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龙胆草系龙胆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以根和根茎入药,有泻肝胆实火,除下焦湿热作用,为黑龙江地道药材品种。其原植物包括粗糙龙胆(Gentiana scabra)、东北龙胆(G.manshurica)和三花龙胆(G.triflora)3个种。主产于东北三省,俗称为关龙胆。20世纪50年代黑龙江省年调出量约为50万kg,随着草原和林地面积的减少,野生龙胆的年收购量锐减,现不足2.5万kg,黑龙江省已不能自给,造成国内外市场“关龙胆”长期供不府求。  相似文献   

2.
林区栽培龙胆草试验杜泽良,于忠录,王振平(黑龙江省鹤立林业局多种经营局)龙胆草系龙胆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根及茎可入药,是东北名贵野生药材之一。具有生长迅速、根系发达、龙胆苦甙成分含量高、祛病抗寒能力强等特点,其中以糙龙胆品质为最佳,久负胜名,因多年来开...  相似文献   

3.
野生小竹在丽水市广阔的山野中有大量的分布。野生小竹林省力化改造,投入少,见效快,效益高。经每年劈山改造,不进行深翻,5年投资2250元/hm2,可产笋6450kg/hm2,可获收入6450元,产出是投入的2.53倍;经劈山深翻,1~5年投入5100元/hm2,产笋16575kg,收入16575元/hm2,产出是投入的3.25倍。利用山区的生态和资源优势,生态省力化改造野生小竹,可成为山区经济的一个新的增长点。  相似文献   

4.
龙胆草属龙胆科龙胆属多年生草本药用植物.因其叶颇似“龙葵”、味苦如胆汁,故名“龙胆草”. 龙胆草在国内产于江苏、浙江、安徽、山东、内蒙古及东北等地;国外产于欧洲森林地带,称‘欧龙胆'’其花黄色轮生于顶端,故名‘黄花龙胆’.产于东北的龙胆草称“东北龙胆”.东北龙胆为龙胆草中之上品,其药用价值驰名中外.但  相似文献   

5.
研究不同地区的东北龙胆,组间獐牙菜苦苷的含量差异。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结果表明:生长在不同地区的东北龙胆,獐牙菜苦苷的含量差异显著,即生长环境不同,东北龙胆根中有效成分龙胆苦苷含量差异显著。土壤类型因素对条叶龙胆根中獐牙菜苦苷含量的影响达到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6.
<正>龙胆花是著名的高原野生花卉,它们虽然矮小,却十分引人注目。龙胆花分布非常广,即使在海拔5000多米的冰缘地带,也有龙胆花分布。几乎所有的龙胆花都是重要的中草药和藏药,青藏高原上的人们对龙胆花很有感情。龙胆花是遍布地球的野生花卉,它们虽然大部分比较矮小,但无论在哪里,以蓝紫色为主色调的龙胆花都很吸引人,  相似文献   

7.
两种龙胆生物学特性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糙龙胆和东北龙胆的生育时期,根,茎,叶,花,果,种子,分蘖等生物学特性进行了观测。结果表明,糙龙胆多数生物学特性优于东北龙胆,系适宜栽培种。  相似文献   

8.
<正>龙胆又名龙胆草、苦胆草、胆草等,为龙胆科多年生草本珍贵藏药。入药龙胆主要有龙胆,又名粗糙龙胆;条叶龙胆,又名东北龙胆;三花龙胆等3种。主产于辽宁、吉林、江苏、安徽、山东、陕西、湖北、江西、等省。甘肃省甘南州合作市、临潭县、卓尼县、夏河县、碌曲县、迭部县、玛曲县、舟曲县均有分布。  相似文献   

9.
东北龙胆为多年生草本植物,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在东北地区广泛栽培。其种子细小,育苗复杂。文章介绍了东北龙胆的植物特征,从种子处理、整地、育苗及田间管理等几个方面介绍了其在半干旱地区的播种育苗技术。  相似文献   

10.
龙胆(GentianascabraBunge)为龙胆科植物,以干燥根及根状茎入药。主产东北和内蒙,品质优良,畅销全国,并有大量出口,年需求量在130~150万kg,黑龙江省龙胆草年产销量不足10t,种植龙胆前景十分广阔。龙胆草播种育苗,一直是制约龙胆草发展的主要因素,目前较成功的是采用大棚喷播育苗,技术难度大、成本高,而大田直播育苗尚不理想,根据我们近年来的探索实践,龙胆草直播育苗已成现实,现简述如下。1种子采集我省栽培种应选择东北龙胆为主。在自然条件下,龙胆草8月上旬开花,花期较长,从花序顶端依次向下开放,种子也…  相似文献   

11.
以小陇山林区森林资源数据,采用现代森林生态效益计量评价理论和方法,对小陇山林区的森林效益进行了初步评估计算,年平均总效益值为25.57亿元。其中直接效益为2.20亿元,净化水资源、森林蓄水、防止泥沙、固土、保肥、改良土壤、固碳、释放O2、吸收SO2、野生生物保护、病虫害防治、游憩效益等公益效益为23.37亿元。直接效益与公益效益的比值为1?10.64。  相似文献   

