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基于强度折减理论,结合某在建高速公路重点试验路段填石路堤有无码砌边坡,运用有限元软件建立模型,计算其水平位移变形值和边坡稳定性系数,结合现场边坡变形监测数据监测填石路堤的长期性能。  相似文献   

2.
木材销槽承压强度是木结构螺栓连接节点设计的一个重要参数。结合国内外主要国家木材销槽承压强度的测定方法和模拟计算公式,将模拟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进行比较,分析表明螺栓直径5%偏移法作为木材销槽承压强度的判定方法较为合理,且兴安落叶松的5%偏移法试验测定结果与美国木结构设计规范NDS规定模拟值误差在-2.02%~10.44%之间。设计人员可在未经过试验测定兴安落叶松销槽承压强度时,对模拟计算得到的销槽承压强度值乘以折减系数0.91作为设计参考值。  相似文献   

3.
以强化木地板、中密度纤维板、高密度纤维板、浸渍胶膜纸饰面人造板等5类人造板为试材,研究标准、模拟夏季、模拟冬季等不同温湿度平衡处理条件对上述人造板内结合强度、吸水厚度膨胀率和表面结合强度值等理化性能检测指标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温高湿平衡处理使人造板的力学强度增加,吸水厚度膨胀率降低;低温低湿平衡处理使人造板力学强度降低,吸水厚度膨胀率增加;不同平衡处理条件下强化木地板吸水厚度膨胀率差异较大;对饰面板表面结合强度的影响大于素板。  相似文献   

4.
对596根横截面尺寸为45mm×90mm的杉木人工林3种规格材(目测等级SS,No.1,No.2)抗弯、抗拉、抗压力学性质进行测试。结果表明:3个等级的弹性模量(MOE)、抗弯强度(MOR)、抗拉强度(UTS)及抗压强度(UCS)平均值从SS等级到No.2等级的变化呈V形,No.1等级的各项力学指标平均值略低于No.2等级;5%分位值(除MOE值外)从SS等级到No.2等级都呈下降趋势;不同目测等级的MOR,UTS,UCS值在0.01水平差异极显著,弹性模量与强度及各强度之间都存在较好的相关性。此外,当试件数量较少时,选择相同弹性模量范围内的强度平均值能较好地反映人工林杉木规格材弯曲强度、拉伸强度及压缩强度间的定量关系。  相似文献   

5.
对人工林杉木分别采用常压过热水蒸气、加压过热水蒸气以及饱和水蒸气进行热处理,测试热处理材的尺寸稳定性、力学强度与颜色变化。结果表明,常压过热水蒸气热处理材的颜色变化最小;加压过热水蒸气热处理材的尺寸稳定性提高幅度最大,力学强度降幅较低;饱和水蒸气热处理材的端裂严重,力学强度下降最多,表面颜色变深。  相似文献   

6.
木材密度力学性质及其换算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我国木材物理和力学强度试验标准与外国不同,很难互相比较和直接应用,国此本文提供了换算系数,同时重点提出美国木材密度试验方法 ASTM D52与我国的换算值,旧国标GB1933-80和新国标GB1933-91的换算系数,木材密度是木材物理力学性质的标志,可以通过它推算出多种力学强度数据,本文根据以往的数据统计分析得出换算系数。  相似文献   

7.
水蒸气热处理对人工林杉木性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人工林杉木分别采用常压过热水蒸气、加压过热水蒸气以及饱和水蒸气进行热处理,测试热处理材的尺寸稳定性、力学强度与颜色变化.结果表明,常压过热水蒸气热处理材的颜色变化最小;加压过热水蒸气热处理材的尺寸稳定性提高幅度最大,力学强度降幅较低;饱和水蒸气热处理材的端裂严重,力学强度下降最多,表面颜色变深.  相似文献   

8.
基于ASTM标准的4款实木靠背椅力学强度测试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参照ASTM标准制定了靠背椅类家具的力学强度测试方法与质量要求,对4款实木靠背椅进行了坐板静压承栽、靠背承压、垂直冲击和循环冲击试验.结果表明,4款靠背椅的力学强度依次为3号椅大于2号椅大于1号椅大于4号椅.椅子的结构不同是导致椅子力学强度差异的主要原因(直腿结构优于交腿结构),在结构相同的条件下,椅子强度与所用材料的力学强度大小成正比,且坐框材料比腿部材料对椅子力学强度影响更为显著.另外,在椅子零部件接合处安装五金件可提高其力学强度.  相似文献   

