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请问细菌是什么?目前我省鱼类细菌病主要有哪几种?如何进行防治?答:细菌是一种具有细胞壁、有原核的单细胞生物(原核为仅有原始核,没有核膜和核仁)。细菌个体很小,通常以微米作为测量单位,一般需要用显微镜放大几百倍以上才能看到。细菌的基本形态有球形、杆状及螺旋形,危害鱼类的主要是杆菌,也有少量是球菌。目前我省鱼类细菌病主要有细菌性烂鳃病、白皮病、赤皮病、竖鳞病、鲤白云病、淡水鱼细菌性败血病、细菌性肠炎病、打印病、鲤科鱼类疖疮病、烂尾病、溃烂病等。  相似文献   

2.
本文主要介绍了四大家鱼常见细菌性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主要包括烂鳃病、赤皮病、肠炎病、细菌性败血症、打印病、竖鳞病等细菌性疾病,旨在为四大家鱼的细菌病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实践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正>草鱼的疾病主要分为病毒性疾病(草鱼出血病)、细菌性疾病(赤皮病、肠炎病、烂鳃病等,俗称"老三病")、寄生虫性疾病(以车轮虫病、指环虫病、锚头鳋病为主)和真菌性疾病(水霉病、鳃霉病等)四大类。大宗淡水鱼体系流行病学与免疫防控岗位通过与各综合试验站结合开展草鱼出血病和细菌性暴发性出血病的流行病学调查,结合多年的一线养殖调研与疾病防治实践,分析草鱼主要疾病的流行规律,并提出  相似文献   

4.
五倍子系漆树科植物盐肚木的叶或小叶上干燥虫瘘,由五倍子蚜虫穿生而形成。中药中常用于癣、疥等真菌性皮肤病。早在60年代就被用来防治淡水鱼的白皮病、赤皮病、烂鳃病等细菌性疾病,但在虾病上尚未见有报道。  相似文献   

5.
鲤、鲢、鳙、鲫、草等鱼类为北方地区养殖的大宗淡水鱼。近些年来,大宗淡水鱼市场行情持续低迷,养殖效益低,有的渔民甚至亏损,严重影响了渔民养殖积极性。那么,如何才能提高大宗淡水鱼养殖效益呢?针对这一问题,黑龙江省各地采取了一些行之有效的办法,以下介绍他们所采取的主要增效措施。  相似文献   

6.
拟态弧菌性腹水病是中华绒螯蟹、海水鱼类和淡水鱼类养殖过程中普遍流行、危害最大的细菌性疾病。在研究拟态弧菌的致病性和耐药性的基础上,研制开发既能有效防治弧菌病,又能解决药物残留和细菌耐药性问题的绿色生物渔药具有重要意义。重点概述了拟态弧菌的致病性、耐药性、中草药防治弧菌病的机理与应用现状,并对中草药的存在问题与对策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淡水鱼产品保鲜技术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淡水鱼产品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较高,比畜肉和禽肉更容易被氧化,且鱼体细菌繁多,容易引起鱼肉蛋白的腐烂变质,因此淡水鱼产品的防腐保鲜一直是食品行业内的热点研究课题。本文主要介绍目前国内外普遍采用的淡水鱼产品保鲜技术,主要包括低温保鲜技术、包装保鲜技术、辐射杀菌保鲜技术、涂膜保鲜技术以及化学方法保鲜技术。  相似文献   

8.
周治山 《水产养殖》2010,31(12):42-44
<正>近几年来,在池塘养殖中,大宗淡水鱼品种的指环虫病呈高发态势,成为危害十分严重的主要寄生虫病之一,并且渔民往往错把指环虫病当细菌性鱼病用药治疗,造成更大损失。本文通过典型实例来充分说明指环虫病的危害性,为渔民提供一些诊断、防治指环虫病的经验和方法。  相似文献   

9.
正问:近几年大宗淡水鱼高温季节一般会暴发哪些病害?答:夏季是养殖鱼类生长的黄金时期,同时也是鱼病暴发的高峰期。伴随高温季节的到来,养殖鱼类受环境变化影响应激反应加剧,抵抗力下降,极易导致病害发生与流行。近年来,大宗淡水鱼类高温季节暴发的病害主要包括:草鱼出血病、鲫造血器官坏死症、鲤疱疹病毒病、鲤鱼浮肿病、淡水鱼细菌性败血症、烂鳃病、细菌性肠炎病、赤皮病、指环虫病、车轮虫病、锚头鳋病等。  相似文献   

10.
正在生产实践中,草鱼的细菌性疾病时有发生,尤以草鱼细菌性肠炎多发。在我国的大部分养殖区,细菌性肠炎病一般发生在4-9月份,对淡水鱼类如草鱼危害极大。2015年4月中旬在西南大学荣昌校区水产实习基地养殖池发现草鱼幼鱼发病,对其观察解剖和实验室诊断确诊为细菌性肠炎,每天使用大蒜素、食盐、氟苯尼考粉拌饵投喂进行治疗。现将此次草鱼  相似文献   

