下降。搞好池塘刺参的冬季管理,对保证刺参安全越冬、提高越冬成活率至关重要。笔者结合近年来从事剌参养殖科研与生产的实践,总结出以下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4.
魏友海 《科学养鱼》2005,(11):78-78
一、育珠蚌水温降到4℃以后,珍珠蚌基本处于不吃也不动的状态,进入越冬期。此时要采取适当的措施,保证珍珠蚌安全越冬。鱼、蚌混养的,要在冬季干塘捕鱼前,选择灌排水方便、背风向阳的池塘作珍珠蚌越冬暂养池,水深保持1米以上。在水温下降至5℃以下时将珍珠蚌移入暂养池。水温过  相似文献   

5.
周泓  崔克难 《水产科学》1992,11(2):7-10
我国北方沿海地区冬季封冻缺水,使亲虾越冬培育用水能耗大、换水困难,容易造成水中有机物含量增加,除耗氧产生毒氨外,还能诱发亲虾产生多种疾病,使亲虾成活率下降,甚至导致失败。因此随着亲虾越冬培育技术的  相似文献   

6.
《科学养鱼》2006,(12):73-73
黄鳝越冬有哪些方法?1.带水越冬法。黄鳝是变温冷血鱼类,当气温降低至10℃以下时,就很少摄食而入穴冬眠,此时为了黄鳝安全越冬,应把养殖池的水位提高到30~50厘米,保证冬季池底水温在0℃以上。若满池结冰,必须每天把冰层打开防止黄鳝缺氧。2.干池越冬法。冬季来临时,水温10℃以  相似文献   

7.
张明  韦学 《齐鲁渔业》2008,25(12):11-12
鱼种越冬期间因病害和冻害引起的死亡,常给养殖者造成较重的经济损失。因此,加强鱼种越冬防寒管理和防病工作,是提高冬季鱼种成活率和来年养鱼效益的关键。鱼种安全越冬措施主要有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8.
黑龙江的冬季气候寒冷,封冰期长,可从每年11月中上句持续到昱年4月中下旬,对水体中高密度的越冬养殖鱼类极为不利。因此,为了确保鱼类安全越冬,提高鱼类越冬成活率,并为昱年开展渔业生产打下坚实的基础,有越冬水面的渔场和养殖户要加强鱼类越冬管理,做好预防,在鱼类越冬前和越冬期间做好如下几项技术工作:  相似文献   

9.
王成林  马友发 《齐鲁渔业》2003,20(12):18-18
鱼类是变温动物,当水温下降到8℃以下时便进入冬眠期,渔业生产上称之为“冬闲”季节。其实冬闲并不闲,仍有很多事情要做。冬季应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加强冬季鱼池投喂管理.确保鱼类安全越冬 首先要做好鱼种的并塘工作,同时要加足水位。抓住晴暖天气的中午进行间隔投饵施肥。确保肥水越冬,这是防止鱼种消瘦飘塘的有力措施。  相似文献   

10.
刘杰贞 《齐鲁渔业》2014,(12):32-33
经过多年的探索,河蟹良种培育体系已逐渐完善,但由于我国北方冬季气温偏低,越冬期长,多年来池塘河蟹蟹种冬季安全管理问题仍是困扰广大北方养殖户的难题,因此,做好池塘河蟹蟹种越冬期间管理,提高蟹种越冬成活率,对于河蟹养殖来说至关重要。下面分别从蟹种越冬池的选择、蟹池水质调控、蟹种冬季喂养、蟹种疾病预防等几方面介绍蟹种冬季安全管理的几点措施:河蟹作为变温动物,其体温主要取决于环境水温,在较低气温下蟹种容易冻伤甚至死亡,因此蟹种越冬池的选择很重要。  相似文献   

11.
在冬季,除大型水库、江河、较深的湖泊很少发生越冬死鱼外,一些中小型水域和池塘常常发生不同程度的死鱼现象。据统计历年来鱼类越冬死亡率高达20%以上。因此,鱼类安全越冬,是水产养殖业一个重要问题。实践证明要使鱼类安全越冬,必须掌握以下技术措施。一、越冬池的准备1、越冬池的选择。越冬池是鱼类越冬生活和活动的场所,其条件的好坏直接影响鱼类越冬效果。因  相似文献   

