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以奇异核桃带腋芽茎段为外植体进行试管繁殖,腋芽萌生培养基和分化、继代培养基均为DKW+IBA1.0 mg/L。使用"二步法"诱导生根效果较好,最适诱导生根培养基为DKW+IBA 2.5 mg/L,生根培养基为无植物激素的DKW,生根率可达到65%。  相似文献   

2.
为了建立‘紫韵’紫薇组培快繁技术体系,以带腋芽的幼嫩茎段为外植体,对影响腋芽萌发、组培苗继代增殖和生根的基本培养基、生长调节剂种类和浓度等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紫韵’紫薇适合的初代培养基为DKW+BA 1.0 mg/L+NAA 0.05 mg/L,在该培养基中腋芽萌发率达94.80%,植株生长健壮。适合的增殖培养及生根培养最佳配方分别为WPM+BA 0.5 mg/L+NAA 0.05 mg/L和1/2 MS+NAA 0.2 mg/L+AC 300 mg/L。在增殖培养基中增殖系数为5.26;在生根培养基中生根率达到100%,平均根条数6.9条,平均根长4.90 cm。用泥炭土:珍珠岩为3:2~3:1作为基质,以穴盘和营养钵作为容器,组培苗移栽成活率达到95%以上。  相似文献   

3.
为了建立无籽刺梨组织培养技术体系,从而有效解决生产用苗紧缺问题,以无籽刺梨带叶腋的嫩茎为外植体进行了组织培养试验,研究了不同消毒时长、培养基种类及激素浓度对无籽刺梨外植体消毒效果、分化培养、增殖培养及生根培养的影响情况。结果表明:外植体经清水冲洗后用75%的酒精消毒20 s,以0.1%的升汞消毒9 min,污染率低至0;培养基1/2MS+0.50 mg/L TDZ+0.02 mg/L 2,4-D+5.0 mg/L Ag NO_3适用于无籽刺梨叶柄的分化培养,分化率为50.0%;适用于无籽刺梨增殖的培养基为MS+0.50 mg/L 6-BA+0.10 mg/L NAA,增殖倍数达5.56;在1/2MS+0.10 mg/L IBA+0.20 mg/L NAA+0.30 g/L活性炭的培养基上,无籽刺梨的生根率为92.5%;在腐殖土︰红土︰珍珠岩=1︰1︰1的基质中炼苗,无籽刺梨组培苗的成活率可达97.2%。  相似文献   

4.
以黑枸杞当年生枝条腋芽为外植体,研究了外植体诱导、增殖和生根阶段的最佳培养基配方。结果表明:诱导培养基的最佳配方为MS+BA1.0mg/L+IBA0.8mg/L,萌芽率达到78%,平均芽高1.9cm;增殖培养基的最佳配方为MS+BA 1.6mg/L+IBA 0.10mg/L,有效增殖倍数达到6.32倍;生根培养基的最佳配方为1/2MS+NAA 0.2mg/L+IBA 0.6mg/L,生根率达到92%,平均生根条数3.6条。  相似文献   

5.
榛子组织培养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不同时期的腋芽为材料,对杂交大果榛子组织培养各阶段处理方法及培养条件进行研究的结果表明,休眠枝水培长出的新梢是较适合的外植体材料;DKW+6BA2 mg/L+ NAA0.015 mg/L是杂交榛子腋芽诱导较适合的初始培养基,萌发率可高达71.6%,且在培养基中加入0.3 mg/L GA3有利于腋芽的萌发;DKW+6BA3 mg/L+ IBA0.05 mg/L是较适合的增殖培养基,增值系数最大可达3.69;1/2DKW+ IBA0.2 mg/L时生根率达到最大的45%.  相似文献   

6.
以日本小菊花蕾为外植体,研究了外植体诱导、扩繁、生根、炼苗的最佳培养条件。结果表明,最佳消毒处理为75%酒精30s+0.1%HgCl26min,污染率低至3.8%;初代培养的最佳激素配比为MS+6-BA 1.5mg/L+NAA 0.1mg/L,萌发率达到88.2%,平均株高达2.4cm;增殖培养的最佳激素配比是MS+6-BA 0.5mg/L+IBA0.05mg/L,平均株高达2.8cm,增殖系数达9。生根培养最佳培养基为1/2MS+IBA 0.15mg/L,生根率达96.0%。  相似文献   

7.
蕨菜孢子组织培养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蕨菜孢子为外植体试材,进行组织培养试验,采取MS基本培养基,附加不同种类、不同浓度的植物生长调节剂,进行了诱导培养、增殖培养、生根培养、炼苗移栽的研究,探索其组织培养的适宜条件。结果表明,蕨菜孢子的最佳诱导培养基为1/2MS;增殖培养基为1/2MS+6BA 1.5mg/L+NAA0.05mg/L;生根培养基为1/2MS+NAA 0.05mg/L+IBA 0.2mg/L,生根率达98.6%以上,平均生根条数为7.4条/株,根长长达6.1cm;经过炼苗移栽,苗势较为旺盛,移栽成活率达到95%以上。  相似文献   

