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蜜蜂"爬蜂病"是一种综合症状.近年来,"爬蜂病"暴发比较频繁,且很难彻底治愈.从症状上看,其共同特点是青壮年蜂失去飞翔能力,在地面及蜂箱内爬行.  相似文献   

2.
邹化效 《中国蜂业》2000,51(3):23-23
1997年 6月 ,黑龙江省方正林区暴发“爬蜂病” ,2万多群蜂深受其害 ,直接经济损失 50 0多万元。笔者的蜂群于 6月下旬运抵方正林区 ,直到花期结束 ,从未发病。在这期间 ,却目睹了其它蜂场爬蜂惨状。为查明发病原因 ,曾多方面搜集有关资料并进行分析 ,基本弄清这次“爬蜂病”暴发的原因并制定了防治措施。一、恶劣的气候条件是诱发“爬蜂病”的外因方正林区的主要蜜源是椴树 ,还有种类繁多的辅助蜜粉源。 1 997年是养蜂者企盼的“大年” ,从 4月份开始 ,有 2 4万群蜜蜂从各地陆续来这里春繁。4月中旬 ,柳树开始吐粉流蜜 ,但阴冷的天气限制了…  相似文献   

3.
浅析阳泉地区春季爬蜂病病因及预防1997年春季,阳泉地区暴发了严重的爬蜂病,范围之广,损失之大,持续时间之长是近几十年所未见,有近30个蜂场、千余群蜂相继发病,死亡率达30%~50%。我们在李宪东所长的带领下,及时深入所有发病蜂场进行调查研究,现已初...  相似文献   

4.
20 0 2年 ,“爬蜂病”在我地大流行。实际上 ,“爬蜂病” 2 0 0 1年已经开始流行 ,因为是短期发病 ,并没有引起大家的注意 ,给 2 0 0 2年暴发大流行留下了隐患。据笔者了解 ,凡是进行了预防的 ,危害程度都不大 ;相反损失则大。笔者根据自己蜂场预防的结果与走访情况在此一谈。1 发病情况2 0 0 1年大多数蜂场“爬蜂病”出现在 7月份 ,只是短期发病 ,因为蜜源条件好 ,大都不治自愈 ,没发现慢性麻痹病的症状。 2 0 0 2年发病的情况有些变化 ,在 5月份就出现“爬蜂病” ,并伴有麻痹病的发生 ,到 9月末又出现了“大肚病”和“油炸蜂” ,一直到入…  相似文献   

5.
马培德 《蜜蜂杂志》2006,26(9):24-24
近年来,“爬蜂病”像一枚“定时炸弹”一样潜伏在蜂场内,随时都有“爆炸”的可能,一旦暴发会给蜂场带来重大损失,严重阻碍养蜂业的发展。目前防治“爬蜂病”的方法不少,但效果不是很好,真正的有效药物尚未研制出来。笔者养蜂几十年,深受“爬蜂病”危害,决心致力于蜂病的观察试验。下面发表拙见一二供同行参考。要想解决好爬蜂的难题,首先必须弄清楚引起爬蜂的原因。目前普遍认为“爬蜂病”是由孢子虫病、麻痹病、螺原体病几种病的病原体混合感染的。据本人数年观察,主要由孢子虫病引发的较多,因此就要细致观察并研究孢子虫病的发病特点。据…  相似文献   

6.
关振英 《蜜蜂杂志》2007,27(11):38-38
"爬蜂病"是蜂群常见病.有由某种疾病引发的,如孢子虫病引起的"爬蜂病",受寄生虫如蜂螨引起的"爬蜂病";有受水污染或药物及有毒蜜、粉而引起的"爬蜂病"……但无论何种原因引发的"爬蜂病"都会影响蜂群发展,给养蜂效益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失,其危害性是大家都知道的.但在养蜂生产实践中稍有不慎就会受到病虫害的袭击.下面谈几件事例,请蜂友引以为戒.  相似文献   

7.
在我国养蜂业发展过程中,蜂病经历了几次大流行.如1929~1930年间的美洲幼虫腐臭病;1957~1960年暴发的蜂螨病;70年代初的中蜂囊状幼虫病;1984~1990年蔓延全国的爬蜂病,以及后来的白垩病等,都曾使我国的养蜂业遭受巨大损失.广大蜂业工作者在同蜂病的长期斗争中,基本上确定了病原,掌握了发病规律,总结出各种行之有效的方法,控制了病害的发展.但是,随着气候条件的变化和转地蜂场的涌入,各种蜂病仍然有蔓延流行的趋势,也不排除暴发新的疾病.因此,应针对当前蜂病的现状,采取综合防治措施,保证养蜂业免受其危害.  相似文献   

8.
"爬蜂病"是蜂群常见病.有由某种疾病引发的,如孢子虫病引起的"爬蜂病",受寄生虫如蜂螨引起的"爬蜂病";有受水污染或药物及有毒蜜、粉而引起的"爬蜂病"……但无论何种原因引发的"爬蜂病"都会影响蜂群发展,给养蜂效益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失,其危害性是大家都知道的.但在养蜂生产实践中稍有不慎就会受到病虫害的袭击.下面谈几件事例,请蜂友引以为戒.  相似文献   

