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采用双色荧光原位杂交(FISH)技术对3 个二倍体蔷薇野生种:多苞蔷薇(Rosa multibracteata Helm. et Wils.)、川滇蔷薇(R. soulieana Crép.)和金樱子(R. laevigata Michx.)的体细胞中期染色体进行 了45S rDNA 和5S rDNA 物理定位。结果表明:45S rDNA 在这3 种蔷薇的染色体上的数量和分布模式较 一致,都有1 对位点,均位于一对亚中部着丝点异形同源染色体的短臂上。5S rDNA 在多苞蔷薇上有1 对位点,在川滇蔷薇和金樱子上各有2 对位点,都分布于染色体长臂的近着丝点处。这3 种蔷薇各自的 rDNA 位点数量、所在染色体和信号强弱有明显差异。研究结果为识别3 种蔷薇各自的染色体提供了明确 有效的分子细胞遗传学标记。  相似文献   

2.
陆续  罗锐敏  高峰  LU Xu  LUO Rui-min  GAO Feng 《园艺学报》2008,35(7):1081-1084
 以番茄45S rDNA为探针,结合核型分析和荧光原位杂交(FISH)技术,对蓝猪耳染色体的核型以及45S rDNA在染色体上的定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蓝猪耳染色体的核型为1A型,核型不对称系数为57.46,染色体相对长度变异范围为4.455% ~ 6.990%,最长染色体与最短染色体的比值为1.57,染色体相对长度组成为 2L + 4M2 + 12M1,核型公式为2n=2x=18=14m + 4sm (2SAT)。在蓝猪耳体细胞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和间期核中,均发现45S rDNA有2个杂交信号,且信号在有丝分裂中期位于第5对染色体短臂的近着丝粒处。基于上述结果绘制了蓝猪耳染色体的核型图。  相似文献   

3.
‘红江橙’天然多倍体的45S rDNA荧光原位杂交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实生筛选获得的红江橙三倍体和四倍体植株及其二倍体对照为试验材料,利用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技术分析了不同倍性红江橙体细胞染色体上45S rDNA的分布。结果表明,红江橙二倍体体细胞中期染色体中存在3个45S rDNA杂交位点,分别位于第1对染色体的核仁组成区和第8号染色体的整个随体上;三倍体体细胞中期染色体中存在4个杂交位点,其中有三个与二倍体基本相同,另外的一个位于第3号染色体的核仁组成区;四倍体体细胞中期染色体中存在6个杂交位点,分布的位置及区域和信号的强弱均与二倍体基本相同。供试材料体细胞间期核与中期染色体中的杂交信号数及强弱程度基本相似。通过分析,提出红江橙三倍体的形成与2n雌配子的形成有关,伴随有外源基因组的重组;四倍体可能产生于珠心系细胞的直接加倍,并且伴随有染色体的断裂和易位。  相似文献   

4.
 以小麦45S rDNA为探针,通过荧光原位杂交(FISH)技术,研究了45S rDNA在蒿属(Artemisia)5个物种染色体中的分布情况。结果发现,在根尖体细胞有丝分裂中期,中亚苦蒿(A. absinthum Linn.)有1对染色体出现杂交信号;大籽蒿(A. sieversiana Ehrhart ex Willd.)和黄花蒿(A. annua Linn.)各有两对染色体上出现信号;欧亚艾蒿(A. abrotanum Linn.)和牡蒿(A. japonica Thumb.)各有4对染色体出现杂交信号。信号位点除了分布在随体上,主要分布在非随体染色体的端部,而在欧亚艾蒿中发现1对信号位点分布在近端部,而且信号间的强弱也不尽相同。基于FISH技术的核型分析,不仅能够提供稳定、可靠的细胞学标记,而且进一步丰富了染色体分析的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5.
利用染色体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对45S rDNA在枳属6个品种体细胞中期染色体上的分布情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供试品种皱皮枳、飞龙枳、日本枳、薄皮枳、泸溪枳和旺仓大叶枳上的45S rDNA杂交位点分别为5、5、5、6、6和4个,且间期核中的信号分布情况与染色体上基本一致。品种间在位点数目和信号分布区域方面存在差异,表现出...  相似文献   

