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瓜类枯萎病拮抗放线菌的筛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试验通过平板稀释法从辽宁省保护地瓜类作物根际土壤中分离出4株对黄瓜枯萎病菌(Fusarium oxysporum f.sp.cucumarmum Owem)有抑制活性的拮抗放线菌株,采用孢子萌发法、生长速率法进行抑菌测定.结果表明:4菌株对黄瓜枯萎病菌孢子萌发及菌丝生长都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其抑制率在60%~70%左右.通过胚根接种盆栽试验结果表明:4菌株在田间可有效地控制黄瓜苗期枯萎病,其中65号菌株防效最好,其发酵液10倍液和50倍液的防效分别达91.8%和91.4%.同时4种菌株代谢物质均有促进黄瓜种子萌发与幼苗根系生长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内生细菌Mg15对西瓜枯萎病菌的拮抗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生长健壮的甜瓜品种MR-1根部分离获得17株内生细菌,经与西瓜枯萎病菌对峙培养,获得有拮抗活性的细菌4株,分别为Mg2、Mg9、Mg15、Mg16。经对西瓜枯萎病菌生长速率的测定发现,Mg15菌株发酵液拮抗作用较强,抑菌率达到77.09%,并使西瓜枯萎病菌菌丝发生畸变。Mg15菌株不同稀释倍数的发酵液均对西瓜枯萎病菌孢子萌发产生一定的抑制作用,发酵原液的抑制作用最强,孢子萌发率仅为7.86%。而且对西瓜种子萌发没有太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简述了瓜类蔬菜枯萎病菌专化型分化情况,近年来甜瓜、西瓜、黄瓜等瓜类蔬菜抗枯萎病分子标记研究进展,并对其在育种中应用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4.
1病原菌西瓜枯萎病病原菌为Fusariumoxysporumf.sp.niveum.1.1专化型瓜类枯萎病专化型有niveum(西瓜专化型)、cucumerinum(黄瓜专化型)、melonis(甜瓜专化型)、iuffae(丝瓜专化型)和lagenariae(葫芦专化型)等5个专化型。各专化型对西瓜的致病性见表1,因报告者供试品种和接种方法的不同而得到不同的结果。表中的“-、±、+、++”是笔者为方便起见而采用的符号。表1瓜类枯萎病菌各专化型对西瓜的致病性[注]-:不侵染;±:大体上不浸染;+:侵染;++:严重侵染。报告者专化型西瓜专化型黄瓜专化型甜瓜专化型…  相似文献   

5.
以黄瓜枯萎病菌、西瓜枯萎病菌和甜瓜枯萎病菌为供试病原菌,对27种植物的乙醇提取物进行了离体抑菌活性筛选,并采用盆栽活体试验测定了狼毒大戟、藿香、肉桂、黄檗等提取物对黄瓜枯萎病菌的生物活性。离体抑菌活性测定结果表明:27种供试植物提取物对3种病原菌的菌丝生长均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中狼毒大戟、白屈菜、藿香、肉桂、黄檗、龙葵等提取物对3种病原菌的抑制率均可达70%以上。盆栽活体试验结果表明:狼毒大戟提取物对黄瓜幼苗抗枯萎病菌的预防效果和治疗效果均较好,分别达70.54%和57.89%|肉桂提取物对黄瓜幼苗抗枯萎病菌的预防效果、诱导抗病效果、治疗效果均可达50%以上|藿香提取物的诱导抗病效果最高达75.60%,而预防效果和治疗效果不明显|黄檗提取物的预防效果可高达83.33%,诱导抗病效果亦达55.55%,但治疗效果不明显。  相似文献   