8.
以野生金银花当年生茎段为外植体,MS和1/2MS作基本培养基,研究不同激素对金银花外植体灭菌消毒效果、不定芽诱导、增殖培养和组培苗生根诱导的影响,以建立野生金银花高效快繁体系。结果表明:外植体最佳消毒灭菌方法为75%碱化乙醇+0.1%升汞消毒12min,外植体无菌苗率达到82.67%;不定芽诱导最佳培养基配方为MS+6-BA 1.5mg/L+NAA 0.12mg/L,不定芽诱导率为88.67%;继代增殖最佳培养基配方为MS+6-BA1.5mg/L+NAA 0.02mg/L,增殖倍数达到4.11,与其他处理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生根诱导培养基配方以1/2MS+IBA 2.5mg/L+NAA 0.2-0.6mg/L较好,生根率和根长分别达到85.56%-92.22%和3.14-3.27cm。  相似文献   

9.
以核桃(Juglans regia)茎段为外植体,对核桃茎段器官离体再生培养技术进行研究。结果表明:4—5月采集的核桃茎段,通过系列表面消毒后,0.1%升汞灭菌10min,效果最佳。在附加1.0mg/L6-BA的DKW诱导培养基中,萌芽率为60%以上。通过SH+0.5mg/LBA+0.1mg/L IBA进行增殖培养,芽增值系数为4.32。以1/2SH+8.0mg/LIBA进行不定根诱导,生根率为63.18%,根数2~3条。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毛梾作为油料树种,其果实油用价值被逐步开发利用,但因优株材料数量有限,传统的实生苗繁殖变异系数大,而无性繁殖技术尚不成熟,繁殖系数低,难以满足短期内提供大量苗木的需求,因此需要建立毛梾组培体系达到快速繁殖目的。目前对毛梾组培的研究仅到初代培养,污染率高诱导率低,生产中无法应用。本试验以结果盛期的优良单株为试材,选用一年生休眠枝水培出的新梢为外植体,进行毛梾优良无性系组培技术研究。结果表明,最佳消毒方式为2%次氯酸钠消毒15 min,污染率4.4%;最适基本培养基为DKW培养基,试管苗生长良好,叶片健康舒展;继代培养采用DKW+6-BA0.5 mg/L+NAA0.2 mg/L+GA3 0.5 mg/L为宜,增殖系数为15.56,平均苗高6.22 cm;生根培养采用1/2DKW+NAA0.2 mg/L为宜,生根率为62%(最高可达74%),平均根数6.5,平均根长2.9 cm;移栽时选用经过高压灭菌后的蛭石:珍珠岩:草炭1:2:1基质,可达到94.4%的成活率。  相似文献   

11.
以猕猴桃的顶芽作外植体进行离体培养,芽分化率最高为79.1%,其次是侧芽和茎段,两者的芽分化率分别可达45.8%和24.4%,叶片的芽分化率为0;以顶芽为外植体,在添加1.5mg/LBAP和0.2mg/LNAA,N素减半的改良MS培养基上进行芽分化和继代培养,芽分化率可达到97.7%,在继代培养中补充10mg/L的谷氨酸盐,可大大提高继代增殖系数β1,到第三次继代时,β1可达到127.5,而此时对照的β1;仅为12.7。以N素减半或N素及Fe盐减半的MS培养基作生根培养基,生根率均可达100%,比对照提高30%,平均根长分别比对照长4.2cm和7.1cm,开始生根时间分别比对照早3d和6d,在生根培养基上添加3%的活性碳可以进一步提高生根长度,缩短生根时间。研究认为繁殖系数ε是衡量一个外植体可繁殖成多少苗木的主要指标,本试验中ε=101,即一个外植体可繁殖101探苗。  相似文献   

12.
以巴西人参带芽茎段为外植体,研究培养基、植物生长调节剂、移栽基质等对巴西人参组培快繁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的初代诱导培养基为WPM+6-BA 0.4 mg/L+NAA 0.4 mg/L,初代芽诱导率达90.65%,每个外植体平均萌芽数为2.90个,平均芽高2.70 cm;最佳的继代增殖培养基为WPM+6-BA 2.0 ...  相似文献   

13.
以微型月季品种“旋转木马(红色系)”和“金太阳(黄色系)”为试验材料,研究组织培养快繁体系适宜的外植体,外植体萌发适宜的培养基;丛生芽增殖适宜的培养基;组培苗生根的最佳培养基及移栽条件,以期建立微型月季快繁体系,提高种苗繁殖速度和质量。结果表明:微型月季适宜组织培养的外植体为1年生嫩枝和半木质化茎段;适宜外植体腋芽萌发的培养基为MS+0.5mg/L6-BA;适宜的增殖培养基为MS+0.5mg/L6-BA+0.5mg/LTDZ或者MS+1mg/LTDZ+0.1mg/LKT;适宜的生根培养基为0.2mg/LIBA;组培苗根系长至0.5~1cm、株高2~3cm时进行移栽,移栽后遮光率20%~40%、空气湿度40%~50%、环境温度20~25℃,移栽成活率可达到91%。  相似文献   

