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红荷木防火林带试验总结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营造红荷木防火林带的试验结果表明:红荷木生长迅速,具抗火和耐火性,是理想的防火树种。以其营造的林带网络,在炼山作业中能有效地将火源控制在特定的范围内,是一种可行的、多效益的生物防火林带模式。  相似文献   

2.
木荷种子不同方式育苗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木荷(Schima superba Gardn.et Champ.)别名荷树、荷木,属茶科,木荷属。木荷是我国珍贵的阔叶树种,属国家二级保护树种。树干通直,木材坚硬強韧,树冠浓密,叶片较厚,革质,能耐火,萌芽性强,生长快,与马尾松、杉木、湿地松混交造林,形成针阔树种多层次混交林,具有涵养水源功能,又有良好的防火作用,适于福建省闽南地区栽培,是营造针阔混交林和营造生物防火林带的先锋树种。其根系发达,具有深根性,对土壤适应性强,凡是干旱酸性的红壤、黄壤、红黄壤、黄棕壤的土壤造林均可生长。几年来,笔者总结出一些木荷种子育苗技术经验,现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3.
各树种生长速度的比较为探索各防火树种在本地的适应性,茂名市林科所在信宜西江营造防火林带试验林,参试树种有6种。从试验结果来看,除了速生的马占相思、大叶相思占尽优势外,荷木、红椎也不失为可选树种。就树高来说,4年生马占相思、大叶相思、荷木及红椎的生长为:4.3m、3.16m  相似文献   

4.
罗成就 《湖南林业》2010,(11):30-30
木荷 木荷别名为荷树、荷木,属茶科,在我国南方各省广为分布,多为天然次生林,是营造防火林带的优良树种。它能在干旱瘠薄的土壤上生长,树冠浓密,叶片厚革质,与马尾松、国外松混交造林,能起到很好的防火、防虫作用。  相似文献   

5.
营造耐火阔叶林带效果显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红荷木(Schima WallichiiiChoiSy)是南方一种不易燃烧、生长快、体内含水量大和萌芽力强的阔叶树种。在针叶纯林地区用红荷木营造防火林带能有效地阻隔林火蔓延;营造防火林带省劳力少投资,它是一项永久性的防火设施,能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森林蓄积量,林木可分期分批采伐利用,并能涵养水源,改良土壤结构,提高土地肥力,对防止病虫害也起到良好的作用。广西南宁地区的森林结构主要以马尾松、云南松、海南松、桐棉松为主,由于地处南亚热带、气温高,这些针叶林又含油脂多,易燃,而  相似文献   

6.
<正>木荷木荷别名为荷树、荷木,属茶科,在我国南方各省广为分布,多为天然次生林,是营造防火林带的优良树种。它能在干旱瘠薄的土壤上生长,树冠浓密,叶片厚革质,与马尾松、国外松混交造林,能起到很好的防火、防虫作用。  相似文献   

7.
木荷在贵阳市各区、县均有分布,是营造针阔混交林和营造生物防火林带的先锋树种。通过多年实践、调查和总结,分析总结了贵阳市木荷播种苗培育、防火林带营建以及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为进一步大力推广和营建木荷生物防火林带提供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8.
木荷又名荷树,是山茶科木荷属植物。因其树干端直,树冠优美,叶子茂密、四季常绿,可与其它常绿阔叶树混栽,配植在山坡、溪谷和房前屋后作风景林,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它还能吸收多种有毒气体,是庭院美化和行道绿化的好树种。因它叶厚、含水量高、不易燃烧,是营造防火林带的最佳树种之一。  相似文献   

9.
红苞木育苗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红苞木 (RhodoleiachampioniiHook) ,又名红花荷 ,是金缕梅科红苞木属常绿乔木 ,树高达 18m ,胸径6 0cm。该树种生长快 ,材质好 ,繁殖力强 ,树形美观 ,花期长 (2~ 4月 ) ,花量多 ,花大色红 ,颜色鲜艳美丽。在开平市华侨园林———立园的公路绿化工程中选用红苞木 ,营造出良好的景观效果。红苞木是一种很好的观赏树种和速生树种 ,可在园林绿化中大力推广种植。1 采种采种应选择健康、向阳 ,树龄 14年生以上的母树。采种时间最适宜在 10月下旬至 11月上旬种子充分成熟 (包括生理成熟和形态成熟 )时进行 ,即果实成…  相似文献   

10.
对茂名市建设防火林带的树种选择进行探讨,并对马占相思、大叶相思、台湾相思、荷木、红椎、厚荚相思等树种的生长速度及在不同地方的表现进行了比较,从而对茂名市防火林带树种作出选择。  相似文献   

11.
防火林带的树种组成与冠层结构可影响林带的防火功能。为评价中山市防火林带的树种组成 和冠层结构,对中山市防火林带树种进行了调查,并在防火林带中选取了9 个典型林带类型,建立标准 地,对其树种组成与冠层结构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中山市13 个镇区的生物防火林带共应用了31 个树种,隶属17 科24 属,豆科、山茶科和樟科树种最多,数量最多的有荷木Schima superba、马尾松 Pinus massoniana、台湾相思Acacia confusa、柠檬桉Eucalyptus citriodora、米老排Mytilaria laosensis;以 针叶树为主的针叶林林冠开度最大,达38.07%,林下植物相对茂盛,分别以米老排和杨梅Myrica rubra 为主的阔叶混交林林冠开度最小,分别为12.36% 和13.88%。米老排与杨梅为主要树种的阔叶林林冠开 度比以马尾松为主的针叶林的林冠开度要小,阔叶林的冠层郁闭度较高;自然保护区核心区针阔混交林 的叶面积指数最大,达2.64,显著高于马尾松纯林和马占相思Acacia mangium、荷木和藜蒴Castanopsis fissa 等阔叶混交林,为0.99 和1.65;山脚的荷木林地、荷木与马尾松的混交林和以米老排为主的阔叶混 交林的林下光照较弱,林下植被稀少,冠层结构较为疏散,是较好的防火林带。对现有防火林带的林分 改造,如增加经济林木、果树等阔叶树种,可进一步提高防火林带的防火作用。  相似文献   