12.
北方地区冬季寒冷,渔业生产均要经过越冬这一重要环节,越冬期长达3个月以上。扣蟹越冬在某些技术环节与其它水产养殖品种越冬有不同之处,为了做好扣蟹越冬期间管理,提高扣蟹越冬成活率,笔者根据多年从事河蟹养殖生产经验,现对北方地区扣蟹安全越冬技术作一介绍,仅供参考。所谓扣蟹是指Ⅲ、V期幼蟹经养殖越冬后,体重达5~25g的蟹种,...  相似文献   

13.
冬季常见鱼病的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冬季,气温下降,养殖鱼类进入了越冬期。这期间加强饲养管理,做好鱼病防治工作是十分重要的。笔者向大家介绍几种冬季常见的鱼病及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14.
黄鳝的安全越冬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余继升 《内陆水产》2002,27(12):8-8
近年来人工养殖黄鳝已成为养殖脱贫致富的好门路,但有的养于户懂养殖技术,盲目上马到冬天黄鳝不能安全越冬。每年春节前后黄鳝销售价格最高,但到春节上市时黄鳝必须安全越冬才能有好的经济效益。黄鳝养殖池带水越冬法当气温降到10℃以下时,黄鳝很少摄食而入穴冬眠,此时可将养殖池的水位从10~15厘米提高到30~50厘米,保证冬季雪天结冰天气池底水温在0℃以上。若满池结冰,必须每天把冰块打开防止黄鳝缺氧死亡。干池越冬法冬季来临时,水温10℃以下排干池水,保持池底泥土湿润,在池子泥土表面盖上一层稻草或麦草或玉米秆…  相似文献   

15.
我国北方地区冬季气候寒冷,封冰期长达100天以上,最大冰厚可达80-100cm,保证鱼类安全越冬是北方地区渔业生产的重要环节。鱼类越冬池常因缺氧而造成鱼类大批死亡,所以,越冬池溶解氧的测定和增氧的方法是冬季安全生产的关键。鱼类越冬池溶氧的测定和增氧的方法是:  相似文献   

16.
2012年冬季是多年来少见的降雪量超大的一年,尽管有些越冬池是明冰封冻,但是整个冬季多云寡照、降雪的天气很多,几乎是每三五天就有一场中到大雪,池塘冰面很少有长时间的光照,直接影响着越冬池内浮游植物的繁殖生长,难以发挥其产氧能力,造成池内水体中的溶解氧长期处于低含量状态,给鱼类的安全越冬带来危害。在本人下乡指导、检查越冬工作的同时,对越冬情况进行了详细地调查和了解,从中掌握了第一手材料,现在总结出来,希望能为今后的鱼类越冬工作给予帮助和指导。  相似文献   

17.
王树林 《内陆水产》1993,(12):20-20
冬季来临,当水温降到10℃以下时,河蟹就很少摄食或不摄食,蜇伏在池埂或池底洞穴中,处于休眠状态或半休眠状态,很少活动。为了使河蟹能够安全越冬,除了改善河蟹越冬的池塘环境外,还有必要加强河蟹越冬管理和制订提高河蟹越冬成活率的措施。  相似文献   

18.
冬季管理是池塘养殖的重要环节,必须引起高度的重视,搞好冬季池塘管理,对提高越冬鱼虾蟹的成活率,确保渔业生产经济效益十分重要。我们一般把冬季管理分为越冬前期和越冬期管理两个阶段,其关键技术措施有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9.
讷河市地处黑龙江省西北部,冬季气候寒冷,封冰期长达5个半月,冰层厚度90cm—120cm,鱼类越冬管理难度较大。尤其是有鱼种和成鱼越冬的场户,越冬密度高,稍有不慎,疏于管理,便可造成越冬鱼类的死亡,不仅经济上遭受损失,而且直接影响到下年渔业生产的进行。因此,在整个越冬期间必须尊重科学,依靠技术,以水为基础,以氧为前提,做好管理工作,确保鱼类安全越冬。一、补水是鱼类安全越冬的基础越冬池的水应在封冰前注满,越冬期池水如能保持一定深度可不必注水。但对一些渗漏比较严重的越冬池要定期灌注新水,以保持越冬必要的水深,避免冰层凹陷。如果…  相似文献   

20.
冬季,如发现越冬池出现溶氧量突然下降,鱼类浮头,则应马上采取增氧措施,以免鱼类大批死亡。越冬池应急增氧可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方法进行增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