12.
2001年至2003年,在湛江、江门、东莞、广州、汕头、韶关等地设点对广东省生态公益林的森林涵养水源效益、森林水土保持效益、森林改善小气候效益、森林吸收二氧化碳效益、森林净化大气效益、森林游憩资源效益和森林野生生物保护效益等7种效益进行计量与评价.结果表明:7种生态效益价值的总值为736.843 6×108(元·a-1),占2003年全省生产总值的5.47%;生态效益价值依大小顺序为:净化大气效益472.590 7×108(元·hm-2a-1),占64.14%;涵养水源效益127.450 6×108(元·hm-2a-1),占 17.30%;水土保持效益72.830 0×108(元·hm-2a-1),占9.88%;改善小气候效益33.077 8×108(元·hm-2a-1),占4.49%;森林游憩资源效益16.559 2×108(元·hm-2a-1),占2.25%;吸收二氧化碳效益10.526 7×108(元·hm-2a-1),占1.43%;保护野生生物效益 3.808 6×108(元·hm-2a-1),占0.52%.平均生态效益价值为21 358.82(元·hm-2a-1),表现出较高的效益.  相似文献   

13.
羊肚菌杂交选育及其杨树林下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四川野生羊肚菌和东北野生羊肚菌为亲本,采用单孢子菌丝杂交融合技术,经过5 a多时间的筛选试验,选择出适合辽宁地区栽培的高产、稳产优良杂交羊肚菌菌株。利用筛选的优良菌种,建立了羊肚菌杨树林下栽培技术体系,使667 m2杨树林地的羊肚菌产量超过150 kg。  相似文献   

14.
材用毛竹林上、中、下不同坡位之间的产量、产值、采运用工量均差异显著。以400 m2的样地为单位,一次采伐的竹材的重量分别为836.37 kg、1112.85 kg、1 354.12 kg,竹材产值分别为556.87元、766.43元、939.22元,采运每担竹材的用工系数分别为0.096工、0.050工、0.028工;钩梢的毛料重量分别为300 kg、160 kg、350 kg,产值分别为120元、64元、140元,每担毛料的用工系数分别为0.21工、0.18工、0.08工。支付采运等工资后,经营效益分别为-100.31元、294.66元、622.47元,平均270.45元,差异显著并且总体效益不高。事实上已经有部分上坡位的毛竹林因为没有经营效益而开始抛荒了。毛竹林的作用定位及经营模式,应该根据社会的发展变化情况,及时作出调整。  相似文献   

15.
龙胆属龙胆科植物,是多年生宿根性草本。干燥的根及根状茎入药,有清热燥湿、泻肝胆实火的作用。野生多分布于林绿草甸及灌丛中。主产于东北和内蒙古,品质优良,销全国,并有出口。 一、生长习性 1.生长发育:种子在适宜条件下,播后4天左右即开始萌动,6~10天子叶出土。苗期生长缓慢。10月份枯萎冬眠。第二年5月返青,7月中旬现蕾,8~9月为花期,果期为9月。 2.种子特征:龙胆种子呈浅黄褐色、长卵形、细小。胚率70%,千粒重3毫克。种子萌发需较高的湿度,土壤含水量30%以上,空气湿度60%~70%。实验证明…  相似文献   

16.
辽宁省东北红豆杉迁地保护措施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濒危植物野生东北红豆杉近十几年受到严重破坏,对其迁地保护势在必行。调查发现,辽宁省仅有两处迁地保护的东北红豆杉,面对现状,阐述了加强野生东北红豆杉的保护措施及对策。  相似文献   

17.
2005年4月对黑龙江省穆棱东北红豆杉(Taxus cuspidata Sieb.etZucc.)天然林分的组成结构、立地条件、及种群年龄结构。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该地区东北红豆杉种群生存的林分结构以天然针阔混交林为主,土壤含水量较高(40%-60%),pH值偏酸(4.7~5.5);野生东北红豆杉的种群结构不合理,属于衰退种群,这也是导致野生东北红豆杉种群下降的原因之一。虽然穆棱地区的立地条件适合东北红豆杉野生种群的生长,但目前成年东北红豆杉树干中空、腐烂,中等胸径的健壮成年树被盗伐,而且幼树经常被野生动物啃食,该地区东北红豆杉的种群仍然是下降趋势,处于濒危状态。  相似文献   

18.
甘肃野生花卉的基本特征及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甘肃省野生花卉调查研究后认为,甘肃野生花卉的基本特征依据产地可归纳为4种气候类型,即荒漠气候型、高寒高山气候型、亚热带气候型和大陆东岸气候型(中国气候型)。其特点是:分布不均匀;温带花卉占主导地位;种类繁多,类型多样;珍稀濒危植物种类丰富;报春花属、龙胆属、杜鹃花属、柽柳属、马先蒿属野生花卉有特色。  相似文献   

19.
为了丰富林下食用菌栽培品种和提高栽培效益,调查了祁连山东段林区野生食用菌资源,并研究了不同野生食用菌驯化栽培效果。结果表明:祁连山东段林区共有野生食用菌7科、13属、18种,驯化栽培后粉紫香蘑、野蘑菇、美味蘑菇和大肥蘑菇菌盖宽度分别为5~12、6~8、4~12、6~15 cm,菌柄长度分别为4~7、4~12、5~15、5~9 cm,产量分别为5.24、5.01、5.22、6.09 kg/m~2,以上菌种驯化栽培后因产量和效益较高,在实际生产中具有一定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20.
酸枣俗称刺枣、棘,为灌木或小乔木,耐干旱、瘠薄和盐碱,适应性强,可作为嫁接大枣的砧木,在我国华北地区分布较广。枣树原产我国,是重要的经济林树种,适应性强,寿命长,效益高。过去因嫁接方法不当,成活率较低,因此发展缓慢,成效不高,经过课题组人员不断实践,总结出一套快捷可靠利用野生酸枣嫁接大枣的嫁接技术,生长十分迅速,而且成活率高,见效快,经实验,7年生枣树株产6.4kg,每公顷达到26320kg的高产,扣除各种费用,每公顷纯收入为14380元,达到了丰产、优质、高效的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