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胡杨枝条导水性与叶形变化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扬  吕娜  郝建卿  李文海  白雪  郑彩霞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0):11015-11017
[目的]分析胡杨的耐旱机制和水分生理的特点。[方法]以北京和乌海两地的胡杨锯卵叶形枝条和披针叶形枝条试材,对2种叶形枝条的导水特性进行比较研究,用植物压力室和XYLEM木质部导水率与栓塞测量系统对胡杨枝条的水势、导水率、栓塞程度进行测定。[结果]胡杨锯卵叶形枝条的水势为-1.55MPa,明显大于披针叶形枝条的水势(-1.83MPa),其导水率是披针叶形枝条的2倍以上,栓塞程度比披针叶形枝条的高5%。胡杨的叶形与枝条的导水率具有一定相关性,但不同地区、不同年龄的胡杨枝条的导水率变化规律基本一致。胡杨枝条的导水率与栓塞程度呈负相关。[结论]胡杨锯卵叶形枝条导水性较强,导水率较高,要比披针叶形的枝条更加适应干旱的环境。  相似文献   

2.
水杨酸对常绿欧洲荚蒾扦插枝条生根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明水杨酸与常绿欧洲荚蒾扦插枝条生根的关系,以一年生常绿欧洲荚蒾枝条为材料研究不同浓度的水杨酸溶液对其扦插生根率和生根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0.7%的水杨酸溶液处理插条生根的效果显著高于对照(清水)和其他处理,其生根率为83.3%,平均生根数为6.6条,平均根长为5.5cm,鸡爪根苗率为5.3%。水杨酸溶液处理常绿欧洲荚蒾扦插枝条,提高了其生根质量和成苗率。  相似文献   

3.
欧洲稠李休眠枝条抗寒性鉴定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掌握欧洲稠李的抗寒性.[方法]以欧洲稠李一年生不同发育程度的越冬休眠枝条为试材,通过人工模拟低温胁迫处理后测定其电解质渗出率,将电解质渗出率和Logistic方程进行拟合分析求算半致死温度(LT50),测定各类型枝条可溶性糖含量、脯氨酸含量、丙二醛含量和水培后的枝条萌芽率,最后进行主成分分析,综合评判各指标和抗寒性之间的关系.[结果]随着低温胁迫程度的加剧,枝条电解质渗出率、可溶性糖含量和脯氨酸含量明显升高,丙二醛含量和水培后的枝条萌芽率降低.[结论]野生欧洲稠李休眠枝条半致死温度在-32.3~-35.6℃,不同发育程度枝条的抗寒顺序依次为中等枝>粗枝条>细枝.  相似文献   

4.
不同因素对地被菊扦插生根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探究了不同浓度生根粉、枝条的不同部位、不同发育期枝条、不同基质等对地被菊扦插生根的影响。以地被菊品种乳荷为材料,分别观察0(CK),1,5 g/L不同质量浓度生根粉处理、不同部位枝条(上部、中部、下部)、不同发育期枝条(幼苗期脚芽、花蕾期枝条、末花期枝条)和不同配比基质处理下地被菊扦插苗的叶片数量、叶片长宽、根系长度、根的鲜质量和干质量及生根率。结果表明,1 g/L生根粉处理扦插苗的叶片长宽、根系长度、根鲜质量和干质量显著高于对照,生根率为95%;花蕾期不同部位枝条的扦插效果不同,下部枝条作插穗,生根率为95%,且显著高于枝条其他部位;以幼苗期脚芽为插穗,扦插苗的地上、地下部分生长量显著高于花蕾期和末花期的枝条作插穗,生根率达到100%;在不同基质配比中,营养土与蛭石配比为1∶1时,扦插苗的叶片数量、叶片长宽及根系长度显著高于其他基质配比。  相似文献   