6.
 通过高效筛选法从不同环境采集的土样中分离出44株对黄瓜枯萎病菌有拮抗作用的菌株,通过平板对峙法初筛和复筛得到一株具有较高拮抗活性的放线菌XF-7。研究了菌株XF-7发酵液对黄瓜枯萎病病原菌孢子萌发、菌丝生长及黄瓜种子发芽的影响,以及对苗期枯萎病的生防效果。结果表明:菌株XF-7发酵液对黄瓜枯萎病菌的菌丝生长及孢子萌发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可促进黄瓜种子发芽,且对黄瓜苗期枯萎病的防治效果显著,防效达79.57%。经16S rDNA序列分析,发现菌株XF-7与毒三素链霉菌(Streptomyces toxytricini)的16S rDNA序列同源性达100%。结合形态特征和生理生化特性,将菌株XF-7鉴定并命名为Streptomyces toxytricini XF-7,在GenBank中该菌株的序列登录号为JN315670。  相似文献   

7.
瓜类果斑病严重危害了瓜类产业的健康发展。本文介绍了通过田间接种多种作物叶片和室内菌悬液浸泡不同葫芦科作物种子两种方式进行寄主范围测定。结果表明,西瓜、甜瓜、苦瓜等葫芦科作物都是该病菌的寄主,伤口及种子带菌均可使寄主作物染病。  相似文献   

8.
采用育苗接种生物菌剂的方法,研究7种生物菌剂对西瓜苗期生长的影响和对枯萎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处理S1(绿色木霉菌剂)、S4(枯草芽孢杆菌菌剂)和S6(西瓜专用菌剂)对西瓜的促生效果较为显著,株高、茎粗、地上部鲜质量、根冠比、壮苗指数等指标高于对照。生物菌剂对西瓜枯萎病都有一定的防治效果,与各自对照相比,早佳8424病情指数降低了76.2~92.8,西农8号病情指数降低了37.0~54.6,且对于2个品种的防病效果均以S6最为显著。进一步研究发现,枯草芽孢杆菌菌株对西瓜枯萎病菌生理小种1的生长发育有明显抑制作用,对峙培养抑菌率达67.75%,分生孢子萌发数目仅为对照的24.4%,对病原菌的持续抑制作用达49.3%。综上,S6在西瓜促生和防治西瓜枯萎病两方面的综合效果最好,且其菌株对西瓜枯萎病菌生长和孢子萌发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9.
瓜类枯萎病的识别与诊断及综合防控技术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瓜类枯萎病又称蔓割病、萎蔫病,是瓜类作物上的一种重要的土传病害,以黄瓜、西瓜发病最重,冬瓜、甜瓜次之,南瓜上发生较少。在黄瓜、西瓜上,一般病株率在10%~30%,重病地60%~70%。此病菌仅为害瓜类作物,但各种瓜上的病菌有生理分化现象。  相似文献   

10.
采用Universally Primed PCR(UP-PCR)技术对分离自辽宁省不同地区的西瓜、甜瓜、黄瓜枯萎病株的21株尖孢镰孢菌菌株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6条通用引物共扩增出61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58条,占总条带数的95.1%。通过聚类分析,在相似系数0.746处将21株菌株分为6个类群:FOG1类群包含6株甜瓜尖孢镰孢菌菌株,FOG2包含6株西瓜专化型尖孢镰孢菌菌株,FOG3包含6株黄瓜专化型尖孢镰孢菌菌株,FOG4包含1株西瓜专化型尖孢镰孢菌菌株,FOG5包含1株甜瓜尖孢镰孢菌菌株,FOG6包含1株黄瓜专化型尖孢镰孢菌菌株。  相似文献   

11.
黑龙江省西瓜枯萎病菌生理小种鉴定及抗病鉴定方法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黑龙江省西瓜主产区采集枯萎病病样8份,从病原菌生理小种鉴定入手,研究了黑龙江省西瓜枯萎病菌生理小种的分化,并筛选出抗病性鉴定的方法,并对26份西瓜育种材料进行抗病性鉴定.结果表明:黑龙江省西瓜主产区采集的8个菌株侵染西瓜的枯萎病发病率都在700以上,轻度侵染黄瓜和甜瓜,发病率在20%以下,8个菌株都为西瓜专化型镰刀菌.黑龙江省西瓜枯萎病的主要致病菌为生理小种1;西瓜抗枯萎病鉴定最佳方法为1×105孢子/mL的孢子悬浮液、浸根接种法、在子叶展平时进行接种;从26份西瓜材料中筛选出西瓜高抗枯萎病材料3份,即07W26、07W28、BW19,发病率<20%.  相似文献   