9.
红锥木材性质与胶合强度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红锥木材性质与胶合强度的测定和分析 ,结果表明 :胶合强度与木材的pH值和碱缓冲容量在0 0 1水平上相关显著 ,与酸缓冲容量和木材的物理力学性质之间的相关程度均未达到显著水平。研究结果为红锥木材培育和合理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利用正交试验法,探讨了密度、施胶量及热压压力对板材物理性能的影响,提出较佳的工艺参数。研究表明:在试验范围内,密度增大,力学强度和吸水厚度膨胀率随之增大;施胶量增大,力学强度和甲醛的释放量增加,吸水厚度膨胀率减小;热压压力增加,内结合强度降低,静曲强度、弹性模量以及吸水厚度膨胀率几乎不变,热压压力由1.5 MPa增加到2.25 MPa时,内结合强度约降低了3%,热压压力由2.25 MPa增加到3 MPa时,内结合强度约降低了6%。  相似文献   

11.
云南松木材显微力学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力学试验过程中,借显微镜连续观察木材构造由于外力作用所出现的变异,是研究木材显微力学的基础。作者试图通过云南松木材显微力学的研究,阐明木材力学性质与构造的关系中的某些问题,并就强度理论上的个别问题进行初步探讨。苏联Ю.М.Иванов教授开辟了木材显微力学的研究领域,这是苏联近年来木材学上一大进展。研究木材显微力学,一方面可以深入地了解木材力学性质与构造的关系,为阐明木材力学性质中一些基本问题与建立木材学综合理论的基础提供了可能;同时亦可以揭示木材在加工利用过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现象的本质,这就关系着加工部门控制加工工艺过程、建立新的加工方法以及发现新的木材利用范围;其次也为木材强度理论的  相似文献   

12.
对不同伴生树种人工林酸枣木材物理力学性质和化学组分的测定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伴生树种马尾松和杉木提高了酸枣人工林木材密度、干缩系数、差异干缩和力学强度及其波动性,且杉木的影响大于马尾松;伴生树种马尾松和杉木对酸枣人工林木材物理性质影响不显著,杉木对酸枣人工林木材除弦面硬度和冲击韧性外的其它力学强度指标的影响极显著或显著,而马尾松对酸枣人工林木材力学强度指标均影响不显著;马尾松降低了酸枣人工林木材抽出物含量、纤维素含量和木素含量,提高了酸枣人工林木材戊聚糖含量,而杉木影响正好相反。  相似文献   

13.
毛竹不同种源竹材物理力学性质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来自福建建瓯试验地16个毛竹种源竹材的密度、顺纹抗压强度、顺纹抗剪强度、顺纹抗拉强度和弦向抗弯强度及其弹性模量等物理力学性质的初步研究,结果表明:竹材物理力学性质在各种源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其中湖南株洲的毛竹竹材物理力学性质比于其它种源的毛竹要好,而安徽霍山的毛竹竹材的物理力学性质较差,测量的各指标中有基本密度、抗剪强度、抗拉强度三项指标都达到最低;竹材密度的大小、抗拉强度的高低随种源纬度的降低而呈降低的趋势,而竹材的抗剪强度呈与之相反的趋势。  相似文献   