5.
7种造林树种木质部栓塞脆弱性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以中国北方地区7种造林树种刺槐Robinia pseudoacacia,杜梨Pyrus betulaefolia,麻栎Quercus acutissima,苦楝Melia azedarach,银杏Ginkgo biloba,黄连木Pistacia chinensis和元宝枫Acer mono 为研究对象,于秋季测定1年生枝条水势变化及其对木质部导水性和栓塞的影响,并绘制出各树种的枝条脆弱性曲线.研究发现:①利用冲洗法获得的7种被测树种苦楝、麻栎、杜梨、刺槐、元宝枫、黄连木、银杏的枝条木质部最大导水率依次为0.054 3,0.036 2,0.022 0,0.018 4,0.014 1,0.013 3,0.011 0 g*cm-2*s-1.②枝条水势与栓塞程度相关显著,随着枝条水势的下降,被测树种枝条木质部栓塞程度加重.③以导水率损失50%对应的枝条水势为临界值评价各树种栓塞脆弱性,苦楝、黄连木最大栓塞脆弱性最大,其次为刺槐和麻栎,银杏、杜梨和元宝枫3种树种栓塞脆弱性最小.④当水势下降到一定程度后,各树种相继出现极限导水率,其中麻栎、刺槐、黄连木和苦楝4种树种最大导水率损失高达94%~96%,银杏和杜梨90%左右,元宝枫仅为78%.⑤多数被测树种栓塞脆弱性拟合曲线为倒数形式,苦楝和麻栎为指数形式.拟合方程均为极显著.图2表1参20  相似文献   

6.
刘丽 《农学学报》2015,5(5):73-75
为了解两种防冻液的使用效果,测定了不同浓度的两种防冻液处理的胎里红枣树枝条分别在﹣16℃、﹣21℃、﹣26℃的低温条件下处理12h的电解质渗出率变化情况。结果表明标典化工生产的防冻液处理的枝条在-21℃时电解质渗出率<50%,而对照则>50%,说明该防冻液具有一定的防冻效果,能使处理过的胎里红枣枝条比没处理的枝条所耐受的临界低温降低4~5℃;而自制防冻液处理的枝条电解质渗出率和对照之间无明显差别,说明其起不到防冻效果。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2种防冻液的使用效果,测定不同浓度防冻液处理的‘胎里红’枣树枝条分别在-16、-21、-26℃的低温条件下处理12 h的电解质渗出率变化情况。结果表明,郑州标典化工有限公司生产的防冻液处理的枝条在-21℃、-26℃时电解质渗出率均小于50%,而对照则大于50%,说明该防冻液具有一定的防冻效果,能使处理过的‘胎里红’枣枝条比没处理的枝条所耐受的临界低温降低4~5℃;而自制防冻液处理的枝条电解质渗出率和对照之间无明显差别,说明其起不到防冻效果。  相似文献   

8.
不同基质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香榧扦插生根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5种不同基质和3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对香榧(Torreya grandis Fortune ex Lindl.cv.Merrillii)枝条进行扦插试验,以找出最适合香榧枝条扦插生根的基质以及植物生长调节剂种类与浓度。结果表明,最有利于香榧枝条扦插生根的基质为草炭+珍珠岩(3∶1),其平均根长和生根率最高,分别为8.1 mm和54.10%;用NAA处理优于IBA和生根粉,NAA最佳浓度为2 000 mg/L,生根率达72.11%。  相似文献   

9.
香梨60CO~γ辐射诱变效应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库尔勒香梨休眠枝条为试材,采用60CO~γ射线以不同剂量对其进行辐射。经研究枝条变异率为32.83%,主要出现多叉枝、节间丛缩枝条;叶片形态变异率15.99%,多出现大叶、波状叶缘、小叶、叶中部向内凹陷、两叶尖、缺叶。研究还表明随着剂量的升高嫁接成活率出现降低趋势,另外重复小剂量的照射可以使诱发突变的频率增加,而嫁接成活率不减。  相似文献   

