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水分是花生获得高产的重要条件。但自然降雨与花生不同生育阶段需水常发生矛盾,表现为年际间不同生育阶段时有旱象出现,对花生生长和荚果发育影响很大。七十年代以来花生主产国对花生需水规律和灌溉技术已有较深入研究。目前定型的成套喷灌机具已在大面积生产上应用,对保证产量持续上升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国内对花生需水规律和溉溉等方面也有  相似文献   

2.
水分是花生高产的重要条件,但花生的需水量和灌水量尚缺乏明确指标,尤其是花生结荚、饱果期临界水分研究资料更少。为此,本试验借助池栽法。利用人工遮雨设施控制全生育期的水分状况,在结荚和饱果期人为造成不同干旱条件,以研究其对花生植株生长和荚果发育的影响,为今后花生高产提供科学的灌水依据。  相似文献   

3.
在防雨棚池栽条件下,通过人工控水的方法,研究不同生育时期干旱胁迫对花生生长发育和复水后补偿效应。结果表明:各生育时期遭受干旱胁迫后,花生株高、叶面积系数、地上部和荚果干重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且随处理时间的延长,降低幅度增大。饱果期和苗期干旱胁迫对花生植株生长的影响相对较小,苗期干旱复水后对植株生长的补偿效应大;花针期和结荚期干旱对植株生长的影响大,复水后对植株生长的补偿效应小。苗期干旱对荚果产量的影响最小,其次是饱果成熟期,花针期和结荚期干旱对荚果产量的影响大。苗期干旱胁迫对荚果产量的影响主要与有效果数降低有关,饱果成熟期干旱胁迫对荚果产量的影响主要与荚果饱满度降低有关,花针期和结荚期干旱胁迫对荚果产量的影响,是有效结果数少与饱满度低共同引起的结果。  相似文献   

4.
从大批果针入土到荚果饱满成熟,是花生的结果成熟期。这个阶段大约经历两个月左右,晚熟大花生要长半月左右。这时以生殖生长为主,茎叶生长逐渐缓慢,荚果迅速形成和膨大。荚果的发育和形成,需要适宜的水分、温度、光照、营养等环境条件。根据花生的生育特点,创造适宜的条件,对提高结果率和饱果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不同供水条件对冬小麦生长因子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为给冬小麦高效灌溉制度提供理论依据,分析了6个不同灌水处理下土壤含水量、冬小麦叶面积指数、株高和籽粒产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增加灌水可减缓冬小麦生长发育期间土壤储水量的下降,但过量灌溉则会导致土壤水分出现冗余.不同灌水处理对冬小麦植株性状和产量有极显著的影响,适当增加灌水次数和灌水量可增加株高和叶面积指数,促进小麦植株平稳生长,提高籽粒产量,过度灌水反而会对小麦生长和产量产生负效应.小麦在返青~拔节期和抽穗~成熟期两个阶段需水较多,对水分较为敏感.冬小麦苗期和成熟期的土壤水分下限指标为田间持水量的55%~60%,其它生育阶段为田间持水量的65%~70%.  相似文献   

6.
地膜覆盖栽培甜菜土壤水分状况及节水灌溉方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分析地膜甜菜需水量与需水规律试验资料的基础上,探讨了甜菜土壤水分变化规律及各生育时段的需水规律,确定出不同气候类型甜菜一次适宜灌溉定额。根据试验求算实际蒸散量,利用彭曼公式及土壤水分平衡方程,计算求得甜菜各生育阶段的作物需水系数及不同气候年型甜菜全生育期的适宜灌溉定额及最佳节水灌溉方案。  相似文献   

7.
论述了变动灌水定额(0——10.16cm)对花生品种T—32的生长、产量和含油量的影响。增加灌水定额进一步增加了单株的株高、叶片数、秕果数和成果数以及每公顷的荚果产量。不同的灌溉处理对于单株分枝数、每个荚果的种子数、种子百粒重、出仁率和植株地上部的干重几乎无影响。灌溉处理比不灌溉的提高含油率1.6%。 收集了核算作物从土壤水分中的耗水数据,表明生长和发育期间以开花至下针阶段日耗水量最大(4.87mm)。可注意的是成熟阶段观察到的日耗水量最小(0.63mm)。由不灌溉到灌水10.16cm/公顷,生产每公担荚果的总耗水量需要从44.29mm增至51.95mm。  相似文献   

