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用中医理论解析进补人参的养生之道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使人参这一百草之王能走进千家万户,使之更好的提高我国人民的健康水平,拉动内需,促进人参产业可持续发展。本文揭力弘扬了中华人参文化,并通过用中医理论解析了在秋冬之季,进补人参的养生之道,举了应用人参保健的实例,阐述了祖国中医养生学的基本观点,其理论与方法是行之有效的。但要切记;凡火郁内实、肺热喘咳、邪气方锐,宜发不宜补。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非林地种植的人参,在一年中,人参重量与人参皂苷的变化规律。方法通过定时采样,重量法检测样品的重量,分光光度法及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样品的皂苷含量,对所得数据采用图谱直观比较,并对其进行理论分析。结论人参的重量随生长期的延长而不断地增加,并且增重表现为先慢后快。人参总皂苷和皂苷Rg1、Re及Rb1的含量则表现为先由高降到低,再升到更高的规律。人参总皂苷与人参重量存在弱相关性,因此采收人参应在9月中旬之后为宜。  相似文献   

3.
人参为传统名贵中药,在我国已有数千年的应用历史.本世纪以来,人参的应用和研究已受到国内外的普遍重视.随着对人参研究的深入和发展,人参化学成分在临床上的应用也逐渐增多.本文对现有人参皂甙和人参多糖在临床上的应用作一简要概述.1 人能皂甙的临床应用1.1 人参皂甙用于冠心病、心绞痛用人参地上部分提取的总皂甙治疗体弱症、冠心病、高血压、高血脂、肿瘤、慢性肝炎、肾病综合症、慢性气管炎、肺气肿、神经衰弱等,发现均有一定疗效.还有报  相似文献   

4.
人参光生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介绍了国内外有关人参光合作用最适光强、光饱和点和补偿点、主要生态因子和不同光质对人参生长发育、有效成分积累影响等方面研究进展,为人参生产中改善供光条件提供依据.人参是五加科多年生草本阴性植物,要求在遮荫条件下栽培,遮荫方式不同,左右光照条件直接影响人参生育和产量.光是光合作用的能源,植物的全部产品,直接或间接来源于光合作用.光合能力的大小,对植物经济产量或生物产量的形成关系极大.因此,探讨光与人参生长发育的关系,对提高人参产量和质量意义重大.本文就有关人参光生理的研究近况加以概述.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人参史的研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甲骨上的人参象形文字说明我国是世界上最早有人参文字记载的国家.商、周时代青铜器上的人参图腾遗迹表明我国人参的应用与距今约40万年的旧石器时期文化的发展相关连.现存于日本的我国唐代人参实物标本证明,我国古代人参是五加科人参.大量史实表明我国应用人参的历史渊远流长,我国人参文化光辉璀灿.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吉林人参与高丽参的现状进行了对比,主要阐述了人参加工的新模式、新方法、新工艺和新制剂,为加工低农残人参、吉林名牌人参、发展标准化人参提取物和人参新制剂进行了研究和探讨,并为吉林人参振兴工程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7.
我国人参业自1989年价格大幅度下跌至今有六年.六年来,人参的栽培面积较1989年高峰期下降了55%,做货面积减少37%,水参总产量减少30%.1994年我国的人参业开始复苏,95年水参和成品参价格均已大幅度上涨,水参价格超过1988年高峰期,从而使我国人参业有大病初愈之感觉.在人参栽培业滑坡的同时,西洋参的栽培业却生机蓬蓬地发展起来,自1990年开始,栽培面积以很快的速度发展,有栽培人参的地方均有西洋参,并大有取代人参之势.我国人参主产区的吉林省集安市部分村屯人参就已绝种,全部用西洋参取而代之.然而在西洋参栽培面积迅速扩大的同时,其市场价格却成倍地下降.所以,我国的西洋参业亦有重蹈人参覆辙之忧.我们认为产生上述现象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一、1989年人参价格大幅度下跌是生产过剩造成的.我国八十年代改革开放以后,各行各业都迅猛地发展.各级政府为尽快地使山区农民脱贫致富,在贷款、参业用地,栽培技术等方面都积极地扶持参农大量栽培人参加之高额利润的刺激,参农栽培人参的积极性空前高涨.栽培面积成倍地增长,从而造成了产大于销,价格下跌的局面.二、五年时间方有起色,这是由人参生  相似文献   