9.
重庆地区蜜蜂“爬蜂病”于1986年初夏开始,1987年蜂群发病比较严重,几乎每个蜂场的蜂群均有不同程度的出现。笔者根据“爬蜂病”发病的规律、症状以及观察认为;“爬蜂病”是多病原引起的并发症,且能传染,类型分急性和慢性;“爬蜂病”的内因是蜜蜂自身消化系统代谢的障碍所致;柠檬酸有促进蜜蜂体内糖份迅速转化的作用,有利于蜜蜂消化、排泄,故对预防“爬蜂病”的发生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漫谈垮蜂     
我们这个地区,由于农村种植业体制的改革,政府对养蜂业的扶持,从事养蜂的农户不断增多,但形成规模取得一定效益的并不多。有相当一部分养蜂户年年买蜂,年年垮蜂,其教训有以下几点。一、爬蜂病爬蜂病主要是孢子虫病和麻痹病,有时这两种病混合感染出现爬蜂。本地暴发的特点:春季在蒲公英花盛期,秋季在蜜源结束之后。如果气温下降,久雨不晴,箱内潮湿,或喂稀薄饲料极易暴发爬蜂病。一旦暴发了爬蜂病,蜂群很快就垮了下去。对付爬蜂病要以预防为主,一旦发现此病应及时对症下药,可以减少损失。在饲喂蜂群时每公斤糖浆加入2片天滴灵…  相似文献   

11.
今年春天,浙江省“爬蜂病”暴发成灾,给不景气的养蜂业雪上加霜。这是继1988年“爬蜂病”在浙江首次突然性暴发,造成巨大经济损失后的再次猖獗流行,且发病率和危害程度有过之而无不及。笔者在参加浙江省畜牧管理总站主持的《蜜蜂“爬蜂病”综合防治技术的研究和推广》课题的调查研究中发现:过早春繁的蜂群,“爬蜂病”出现早,发病率高;而且群  相似文献   

12.
2008年4月16日,由新安县中原蜂业服务专业合作社、新安县养蜂协会主持召开了关于蜜蜂"空巢病"综合防治研讨会.  相似文献   

13.
贾树彦  田文国 《蜜蜂杂志》2008,28(10):33-33
<蜜蜂杂志>2008年第6期刊登了拙文"对近几年豫西地区暴发爬蜂病的观察与体会"一文(以下简称"体会").受到了广大蜂友的关注,先后接到新疆、甘肃、四川、陕西、吉林、辽宁、内蒙、河北、山西、山东、安徽、河南等地蜂友来电询问情况,有的蜂友买不到"里索劳",还要求我给代买.归纳蜂友提出的问题,谈谈我的看法.  相似文献   

14.
2003年春季,洛阳市绝大多数定地蜂场几乎同时出现恶性爬蜂.根据蜂农反映的情况,我们组织人员对这些蜂场进行现场调查和电话询问.调查结果表明:爬蜂体色正常,肢体完整,多数都是青、幼年蜂,与正常健康蜂没有区别.开箱检查,箱内没有异常现象.多数蜂农认为是"爬蜂病",只有一家认为是药物中毒,并多数喂了不同的蜂药.  相似文献   

15.
蜜蜂爬蜂病是引起蜜蜂不能正常飞行、在地上或巢门口等处爬行,最后抽搐致死的蜜蜂疾病的总称。该病发病迅速、病原传播快,一旦发病,若得不到及时的控制,就会造成饲养蜂群垮掉,甚至全场毁灭。爬蜂病是影响我国养蜂生产的主要病害之一,每年都有80%以上的蜂场不同程度的感染此病。由于引起爬蜂病的病因和发病  相似文献   

16.
春季“爬蜂病”的成因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徐松林 《蜜蜂杂志》2003,(12):23-24
意蜂“爬蜂病”自 1 988年在全国暴发流行以来 ,病情始终得不到有效的控制 ,是养蜂生产中的一大难题。 2 0 0 3年春季又是“爬蜂病”较严重的一年 ,给养蜂生产造成惨重的损失。“爬蜂病”虽是由多种病原微生物所引起的 ,但它的致病菌与季节气候密切相关。笔者经多年的实践观察和调查研究 ,根据症状判断及显微镜检查 ,断定我地春季“爬蜂病”是由孢子虫病引起的。其主要原因是成蜂先天不足 ,免疫功能低下。本文提出不用药物 ,通过管理手段可以有效预防该病的发生或减轻病情。现就以孢子虫病为主症的“爬蜂病” ,谈一点我的见解 (据笔者定地养…  相似文献   

17.
李紫剑 《蜜蜂杂志》2011,30(1):36-36
爬蜂病在我国普遍发生,危害很大。目前有许多针对爬蜂的防治方法,但都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爬蜂问题。 爬蜂病年年爆发,不能控制,笔者认为蜂友们对爬蜂病的发病规律和防治手段还不完全清楚,没有抓住引起爬蜂病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8.
近几年来,蜜蜂"爬蜂病"一直是蜂群管理中最让养蜂人头痛的一大病害."爬蜂病"的发生与否不仅关系到蜂群的发展,而且影响着养蜂经济效益."爬蜂病"的发生,除了与细菌、病毒、气候及管理不善有关外,蜂螨的危害,也是造成"爬蜂病"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9.
2002年,我购回6群蜂,秋天发生"爬蜂",我在报刊亭购回旧的<蜜蜂杂志>,按书上介绍的防治方法--饲喂酸饲料,"爬蜂病"得到了控制.  相似文献   

20.
<正>近些年来,爬蜂病困扰许多蜂场。爬蜂病包括传染性的孢子虫病、麻痹病、下痢大肚病和无传染性的"软翅"爬蜂病等。2004年的春繁期,我地气温偏高,油菜和榆树相继开花,粉源充足,工蜂采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