11.
鱼用药物大全第三章商品鱼药和生化制品戈贤平编著王伟俊审稿第一节抗菌类鱼药及消毒剂(一)一、鱼血散Ⅱ型淡水鱼类因细菌和病毒感染引起的出血病(又称淡水鱼类暴发性传染病)为目前国内广泛流行的养殖鱼类传染病。这种病发病快,流行性广,鱼类死亡严重。鱼血散巨型为...  相似文献   

12.
<正>一、近年来水产养殖动物病害发生现状近年来,水产养殖动植物的各种暴发性病害时有发生、受到各种病害的危害也日益严重,水产养殖动植物每年由病害所致的直接经济损失至少为数百亿元以上。对养殖鱼类危害严重的主要疾病有:草鱼出血病、疱疹病毒病、鲤春病毒血症、传染性脾肾坏死病、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虹彩病毒病等病毒病;淡水鱼细菌性败血症、链球菌病、爱德华菌病、烂鳃病、赤皮病、打印病、水霉病等细菌、真菌病;刺激隐核虫病、小瓜虫病、指环虫病、三代虫病等寄生虫病等。  相似文献   

13.
简述了小瓜虫的分类、形态特征、生活史、发病与流行情况;简介了鱼类小瓜虫病的检查、临床诊断及病理变化;总结了防治淡水鱼类小瓜虫病的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14.
鳗弧菌铁吸收系统的毒力作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雪  安利国  袁金铎 《水产科学》2006,25(3):161-162
鳗弧菌(Vibrio anguillarum)是鱼类弧菌病的主要病原菌,是具有极生鞭毛[1]、弯曲杆状的革兰氏阴性细菌,可经消化道、鳃及皮肤侵入鱼体[2],导致多种海水鱼(如牙鲆、鲈鱼等)和淡水鱼(例如鳗鲡等)的死亡[3]。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鳗弧菌发展出特有的铁吸收系统(iron uptake sys-tem  相似文献   

15.
一、淡水养殖病害流行的新情况、新特点 1.暴发性、流行性疾病的发生越来越频繁受茁种异地交流、水域生态环境恶化、添加剂的超标使用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一些暴发性、流行性的疾病发生越来越频繁。主要有淡水鱼类暴发性出血病、鲫鱼指环虫及其并发症、南美白对虾细菌病等,这些疾病的共同特征表现为感染率高、  相似文献   

16.
一、辽宁和黑龙江 辽宁省是我国大宗淡水鱼类重要养殖地区,传统养殖模式主要养殖鲤鱼,搭配养殖鲢鱼、鳙鱼、草鱼、鲫鱼、青鱼。辽宁省养殖的鳃鱼和鲫鱼大部分销售到黑龙江省和吉林省,鲢鱼、鳙鱼、草鱼狂本地区销售。黑龙江省水产市场上鲤鱼和鲫鱼销售价格的高低,决定了辽宁省养殖户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7.
小瓜虫病     
小瓜虫病——很多淡水鱼和海水鱼的一种侵袭性鱼病,在鱼池繁殖的小瓜虫,具有损害皮肤、鳍和鳃的特性。它们主要分布在欧洲、美洲和加拿大的养鱼场和孵化场。在天然水域中小瓜虫病流行极少出现,但是,几乎所有的淡水鱼都是小瓜虫病的病媒而引起小瓜虫病。  相似文献   

18.
<正>2014年8月广西各地高温和降雨天气仍将持续,应激源增多,养殖动物摄食不正常导致抗病能力下降,较易引发各种细菌性疾病。一、预测预报1.养殖对虾:易发偷死病、白斑综合征等,重点关注桂南沿海对虾养殖区域。2.淡水养殖鱼类:易发链球菌病、淡水鱼细菌性败血症、细菌性肠炎病、烂鳃病、赤皮病、溃疡综合征等,链球菌病和淡水鱼细菌性败血症有局部暴发流行趋势,重点关注桂南、桂西、桂中淡水养殖区域。3.海水养殖鱼类:易发细菌性败血症等,重点关注桂南沿海海水网箱养鱼区域。4.养殖龟鳖:易发腮腺炎、红白底板等,重点关注桂南、桂西、桂中龟鳖养殖区域。  相似文献   

19.
微生物病原性蚌病的鉴别诊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细菌、藻类、病毒所引起的蚌病,称微生物病原性蚌病。治疗前必须通过认真的鉴别诊断,以便对症下药进行治疗。一、鉴别诊断(一)细菌性和病毒性蚌病的鉴别诊断1、双抗试验选取3—5只始发病蚌,在斧足沟或外套膜的结缔组织中一次注射抗G~+细菌的青霉素1000单位和抗G~-细菌的链霉素20毫克。经10天左右观察,双抗试验明显(有疗效),可诊断为细菌性蚌病;如果双抗试验不明显(无疗效),则应诊断为病  相似文献   

20.
<正>鱼类柱形病(Columnaris disease)是淡水鱼类养殖中的一类严重的细菌性疾病,该疾病分布广泛,曾有马鞍病、烂鳍病之称。对其病原的研究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最早在密西西比河发现并命名,由于菌体为一种细长杆菌且能形成柱状堆积,将其命名为柱状芽孢杆菌(Bacillus columnaris)。随后,又经学者们多次分离不同鱼类柱形病的病原菌,将其命名为柱形粒球黏细菌(Chondrococcus columnaris)与柱状嗜纤维菌(Cytophaga columnaris)等。到20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