10.
以大叶黄杨(Euonymus japonicus Thunb.)当年生枝条为试材,以植物生长调节剂吲哚丁酸(Indole-3-butytric acid,IBA)为生根剂,比较了不同浓度IBA对大叶黄杨枝条扦插的生根效应,筛选出IBA最佳生根浓度,再利用筛选出来的最适IBA浓度对大叶黄杨插穗基部不同切口类型进行处理,寻找适合大叶黄杨扦插生根的IBA浓度与插穗基部不同切口类型结合的适宜方法。结果表明,植物生长调节剂IBA对大叶黄杨枝条生根效果以50 mg/L为最佳,生根率较高,为83.3%,根系效果指数为2.93;70 mg/L次之,生根率为70.8%,根系效果指数为1.37,90 mg/L的处理较差,生根率为65.6%,根系效果指数仅0.40。插穗基部切口类型不同处理以斜切处理效果较好,生根条数最多、根长度最长,对扦插生根的影响较其他切口类型大。因此,大叶黄杨枝条扦插在生产上采用的植物生长调节剂IBA浓度为50 mg/L,且插穗基部斜切处理,可提高扦插枝条的成活率。  相似文献   

11.
丛枝病对泡桐不同部位细胞差别透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泡桐病、健枝条不同部位细胞电解质外渗率和K+外渗率测定,结果表明:丛枝病使枝条各部位细胞应有的差别透性发生了改变。表现为皮层细胞差别透性增大,木质部细胞差别透性减小  相似文献   

12.
不同越冬处理对苹果幼树抽条和黄酮质量分数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富士和金富苹果为材料,采用建造阳畦、缠薄膜、“小温室”越冬等方法,调查不同越冬方式对2a生苹果幼树越冬抽条的影响,测定越冬期枝条电导率和黄酮质量分数变化.结果表明,苹果幼树越冬期枝条电导率呈先降再升的趋势,最低值在12月下旬,萌芽前最高,萌芽前枝条电导率的高低与幼树抽条呈正相关;枝条黄酮质量分数则表现为先升后降的趋势,最高值在2月下旬,萌芽前最低,越冬期幼树抽条率与枝条韧皮部黄酮质量分数变化幅度呈正相关.“小温室”与树体缠膜幼树越冬抽条率低,其枝条电解质渗出率和黄酮质量分数均显著低于阳畦和对照.不同品种间,富士枝条电导率稍低于金富,但变幅较大,其黄酮变幅高于金富.树体缠薄膜和“小温室”方法是目前甘肃沿黄地区苹果幼树安全越冬最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以上、中、下不同部位和不同直径的野生无毛小白菊枝条为试验材料,比较插穗的生根率、最长根长和发根数量。结果表明,就不同部位枝条而言,上部枝条较中、下部枝条的生根率分别增加2.91和3.83百分点,发根数量分别增加12.13%、144.15%,最长根长分别增加24.80%、40.40%;就插穗不同直径而言,0.45 cm直径的插穗较0.30和0.15 cm直径插穗的生根率分别增加5.90和6.82百分点,发根数量分别增加30.94%、49.80%,最长根长分别增加25.85%、33.93%。由此可见,粗壮的上部枝条插穗的生根率、发根数量和最长根长均为最佳。  相似文献   

14.
选择不同基质及不同部位枝条开展榔榆硬枝扦插繁殖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基质对榔榆硬枝扦插生根率有显著影响,以黄心土基质生根效果最好,生根率达81.67%;不同部位枝条对榔榆硬枝扦插生根率有显著影响,以下部枝条生根效果最好,生根率达83.33%。  相似文献   