8.
<正>人参(Panax ginseng C.A.Mey)为五加科人参属植物,主产我国吉林、辽宁、黑龙江等省,以根、茎、叶、果实入药。人参含有人参皂苷、挥发油、酚类、肽类、多糖、单糖、氨基酸、微量元素等多种成分,人参质量的优劣取决于总皂苷和个单体皂苷的多寡及比例。人参具有大补元气、强心救脱、益心复脉、生津安神等功能。是我国应用时间最早、范围最广的中药材品种之一,被誉为百草之王,东北三宝之首。近些年,随着我国对人参产业的大力扶持,人参  相似文献   

9.
随着科技在人参生产上的广泛应用,人们对人参施肥有了更深的认识.大部分参户在栽参、播籽时施基肥,早春搂池子、松土时施追肥,都取得较好的效果,可以达到促苗壮苗的作用:而人参从7~9月才是长根的关键时期,前期施用的肥料已不能满足人参生长的需要,这时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就可补充人参养分的不足,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人参喷施迦姆、双效微肥、绿丰95都可以提高人参的产量,促进茎叶的生长,起到抗病,抗倒伏的作用.特别是6年生、放雨回浆,人参生长良好,不撸叶,对人参生长起到巨大的作用.人参喷施迦  相似文献   

10.
人参(Panax Ginseng C.A.Mey-er)是一种珍贵的中药材,药用历史已有5000余年。现代药理实验和临床应用证实,人参具有抗辐射作用。一、人参抗辐射作用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1.
人参(panax ginseng C.A.Meyer)是五加科人参属植物,药用根,名贵中药,中医认为人参性温,入脾、肺二经,具大补元气、益血生津、宁神益智之功效。现代科学证明,人参能增强机体对备种有害刺激的非特异性抵抗力,促进蛋白质、RNA和DNA的生物合成,预防运动中ATP的下降。文献大量报道了人参有抗疲劳、抗炎  相似文献   

12.
本法是采用复合保鲜剂(不使用乙醇,不用硫磺熏蒸)保鲜人参的新方法,保鲜后的鲜人参在自然条件下贮藏两年,保鲜率100%.在37~40℃和相对湿度75%的条件下连续观察3个月保鲜率可达100%,人参的形、味、色同原鲜人参一致,总皂甙等有效成分同原对照鲜人参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3.
曹志强 《人参研究》2003,15(1):10-13
1 人参的历史和发展现状人参 (PanaxginsengC .A .Mey)为五加科人参属植物 ,是我国传统中药 ,被誉为百草之王 ,东北三宝之首 ,人参在世界上也是特别驰名的中药 ,应用历史相当久远 ,早在两千多年之前 ,我们的祖先就发现并利用人参治疗疾病。我国历史上的第一部药学名著《神农本草经》就明确记载 :人参 ,“主补五脏、安精神、定魂魄、止惊悸、除邪气、明日、开心、益智 ,久服轻身延年”〔1〕。该书中阐述的人参扶正固本 ,也就是当今医药界所称的“适应原样药物”和“双向调节药物”。人参的作用特点 ,已逐渐为现代药理学和…  相似文献   