14.
金刺塔仙人掌快速繁殖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金刺塔仙人掌嫩茎为外植体进行离体培养 ,茎段的最高分化率为 87%。在改良的MS(氮元素减半 ) +BAP1mg/L +IAA0 .2mg/L平均每个茎段可诱导不定芽 9~ 1 3个。在生根培养基中 ,以MS培养基 (氮元素减半 )加NAA0 .2mg/L ,根诱导率在 91 %。当苗高 3cm以上 ,根长 2cm以上时 ,开盖 2d移入温室 ( 2 0~ 2 6℃ ) ,炼苗 3d后移栽于蛭石 :河沙 :腐殖土为2 :3:5的混合基质的土壤中 ,成活率达 89%。  相似文献   

15.
以托柄菝葜幼嫩的茎段为外植体,MS、1/2MS、1/4MS、B5为基本培养基,研究了不同植物激素组合对托柄菝葜组织培养快速繁殖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培养阶段的适宜培养基为:(1)启动培养基为1/2MS 6-BA 2.0 mg/L IBA 0.1 mg/L;(2)继代增殖培养基为1/2MS 6-BA 3.0 mg/L IBA 0.2 mg/L,月平均芽增殖率可达 177.8%;(3)生根培养基为1/4MS NAA 1.5 mg/L 活性炭1 000 mg/L,培养25 d后生根率可达93.3%。  相似文献   

16.
以大岩桐幼嫩叶片、老叶、带腋芽的茎段为外植体,进行试管诱导,并进行继代、生根、移栽试验.结果表明:大岩桐诱导外植体以带腋芽的茎段效果最好;适宜的启动培养基、增殖培养基和生根培养基分别为MS+6-BA 1.0mg· L-1+NAA0.2mg·L-1、MS+6-BA0.5 mg·L-1 +NAA0.1 mg·L-1和1/2...  相似文献   

17.
丽格海棠叶片的组织培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取丽格海棠叶片作外植体,通过试验,分析不同激素配比对芽的诱导、增殖及生根的影响,筛选出丽格海棠叶片组织培养的适宜培养基及试管苗最佳移栽基质。结果表明:其最佳诱导培养基为MS+6-BA1.5mg/L+NAA0.8mg/L,不定芽诱导率达100%;最佳继代培养基是MS+6-BA1.0mg/L+NAA0.5mg/L,增殖倍数达6.5倍;最佳生根培养基是1/2MS+NAA0.4mg/L,生根率达100%;试管苗最佳移栽基质为用1/2MS大量元素浇透的草炭,移栽成活率为85%。  相似文献   

18.
以河北省易县毛白杨为试材,对其离体快速繁殖过程中的各阶段进行了较为系统的观察分析。结果表明: 幼树半木质化新梢中部单芽茎段为最佳外植体材料; 启动培养基以改良培养基 B5+ 02 m g/ L N A A为最好; 试管苗的叶片可与腋芽及茎尖同时作为继代培养的材料, 最佳分化培养基为 M S+ 025 m g/ L B A+ 025 m g/ L Zt+ 025 m g/ L I A A;最佳生根培养基为1/2 M S+ 002 m g/ L N A A+ 10 m g/ L V B1+15% 蔗糖, 生根率可达100% , 生根数量为4 条。  相似文献   

19.
以柚木(Tectona grandis)3年生优良无性系植株茎段为外植体,研究柚木组织培养快速繁殖技术.结果显示,用0.1%的HgCl2浸泡外植体4 min,无菌水清洗2次后,再用0.1%的HgCl2浸泡4 min的消毒效果最好,无菌活外植体得率30%左右;适宜茎段离体培养的基本培养基为MS;最佳的增殖培养基为MS +6-BA 1.0mg/L,芽增殖系数6.1以上;单芽在1/2 MS+ NAA 1.0 mg/L+IBA 0.5 mg/L培养基上的生根率达到90%以上,每株能长3~4条根,平均根长1.5~2.5 cm,根系健壮.  相似文献   

20.
乌桕茎段诱导组培快繁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乌桕茎段诱导组培快繁技术研究结果表明:萌孽条中部未木质化部分的茎段是理想的外植体材料,采用含6%有效氯的次氯酸钠溶液与0.1%HgCl2溶液交替消毒,外植体灭菌效果好,存活率高;适合愈伤组织诱导的培养基为MS+6-BA 0.5 mg.L-1+2,4-D 1.0 mg.L-1;适合不定芽分化与增殖的培养基为MS+6-BA 2.0 mg.L-1+NAA 0.1 mg.L-1,分化系数达4.68;不定芽在1/2MS+IBA 0.5 mg.L-1+NAA 0.2 mg.L-1培养基上生根效果最好;生根苗移栽到珍珠岩、蛭石混合基质中,成活率可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