14.
枫香木材性质及其加工性能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集浙江各地不同树龄枫香木材,系统研究木材解剖性质,主要物理力学性质,刨切、旋切等加工利用适应性等,结果表明:树龄20~25年是枫香木材物理力学性质的一个转折点,其主要物理性质和力学强度指标居国产阔叶树材中等水平;旋切单板胶合强度超过国家标准规定的技术要求,通过工艺改进后枫香材完全适合生产胶合板;刨切贴面板的刨切效果和贴面后的性能都较好,综合指标相对较高.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单板条层积材(PSL)的力学性能,以5和20 mm两种宽度的杨木单板条PSL为材料,对垂直和平行于单板条层积材层积方向分别进行了抗弯、冲击韧性及握钉力的试验,并对两个方向结果进行了差异显著性分析,探究单板条层积材不同加载方向力学强度指标的差异。结果表明:PSL力学性能存在各向异性,5和20mm宽单板条制成的PSL抗弯强度、抗弯弹性模量均为平行加载大于垂直加载,冲击韧性和握钉力为垂直加载大于平行加载;5 mm宽单板条制成的PSL抗弯强度、抗弯弹性模量、冲击韧性值在两个方向差异不显著,只有握钉力在0.05水平下差异显著,20 mm宽单板条制成的PSL所有强度指标在两个方向上差异均显著(P0.01)。单板条宽度的增加,使得PSL主要力学强度指标各向异性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16.
为促进黑木相思木材的合理开发和高效利用,对其物理和力学性质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黑木相思木材的密度属中等级别,体积干缩系数属很小级;顺纹抗压强度等主要力学强度指标均属中上水平,综合强度为166.8 MPa,综合品质系数为320.2,均属很高等级。  相似文献   

17.
辊压处理大青杨木材力学性能变异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辊压处理的大青杨板材和对应的素材进行8种力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辊压处理材的力学强度指标均有所下降;弦向压缩引起的力学强度损失大于径向压缩;随着压缩率的增大,力学强度损失增加;顺纹抗压强度变化的百分率为2.391%~-4.589%,顺纹抗剪强度变化的百分率为-2.071%~-14.213%,顺纹抗拉强度变化的百分率为2.246%~-11.535%,横纹抗拉强度变化的百分率为-0.217%~-16.877%,抗劈力变化的百分率为1.785%~-16.235%,抗弯强度变化的百分率为4.417%~-27.793%,抗弯弹性模量变化的百分率为1.045%~-19.455%,冲击韧性变化的百分率为3.413%~-28.929%.  相似文献   

18.
人工林杉木和杨树木材物理力学性质的株内变异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按照中国国家标准研究杉木和I-214杨树木材的抗弯弹性模量、抗弯强度、顺纹抗压强度和密度,同时按照日本国家标准研究2个树种的顺纹抗剪强度.结果表明:杉木的抗弯强度、顺纹抗压强度和密度由胸高直径处向上呈波浪形增加,抗弯弹性模量则稳定降低,但不同高度间杉木的物理力学性质没有显著差异;近树皮处木材的物理力学性质高于近髓心处木材,并有极显著差异.对于I-214杨树,只有抗弯弹性模量从髓心到树皮逐渐增加,其他的物理力学性质,最小值在从髓心到树皮的过渡区,最大值在近树皮处,从髓心到树皮,杨树的物理力学性质有极显著的差异.杉木和杨树的径面顺纹抗剪强度从髓心到树皮有极显著差异,并且近树皮的高于近髓心的木材,而弦面顺纹抗剪强度从髓心到树皮没有显著差异.木材密度与力学性质有很好的线性相关关系,木材密度是一个很好的力学强度的预测手段.  相似文献   

19.
为了探索改善刨花板力学性质的途径,采用全因素试验方法,对刨花板进行热老化处理。结果表明:在热老化过程中,时间对刨花板的内结合强度、静曲强度和弹性模量影响不显著;温度对刨花板的内结合强度影响显著,而对静曲强度和弹性模量影响不显著;厚度对刨花板的静曲强度和弹性模量影响极显著,而对内结合强度影响显著。在生产实践中,不同厚度的刨花板采用不同的热老化工艺,才有望获得理想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本研究以脲醛(UF)树脂改性杉木为研究对象,采用高温过热蒸汽对其进行热处理,系统研究了热处理温度和时间对UF树脂改性杉木力学强度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与杉木对照材相比,UF树脂改性杉木力学强度显著提高;高温热处理使杉木浸渍材的力学强度降低;随着温度升高和时间延长,杉木浸渍材的抗弯弹性模量和强度、顺纹抗压强度和横纹抗压比例极限应力均呈明显下降趋势;经热处理后,UF改性杉木抗弯弹性模量、抗弯强度、顺纹抗压强度最大分别可降低11.4%、65.1%和17.3%,横纹全部弦向和径向抗压比例极限应力最大分别可降低60.9%和59.6%,横纹局部弦向和径向抗压比例极限应力最大分别可降低36.5%和56.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