6.
【目的】为了探明普通西瓜种(Citrullus lanatus)3个变种间的亲缘关系和进化与驯化过程,【方法】利用双色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将核糖体45S rDNA和5S rDNA在11份栽培变种(Citrulluslanatus subsp.vulgaris)、2份Egusi变种(C.lanatus subsp.mucosospermus)和3份Citroides变种(C.lanatus subsp.lana-tus)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上进行了定位研究。11份栽培变种西瓜和2份Egusi类型西瓜都含有2对45S rDNA位点和1对5S rDNA位点,3份Citroides变种都含有1对45S rDNA位点和2对5S rDNA位点。【结果】结果表明,普通西瓜种3个变种内部各基因型间具有相同的45S rDNA和5S rDNA分布模式,栽培变种和Egusi变种具有相同的分布模式,但它们均与Citroides变种存在明显差异,说明栽培变种与Egusi变种之间的亲缘关系更近一些。【结论】rDNA序列分布分析为在分子细胞学水平开展栽培西瓜的进化与驯化分析提供了证据。  相似文献   

7.
亚洲百合与青岛百合杂交及其 FISH 快速鉴定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利用切柱头授粉和胚抢救技术获得亚洲百合‘Petit Brigitte’× 青岛百合的14 个杂交后代,以45S rDNA 为探针对亲本和其中4 个后代进行了荧光原位杂交(FISH)分析,结果表明,亲本和后代都为二倍体(2n = 2x = 24);‘Petit Brigitte’有10 个45S rDNA 位点,分别位于1、2、4、5 和7 号染色体上;青岛百合有8 个45S rDNA 位点,分别位于3、4、5 和10 号染色体上;4 个杂种后代有9 个45S rDNA位点,分别源于‘Petit Brigitte’和青岛百合。  相似文献   

8.
番木瓜四倍体与二倍体的核型分析及45S r DNA-FISH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番木瓜四倍体与二倍体植株为材料, 利用45S rDNA为探针, 结合核型分析与荧光原位杂交( 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 简称FISH) 技术, 分析比较了二者之间的核型特征。结果表明: 二倍体与四倍体番木瓜在核型特征上没有明显差异, 染色体绝对长度在2.35~4.76μm之间, 属于中小染色体,均由中部着丝粒染色体(m) 和近中部着丝粒染色体( sm) 组成, 属“2A”类型, 二倍体核型公式为2n=2x=18=16m (2SAT) +2 sm, 四倍体为2n=4x =36=32m (4SAT) + 4 sm; 在二倍体体细胞中期染色体及间期核中, 均发现两个杂交信号位点, 在四倍体中则发现4个杂交信号位点。二者的杂交信号均位于第6对带有随体的同源染色体的次缢痕区域。由此认为该四倍体是由二倍体直接加倍形成的同源四倍体。  相似文献   

9.
以5份中国古老月季品种、3份野生蔷薇和22份现代月季品种为试材,采用常规人工授粉杂交方法,同时结合花粉活力及倍性测定情况,研究了古老月季远缘和品种间的杂交亲和性,筛选出了高亲和性的杂交亲本,以期为中国古老月季的杂交育种、亲本选择提供参考依据.结果 表明:古老月季品种间杂交亲和性最高,所配组合的杂交成功率达87.50%,古老月季与野生蔷薇、现代月季的远缘杂交亲和性也较高,所配组合的杂交成功率均高于50%,说明古老月季远缘和品种间的杂交亲和性均较好,因此,在杂交工作中,选用古老月季作为亲本材料有较好的杂交亲和效果;古老月季杂交亲和性与花粉活力、亲本倍性,正反交等因素相关,选择月季亲本时要综合考虑各因素,以提高月季杂交的成功率;结合远缘杂交、品种间杂交以及人工授粉结实情况,筛选出适合做母本的古老月季品种为"大花香水""小花香水""月月红",适合做父本的月季品种为"金樱子""可爱的绿".  相似文献   

