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栗胴枯病(又称栗干枯病)是世界性栗树病害,南方各省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生,镇安、柞水、商州等县(区)也较普遍。此病严重时,使树皮腐烂,枯枝或全树枯死,以致造成大片栗树死亡,是目前板栗生产上的一种危险性病害,为我国农业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  相似文献   

2.
板栗胴枯病Endothid Parasiticd (Mart) And,etAud又称栗疫病、干枯病、溃疡病。该病对板栗为害极大,常成片为害,引起栗树主干、主枝树皮腐烂,直至全株死亡。长期来其病害在全国十几个省市的板栗主产区均有发生。镇安县是陕西板栗主产区,近几年胴枯病在县域及邻近县板栗产区时有发生,严重影响到板栗产业生产的健康发展。历年来在防治方面,  相似文献   

3.
板栗干枯病又称栗树腐烂病、栗疫病,是栗树上的重要病害,被列为国内检疫对象。 危害症状:苗木和结果树都可受侵染。发病初期在病部表皮出现水渍状,褐色,边缘不规则病斑,后逐渐扩展,直至包围树干,并向下蔓延。病部组织有浓酒糟味,失水后树皮干缩纵裂,外观变灰白色或青灰色,病皮产生瘤状小突起,雨后涌出黄色卷须状孢子角,最后病皮干缩开裂。  相似文献   

4.
<正>板栗干枯病又称栗疫病、胴枯病、溃疡病,是世界性栗树病害。染病植株树势衰竭,树皮腐烂,严重时导致全株枯死。我国板栗一直为抗病树种,但近年来,我国各主要板栗产区均有发生,部分地区危害已相当严重,使栗实产量、质量明显下降,成为当前板栗生产上值得关注的问题。1症状栗树干枯病主要危害栗树主干,主枝及小枝也可受害。病害初发生时,树皮上出现水渍状红褐色的病斑,病斑呈圆形或不规则形,病部组织松软,略隆  相似文献   

5.
栗疫病又称栗胴枯病等,为真菌性病害,是为害枝干的重要病害,此病严重威胁板栗生产。近几年对其发生规律进行了调查,同时结合生产实践开展了防治试验,取得了很好的防治效果。现将该病的发生规律和防治方法总结如下。1发病规律该病害多发生在树干和主侧枝上,部分小枝也有发生,病部多位于大龄枝干的向阳面或背上,而枝的背下和背阴面发病较轻。栗疫病病原菌在病皮上越冬,  相似文献   

6.
<正>柞水县被誉为"板栗之乡",盛产板栗,在板栗生产过程却遭受到板栗根部病害危害,板栗病害主要有栗根腐病、栗立枯病、栗癌病等。1栗根腐病1.1危害。主要为害栗树根部,病部受害后造成根颈和主、侧根基部腐烂。发病初期,受害病部的表面呈褐色水渍状病斑,表现较软而膨胀,然而在这时植株地上部多无明显症状。此后,随着病斑的不断扩大,则形成根部腐烂,并有褐色液体流出,如果掀开根皮,可见到有一层白色菌丝层。在根皮  相似文献   

7.
膏药病是我省山区板栗主要病害之一,病原菌经鉴定为灰色膏药病(S.bogoriense P.)、褐色膏药病(S.tanakaeM.)、膏药病(S.SP),膏药病发生蔓延为害轻重与栎霉盾蚧、环境温湿度、栗树品种有着极为密切关系,栎霉盾蚧成为膏药病菌传播的重要媒介,适宜温湿度为病原菌的生长繁殖和侵染提供适宜的条件,不同栗树品种的抗病性强弱成为影响发病轻重的内在因素。  相似文献   

8.
板栗内腐病又称栗种仁干腐病、栗黑斑病,主要危害板栗、锥栗、茅栗、栎属等,以板栗受害最重。该病近几年在承德宽城、唐山遵化等京东板栗主产区发生比较普遍,是板栗贮运和销售期间的重要病害。病栗果在收获期与好果从种皮外观看没有明显异常,贮藏时,种皮常破裂,栗种仁上形成小斑点,露出病菌子座,呈疮痂状,引起变质、腐烂。此病还会危害栗树枝、干,引起干腐病。对京东板栗生产造成了一定损害,为减少损失,笔者在遵化市汤泉乡对该病进行了追踪调查,基本摸清了其发生规律,为适时防治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板栗疫病是世界上最著名的森林病害之一,也是我国对内外检疫的对象之一,经过多年的研究,栗疫茵弱毒株能使强毒株的致病力显著降低,本文主要观察栗疫菌菌丝块贴在健康栗树内皮层上,抑制板栗疫病。板栗抑菌在25℃,湿度为80—90%的温箱里培养4天,褐色病斑面积大于3.14cm^2(3.14cm^2-6.86cm^2)为强毒株,小于2.1cm^2(1.43—2.01cm^2)为弱毒株。本文于2010年在西南大学植物保护学院学习期间,参与试验并将部分工作资料收集并整理成文。  相似文献   