12.
《中国瓜菜》2013,(3):5
<正>2013年西瓜甜瓜生产的用种警示"国以农为本,农以种为先"。西瓜甜瓜生产的发展与健康种子的应用息息相关。《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第四十六条规定:禁止生产、经营假、劣种子。其中劣种子的规定(五)为带有国家规定检疫对象的有害生物。具体西瓜甜瓜种子不得带有 2 种有害生物,细菌类有瓜类果斑病菌,是近年来国际和国内发生的危险种传病害,其病原菌为燕麦噬酸菌西瓜亚  相似文献   

13.
1 病害症状枯萎病是西瓜的毁灭性病害 ,甜瓜被害较轻。近几年来 ,黄瓜发病也严重并造成瓜蔓枯萎 ,结果率低。病害主要发生在蔓茎和根部。从幼苗开始直到生长后期 ,特别是结果期间 ,最易被害。西瓜和黄瓜枯萎症状 ,表现在幼苗定株以后 ,开始出蔓到果实半大期间。这时茎的内部变为褐色 ,全蔓或部分支蔓白天萎蔫 ,夜间恢复正常 ,5d~ 6d(天 )后即枯死。黄瓜苗期很少发病 ,一般在结果时期才发生。病株由下而上萎蔫。枯萎的黄瓜病株茎蔓和根部为水浸状腐烂 ,并变为褐色 ,有时出现红色粘质物。2 发病原因瓜类枯萎病是一种真菌性病害。病菌能在土…  相似文献   

14.
1瓜类枯萎病概述瓜类枯萎病又叫蔓割病、萎蔫病,是瓜类主要病害,分布广泛。主要危害黄瓜、西瓜,也可危害甜瓜、西葫芦、丝瓜、冬瓜等葫芦科作物,黄瓜每年发病率为10%~30%,严重时可达80%~90%,甚至绝收。其典型症状是萎蔫。幼苗发病、子叶萎蔫或全株枯萎,茎基部变褐缢缩,导致猝倒。大田发病一般在植株开花后开始出现病株,发病初期病株表现为叶片由下向上逐渐萎蔫,似缺水状,数日后整株叶片萎蔫下垂;茎蔓上出现纵裂,裂口处流出黄褐色胶状物,病株根部褐色腐烂,纵切病茎检查,可见维管束呈褐色。疫病病菌也能引起瓜类枯萎症状,但疫病病株不流胶,…  相似文献   

15.
为了明确芹菜种子中含有的抑制黄瓜枯萎病菌的植物化学物质成分,以津南实芹1号种子为试材,采用乙醇浸提法获得粗提物,再进行连续3次柱层析分离纯化,对得到的流分进行黄瓜枯萎病菌皿内抑菌试验;利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法对第3次层析分离获得的最佳流分进行分析,探究芹菜种子3次醇层物中抑制黄瓜枯萎病菌的植物化学物质种类及成分。结果表明:芹菜种子乙醇粗提物经3次层析分离获得的不同流分均可抑制黄瓜枯萎病菌菌丝生长和孢子形成,4个最佳流分SE655、SE667、SE767、SE777的孢子形成抑制率分别为88.30%、87.82%、84.74%、86.24%,菌丝生长抑制率分别为25.21%、36.88%、35.95%、25.81%。GC-MS分析表明,4个最佳流分所含有的抑菌植物化学物质种类丰富,含量不同;初步分离鉴定出共10类36种化合物,包含烷烃9种,酯类8种,有机酸6种,有机胺4种,酚类3种,醛类2种,醇类1种,芳香烃1种,杂环化合物1种,植物毒素1种;其中,酯类、有机胺和酚类相对含量较高。  相似文献   