10.
45S rDNA在不同倍性沙田柚染色体上的荧光原位杂交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应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进行45S rDNA在不同倍性沙田柚中期染色体上的定位研究。结果表明: 不同材料的NOR位点表现出明显的多态性和杂合性, 即二倍体具4个45S rDNA位点, 四倍体单株t1和t2 则分别具有10个和8个位点。位点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包括短臂末端、着丝粒区域、着丝粒至短臂区域、着丝粒至长臂区域、长臂末端共5种不同类型。不同材料中包含的位置类型不完全相同。不同位置类型的位点数也不相同, 以着丝粒及着丝粒至短臂区域的类型位点数最多, 其次是短臂末端。同源四倍体和相应的二倍体相比, 出现了DNA水平的变异。对用于荧光原位杂交的柑橘染色体制片方法和rDNA在染色体上的分布位置、同源四倍体和相应二倍体的遗传差异分析、重复序列的染色体原位杂交用于染色体识别和物种演化研究等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1.
三倍体狗牙根染色体数变异的分子细胞学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三倍体狗牙根‘矮生百慕大’进行细胞学研究,结果表明,其细胞内染色体数存在非整倍性变异,变化范围为2n=27~30。进一步利用荧光原位杂交(FISH)技术以45S rDNA为探针进行鉴定,发现在三倍体狗牙根‘矮生百慕大’细胞中有3条染色体含有45S rDNA,并且都位于着丝粒部位。这3条染色体上的杂交信号强弱不一,两个染色体在45S rDNA区杂交信号较强,且易伸长呈线状结构,杂交信号较弱的一条染色体可能由于45S rDNA含量比较少,所以这一区域染色体很易在分裂中"拉长"并断裂,形成非整倍体。  相似文献   

12.
 以番茄的45S rDNA为探针,采用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技术与核型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益母草(Leonurus japonicus Houtt)的核型和45S rDNA在染色体上的定位进行了研究,同时采用压片法观察了其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中染色体的行为。结果表明,益母草绝大多数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中染色体的行为正常,终变期形成10个二价体,佐证了益母草的染色体数目为2n = 20,且为二倍体,其减数分裂为同时型,花粉粒育性为97.10%。益母草体细胞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上具有2对45S rDNA杂交信号,分别位于第2号染色体短臂的末端和第3号染色体短臂近着丝粒处,益母草的核型公式为2n = 2x = 20 = 2m + 16sm(2SAT)+ 2st,染色体相对长度组成为2n = 2L + 8M2 + 10M1,最长染色体与最短染色体的比值为1.58,核型不对称系数为69.39,染色体相对长度变异范围为8.05% ~ 12.73%,其核型为“3A”型。基于上述结果绘制了益母草的核型模式图。  相似文献   

13.
 植物中核糖体基因主要位于染色体次缢痕的核仁组织区(NOR),NOR的数目与随体染色体数目相对应。以核糖体基因(45SrDNA)为探针,对明确的雌株和雄株银杏中期、间期细胞进行荧光原位杂交(FISH)。结果显示雌株有4个杂交点,雄株有3个杂交点,表明雌性银杏具有4条带随体的染色体,而雄性银杏具有3条带随体的染色体。进一步证明银杏的雌雄性别决定与随体染色体数目有关。  相似文献   

14.
参考国内外有关文献,综述了应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对45S和5S rDNA在果树染色体上的比较定位以及rDNA特异序列在果树系统进化研究中的应用现状,并指出其在果树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和未来的发展现状。研究表明,果树的45S rDNA位点一般为1~4对,在染色体上多定位于随体处(即核仁组织区,NORs),也常分布于短臂和着丝粒区;5S rDNA为1~3对,在染色体上没有固定的分布模式,且与45S rDNA独立分布。rDNA定位已经用于识别果树染色体,校正传统核型以及研究基因组的进化模式。ITS序列是目前果树系统研究中应用最广泛的序列之一,但应用时需要检验是否存在假基因,未来的关注点应是综合运用多种DNA序列。  相似文献   

15.
几种蔷薇属植物抗寒性指标的测定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马燕  陈俊愉 《园艺学报》1991,18(4):351-356
对我国原产蔷薇属植物中的9种进行不同温度冰冻处理后,采用电阻法测定其电阻值。同时,用枝条进行生长恢复试验,将不同冰冻温度处理后,枝条的电阻测定值和扦插存活率分别在电子计算机上进行聚类分析。两种试验方法的分类结果近似。绪论如下:疏花蔷薇、宽刺蔷薇抗寒性最强,可耐-45℃的低温;单瓣黄刺玫、重瓣黄刺玫、报春刺玫、白玉堂蔷薇、弯刺蔷薇抗寒性较强。不同程度地抗-35℃至-45℃的低温,‘月月粉’月季、木香抗寒性较差,仅能抗-15℃的低温。文中讨论了与抗寒性有关的其它因素和改进实验技术等问题。  相似文献   