8.
不同生育时期膜下滴灌对花生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花生品种山花7号为材料,研究了不同生育时期膜下滴灌对花生生长发育、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膜下滴灌促进花生植株生长,其主茎高、侧枝长、分枝数、单株叶面积、生物量均大于CK;显著增加花生生育后期叶片叶绿素a/b值;对百果重、百仁重、单株结果数、出米率、荚果和籽仁产量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花针期滴灌、花针期和结荚期滴灌两处理花生荚果和籽仁产量增产幅度均在7%以上,而结荚期滴灌荚果和籽仁产量增幅仅分别为3.61%和5.08%。膜下滴灌有利于促进花生的生长发育,提高花生产量,在花针期进行膜下滴灌补水,增产效果较为明显。  相似文献   

9.
浅论花生浇水及其增产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为花生生态因子之一,对花生的一生起着重要的作用。据测定,在基本停滞生长的新鲜花生植株中,约含有70%左右的水分;在花生的全生育过程中,正常生长要求土壤含水率为50~75%,但是,在自然环境中,土壤水分受多种因素的制约,是一个很活跃的因子,在不同年分,不同阶段发生着变化。这种变化给花生的正常生长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0.
土壤缺水对植物的影响主要取决于水分胁迫程度及发生时期。Gorbet和Lshag等已测定出花生缺水的特别敏感期,主要研究了干旱对花生产量及品质的影响。但对花生的抗旱机制、叶片发育、生殖库等的研究还不够。另外,大田条件下,水分胁迫对花生的生理效应研究也甚少。本文旨在研究调查水分胁迫条件下花生的生长、抗旱性、生殖库的形成及生产力的遗传变异。  相似文献   

11.
花生喷水灌溉技术的研究/张新华(山东省水利科学研究院)中国油料.-1994,16(1).-45~50山东省花生亩产250~450kg中熟大花生需水量为480~800mm。文章提出了花生各生育阶段的需水率和需水强度、各发育期土壤水分适宜范围、喷灌工程规...  相似文献   

12.
山东省花生1100万亩,尚有70%无灌溉条件。多数地处低山丘陵区,干旱是山东省花生生产的主要制约因素.通过研究明确,亩产250-450公斤中熟大花生需水量为480-800毫米。经过需水量与亩产等方面相关分析,得出各阶段需水率和需水强度、花生各发育期土壤水分适宜范围,提出花生适宜灌溉方式以移动式喷灌磁化水为好,并提出花生喷灌工程规划设计基本参数。以及提供配套工程及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3.
不同生育时期淹水对花生生理性状及产量、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试验在池栽条件下进行,以花生品种农大818、湘花2008和鲁花11号为材料,采用人工淹水的方法探究了不同生育时期淹水对花生植株性状、生理性状及荚果产量与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苗期及开花期淹水均降低了植株的主茎高、侧枝长及分枝数,但增加了主茎绿叶数、主茎倒3叶净光合速率及光化学反应效率;结荚期淹水对植株主茎高、侧枝长及分枝数的影响不显著,却降低了主茎绿叶数、主茎倒3叶净光合速率及光化学反应效率。不同生育时期淹水均显著降低了花生荚果产量,以结荚期淹水减产幅度最大,其次是开花期淹水,减产幅度最小的是苗期淹水。不同品种相比以农大818淹水减产最严重,说明农大818最不耐涝。此外,除苗期淹水外,开花期和结荚期淹水都显著降低了粗脂肪含量和O/L比值,但增加了花生籽仁中的粗蛋白、可溶性糖含量。  相似文献   