12.
红荷木(Schima wallichii)是山茶科常绿乔木,树干通直,枝叶繁茂,树高可达30m,胸径80cm。能耐瘠薄土壤,生长快,生物产量高,萌芽力强,抗火性佳,落叶量大;既是荒山造林绿化的先锋树种;又是薪炭、防火、改土的优良树种。其木材黄褐色或红褐色,结构细,纹理直,加工易,切面光滑美观,是制造家具、胶合板和纱绽的良材;小规格材可用作线芯、算盘珠、棋子、用具把柄和农村建筑材等。下面分别介绍红荷木的分布与生境、生长与生物产量、根系与枯落物质量及展望。  相似文献   

13.
一、基本概况六十年代,我县不少区、乡林场,就开始在防火线上营造以油茶为主的防火林带。1981年试造了以红荷为主的防火林带。次年秋冬间,省厅曾在我县召开防火林带现场会议,总结和推广了我县防火林带的成绩和做法。1983年我县千官国合林场又试种了本地银荷防火林带,作对比观察。目前我县共有油茶、红荷和银荷等三个不同树种的防火林  相似文献   

14.
闽北防火林带中的木荷生长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木荷是南方防火林带应用最广的优良树种,营造木荷生物防火林带是我省控制森林火灾、阻隔火源、保护森林资源的有效措施之一。本文通过对不同年龄木荷的生长指标进行研究,探索木荷防火林带的生长规律,为木荷防火林带多目标经营及防火林带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以泸溪县军亭界林场木荷防火林带营造为主线,论述其建设防火林带的必要性与可行性,介绍木荷防火林带营造方式、营造技术,并指出其带来的综合效益,为推广营造木荷防火林带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6.
红花荷(Rhodoleia championii Hook.f.)又名红苞木,属金缕梅科常中性偏阳树种,红花荷幼树耐阴,成年后较喜光。要求年平均温度为19~22℃,耐绝对低温-4.5℃。适生于花岗岩、沙页岩产生的红黄壤与红壤(酸性至微酸性土)。在土层深厚肥沃的坡地,可长成大径材,在干旱瘠簿的山脊也能生长。据笔者测定,  相似文献   

17.
以马尾松 Pinus massoniana 与乡土树种荷木 Schima superba、黧蒴 Castanopsis fissa、红锥 Castanopsis hystrix、枫香 Liquidambar formosana 和假苹婆 Sterculia lanceolata 为研究对象进行混交试验,研 究苗木叶片超微弱发光特征的差异。结果表明,各树种的超微弱发光特征值大小总体表现为对照组<单混 种组<双混种组,各树种混种后树种的超微弱发光特征值均有不同程度提高,所有组合中,马尾松 + 黧蒴 + 枫香组合超微弱发光特征值最高。从聚类分析结果来看,马尾松 + 黧蒴 + 荷木、马尾松 + 枫香 + 荷木、马 尾松 + 红锥 + 荷木、马尾松 + 红锥 + 黧蒴以及马尾松 + 红锥 + 枫香等组合,各树种内部相互联系程度高, 代谢旺盛,树种组合抗性好,生命力强,是马尾松纯林林分改造的理想树种搭配选择。  相似文献   

18.
红苞木(Rhodoleia championi)又称红花荷,为金缕梅科红苞木属的常绿树种,分布于广东、广西东南部。我省信宜县的背岭、博罗县白芒和龙门县南昆山等地一般与锥栗(Castanopsis Chniensis)、小叶红掾(C.Chingii)和荷木(Schima Superba)等共优组成森林群  相似文献   

19.
对生土防火路改建木荷防火林带的林木生长效果、防火性能、培肥地力与水源涵养功能以及经济效益等的研究表明 ,木荷适应性强 ,在原防火路较差的土壤条件下 ,能迅速郁闭并很快成林且防火性能强 ,是优良的防火树种 ,12年生混交林带中木荷的平均树高达 9 36m ,胸径达 9 97cm ,生物量达 4 0 5 6t/hm2 ,显示出较强的防火效能。同时 ,该防火林带与生土防火路相比 ,不但具有较强的培肥地力、涵养水源等功能且经济效益显著 ,是该区较为理想的防火林带 ,可进一步推广营造  相似文献   

20.
采用目测判断、直接火烧、实验测定、火场植被调查和实地营造试验的方法,探究了防火树种的选择和防火林带营造技术。结果表明:防火树种的条件主要是枝叶茂密、含水量大、含油脂少、不易燃烧、耐火性强;下层林木应耐潮湿,与上层林木种间关系相适应;生长迅速、郁闭快、适应性强、萌芽力高;无病虫害寄生和传播。防火能力较强的树种有刺槐、核桃和青杨等;防火能力较弱的树种有三裂绣线菊、华北落叶松和丁香等。防火林带的营造技术条件是造林面积在100hm2以上,防火林带一般设置在山脊、林地边缘等,主林带宽度一般为30m左右,副林带宽度为20m左右,密度越大,防火效果越好。林带营造技术措施主要有整地、栽植和抚育管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