16.
以亮叶月季等8个特异性状的蔷薇属种质资源为试材,采用去壁低渗法进行了染色体数目和核型研究,以期为现代月季品种进行种质创新和遗传改良提供细胞遗传学参考依据.结果表明:1)不同资源的染色体数目差异较大,半重瓣丽江蔷薇、亮叶月季、无刺的木香花、"苦水玫瑰"、黄刺玫为二倍体(2n=2x=14);中国古老月季品种"淡黄香水月季"为三倍体(2n=3x=21);食用玫瑰"滇红"为四倍体(2n=4x=28);狗蔷薇为五倍体(2n=5x=35);2)8个资源的核不对称系数变化范围在59.1%~66.9%,均未观察到随体的存在;3)重瓣丽江蔷薇、"淡黄香水月季""滇红"、狗蔷薇的核型均为2B;重瓣木香花和黄刺玫的核型均为2A;"苦水玫瑰"的核型为1A;亮叶月季的核型为3A.  相似文献   

17.
<正>切花月季(Rose hybrida)是由蔷薇属的原生种经无数次的杂交选育而成,为蔷薇科蔷薇属灌木花卉。株高100~200cm,茎具钩状皮刺。奇数羽状复叶互生,小叶3~5枚。花单生或簇生茎顶,花瓣多数,重瓣型,花色丰富,是世界四大切花之一。1生产基础条件种植地应选择地下水位低、疏松透气、富含有机质、土壤层40cm以上的园地,土壤pH值5.5~6.5,定植时EC值0.6S/cm以下,采花期1.0S/cm以下。宜采用温室或类似的保护设施,安装遮光系统、降温系统、淋水系统、防虫网。肥料以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微量元素配合使用。  相似文献   

18.
 应用25S rDNA-FISH对大白菜—结球甘蓝异源三倍体(ACC)中期染色体组成和减数分裂染色体行为进行了分析,并进行了花粉特性和结实性的研究。结果表明,大白菜—结球甘蓝异源三倍体染色体数为28,含有9个25S rDNA位点,其中4个来自结球甘蓝4号和7号染色体;5个来自大白菜1 ~ 5号染色体;A、C基因组间不同染色体同源程度不同,减数分裂终变期常形成单价体、二价体和三价体等不同的联会方式;中期Ⅰ和中期Ⅱ存在游离染色体;后期Ⅰ和后期Ⅱ染色体分离不均衡,并存在染色体落后或丢失;末期Ⅱ有微核产生。异源三倍体花粉整齐度和生活力远低于其二倍体亲本,自交及与亲本甘蓝(CC)回交的结籽率都极低,仅为0.01%。  相似文献   

19.
两种观赏吊兰的核型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应用根尖压片法研究了2种吊兰的染色体数目、核型.结果表明:金边吊兰(C.comosum variegatum Hort)体细胞中期兰的染色体核型:2n=2x=28=8m+10sm(1SAT)+10st,不对称系数AS.K% =69.4%.染色体相对长度组成为2n=2x=28=2L+4M2+6M1+2S,属3A型.金心吊兰(C.comosum Medio-pictum Hort)体细胞中期兰的染色体核型: 2n=2x=28=4 m+18 sm+6 st,不对称系数AS.K%=68.1%.染色体相对长度组成为2n=2x=28=2L+5M2+5M1+2S,属3B型.  相似文献   

20.
根据甘蓝自交不亲和性雌蕊决定因子SRK基因保守序列设计简并引物,克隆23份甘蓝自交不亲和系SRK基因并测序。利用NCBI数据库进行克隆序列的Blast比较以及序列之间的相似性分析,初步确定23份甘蓝自交不亲和系分属于SRK3、SRK7、SRK8、SRK16、SRK28、SRK36、SRK45、SRK46、SRK58、SRK68等10种S单倍型。其中有5份甘蓝自交不亲和系属于SRK36单倍型,占参试自交不亲和系的22%;SRK7、SRK16和SRK58单倍型均只有1份甘蓝自交不亲和系。进一步对不同自交不亲和系之间花期杂交后花粉萌发及花粉管伸长情况进行荧光显微观察,并对20个杂交组合的花期杂交亲和指数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根据SRK基因序列所确定的相同S单倍型自交不亲和系之间花期授粉表现为不亲和,花粉在柱头上萌发受阻,花期亲和指数低;而不同S单倍型自交不亲和系之间花期授粉表现高度亲和,花粉管伸入雌蕊正常,花期亲和指数高。表明基于SRK基因序列分析确定甘蓝自交不亲和系所属单倍型是一种简单而可靠的快速鉴定方法,有利于育种时有针对性地设计甘蓝自交不亲和系杂交组合配制,从而提高育种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