14.
人参系五加科(Ara liaceae)植物Panaxginseng C.A.Meyer.其新鲜根被称为鲜人参或水参;鲜人参经干燥加工成的生干参叫生晒参;日本和朝鲜将鲜人参除去周皮和须根的称为白干参(又分为曲参或直参):鲜人参经沸水烫后,干燥的人参称为汤参或汤通参;鲜参经沸水烫后扎孔,灌入糖汁干燥后称为糖参,以上各类商品人参统称为白参类。另一方面,鲜人参经蒸制后,干燥加工而成的商品参被称谓红参。不管那一类加工方法,其目的在于清洁药材,防止人参的虫蛀和霉烂变质,利于贮藏与运输。抑制人参中酶的活性,防止人参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建立市售人参糖果中人参总皂苷含量的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比色法测定,检测波长为540nm.结果 比色法测定在20~240μg(r=0.9992)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为95.74%,RSD=2.29% (n=5).所测3个批次市售人参糖果中人参总皂苷含量相近,总皂苷含量分别为0.195%,0.159%和0.141%.结论 该方法操作简便,稳定性和重现性好,可用于市售人参糖果中人参总皂苷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16.
人参保鲜新方法的研究结束后,对新方法保鲜人参和鲜人参做了抗疲劳、抗缺氧、抗惊厥、抗应激等药理实验比较研究,现将实验结果报告如下。1 供试材料与制备1.1 供试人参(Panax Ginseng C.A.Meyer)1.1.1对照人参:5年生鲜人参,1996年10月购于吉林省集安市。1.1.2 新方法保鲜人参:5年生鲜人参,1994年10月购于吉林省集安县,按新方法保鲜2年后(和对照人参产地相同)。1.2 动物:昆明种小白鼠,♂、♀兼用,体重符合药理实验要求,均由沈阳药科大学动物饲养室提供,后均在实验室饲养5~7天,保持实验温度20~25℃,相对温度30~40%。1.3 供试材料的制备 将对照鲜人参和保鲜人参分别切成约两毫米参片,用蒸馏水室温浸24小时,再  相似文献   

17.
人参(panax ginseng C.A.Meyer)我国东北“三宝”之首.在我国栽培历史悠久.各地人参生产场不仅有一整套人参生产技术,此外对人参病害及防治也积累了很多宝贵经验.我国东北地区侵染性人参病害约有10余种,在人参的真菌病害中,疫病、锈腐病、黑斑病、菌核病都很重要.疫病每年5、6月就可发生,被害人参植株折倒死亡,严重时,即使4—5年的人参也不例外,还可引起烂根;普遍发生的锈腐病,轻时病组织可用刀挖掉,重时整支参腐烂;黑斑病可导致人参早期落叶,菌核病在旱春出苗前后发病严重,有时可使整帘参烂光.  相似文献   

18.
随着人参栽培措施的不断改进、特别是采用了“大光、大肥”等栽培措施,人参产量大幅度提高,随之而来的是人参病害加重、品质下降.目前,在人参施肥上偏施氮肥、磷肥,而钾肥施用相对较少,氮、磷、钾比例极不协调.营养元素供给不足或过量都会造成人参体内代谢紊乱,生长发育不协调,产生生理病害,最终导致人参产量和品质下降.国内资料报道,氮素营养过量能增加植物植株的感病力,而随着钾素营养水平的提高可减少植株的感病性,提高产量、改善品质.为了解本地区土壤钾素营养状况及钾肥肥效,收集了长白山区主要人参土壤进行土壤钾素分析及田间定试验,主要结果如下:一、长白山区主要土壤钾素营养状况  相似文献   

19.
人参自古以来就是我国重要的传统中药材,素有“百草之王”美誉.相传人参有“大补元气、生滓止渴、养颜益寿、起死回生”的功效.集安是边条人参的发源地,被誉为“参茸故里”.而人参这一神奇的药用植物,正是集安的重要物产.  相似文献   

20.
人参、西洋参的正常移栽期,一般应该在春季和秋季,这已形成定热和规律,而在其它季节里移栽人参、西洋参,到目前为止还未见报道.因此,探讨非正常时期人参、西洋参的移栽问题,对科研和生产会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