15.
延边地区梨品种的抗寒性测定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采用以生物膜学说为依据的电导法,对延边地区常见梨品种的花芽及枝条组织进行了抗寒性测定.结果表明,不同梨品种的相对电导率和伤害率与温度呈线性相关,相关系数均达极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16.
为了探究核桃结果枝的营养生长对其开花结果的影响,在栽培管理状况良好的核桃园内,以‘新新2’核桃(Juglans regia‘Xinxin2’)为研究对象,观测了其雌花开花物候期对结果枝的营养生长量、坐果率的影响,分析了果实成熟期结果枝的营养生长量与果实外观品质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新新2’核桃雌花初开期、盛开期、末花期有重叠,初开期雌花发育到末花期历时8 d,雌花物候期持续约11 d;在雌花末花期,处于不同开花状态(即不同开花期)结果枝的营养生长量不同,初开状态与盛花状态、末花状态结果枝的节数、枝条长、枝条粗、枝条鲜重、叶鲜重之间均有显著差异;结果枝节数、枝条长、枝条粗、枝条鲜重与叶鲜重均对雌花开花期与坐果率有显著影响,在雌花末花期,雌花盛开枝坐果率(73.13%)雌花末花枝坐果率(67.45%)雌花初开枝坐果率(42.78%);结果枝粗度、叶数与果实外观品质之间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结果枝长度、枝条鲜重、叶鲜重与果实外观品质之间呈显著正相关(P0.05),表明营养生长量对果实外观品质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7.
秋水仙素对刺葡萄的诱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刺葡萄(Vitis dabidiiFoex)为试材,利用不同浓度的秋水仙素溶液,采取浸润法与注射法处理生长芽,观察其叶片与枝蔓的变化,测定其气孔、花粉与叶绿素,并进行染色体检测。结果表明:秋水仙素对刺葡萄诱变效果良好,其中以0.3%秋水仙素处理获得最佳效果,变异率为33.3%;染色体加倍的变异枝条叶片增厚26.7%-32.0%,气孔密度减少,保卫细胞增大,花粉粒增大38.4%,节间变短,叶片叶绿素含量显著增加;染色体出现2n=4x=76及非整倍体现象。  相似文献   

18.
“大马士革”玫瑰嫩茎组培快繁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大马士革"玫瑰当年生枝条为外植体,研究了不同枝条部位、取材时期、无机盐浓度、激素浓度组合对腋芽萌发、不定芽增殖及生根的影响。结果表明:"大马士革"玫瑰当年生枝条的中部茎段腋芽萌发率较高,且以11月份采集的腋芽萌芽率较好;MS培养基适于玫瑰枝条腋芽的萌发;外源激素NAA和6-BA在促进腋芽萌发中起重要作用,最佳组合为MS+0.1 mg/L NAA+1.0 mg/L 6-BA,诱导率达97.5%;继代培养中,最佳增殖培养基为MS+0.05 mg/L NAA+1.0 mg/L 6-BA,增殖系数为4.2;最佳生根培养基为MS+0.05 mg/L NAA,生根率为43.3%。  相似文献   

19.
为探讨枸杞枝条基质发酵中木质纤维素降解响应规律,试验采用正交设计,以枸杞枝条粉和苦豆子茎秆粉质量比4∶1混合为试材,研究了不同发酵因子对枸杞枝条基质发酵中堆体腐熟速率及木质纤维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发酵结束时,翻堆温度上限为60℃、堆体含水率保持在60%、添加油饼氮源及接种粗纤维素降解菌处理条件下枸杞枝条粉堆体的腐解量较多,腐解率较高,加快了枸杞枝条粉的腐解进度;温度、含水率、氮源及外源微生物均对枸杞枝条粉木质纤维素降解有显著或极显著作用,木质纤维素降解难易程度依次为半纤维素、纤维素、木质素,以半纤维素最易降解,降解率在20%以上,以木质素较难降解,降解率在11%以上;以翻堆温度上限为60℃、堆体含水率为60%、添加油饼氮源及接种粗纤维素降解菌处理条件下腐解率较高,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的降解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20.
采用不同环剥方法、不同浓度IBA溶液、不同包裹基质对猕猴桃枝条进行空中压条,调查产生愈伤组织的枝条数量、观察愈伤组织的生长状况及愈伤组织化率。结果表明,在0.025~0.100mg/mL的浓度范围内,IBA溶液对愈伤组织的形成有促进作用,且随着IBA浓度的提高而加强。以黄泥+河沙作为包裹基质时形成的愈伤组织的量高于其他包裹基质,为最佳的愈伤组织形成包裹基质。2年生枝条和3年生枝条的愈伤组织化率显著高于1年生和4年生枝条,其中2年生枝条的愈伤化率高达54.8%,是最合适的处理枝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