14.
花生一生中对水分的需求状况,目前尚缺乏一致的认识和确切数据。为此,本试验在结荚期、饱果期土壤临界水分研究基础上,继续对苗期、花针期土壤临界水分进行研究,通过试验摸清影响花生苗期、花针期生长发育的土壤临界水分及其需水规律,从而找出适宜水分指标,为高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甜菜需水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测定看出,不同年度间甜菜需水量有变化,但需水规律是一致的,以生育中期需水量最大,占全生育期的60%~70%;其正常生长的临界需水量为270m~3/亩;在半干旱区,应适当灌溉,当甜菜需水量在360~370m~3/亩时,可获较高的根产量和含糖率;当生育期降雨量增多时,可适当调整灌溉量,以提高水分利用率。  相似文献   

16.
灌水时期对花生生育后期土壤剖面水分变化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防雨旱棚池栽条件下,花生生育后期土壤剖面水分、产量的测定,研究了不同灌水时期对花生生育后期土壤水分时空变化以及花生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花生生育期内,0~120cm土壤剖面含水量的分布以其变异系数大小可分成激变层、次活跃层、相对稳定层和活跃层4个层次.浇水时期影响土壤水分垂直分布;花生结荚至结荚后20d,苗期浇水和全生育期浇水处理的0~20cm土层土壤含水量随深度增加而降低;结荚后期除全生育期浇水处理外,其余生育期浇水处理0~30cm土层土壤含水量随深度增加而增加;30~70cm土层为花生根系吸水贮存层,土壤含水量随深度增加相对稳定;70cm以下土层含水量均随深度增加而增加,为水分补给层.在花生生育期内土壤水分时间变化特征与灌水时期有密切关系,浇水可明显提高0~20cm土层土壤含水量,70cm以下土层土壤含水量的变化滞后于灌水时期20d左右;结荚期浇水可明显提高花生水分生产效率和产量.  相似文献   

17.
花生水分胁迫研究II.荚果生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探讨了水分胁迫对结荚期花生荚果发育的影响。为期两年(1997/98和1998/99)的试验是在农牧学院(国立R姫oCuarto大学)试验场开展的。目的是量化与水分胁迫有关的物候因子的变化与花生荚果发育的关系。试验采用的是生育期为150d的兰娜型花生品种。荚果发育水平分别通过成熟度和荚果干重两方面来定性和定量衡量。水分胁迫对荚果发育的影响表现为改变发育起始阶段时间、荚果发育速率和生育期、成熟度和最终产量。两年的试验结果相似,主要结果取自处理S2(开花下针期进行干旱处理),包括花期延长,下针结果期延迟11~13d,降低荚果发育速率(11.5~12.6mg·d 1,对照为17.0mg·d 1),以及降低荚果最终产量。  相似文献   

18.
花生遮光对其生育及产量影响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光能是作物产量形成的基本因子。在花生各不同生育阶段,光能的强弱对花生的生育及产量形成有什么样的影响,尚缺乏试验研究。摸清花生各生育阶段对光能的需求规律,对充分利用光能资源,进一步发展花生生产,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将起到一定的作用。因此,82、83两年我们进行了花生不同生育阶段的遮光试验研究。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19.
花生不同生育阶段土壤干旱对植株生育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省花生多种在丘陵山区,土层浅、蓄水保肥力差,整个生育期间易受干旱危害。为了明确浅土层条件下花生受旱后对植株生育以及产量的影响,以便今后为丘陵山区花生经济用水提供科学依据,本年我们借助池栽法进行了本项研究。  相似文献   

20.
[美国《农场化学品》1976年139卷10期62页报导]花生由于结果习性独特,要求与其他作物完全不同的施肥方式。花生荚果在地下发育,荚果的发育所需的钙不是由植株吸收供应的,而是通过果针或荚果的茸毛来摄取。美国东南部花生产区的轻质沙攘土,其PH值为5.8—6.2,适宜种植花生。这类土壤虽然持水量有限,有机质含量低和交换量低,但若在生长期中精心管理并保持足够水分,仍能获得高产和饱满的花生仁,而施肥则是决定最终产量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