10.
栗酮枯病是板栗的主要病害之一。主要危害主干及主枝,少数在枝梢上也有危害,近年发生较普遍,病后树势衰弱,生长不良,影响产量和质量,严重时整株枯死。试验结果表明,用不同处理对栗酮枯病防治均可取得较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1.
正板栗干枯病又名栗疫病、栗腐烂病。发病后轻者树干局部染病,造成树势衰弱,影响成花结果;重者树干上大面积溃烂,整株很快死亡。近几年浙南板栗产区部分多年生栗园栗瘿蜂危害严重、管理粗放的栗园,有20%—30%的栗树枝干大量感染干枯病,造成栗树残枝断臂,甚至整株间伐,严重降低了板栗树的盛果年限。为此,笔者进行了连续几年的观察和综后防治试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简介如下。1发病症状板栗干枯病多发生在主干及主枝的皮层上,在小枝上  相似文献   

12.
栗树曾经是美国东部地区一种有用的硬木树种,其木材坚实耐用,重量轻、纹细直。最近,一种由真菌引起的栗疫病已蔓延到从未发生过此病害的美国中西部一些州,如密执安州和明尼苏达州的东南地区。引起栗疫病的这种真菌生长在树皮下,可破坏树木健康细胞,一旦其遍布树干  相似文献   

13.
正板栗的病害主要有疫病和黑斑病。一、板栗里的疫病又称栗树腐烂病、板栗胴枯病、栗干枯病、溃疡病。危害板栗的主干、主枝及枝梢,为板栗的重要病害。苗木、大树均可受害,被害板栗树势衰弱,影响产量;严重时树干烂,造成全株死亡。我省板栗产区都有发生。1、症状当年新枝感病初期,在病部表皮出现水渍状、边缘不规则、淡褐至褐色病斑,后逐渐向上下蔓延,直到包围树干。病部组织有酒糟味,失水  相似文献   

14.
栗疫病(ChestnutBlight)是世界上最著名的森林病害之一,19世纪末20世纪初,该病使美洲板栗遭到全面灭种的威胁,成为植物病害摧毁自然物种的唯一例子。因此,近百年来,栗疫病受到了植物育种学家和植物病理学家的高度重视。以下综述了栗疫病的起源、发生分布、侵染循环、毒力分化及综合防制等。  相似文献   

15.
安徽板栗病毒及其新记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报道了1991 ̄1996年期间对安徽板栗病害的调查,通过调查明确了我省板栗病害有34种,其中有2种为国内新记录,它们是细枝溃疡病及黑斑干枯病;上述病害对栗树造成的减产、局部或整板枯死十分显著,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16.
板栗粉锈病是景宁板栗的主要叶部病害, 发病率高达95 %, 感病指数达82.5 。板栗粉锈病危害板栗苗木、幼树和成年树, 感病栗树生长势显著下降, 栗实减产, 病叶提早落叶。病原为栗膨痂锈菌Pucciniastrum castaneae 。研究结果表明:在8 月份喷洒15 %粉锈宁可湿性粉剂500 倍液, 每周1 次, 连续2 次, 防治效果可达92.4 %。表3 参3  相似文献   

17.
河北板栗种仁斑点类病害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河北板栗的种仁斑点问题,主要是由多种真菌侵染所致的传染性病害问题。主要病源共四属六种,其中五种为国内栗果病原的新记录。主要病害是炭疽菌所致的炭疽病,链格孢所致的黑斑病,镰刀菌所致的褐腐病及青霉菌所致的青霉病。在河北板栗上,这些病害的主要特点是栗果外观无异常而在栗仁上产生各种各样的坏死性斑点。栗果采收前即可发现病粒,但为数很少;采收后病粒逐渐增加,在常温下15—25天病粒百分率增加最快。影响病粒百分率高低的主要因素有三,即贮运期温度、栗仁的失水程度及虫害栗瘤蜂发生的轻重。此外,树龄、树势、立地条件、栗果成熟度及机械伤等因素也有一定的影响。在目前条件下,以加强栗树管理,提高抗病性为中心的栽培管理措施,以减少经营环节,加快收购运输为中心的经营管理措施和以地水降温、冷藏为中心的贮运措施等是控制发病,提高外销板栗质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板栗粉锈病是景宁板栗的主要叶部病害,发病率高达95%,感病指数达82.5。板栗粉锈病危害板栗苗木、幼树和成年树,感病栗树生长势显著下降,栗实减产,病叶提早落叶。病原为栗膨痂锈菌Puccirdastrum castaneae。研究结果表明:在8月份喷洒1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每周1次,连续2次,防治效果可达92.4%。表3参3  相似文献   

19.
王虎 《河北农业》2007,(3):29-29
苹果果实轮纹病(又称苹果果腐病、白腐病和轮纹褐腐病),轮纹病菌除危害苹果外,还能危害梨、桃、李、杏、栗、枣、海棠、山楂等果树。是一种世界性的苹果病害,日本、朝鲜、美国、智利等国均有发生。在中国发生面积最大,北方苹果产区均有发生,在黄河下游平原产区,金冠、富士等感病品种发病尤其严重。一般  相似文献   

20.
<正>板栗干枯病又称栗树腐烂病、溃疡病、栗疫病等,是栗树上的重要病害。1症状病树树势衰弱,发芽迟缓,叶色较淡。苗木、结果树都可受到侵染,轻的导致造林成活率下降、结果量降低,重的则使造林失败或整片栗林绝收。在光滑的树皮上产生圆形或不规则形、红褐色至紫色、略隆起的水肿状病斑,内部组织腐烂,有酒糟味。以后病部继续扩展,病部干缩凹陷,纵裂,在受害的树皮上可见许多桔黄色的子座,直径1~3 mm,当天气潮湿时,从子座内可挤出一条条淡黄色至黄色、卷须状的分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