16.
以甜瓜和籽用西瓜为试材,设2种自主研发配制的新型杀菌剂BX6、九醋酮和3种有抑菌作用的药剂苏纳米(Tsunami)、过氧乙酸、双氧水为处理,采用人工接种细菌性果斑病菌后喷施药剂和喷施药剂后再人工接菌2种处理方式,调查研究供试药剂防治后瓜类幼苗的发病情况及防治效果,为农业生产中预防和防治瓜类细菌性果斑病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双氧水(1∶25)对甜瓜和籽用西瓜幼苗细菌性果斑病均具有较好的抑菌效果,保护和治疗作用较好,2种处理方式的防治效果分别为87.4%、84.5%和60.5%、74.5%;苏纳米(1∶25~1∶75)、过氧乙酸(1∶25~1∶50)对甜瓜和籽用西瓜幼苗期均具有较好的预防保护效果;2种处理防治效果最高分别为78.3%、80.4%和63.5%、81.6%;BX6(1∶8)对甜瓜和籽用西瓜幼苗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防治效果分别为61.3%和66.9%。  相似文献   

17.
采用平板对峙接种法和温室盆栽试验,测定18种木霉共175个菌株对黄瓜枯萎病菌、辣椒疫霉病菌和番茄青枯病菌3种不同类型的蔬菜土传病害病原菌的防效,筛选生防木霉资源。试验结果表明:拮抗试验中,拮抗黄瓜枯萎病菌的木霉菌株有50株,抑制率达70.0%~86.3%;拮抗辣椒疫霉病菌的木霉菌株43株,抑制率达70.4%~88.7%。盆栽试验中,筛选出番茄青枯病的生防菌株32株,防效达50.0%~92.7%。进一步对在拮抗试验中对黄瓜枯萎病菌抑制率达75%以上的其中13株木霉菌进行盆栽防效评价,获得防效超过60%的高效菌株2株,分别为T52(深绿木霉)和32080(平菇木霉)。  相似文献   

18.
<正> 瓜类种子蛋白喷含量为30%~40%,其中球蛋白组分占80%。前人曾对瓜类种子蛋白质组分进行了多年研究,结果表明瓜类种子球蛋白的分子量为51~63KD,西瓜、南瓜、黄瓜及甜瓜等瓜类种子球蛋白组分有明显差异。本实验以西瓜、籽瓜、南瓜及西葫芦为材料,应用 PAGE 及 SDS-PAGE 方法,分析了葫芦科不同种、属种子蛋白质组分的亚基组成,为瓜类种属鉴定及分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实验室分离到1株对香蕉枯萎病菌(Fusarium oxysporum f.sp.cubens)有明显抑制作用的菌种,经18SrDNA鉴定为木霉属,命名为Trichoderma sp.G2。采用固体和液体培养法对菌株G2抑制香蕉枯萎病菌的生长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在对峙试验的平板上,7d香蕉枯萎病菌完全被G2的短绒状菌丝及分生孢子梗丛覆盖;在拮抗平板上,G2发酵液的平均抑制率约为90.4%,挥发性物质平均抑制率达68.3%,可见挥发性物质对抑制病原菌的生长起了重要的作用。在浓度为1.0×107cfu·mL-1香蕉枯萎病菌液体培养中,按体积比为20%接种G2,10d后镜检发现病原菌的菌丝及孢子大部分出现融解,表明菌株G2对香蕉枯萎病菌有明显的拮抗作用。  相似文献   

20.
十大技术之七(二) 西瓜甜瓜病毒病综合防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1西瓜甜瓜病毒病种类、症状西瓜花叶蕨叶;甜瓜花叶;西瓜幼苗绿斑驳花叶;西瓜成株绿斑驳花叶;西瓜果实倒瓤;甜瓜黄化;甜瓜褪绿黄化;西瓜褪绿黄化;甜瓜叶片坏死斑点;甜瓜整株坏死斑点;甜瓜叶片黄化斑点;甜瓜整株黄化斑点;甜瓜皱缩卷叶。2防控措施2.1种子处理种子于70℃热处理144 h,能有效去除甜瓜种子携带的MNSV,且不影响种子萌发;用10%磷酸三钠处理种子3 h,或用0.1 mol·L-1HCl处理种子30 min。黄瓜绿斑驳花叶病毒的防控:做好种子健康繁育、病毒检测,种子干热处理7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